《不生病的智慧(最好的医生是养生)》以传统中医养生学为基础,融入了大量时下最受欢迎的养生观点,从经络按摩到饮食保健,从生活细节养生到情志调养,从古代名医神术到现代国医妙方,除此之外,还教给你如何通过身体的观察来识别自身疾病。在介绍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融合了传统中医的养生精华,涵盖了穴位、气血、呼吸等养生方法,详解针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刮痧、拔罐、拉筋、按摩、艾灸等国医绝学,提供了各种易学易用的药膳、食疗方、运动功法和特色健身术,帮助读者真正将中医养生手段运用于生活,实现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全面健康。本书由蔡向红编著。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通过养生来防治疾病,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愈力。中医认为,人体本身蕴含着强大的自愈潜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力,以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等。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医生,但每个人都能通过养生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为使读者更好地利用中医养生手段保健治病,少打针、少吃药、少往医院跑,我们专门编写了这部《不生病的智慧(最好的医生是养生)》,以传统中医养生学为基础,融入了大量时下最受欢迎的养生观点,从经络按摩到饮食保健,从生活细节到情志调养,从古代名医神术到现代国医妙方,一一囊括。除此之外。还教给你如何通过对身体的观察来识别自身疾病。《不生病的智慧(最好的医生是养生)》在介绍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融合了传统中医的养生精华,涵盖了穴位、气血、呼吸等养生方法,详解了针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刮痧、拔罐、拉筋、按摩、艾灸等国医绝学,提供了各种易学易用的药膳、食疗方、运动功法和特色健身术,帮助读者真正将中医养生手段运用于生活,实现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全面健康。本书由蔡向红编著。
第一章 道可道,健康道——健康就在一念间
第1节 养生胜于治病,健康在自己手中
很多人都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
“无病先防”胜于“有病再养”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维护好身体的大环境,谨防“坏人”作乱
长寿地如皋,奥秘就在养生方
第2节 观念决定健康,别让错误养生观害了你
失去的“觉”真的能补回来吗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补气血,不要陷入误区
“少吃饭,多吃菜”的观念该淘汰了
食物“趁热吃”未必好
关门闭窗,留住了温度溜走了健康
用脑过度会导致神经衰弱吗
第3节 是药三分毒,有病不可乱吃药
乱吃药会摧毁人体的自愈潜能
全面认识医药,当心惹“祸”上身
“好”药滥用也会变成“坏”药
中西药物未必珠联璧合
第二章 察“颜”观色识百病——走出疾病的“围城”
第1节 经常与身体“交谈”,学会与疾病“切磋”
我们必须养成与身体交流的习惯
白带异常表明了什么
不可不知——肤色告诉你的疾病隐患
多汗不是好事,你要谨防五种病
腰带宽一点,寿命短一点——肥胖带来的隐患
第2节 人活得好不好,全由气说了算
人体自有气场影响着我们的生命
百病生于气,调气亦可防百病
胸闷!是哪里出了问题
正气一足,有病祛病,无病强身
调摄胃气,才能驱邪扶正
第3节 手是我们身体的“气象站”
指甲是人体疾病的报警器
“十指连心”——从双手看健康
第4节 识别头部健康警报,做好全身一级防护
如何利用脸色辨别身体健康状况
看头发,辨疾病
少年白发、牙齿松动是怎么回事
眉毛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
令人难堪的黑眼圈说明了什么
眼皮跳也是疾病的先兆
舌为心之苗,脏腑状况它知道
鼻涕眼泪多也是病态的征象
口水太多,病可能在脾肾
疾病的“信号灯”——嘴唇
鼻为“面王”,可报身体疾病
心脏有问题,耳朵先露出马脚
第5节 开放视野,观察宇宙万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地磁线:睡眠方位的最佳指向
月亮的盈亏变化与养生保健有着奇妙的关系
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找到内在的力量
细说“温度”“湿度”与人体健康
气象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影响人体健康的
警惕“无影无形”的电磁波
第三章 从头到脚谈养生——给身体加上一把“保健锁”
第1节 脑为乾——保卫我们人体的蓝天
脑为髓之海——中医对大脑的认识
养生需要先健脑——现代人必知的健脑之法
大脑很不喜欢你这些坏习惯——损伤大脑的十大“杀手”
别让你的大脑提前进了养老院
第2节 供养人体的君王——心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心为“君主之官”,君安才能体健
