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男孩》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1867-1957)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
本书的主角是少年阿曼乐,后来成为罗兰的丈夫。他住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庄里,他帮助父亲劳动,挤牛奶、犁田、剪羊毛、收玉米,并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匹小马,最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部小说描写了阿曼乐怎样形成了勤劳、坚毅、正直的性格。
全书文辞妙趣横生,涉及到自然、探险、动物、亲情、成长等许多青少年关注的兴趣点,可以引起青少年的极大阅读兴趣,是对他们的求知和成长大有益处的高价值图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庄男孩/小木屋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美)劳拉·英格斯·怀德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农庄男孩》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1867-1957)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 本书的主角是少年阿曼乐,后来成为罗兰的丈夫。他住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庄里,他帮助父亲劳动,挤牛奶、犁田、剪羊毛、收玉米,并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匹小马,最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部小说描写了阿曼乐怎样形成了勤劳、坚毅、正直的性格。 全书文辞妙趣横生,涉及到自然、探险、动物、亲情、成长等许多青少年关注的兴趣点,可以引起青少年的极大阅读兴趣,是对他们的求知和成长大有益处的高价值图书。 内容推荐 《农庄男孩》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斯·怀德(1867-1957)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 《农庄男孩》这部充满爱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用浅显的语言造就致命的感动,教会孩子勇于面对、乐观向上,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深刻影响美国几代人的成长,是美国孩子最喜爱阅读的百种图书之一。 小男孩亚尔曼住在一个很大很美的农场里。无论春夏秋冬,餐桌上都会摆满各种美味,许多牛、马、羊在农场里蹦跳着撒欢,仓库里收满了粮食和水果。 亚尔曼的理想是和爸一样做个农夫。爸说农夫是独立自由的,不受任何人限制。 他的梦想是得到一匹小马驹,在经过爸重重的考验之后,亚尔曼终于如愿以偿…… 目录 开学第一天 家的温暖 漆黑的夜 意外的惊喜 生日 割冰块 礼拜六的晚上 礼拜天 训牛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到了 滑稽的旧货郎 流浪狗 剪羊毛 严寒来袭 独立日 消夏时光 小鬼当家 早季的收获 晚季的收获 赶集 这年秋天 鞋匠 小雪橇 打麦子 圣诞节到啦 拉木材 汤姆逊先生的皮夹子 农庄男孩 试读章节 开学第一天 今天是小男孩阿曼乐第一天上学。阿曼乐生活在美国纽约州北部。这时正是白雪皑皑的冬天,漫山遍野的大雪,把田野和石围栏都藏了起来,橡树、枫树、山毛榉也穿上了洁白的、鼓囊囊的雪做的“冬装”。雪松和云杉新长的树枝,还太娇嫩,被大雪压弯了。 阿曼乐和哥哥以及两个姐姐一起,去学校报到。大哥罗亚尔今年13岁了,大姐伊莱扎·简12岁了,最小的姐姐爱丽丝也有10岁了,阿曼乐还不足9岁。他们沿着森林里的一条小路,艰难地行走着。 阿曼乐手里提着大家的饭盒,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哥哥姐姐们。他嘟囔着小嘴,抗议道:“得让罗亚尔提饭盒,因为他比我大。” 罗亚尔穿着靴子,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与阿曼乐相比,罗亚尔更加高大威武,也更有男子汉的气概。还没等罗亚尔说话,大姐伊莱扎·简就反驳了阿曼乐:“阿曼乐,这样可不行,这次就该你提饭盒。” 伊莱扎·简喜欢命令别人,她总是指使年纪最小的阿曼乐和爱丽丝做事情。路面被过往的雪橇压得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兄妹四人都走得很快,阿曼乐紧紧跟着哥哥罗亚尔,爱丽丝也牢牢尾随在姐姐的身后。路的两旁堆满了雪。沿着路一直走,再翻过一段长长的斜坡、一座小桥,以及阴森森的冰冷树林,就离学校不到一公里远了。这天真是冷极了,阿曼乐的眼睛被寒风吹得刺痛,连鼻子也快要冻掉了。多亏了身上的羊毛大衣够厚,暖洋洋的。这件大衣的羊毛,来自爸养的羊身上,妈亲手做的。大衣里裹着一件轻巧的洋红色背心,质量非常好,里面还套了件牛奶白的羊毛内衣,将阿曼乐衬得无比漂亮可爱。 