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俄罗斯独立以来,俄罗斯国内形势不断紧张,恐怖活动也日益严重,阿尔法、格鲁乌、信号旗等特种部队重新发挥其重大作用,成为俄罗斯国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俄罗斯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书以翔实生动的具体故事和丰富的图片,以个案分析的形式,系统而有重点地讲述了俄罗斯特种部队创建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俄罗斯几次重大恐怖事件中处理紧急情况,解决人质危机的应对故事。
本书图文结合,可读性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俄罗斯特种部队全传(反恐第一线图文本)/凤凰观天下 |
分类 | |
作者 | 杨沫沫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俄罗斯独立以来,俄罗斯国内形势不断紧张,恐怖活动也日益严重,阿尔法、格鲁乌、信号旗等特种部队重新发挥其重大作用,成为俄罗斯国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俄罗斯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书以翔实生动的具体故事和丰富的图片,以个案分析的形式,系统而有重点地讲述了俄罗斯特种部队创建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俄罗斯几次重大恐怖事件中处理紧急情况,解决人质危机的应对故事。 本书图文结合,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前身是在前苏联时期,根据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的指示建立的A小组,即日后的“阿尔法”小组。发展至今,俄罗斯特种部队已经成为包括国防部、内务部、司法部、联邦安全局、海关等部门的综合型特种部队。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从俄罗斯特种部队的严格选拔、残酷训练、实战中的卓越表现等各方面,系统而有重点地介绍了其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一一还原“阿尔法”、“信号旗”、“格鲁乌”、“勇士”等俄罗斯著名特种部队的真实面貌。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群英荟萃 1 第一支特种部队的第一次重大行动 2 一个永远“燃烧”的人 3 二战中的特种兵 4 特种兵建设,四面开花 第二章 多才多艺的“格鲁乌” 1 “千里眼”和“顺风耳” 2 学习不好将被淘汰 3 练习喝酒、吃蛇 4 造假和开锁的绝活儿 5 收拾行头与行囊 第三章 深入虎穴,走过刀光 1 攻陷格罗兹尼 2 直袭杜达耶夫 3跟“黑衣天使”躲猫猫 4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5 AK-47突击步枪的传奇 第四章 海上雄狮 1 海陆“双头鹰”——海军陆战队 2 海军的精英——“海狗” 3 水下蛟龙—一蛙人 第五章 “阿尔法”: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1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2 生来就是为恐怖组织准备的 3 “莫斯科人质危机” 4 红场解救韩国游客 5 女阿尔法队员的本事 第六章 一个“阿尔法”队员的一生 1 第一个报名者 2 挑战极限的魔鬼训练 3 多待了13年 4 不做队里的“胡狼” 5 更光荣更美丽的死法 第七章 关于人质的斗争 1 校园黑色灾难 2 “阿尔法”、“信号旗”出击 3 混乱不堪的营救行动 4 “阿尔法”的困境 第八章 绝密支队“信号旗” 1 命运坎坷,曾改名“织女星” 2 炼狱之旅,苛刻的遴选 3 不凡的身手,屡建功勋 第九章 内务部特种兵 1 遭受重创的“阿尔马维尔” 2 车臣反恐战争中的“土星” 3 “罗斯”,初次单飞 4 二上恰班山 第十章 “勇士”与“栗色贝雷帽” 1 过四关一槛方成勇士 2 栗色贝雷帽之前的制服测试 3 至高无上的“贝雷帽” 4 特别的奖章 第十一章 总统指挥的“微型克格勃” 1 除了你,我不相信任何人 2 空手掀翻一头牛 3 将杀手的机会化解为零 4 保护普京的“黑衣人” 第十二章 特种警察部队生活 1 第一支警察特种部队 2 特警部队最黑暗的一页 3 英勇无畏的快反大队 4 空中和水上特警 试读章节 4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我的兄弟叫顺溜》2009年在各电视台热播,王宝强饰演的狙击手顺溜扛着一把狙击枪,以一敌十,从不失手,甚至在关键时刻击毙敌人的最高首领,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喜欢。其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顺溜和敌方的王牌狙击手的那场对决。对于狙击手来说,同行就是冤家,谁先暴露谁先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我们的印象里,狙击手一枪一命,不苟言笑,冷酷无情。他们特点是:独立、高机动性地执行任务,以不可思议的长距离精准狙击,射杀高级军官,以极小代价挽回一场场战役的局势。果真如此吗?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又有何过人之处呢?