夏季养阳气,养心正当时
小心!暴饮暴食易引发心脏病
第3节 让生命之水源源不绝——肾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肾是先天之本,也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
房事过度损精血,节欲保精可养肾
黑色食物保你肾旺人也旺
学几招简单且实用的护肾“秘籍”
第4节 迎接我们体内的暖阳——胆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胆的好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胆病大多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
胆经当令在子时,人体阳气始生发
第5节 养护人体的坤土——脾系统最佳保健方案
脾是我们身体的“后勤部长”
夏季养脾不能不知这些事儿
茯苓性平和,益脾又安神
第6节 呵护我们的后天之本——胃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胃为后天之本,为仓廪之官
胃是人体加油站,全力打好保“胃”战
饮食六原则保你养好你的胃
小米最补我们的后天之本——胃
花生,可以补你的胃和肺
多吃香菜可以让你胃口大开
胃经当令在辰时,不吃早餐最伤胃
饭前先喝汤,胜过补胃良药方
第7节 要好好爱护我们身体上最娇嫩的肺脏——肺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肺是人体大宰相,脏腑情况它全知
“命悬于天”,就是命悬于肺
哮喘大多由“外邪犯肺”所致
肺经当令在寅时,养好肺气可安眠
养肺一定要懂得呼吸的学问
第8节 愿你的生命之树长青——肝系统最佳保养方案
肝为“将军之官”,藏血疏泄都靠它
要想身体牛劲足,丑时养肝不可少
养肝最忌发怒,要保持情绪稳定
酒精会加重肝脏的排毒负担
过度疲劳会给肝脏带来损伤
养生重在平时,养肝贵在坚持
第9节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骨最佳保养方案
骨气即正气,养好骨气享天年
补肾即壮骨,补出健康的“身子骨”
与地心引力“作战”,维持骨骼平衡不是难题
“老筋长,寿命长”——练筋才能更长寿
有事儿没事儿拉拉筋,增寿延年的好方法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病根在筋上
第10节 身体外部同样需要十二分呵护——肌肉、皮肤和毛发最佳保养方案
“肌”与“肉”的区别——认识“肌肉”从这里开始
一张一弛,肌肉保健之道
皮肤如何护理应该由皮肤的类型决定
养好头发,解决你的“头”等大事
第四章 膳食革命——家常饮食里的健康密码
第1节 最大的功效来自最家常的食物
无花果、蜂蜜治便秘,手到擒来
葡萄,破解神经衰弱的密码
痔疮作祟,柿子帮你解“难言之隐”
“菇中之王”香菇可防佝偻
“小人参”胡萝卜的神奇功效
黄瓜为当之无愧的体内“清道夫”
夏天吃茄子,可以“活血、止血、消痈”
不同的食物可以呵护身体的不同部位
第2节 驱逐让我们身体不平安的食物
世界上30%的心脏病是由西式快餐引起的
食品添加剂——为生命添加危害
海产之物,食用有禁忌
第3节 凡膳皆药——赶走常见疾病,饮食比药物更可靠
拒绝“三高”,食物为你排忧解难
告别肥胖,标准体重可以吃出来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许你该补锌了
“吃掉”感冒这个万病之首
第4节 饮食习惯也是左右健康的“方向盘”
过饱伤人,饿治百病——暴饮暴食害处多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好的早餐是健康的第一步
午餐吃饱更要吃好
精心配备自己的晚餐
新鲜不代表健康,生吃活食易伤身
管不住自己的嘴,你就会越来越胖
第五章 细节决定健康——生活细书不可忽视
第1节 流光溢彩真生活,身体健康由颜色决定
色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五颜六色藏着健康的秘密
最健康的家居色彩搭配常识
不同色彩的食物,蕴藏着不同的能量
科学无污染的色彩减肥法
第2节 体酸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必知的加“碱”法
酸性体质是酿造百病的源头
生机饮食——给身体加“碱”的家庭妙法
这样运动就能把酸度燃掉
第3节 性爱保健——“性”福是健康幸福的前提
欲不可纵,节欲保精乃长寿之本
幸福生活来自关爱“性福”的食物
房事也应依四季的变化来调节
这些时候不宜过性生活
性生活中切忌以酒助“性”
亲吻拥抱可促进身体健康
性生活后喝冷饮是在饮鸩止渴
夫妻分床睡对健康更有益
走猫步可增强性功能
第4节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最忠实的保镖
避免死亡,做好“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
给身体“缓带”,隐患少了健康就会多一些
睡眠避开这八忌,你才能有好身体
饭后午睡,养神蓄锐
少酒——挽救沉溺于壶觞的浑噩人生
戒烟——拔除健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远离不良影响,维护良好居住空间
第六章 大道至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养生真经
第1节 不生病,从我做起
叩齿咽津——延缓衰老,滋养皮肤
念“六字诀”——为懒人量身定做的强身健体功
静坐:有张有弛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