阿曼乐的衣裤,全是妈亲自做的。她用经灰胡桃外壳染色后的毛线织成布,再反复浸泡缩水,然后用这些布缝制成结实的衣裤,质量都好极了,帮阿曼乐躲过了寒风和冷雨的侵袭。 阿曼乐包裹得十分严实。红色的背心和棕色的羊毛大衣领子都很高,绕着下巴围了一圈。棕色的长裤上,设置了一排时尚的铜钮扣,闪亮闪亮地围了腰部一圈。他的头上还戴着妈妈用缝制衣服裤子剩的下脚料做成的帽子。帽子带有耳罩,将耳朵围了个严实。他的小手保暖措施也做得不错。红色连指手套套在手上,手套上系着一根细长的绳子,绳子挂在脖子上,就算玩热了,把手套脱掉也不用担心手套会丢。 他的袜子也是羊毛做的。羊毛袜里一层外一层,十分保暖。另外,为了预防融化的雪水流进鞋子里,妈妈还给阿曼乐准备了一双印第安人特有的鹿皮鞋。他的姐姐们也戴着厚厚的面罩,为她们柔嫩的肌肤挡了不少寒风。 冬天出门的时候,女孩们要戴上厚厚的面罩,阿曼乐是男孩,用不着面罩。他的脸颊冻得像个红苹果,鼻子冻得比樱桃还红。整整走了一公里半的山路,阿曼乐终于看到学校了,心里顿时轻松起来。 学校孤零零地伫立在哈兹克拉布山脚下,四周是阴冷的树林。校舍顶的烟囱,冒出袅袅青烟。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到校门口,那是老师从厚厚的雪地里开辟出来的。小路旁边的雪堆里,有五个大男孩正在打闹。 这几个男孩来自哈兹克拉布村,出了名地霸道,大家都很怕他们。罗亚尔假装不怕,其实心里也怕,阿曼乐就更害怕了。 他们以欺负小男孩为乐,花样可多了:有时候会抢过小男孩的雪橇,一把摔烂;有时候会抓住一个小孩的双腿,倒着提起来荡来荡去,然后猛地一丢,让小男孩一头栽进雪堆里;有时候还无缘无故强迫两个小男孩打架,小男孩要是不愿意,就得向他们求饶。 这些大男孩都十六七岁了,冬季这个学期过了快一半,他们才来,一来就和老师对着干,扰乱课堂秩序。他们还扬言:这里的老师,没一个人能顺利教完这个学期。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夸海口。 今年教阿曼乐的是个身材修长、脸色惨白的年轻老师,大家都叫他科斯先生。他教起书来分外地有耐性,即使学生拼不出单词也不会鞭打他们。一想到那些男孩可能会欺负科斯先生,阿曼乐就觉得心里堵得慌,非常难受。可谁叫科斯先生那么瘦弱,而大男孩们又那么魁梧强壮呢? P1-4 序言 在美国白宫的网站上,列有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的白宫梦之队,成员仅有三位:一位是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位是写《戴高帽的猫》的苏斯博士,还有一位就是“小木屋的故事”系列小说的作者劳拉·英格斯·怀德。 劳拉·英格斯·怀德出生于1867年2月7日,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二。根据劳拉的描述,她的父亲是个聪明、乐观却有些鲁莽的人,而她的母亲节俭、温和且有教养。劳拉的姐姐玛丽14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弟弟九个月大的时候就夭折了。姐弟的不幸和常年艰辛动荡的拓荒生活,让劳拉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迅速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自立的少女。1882年,她在15岁时就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为了能让姐姐玛丽读昂贵的盲人学校,她独自去离家十几公里的乡村小学做教师赚钱养家。在那段时间里,她收获了爱情,大她十岁的农庄男孩阿曼乐对劳拉展开了追求。3年后,18岁的劳拉和阿曼乐结为夫妻,后来生下了女儿罗斯。罗斯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相当出色的新闻作家,而正是在罗斯的鼓励下,老年劳拉开始了对过去拓荒生活的回忆,创作出了“小木屋的故事”系列小说。这套作品可以说就是劳拉大半生的自传,书中的主角劳拉就是真实劳拉的化身。 “小木屋的故事”讲述了19世纪后半期,女孩劳拉和她的家庭在美国西部边疆地区拓荒的故事,被誉为一部美国人自强不息的“拓荒百科”。1862年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国会颁布了《宅地法案》,规定了拓荒者可以申请获得公有土地,从而揭开了波澜壮阔的美国西部大开拓时代。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各地掀起了到西部拓荒的热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住在美国中部威斯康星州的劳拉一家开始了进军西部、追求美好生活的拓荒历程。劳拉从2岁开始便跟随家庭四处迁徙,在13岁以前,她就已到过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堪萨斯州的大草原、明尼苏达州的梅溪边,以及南达科他州的大荒原。劳拉一家住过森林里的小木屋,睡过草原上的地洞,也在静谧的农庄和繁忙的小镇生活过。 “小木屋的故事”一共9本,其中序曲《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出版于1932年——劳拉65岁之时,主要讲述了她童年时代生活在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里的故事。