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许地山经典全集(精装版)》是《文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文学类图书。本书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许地山经典全集(精装版)/文学经典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许地山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许地山经典全集(精装版)》是《文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文学类图书。本书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内容推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语言淳朴、情感真挚的散文在中国可谓老幼皆知,其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平民思想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经典的处世哲学。 《许地山经典全集(精装版)》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主要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包括《落花生》、《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春桃》等。作为现代中国进步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许地山先生的作品往往想象力丰富,感情真挚,带有浓郁的异域风味,以其佛教理念独树一帜,成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目录 散文精编 蜜蜂和农人 落花生 爱的痛苦 暗途 你为什么不来 难解决的问题 万物之母 银翎的使命 荼蘑 爱就是刑罚 春的林野 花香雾气中的梦 补破衣的老妇人 鬼赞 美的牢狱 光的死 再会 桥边 处女的恐怖 头发 疲倦的母亲 爱流汐涨 我想 别话 我的童年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一封公开的信 “七七”感言 今天 老鸦咀 小说集锦 缀网劳蛛 命命鸟 春桃 商人妇 换巢鸾凤 黄昏后 萤灯 危巢坠简 海角的孤星 无法投递之邮件 枯杨生花 债 慕 铁鱼的腮 海世间 醍醐天女 人非人 女儿心 三博士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法眼 归途 无忧花 街头巷尾之伦理 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 小诗精选 七宝池上的相思 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三夜 女人我很爱你 情书 做诗 邮筒 看我 月泪 牛津大学公园早行 我的病人 附录 敬悼许地山先生 许地山故居 许地山生平简介 试读章节 忆卢沟桥 记得离北平以前,最后到卢沟桥,是在二十二年的春天。我与同事刘兆蕙先生在一个清早由广安门顺着大道步行,经过大井村,已是十点多钟。参拜了义井庵的千手观音,就在大悲阁外少憩。那菩萨像有三丈多高,是金铜铸成的,体相还好,不过屋宇倾颓,香烟零落,也许是因为求愿的人们发生了求财赔本求子丧妻的事情吧。这次的出游本是为访求另一尊铜佛而来的。我听见从宛平城来的人告诉我那城附近有所古庙场了,其中许多金铜佛像,年代都是很古的。为知识上的兴趣,不得不去采访一下。大井村的千手观音是有著录的,所以也顺便去看看。 出大井村,在官道上,巍然立着一座牌坊,是乾隆四十年建的。坊东面额书“经环同轨”,西面是“荡平归极”。建坊的原意不得而知,将来能够用来做凯旋门那就最合宜不过了。 春天的燕郊,若没有大风,就很可以使人流连。树干上或土墙边蜗牛在画着银色的涎路。它们慢慢移动,像不知道它们的小介壳以外还有什么宇宙似的。柳塘边的雏鸭披着淡黄色的□毛,映着嫩绿的新叶;游泳时,微波随蹼翻起,泛成一弯一弯动着的曲纹,这都是生趣的示现。走乏了,且在路边的墓园少住一回。刘先生站在一座很美丽的窣堵坡上,要我给他拍照。在榆树荫覆之下,我们没感到路上太阳的酷烈。寂静的墓园里,虽没有什么名花,野卉倒也长得顶得意地。忙碌的蜜蜂,两只小腿粘着些少花粉,还在采集着。蚂蚁力争一条烂残的蚱蜢腿,在枯藤的根本上争斗着。落网的小蝶,一片翅膀已失掉效用,还在挣扎着。这也是生趣的示现,不过意味有点不同罢了。 闲谈着,已见日丽中天,前面宛平城也在域之内了。宛平城在卢沟桥北,建于明崇祯十年,名叫“拱北城”,周围不及二里,只有两个城门,北门是顺治门,南门是永昌门。清改拱北为拱极,永昌门为威严门。南门外便是卢沟桥。拱北城本来不是县城,前几年因为北平改市,县衙才移到那里去,所以规模极其简陋。从前它是个卫城,有武官常驻镇守着,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地点。我们随着骆驼队进了顺治门,在前面不远,便见了永昌门。大街一条,两边多是荒地。我们到预定的地点去探访,果见一个庞大的铜佛头和些铜像残体横陈在县立学校里的地上。拱北城内原有观音庵与兴隆寺,兴隆寺内还有许多已无可考的广慈寺的遗物,那些铜像究竟是属于那寺的也无从知道。我们摩挲了一回,才到卢沟桥头的一家饭店午膳。 自从宛平县署移到拱北城,卢沟桥便成为县城的繁要街市。桥北的商店民居很多,还保存着从前中原数省入京孔道的规模。桥上的碑亭虽然朽坏,还矗立着。自从历年的内战,卢沟桥更成为戎马往来的要冲,加上长辛店战役的印象,使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近代战争的大概情形,连小孩也知道飞机、大炮、机关枪都是做什么用的。