搓腰、转腰、扭腰,巩固先天之本
身体疲惫时千万不要硬熬
推腹——慢性病多可用它去解决
第2节 让孩子的病一去无踪——儿童常见疾病防治法
提高孩子免疫力,把疾病拒之体外
健脾消积,掐断小儿腹泻的病根
小儿支气管炎不用忙,细分病症慢开方
第3节 女性常见疾病防治法
呵护乳房,拒绝增生——为女人的健康系上粉红丝带
哪些才是温暖女人冰河时期的良药
去除卵巢囊肿,不再让女人彷徨与无奈
阴道炎种种,让女人告别尴尬的伤痛
四两拨千斤,轻松应对更年期综合征
第4节 男性常见疾病防治法
前列腺炎要慎治,不可妄服壮阳品
有宜有忌,让男人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第5节 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法
老人耳鸣、听力下降,只需补肾虚、“鸣天鼓”
防治老年人的常见病——骨质疏松
老年人生活要规律,别让失眠找上你
年老之后脾胃弱,管好嘴巴很重要
高维生素C食物——抗击中老年白内障的首选
第6节 上班族常见疾病防治法
“手动二法”,让“白骨精”远离脑疲劳的困扰
半分钟帮你告别“鼠标手”
对付“星期一综合征”就用这四招
久坐后肩背酸痛,敲敲小肠经
五套办公室小动作让你拥有大健康
第7节 应酬族常见疾病防治法
饭局越多,患病机会也越多
解酒保肝,这五个绝密你不可不知
第8节 开车族常见疾病防治法
司机最怕的职业病——心绞痛
摆脱颈椎病,你离不开以下五种对策
四大妙招让司机师傅远离腰椎病
这些方法让振动病不再缠着你
第七章 天机一泄露,世人皆曰有福——养生可以更高效
第1节 健康何难——养生之道俯首皆是
以性养生, “七损八益”维护男女健康
养花种草也是不错的养生方式
做事悠着点,身体就能健康些
提升免疫力要多接触有生命力的东西
听听音乐,让心灵在舒缓中回归
第2节 补足气血万病灭
气血瘀滞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
养精补气提神,培固正气的三大法宝
用“五禽戏”来平衡气血生态最有效
第3节 民间谚语中的养生秘诀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要想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正月葱,二月韭,三月姜
第4节 治标又治本的排毒养生法
体内毒素是潜藏在你身上的杀手
世界上最先进的排毒设施就在你体内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打通体内排毒通道,修炼美丽容颜
第5节 神奇自然疗法——受益一生的养生法
按摩疗法:健康就在弹指一挥问
空气疗法:呼清气排浊气
刮痧疗法:调整经气、增加免疫力
耳压疗法:给耳朵按摩,全身跟着“沾光”
沙浴疗法: “吸”出身上的寒湿之气
艾灸疗法:简单有效的治病法
拍打疗法:拍拍打打保健康
日光疗法:吸收天气之精华
芳香疗法:幸福女人的时尚选择
第八章 毛病虽小,不治就大——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1节 小病小痛是身体预警系统的启动
小心便秘诱发心脏病
咽喉是要道,不可小觑咽喉病
注意了,颈椎病可不是小毛病
当“尾椎骨痛”蔓延全身后
第2节 修复后天之本,迅速消除亚健康
亚健康,游离在健康与疾病之间
教你一套对付亚健康的“葵花点穴手”
简单小动作也能对抗亚健康
饮食疗法,让你的身体回归健康态
职业女性,想要完美就运动吧
轻松娱乐,远离亚健康
心理疗法是缓解亚健康的关键
第3节 小病有巧方,让你轻松摆脱病痛
牙痛不用止痛片,小方法就搞定
远离牙周炎,可用清热止痛汤
眼部疲劳,按摩帮你忙
第4节 肠胃常见疾病防治法
对付胃痛,食物疗法最见效
补阴养胃,胃炎就会“知难而退”
消胃火灭口臭,试试萝卜和生姜
胃溃疡患者不可不知的“三注意”
第5节 做个快乐的“无火族”
上火是正气变成毒气的表现
阴阳失衡,火邪由体内生
第九章 病由心生——防治百病还得唯“心”是问
第1节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别让“心病”从内部瓦解你的健康
心理健康从情绪的管理起步
调摄七情,益寿延年
健康长寿四字箴言:慈、俭、和、静
第2节 良好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七情就是在这样伤害我们的身体
坏情绪是一棵毒树,结出溃疡之果
痛心疾首!不良情绪引发癌症
糖尿病也是一种情绪疾病
眼睛不适,不妨找情绪算算账
第3节 焦虑,让你坐卧难安——如何跨过焦虑这道坎
焦虑是一种病,需要及时治疗
静心,制怒——化解焦虑的真正法门
救赎之旅:洒脱自在始于慢板生活
第4节 走出失眠的怪圈——不再让自己彻夜难眠
彻夜难眠,都是“心魔”惹的祸
乐活小运动,远离失眠就是这么简单
温馨的卧室,还你非常完美的自然醒
第5节 六种妙法,让你的坏心情瞬间隐形
放松法:关掉手机,地球没你照样转
兴趣法:培养业余爱好并乐此不疲
疏导法:情绪宜疏不宜堵
变通法:变通思维抵掉负面情绪
冥想法:闭上眼睛就能给你带来快乐
距离法:不要和电脑“如胶似漆”
第6节 每人都该有一份缓解压力的阳光套餐
高考生可以用这些方法缓解压力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必修课
摆脱阴影——失恋后如何走出情绪低谷
重拾幸福——离婚女性的精神自我安慰法
股市中看淡得失,健康才不会崩盘——股民心理健康全攻略
退休人员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试
夜班族,一定要做好身心保健
第十章 深谙养生之道,带病延年长生——有病不等于无寿
第1节 要不生病还是要命长
疾病会以哪些方式“下战书”
身体需要修复,而不是代替
利用人体的自愈力就可以拯救自己