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受到了不同年龄读者的极大欢迎,这也让劳拉意识到自己“拥有一个奇妙的童年”。此后十年,她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农庄男孩》(1933年),《草原上的小木屋》(1935年),《在梅溪边》(1937),《在银湖边》(1939),《漫长的冬季》(1940),《草原小镇》(1941),《快乐的金色年代》(1943)等7部作品,故事一直讲到劳拉恋爱并嫁给阿曼乐。1957年,劳拉在密苏里州的农场去世,享年90岁。她的遗作,反映其新婚生活的手稿——《新婚四年》于1971年由女儿罗斯整理出版,为“小木屋的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劳拉曾在文章中写道:“我见识了森林和草原的印第安乡村、边疆小镇、未开发的西部广袤土地,也亲历了人们申领土地拓荒定居的场景。我想我目睹了这一切,并在这一切中生活……我想让现在的孩子们对他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历史源头及其背后的东西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正是这些使美国变成了今天他们所知道的样子。”“小木屋的故事”在历史层面上,已然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围,吸引了无数读者争相传阅。在劳拉87岁时,“小木屋的故事”系列小说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每一本都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没有高学历、没有受过严格写作训练、没有华丽文笔的劳拉恐怕没有料到,“小木屋的故事”系列小说从此会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迄今为止,它已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故事,拍成系列电视剧和多部电影。而作者生活过并在小说中出现的地方——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中和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南达科他州银湖岸边的农庄和德斯密特镇的旧居,都成为了著名的景点,每年迎来成千上万的访客。 从拓荒女孩到驰名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劳拉一生的故事曲折生动。她以细腻的文笔和丰富的情感,把家庭的西部拓荒史、同父母姐妹问的亲情、与阿曼乐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个人的少女成长经历,描述得栩栩动人、妙趣横生。“小木屋的故事”系列小说如同一幅幅工笔细描的图画:拓荒者们与大自然搏斗,但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作品中的日月星辰、风雨冰雪、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无不变幻多姿、充满诗意,即使是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变,也别具魅力;拓荒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家庭成员、亲族和朋友问的情感,包括劳拉与阿曼乐的爱隋,都是那么真诚、美好,他们甚至对狗、猫、马、牛等家畜也充满了眷顾与柔情。全书涉及自然、探险、动物、亲情、爱情、成长等诸多受青少年喜爱的或惊险刺激、或温馨感人的元素,即便今天读来也倍感亲切,让人身临其境。 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家庭阅读和亲子阅读的书籍。通过品读劳拉的成长故事和家庭的拓荒历程,我们可以认识自己与亲人、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可以在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疏离、远离大自然的现代社会中,找回温馨的亲情、宝贵的勇气、真实的爱情和朴素的感动。 放眼今天,生活在电子时代的我们很难说就一定比拓荒时的劳拉一家更加幸福。祖辈们用勤劳和勇敢开拓出美好的家园,传递给子孙后代。而当我们享受他们的馈赠时,却忘记了他们是如何久经生活的考验:耕种、打猎、缝衣、筑屋、凿井……劳拉曾说,她创作“小木屋的故事”,是为了“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讲给现在的孩子听,让他们懂得勇敢、自强、自立、真诚、助人为乐……这些品质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劳拉的愿望已经成为一代代读者所追求的目标,劳拉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成长路上难得的指引与鼓励,温暖了无数大人和孩子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不畏艰辛、勇敢开拓、创造未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