到处墙上虽然有标语贴着的痕迹,而在色与量上可不能与卖药的广告相比。推开窗户,看着永定河的浊水穿过疏林,向东南流去,想起陈高的诗:“卢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卢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清波不见,浑水成潮,是记述与事实的相差,抑昔日与今时的不同,就不得而知了。但想象当日桥下雅集亭的风景,以及金人所掠江南妇女,经过此地的情形,感慨便不能不触发了。 从卢沟桥上经过的可悲可恨可歌可泣的事迹,岂止被金人所掠的江南妇女那一件?可惜桥栏上蹲着的石狮子个个只会张牙裂眦结舌无言,以致许多可以稍留印迹的史实,若不随蹄尘飞散,也教轮辐压碎了。我又想着天下最有功德的是桥梁。它把天然的阻隔连络起来。它从这岸度引人们到那岸。在桥上走过的是好是歹,于它本来无关,何况在上面走的不过是长途中的一小段,它哪能知道何者是可悲可恨可泣呢?它不必记历史,反而是历史记着它。卢沟桥本名广利桥,是金大定二十九年始建,至明昌三年(公元一一八九至一一九二)修成的。它拥有世界的声名是因为曾入马哥博罗的记述。马哥博罗记作“普利桑干”,而欧洲人都称它做“马哥博罗桥”,倒失掉记者赞叹桑干河上一道大桥的原意了。中国人是擅于修造石桥的,在建筑上只有桥与塔可以保留得较为长久。中国的大石桥每能使人叹为鬼役神工,卢沟桥的伟大与那有名的泉州洛阳桥和漳州虎渡桥有点不同。论工程,它没有这两道桥的宏伟,然而在史迹上,它是多次系着民族安危。纵使你把桥拆掉,卢沟桥的神影是永不会被中国人忘记的。这个在“七七”事件发生以后,更使人觉得是如此。当时我只想着日军许会从古北口入北平,由北平越过这道名桥侵入中原,决想不到火头就会在我那时所站的地方发出来。 在饭店里,随便吃些烧饼,就出来,在桥上张望。铁路桥在远处平行地架着。驮煤的骆驼队随着铃铛的音节整齐地在桥上迈步。小商人与农民在雕栏下作交易上很有礼貌的计较。妇女们在桥下浣衣,乐融融地交谈。人们虽不理会国势的严重,可是从军队里宣传员口里也知道强敌已在门口。我们本不为做间谍去的,因为在桥上向路人多问了些话,便教警官注意起来,我们也自好笑。我是为当事官吏的注意而高兴,觉得他们时刻在提防着,警备着。过了桥,便望见实柘山,苍翠的山色,指示着日斜多了几度,在砾原上流连片时,暂觉晚风拂衣,若不回转,就得住店了。“卢沟晓月”是有名的。为领略这美景,到店里住一宿,本来也值得,不过我对于晓风残月一类的景物素来不大喜爱,我爱月在黑夜里所显的光明。晓月只有垂死的光,想来是很凄凉的,还是回家吧。 我们不从原路去,就在拱北城外分道。刘先生沿着旧河床,向北回海甸去。我捡了几块石头,向着八里庄那条路走。进到阜城门,望见北海的白塔已经成为一个剪影贴在洒银的暗蓝纸上。 P44-46 序言 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他一生著作颇多,文学创作主要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作品集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编著有《中国道教史》(上卷)、《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的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书籍。 许地山的精美散文《落花生》,在中国可谓是老幼皆知,因为它被收录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每一个读过《落花生》的人,都会为其中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并从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充满生活情趣的名篇来,和他喜欢有情调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老舍先生曾说过:“许地山的文艺意见,仿佛是偏重于风格和情调,他自己的作品多少都有些传奇的气息,他所喜欢的作品差不多也是浪漫派的。他的家世,他的在南洋的经验,他的旧文学的修养,他的喜爱研究学问而又不忍放弃文艺的态度,和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大概都使他倾向着浪漫主义。” 作家郁达夫也曾在回忆中评价许地山说:“……在那一个时候,还不脱一种孩稚的顽皮气……我对他当时的这一种小孩子脾气,觉得很是奇怪。可是后来听老舍他们谈起了他,才知道这一种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着不曾改过。” 其实,许地山的这种性格,从他的散文集《空山灵雨》中也可以看出,其中收录的44篇散文,都不乏充满生活情趣、情意缠绵和蕴涵人生哲理的佳作。他早期创作的散文和小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由他的纯真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事实也许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是他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我们读许地山的作品总不是严肃拘谨的,而是时不时流露着纯真和浪漫,所以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欢。 为了让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许地山先生的作品风格和艺术精华,我们选取了其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汇编,集成此书。我们在选取作品时极力尊重原著,基本未作任何修改,这样将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