第2节 癌症不是我们的敌人
抗癌的重点是做好“四合理一检查”
预防癌症,从现在开始
饮食掌握好,癌症就远离
第3节 心脏病不是你的致命杀手
预防心血管疾病,狙击健康的头号大敌
如何避免冠心病猝死
对付冠心病,食疗方法安全又可靠
第4节 我们可以和糖尿病一起活到天年
测一测,你是“糖门一族”吗
找出糖尿病的六个“帮凶”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糖尿病最佳防治方案
按摩加泡脚,有效控制糖尿病
第5节 安慰脑血管,让它不再病变
治疗脑血管疾病,你还得寻根溯源
健康自测:你和脑血管病是零距离吗
健康指南:预防脑血管病的“六字诀”
生死时速:如何抢救脑血管病人
很多人都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
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谁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怕得病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加班、看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
我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它,适时地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在未病时注重保健,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想方设法消除疾病,等到失去时空留遗憾。
“无病先防”胜于“有病再养”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不过,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却只停留在应付“已病”的人群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暴发之前驻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
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我们提早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号陕乐。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生病时我们也不能随便使用“暴力”,打针吃药动手术,不管身体接受不接受,都强加给它,这是不妥的。
其实,身体自身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愈力,有些小病小痛,不用医药,利用身体的自愈力就会治愈。
中医不主张过分的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就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
维护好身体的大环境,谨防“坏人”作乱 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细菌和病毒,甚至在身体内部也有细菌相伴,但是你无法把病菌赶尽杀绝,但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下,致病因子是无法让你生病的。这也应了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体内生态环境良好的话,身体不轻易得病。就算受到病毒入侵,也能马上调动人体免疫功能进行剿灭。但如果人体内生态环境发生恶化,身体抵抗力减弱,就会百病丛生。
到底怎样做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呢?其实,人体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机体,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理平衡系统,它会自发地调节呼吸、饮食等活动,来适应环境的需要,进而维持人体内部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所以,我们要遵循机体平衡系统的运行规律,在生活细节中顺应身体的平衡需求,即该睡觉时睡觉、该起床时起床、春天要保养生机,冬天要注意收藏……
长寿地如皋,奥秘就在养生方
我国有个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如皋的长寿老人数量远远高于国际标准,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如皋的地理位置并不像其他长寿之乡一样远离城市文明。相反,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内,与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比邻而居,经过研究人员调查,如皋老人健康长寿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如皋老人每餐都吃得很清淡,早晚都喝大米粥或者玉米糁儿粥,外加包子等主食;中午就是米饭加三菜一汤,青菜、萝卜、豆腐是主打,如皋人都相信“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谚语;他们每顿饭只吃八分饱,喜欢吃应季的新鲜蔬菜,不吃反季的大棚菜,而且不挑食。