让我们看看“格鲁乌”里的狙击手。 1996年12月,在尼日尼诺夫的射击靶场上,莫斯科军区某新兵连正在进行一次实弹射击。 俄罗斯建国后,军队的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兵源一年不如一年,大部分新兵都是中学没毕业的小混混,不是智力低下,就是打架成性。 正在加耶夫大尉看着这些新兵闷闷不乐的时候,有人来报:“我排战士瓦西里·扎伊基塔10发中95环,其中1发6环,1发9环,8发10环。” 加耶夫简直兴奋得要跳起来,瓦西里·扎伊基塔不过是刚入伍一个多月的新兵啊!而且,连队用的都是老掉牙的步枪,一般的老兵200米能上靶就算不错了。这下,瓦西里几枪成名,成了全连的明星。 瓦西里家住莫斯科,他的爷爷是西伯利亚人,不识字,不会说俄语,不爱见人,每天就是去打猎,他几乎不用瞄准,但每枪都中。 或许是从爷爷那里学到了这种本事,瓦西里很快就进入了特种侦察分队,并当做狙击手苗子进行专门训练。 1999年11月1日,联邦军队已经从北、东、南三面形成了对格罗兹尼的封锁,格罗兹尼市内的5000余名非法武装分子也加紧修筑工事,准备与联邦军决一死战, 12月3日,战争第二阶段作战行动结束,联邦军阵亡300人,伤1500多人,据统计,其中80%的人员伤亡都是由车臣非法武装的狙击行动浩成的。 这些非法武装分子对当地的环境非常熟悉,所以在城市、山地中广泛开展狙击战。并且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大量俄、美制造的先进武器,比如svD狙击步枪、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等。这些武器射击距离远,重量轻,效能大,是开展狙击行动最理想的武器。与此同时,他们还培养了大批的狙击手。 在城市防御战斗中,非法武装的狙击手利用楼层、街道、地下设施等,构成了立体的狙击网,常打上几枪就跑。 为了在以后的战斗中减少伤亡,联邦军也开始调整战术,加强参战部队的反狙击训练。12月25日凌晨,联邦军对城市发起总攻,军队里就有600多名狙击手,当然,瓦西里就在这里,他将成为战场骄子。 在战场上,狙击手的任务是一次射击即杀死目标,同时又不使敌人发现自己。但是在他扣动扳机之前,必须移至最佳的射击位置以便有效实施射击,这意味着他必须是伪装术和隐藏术方面的专家。瓦西里的三人小组总是把阵地设在靠近前沿的某个高楼的上面几层,他的两个助手——巴沙和菲加,负责在百十米外的另一栋楼里当诱饵。 几天下来,瓦西里射杀了对方数名狙击手。但机会越来越少。 这天晚上,他观察到在助手阵地的对面500米到800米远的两栋楼,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排查,天快亮的时候,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一个窗口后面有异常。但是他自己所在的角度只能打进窗口,没有杀伤力。他知道,这个坏蛋是冲着巴沙和菲加去的。他马上打开对讲机和巴沙联系。 但是,巴沙的对讲机是关着的,他呼叫了几声,毫无反应,就在这时,对面楼里的几发子弹打向巴沙所在的大楼。 这是引诱,可不能上当!瓦西里正想着,最坏的情况出现了,他听到了巴沙的回击。“完了!”瓦西里这样想着,就听到“轰”的一声,一股浓烟从巴沙的窗口冒出。 然后就是对讲机里菲加的一阵哭。 第二天,瓦西里和菲加交换了位置,他来到巴沙牺牲的房间,房间已经被一枚火焰弹烧成了黑色,巴沙的尸体已经被收走。这次,瓦西里带足了干粮和水。除了两发常用的狙击子弹,他还带了一发枪榴弹,总共3发,这已经够多余的了,一等的狙击手只带两发子弹,一发为了完成任务,一发为了在完成任务之后再完成一次附带任务。 狙击手讲究一枪毙命,如果一枪不中,要么及时躲开,要么瞬间成为对方的靶子,所以第二发子弹一般都用不上。 瓦西里在巴沙牺牲的地方隐蔽起来,他相信,对方可能会换窗口,但应该不会换楼。他要给巴沙报仇。 每一个狙击手都得学会伪装,伪装意味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要求特种兵在手和脸上涂抹伪装膏,穿着迷彩服,衣服上捆扎树叶,枪械外表裹以粗麻布或类似材料。狙击手还要确保射击装备箱里的物品在他移动时不会发生碰撞或发出声音,这要求对一些松散或容易滑动的物品进行固位。此外,狙击手的衣服必须柔韧性好,硬挺的衣服会在他行动中发出声音,而过于松垂的衣服则会被树枝或草木钩住,影响行动。 瓦西里现在知道,这次是对他真正的挑战,因为他必须经过漫长的孤独的等待,他想起了爷爷常说的:“会打猎全靠蹲守的功夫,开始吧,在静静的等待中跟你的对手比一比意志,首先当然是选择一个好的蹲守点,要视线好,要利于观察,不能挡住眼睛和耳朵,要行动便利,可攻可守可退。最后是险,你蹲守的地方能够出其不意,造成攻击对手的突然性”。 此刻,瓦西里真的是在一个非常“险”的地方,因为他没有变换窗口,他就待在巴沙死去的地方。如果你知道,那么你要了我的命,但是如果你没算准,那我就要了你的命。 大楼里没有暖气,房间的门窗也都被烧掉,寒风吹进来,但对瓦西里来说,寒冷算不上什么,他心里想着自己的视线还不够开阔。 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发现,两栋楼之间的零星射击也与瓦西里和对面的车臣狙击手无关。他们双方都清楚,自己的机会还没到。 任何最残酷的场景都发生在同类的相互残杀之中,狙击手之间的比拼是人类现代杀戮艺术的顶峰,这种艺术表现出来时不过是一瞬间,是一种精确的射击,持续时间在一秒之内。但是,那最后的一秒只不过是艺术家作品的最后一笔,之前狙击手从构思设计到心理素质,才是最全面最激烈的较量。 瓦西里就在漫长的蹲守中等着自己机会的到来。 瓦西里在想,万一这个窗口是空的可就糟了,三天的蹲守白费了,而且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他招来守卫大楼的一名俄军班长,让他想办法在5分钟后对附近发一粒点射。 “点射一定要打进窗子,而且扣动扳机的同时,尽快撤离射击位置。”瓦西里嘱咐说。 5分钟后,一粒子弹射出,瓦西里食指紧扣扳机,但对方没有回击。倒是过了五六秒,从其他较远的窗口有枪朝这边打了几下,显然那不是目标,反应速度和射击精度都不够标准。 对方真是太狡猾了! 瓦西里没有想到,这时候菲加正从自己的阵地撤出,拼命朝瓦西里所在的大楼跑来。 那时候太阳已经落山,瓦西里有点放松,但他眼睛一秒钟都没离开过对面的目标,突然,他听到一声清脆的枪响,是从他后侧附近某个窗口发出的,他顾不上想,只觉得眼前一亮,说时迟那时快,瓦西里在调整到位的那一瞬间按下了扳机,这是一发高爆枪榴弹。 瓦西里没有等着看对面的反应,就迅速转身,就在转身的瞬间,他听到了巨响,感到了这座楼剧烈的震动,他跑到走廊,看到右侧第三个门洞里有火焰喷出。 一分钟后,烈焰过去,他冲进那个房间,看到了一具已经烧焦的尸体,他流泪了,他知道这个射手不是别人,正是菲加。 为了给巴沙报仇,菲加拼命从另一栋大楼里跑出来,当了诱饵。 他带着失去战友的伤痛离开菲加已经烧焦的尸体,回到蹲守了3天终于将一枪愤怒和仇恨射出的房间。透过夜幕,他看见了对方狙击手那个窗口冒出来的浓烟…… P63-67 序言 一直以来,特种兵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在各类战争影视剧热播的今天,我们开始越来越对他们感兴趣。但实际上,尽管这样,我们对他们的真实生活却所知甚少。俄罗斯是传统军事大国,特种部队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为了同外国干涉者及国内颠覆者作斗争,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就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苏维埃特种部队的最初建设工作。 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俄罗斯各强力部门所属的特种部队都不时有所表现,几乎所有军事冲突中都可以看到特种部队执行任务的身影,如阿富汗战争、外高加索、中亚维和任务等等,他们的现代装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速度和技术也更加完善。 在2004年,普京下令拍摄一部间谍动作片,名字叫《生死倒计时》,讲述一个叫斯莫林的人被恐怖分子俘获的故事,他在西方记者的帮助下逃出敌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对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愤怒,于是劫持了一个马戏团。在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绑架了800多名观众。在斯莫林的带领下,联邦安全局的特种部队对恐怖分子发起进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没有一名人质伤亡。 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头子指挥的几名顽固匪徒逃出重围,窃取了大量钚,企图在一架飞往罗马参加北约领导人会议的飞机上将它们引爆。经过殊死搏斗,特种部队最终消灭了这帮恐怖分子,拯救了整个世界。 这不是夸张,也并非仅仅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俄罗斯特种部队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反恐和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取得了辉煌战果,他们击毙了数百名车臣匪首,他们消灭了在俄境内活动的数十个国际恐怖组织,逮捕了极端组织的头目,挫败了无数起恐怖袭击,大批武装分子纷纷向俄当局缴械投降,争取大赦……这一切,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军中精锐——特种部队,是他们冲锋陷阵,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将一起起恐怖袭击事件化解于无形。 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这些特种兵们都在尽心竭力地保卫着祖国。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工作下,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负荷,工作对于他们早就不再是谋生的需要,而是更深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们珍视工作、重视荣誉,更重要的是热爱祖国,只要是国家需要,他们就会勇往直前,不惧危险。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们完不成的任务, 这本书介绍了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历史、构成、分支、选拔过程、训练状况、武器配备,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传奇和趣事,一定能让你在解读他们的过程中,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世界。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本书将成为一扇读者了解俄罗斯特种部队的窗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