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年维特之烦恼(美绘版)/名师点评人生必读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德)歌德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日记书信体小说,采用维特致友人与绿蒂的书信以及他的日记片断的方式写成。

《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其本身也可称是一首凄婉的叙事诗。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的艺术性,三者合在一起,赋予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内容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日记书信体小说,是德国大文豪歌德早年最重要的作品。作者创作它时年仅25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小说中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目录

上篇

1771年5月4日

5月12日

5月13日

5月17日

5月22日

5月26日

5月27日

5月30日

6月16日

6月19日

6月21日

6月29日

7月1日

7月6日

7月8日

7月13日

7月16日

7月18日

7月20日

7月24日

7月25日

7日76日

7月30日

8月8日

8月10日

8月12日

8月15日

8月18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8日

8月30日

9月3日

9月10日

下篇

1771年10月20日

11月26日

12月24日

1772年1月8日

1月20日

2月8日

2月17日

2月20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24日

补记

4月19日

5月5日

5月9日

5月25日

6月11日

6月16日

6月18日

7月29日

8月4日

8月21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12日

9月15日

10月10日

10月12日

10月19日

10月26日

10月30日

11月3日

11月8日

11月15日

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4日

11月26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4日

编者致读者

12月12日

12月14日

12月20日

柯尔玛

利诺

阿尔品

试读章节

我发现我讲得高兴,只顾打比方、发议论,竞忘了把那两个孩子后来的情况告诉你。我在犁头上坐了将近两小时,完全沉醉在作画里,关于当时的心情,昨天我已零零星星向你谈了一些。

傍晚,一个青年妇女手腕挎着个小篮子,向着一直坐在坝子上没动的小孩子走过来,老远就嚷着:“菲利普斯,真乖啊!”——她点头向我问好。我说了声谢谢,随后站起来,向她走过去,问她是不是孩子的妈妈。她回答“是”,一边给大孩子半个白面包;一边抱起小孩子,满怀母爱地亲吻着。——“我把小弟弟交给我的菲利普斯带,”她说,“自己跟老大一块儿进城买面包、糖和熬粥的砂锅去了。”——在她那掀开了盖子的提篮中,我看见了这些东西。“我打算晚上给咱汉斯(这是最小那个孩子的名字)熬点粥。我那老大是个淘气鬼,昨儿个跟菲利普斯争剩粥吃,把锅给砸啦。”我问她老大现在何处,她回答在草地上放鹅;然而话音未了,他已一蹦一跳地跑来,给他大弟弟带来了一根榛树鞭子。我继续和妇人闲聊,得知她是一位教员的闺女,丈夫为了继承一位堂兄的遗产,出门上瑞士去了。“人家想骗他,”她说,“连信都不给他回,所以只好亲自跑一趟。他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但愿别出什么事才好啊。”——和妇人分别时,我心情颇沉重,便给了小孩儿们一人一枚银毫子,此外又给了一枚给他们的妈妈,请她下次进城时买个白面包回来,拿给最小的孩子和着粥一块儿吃,随后便分了手。

我跟你说,好朋友,每当我心烦意乱的时候,只要看见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人,便可安定下来。这种人乐天知命,过一天是一天,看见树叶落时,只会想‘冬天快到啦”,除此就别无其他思虑。

从那次以后,我常常出去。小孩子们都和我混熟了,在我喝咖啡时得到糖吃,傍晚与我一块儿分享黄油面包和酸牛奶。每逢星期天,我总给他们银毫子,即使做完弥撒我没回家,我也请房东太太代为分发给他们。

他们都信赖我,什么话都对我讲。每逢村里有更多小孩便一

不久前我对你讲的关于作画的想法,肯定也适用于写诗,诗人要做的只是发现美好的事物,并大胆地表达出来。此话说来诚然简单,含义却很深长。今天我见了一个场面,只要照实写下来,便可成为世问最美的一首田园诗。然而诗也罢、场面也罢、田园牧歌也罢,通通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我们亲身经历了自然现象还不够,还非得来一个依样画葫芦不可吗?

听了这段开场白,要是你指望后面会有什么高谈阔论,那你又上当了。使我这么大发感慨的,仅仅是一个青年农民罢了。——我跟往常一样,这事我讲起来会讲得不好;而你也跟往常一样,会认为我夸大其词。还是在瓦尔海姆,总是在瓦尔海姆。在这个地方,稀罕事可真层出不穷呢。

有一伙人聚在坝子里的菩提树下喝咖啡。我不太喜欢他们,便找个借口坐到了一边。

这时,从旁边的农舍中走出来个青年,在那里修理我曾经画过的那张犁。他的模样给我的印象不错,于是我和他拉话,打听起他的境况来。不多时,我俩已经熟了,而且按我与这类人打交道的习惯,立刻便无话不谈。他告诉我,他在一位寡妇家里当长工,主人家待他非常好。提起他的女东家,他就滔滔不绝、满口称赞。我马上看出,他对她已倾倒得五体投地。她已不很年轻,他说,由于受过丈夫的虐待,她不准备再嫁人了。从他的言语间,我明显感觉出,她在他眼里是那样地美、那样地动人,他非常非常希望她能看上他,使他有机会帮她抹去她的前夫所留下的遗恨。

要对你描述出这个人的倾慕、痴情和忠心,必须逐字逐句重复他的话。对,还必须具有最伟大诗人的才华,才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出他那神态表情、他那悦耳的嗓音、他那火热的目光。不!没有任何语言,能够表现出他的整个内心与外表所蕴藏的柔情;如果经我重述,一切都会变得淡而无味了。P4-5

序言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1749年生于法兰克福。

1765年歌德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获法学博士学位;1774年发表《少年维特之烦恼》,声名大噪。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

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日记书信体小说,采用维特致友人与绿蒂的书信以及他的日记片断的方式写成。歌德非常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让主人公面对面地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展露自己的抱负与情怀。信中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使读者仿佛听到了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泣悲叹,窥见了他那颗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在刻画细致人微这一点上,《少年维特之烦恼》至今在同类作品中仍居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

《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其本身也可称是一首凄婉的叙事诗。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的艺术性,三者合在一起,赋予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后记

最近,读了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我感慨颇多。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市民阶级青年维特在当时德国的等级社会中深感压抑,来乡村寻求解脱,遇见少女绿蒂并热烈地爱上了她,最后因爱情破灭而自杀。这部小说出版后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有不少青年仿效维特走上自杀之路。故事很简单,但却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这本书表现了觉醒的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封建社会环境里的精神苦闷。小说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激烈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发展“天才”的强烈要求,喊出了当时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呼声。这部书信体小说使很多人爱不释手,据说拿破仑随身携带它,先后读过七遍。

它确实是一本好书。看完全书,可以感觉到维特的烦恼:社会现实带给他的压抑以及爱情的不如意。对维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天性敏感多情的人来说,这足以使他感到绝望和崩溃。最后,他果然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想,在读这一本书时,很多人完全会感到共鸣。这个世界上像维特这样的人很多,当他们感觉找不到出路时,不妨看看这本书,以维特为鉴,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当然,我是不赞成人们学维特自杀的。不论在书中他对自杀是怎样的看法,但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人生的苦闷虽多,但只要勇敢地自我排解,寻求生命的欢乐与意义,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人生的挫折,得到新的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