如皋人的饮食传统可以归纳为“两粥一饭”,这种饮食观念中最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部分是早晚的这两顿粥。
早晨喝粥还有调节肠胃的作用,经过一夜的运化,早晨胃基本处于排空的状态,需要水分和营养的补充,此时喝点温软滋润的粥正好迎合了胃的需要,可以补益胃气。稍微有点养生常识的人都知道: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喝粥可以养胃,把胃养好了,离长寿就近了一大步。P3-5
现代社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只是关注疾病却不懂得关心健康,也就是说,很多人在疾病发生之后,事业、理想、价值全都停顿下来,甚至不惜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一心一意扑到对抗疾病这项“事业”中来,而当自己还处于健康状况的时候,却不知道花点心思来维持这种健康,只知道一味地去磨损、摧残、透支自己的身体。这正应了那句话:一件东西,当你拥有它的时候觉得它一文不值,只有当你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这件东西就是我们的健康。
古代的中国人是非常注重养生保健的,他们很早便提出了“良医治未病”的著名理念,而这一理念也一直影响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可是,为什么到了近现代这种理念却被颠覆了呢?大家宁可将大把的时间与金钱花到治病上,也不肯抽出一点点时间用到养生保健上。追根究底,这与西方医学的进人有很大关系。西医主张“治”,被病毒感染没有关系,用药物就能把它杀死;心脏不好也没有关系,换一个就可以了。于是,人们就会产生这样一种观念:生病没有关系,交给医生就可以了。然而,我们却没有想到,当用药物将我们体内的病毒杀死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承受了同样的伤害;当我们把自己的心脏换掉之后,我们的身体的其他器官却不能和这个“外来者”和谐相处;当我们把自己交给医生的时候,也就把自己的一切放在了别人手中。
事实上,求医不如求己,自我养生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也是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中医认为,“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病莫如防病,防病必须养生,养生方能长寿”。懂得养生,在未病时可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在生病后可增强人体正气,帮助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更可防患某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因此,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通过养生来防治疾病,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愈力。中医认为,人体本身蕴含着强大的自愈潜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力,以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等。中医称自愈力为“元气”“正气”“阳气”,称致病因素为“邪气”“阴气”,如果自愈力足够强大,人就不会生病,即“正气充盈,百病不侵”。只有在自愈力受到削弱、免疫力降低时,疾病才会乘虚而人。而养生却可以激活、提高人体自愈力,这样身体自然而然就能恢复健康,根本无须借助医药。这就是中医“内求”的理念。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医生,但每个人都能通过养生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为使读者更好地利用中医养生手段保健治病,少打针、少吃药、少往医院跑,我们专门编写了这部《不生病的智慧——最好的医生是养生》,以传统中医养生学为基础,融人了大量时下最受欢迎的养生观点,从经络按摩到饮食保健,从生活细节养生到情志调养,从古代名医神术到现代国医妙方,除此之外,还教给你如何通过身体的观察来识别自身疾病。在介绍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融合了传统中医的养生精华,涵盖了穴位、气血、呼吸等养生方法,详解针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刮痧、拔罐、拉筋、按摩、艾灸等国医绝学,提供了各种易学易用的药膳、食疗方、运动功法和特色健身术,帮助读者真正将中医养生手段运用于生活,实现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全面健康。
本书权威科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养生方法简单易学,经济实用,治病良方功效显著,简便易做,祛病手段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一部现代人必备的养生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