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高兴地写下“家园”两个字,而在这之前一段时间里,我心里很矛盾,因为我构思了一部小说,以赵光晋为原型的一部小说,然而那个让我欣喜若狂的小说创意在最后遭到了赵光晋的否决。赵光晋就一句话,你把小说中的赵光晋写神了,你把现实中的赵光晋写死了。
那个小说灵感是被一个庄严的时刻激发起来的。2012年冬天那个时刻,全国人民在电视上第一次见到了我们党的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人民大会堂,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们党就是要把实现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温暖和兴奋登时充满了中国人的心。这个冬天是紧张而神圣的,每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那些日子都守在电视机前,感受着关乎中国命运的盛会——十八大的召开、进行和结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在太原这个北方城市里,一个女人的名字在很多人的电话中被频繁提起。当时我的电话也很忙,我与朋友们也提起这个女人,她就是赵光晋。“喂,正看电视呢?我觉得赵光晋就是习近平说的那种人。”朋友们继续强调,“还别说,赵光晋还真是那种人!”
赵光晋,女,五二年的龙,六十岁出头。她早就是名人了,但名气仅仅局限于太原市及全国老字号食品行业。从全国讲,她确实还算不上大人物,其实在太原市,人们也只是知道她是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总,全国和省市劳模,享受着很多荣誉,但具体都有什么荣誉就很少有人知道。在一些场合如果有人提到她,知道她的人也只是说,她是、一个做点心的,能走到今天确实不易。看来,她在人们心目中还只是个做点心的人。喜欢看电视和听广播的人还会知道,她过去经常在电视上和广播里给员工和顾客点生日歌,还经常用巨型蛋糕和月饼为省市大型建设工程献礼。还有人看到她经常在电视上接受记者采访,在双合成的广告里露脸说几句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她个子高大,脸上尽是沧桑,一张劳动者的脸,总是行色匆匆,扯起大嗓门与人说话,这使她少了许多女人的风韵。总之,在一般人心目中,她并不是那种耀眼、动人而威严的女性。
只有持久并深度接触过赵光晋的人,才会真切地感觉到她的不平凡。2004年秋天,经朋友的举荐,我认识了赵光晋。当时正值双合成中秋月饼生产销售大会战,我给双合成在报纸上写了很多篇整版的文章,于是一步步认识了赵光晋。但我心目中的赵光晋与很多人嘴上和笔下的赵光.晋不同。我心目中的赵光晋,是一个剥去所有社会外衣及荣誉光环的女人,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儿女的母亲,是个家长,是双合成人的靠山。我发现,除了时代的培育和影响,造就她如今成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企业家的抱负和志向,而是她作为一个中国女人所具有的母性慈悲情怀和韧性——由于这种精神力量的鞭策,她才把政府交给她的双合成那么当成回事,当作她终生信念,她才拼命地发展企业,保护着员工的饭碗,一步一步提高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她才创立了如今三千多人的双合成这个温暖家园。所以我想说,赵光晋的故事是女人创建双合成家园的故事,它的意义是告诉人们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进而回答什么人物才适合在中国社会各种组织中担当领袖,主要指草根领袖。
出于对赵光晋这个人物情怀的认识,一部人文视角和女人意义的小说创意诞生了。我之所以选择小说写作,是觉得小说才能表达好赵光晋,才能破解赵光晋的一切秘密。2013年初春的一天,我写的题为《我是女人》的小说大纲通过网络传到省城九个文化、文学专家手里,我急切地等待他们的回复。
在《我是女人》中,我大胆地使用了赵光晋的真实名字。我的设计是:小说将用水一般温润而无孔不入的语言,讲述一个女人几十年来创建员工幸福家园的故事。它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她的慈悲情怀和牺牲个性是父母给的,从1985年被太原市二商局选拔为双合成经理起,从当时带领五十六个职工创业到如今发展为三千来人的员工团队,三十年来,她始终把双合成当成一个家,始终做着创建员工幸福家园的梦。她步步为营,所有许诺的兑现和目标的实现,使员工越来越信任并依赖她,这使她成为双合成人的靠山和心中之神。而六十岁的这一年她决定功成身退。夏天的温度渐渐退去,秋天的气息悄然袭来。赵光晋带领身边多年服务她工作与生活的几个部下仙游海外,一是用这种方式给大家一点精神补偿,二是顺便与海外家人团聚一下,三是散心,整理思路,想想她之后的接班人是谁。她经常带领员工出国旅游,但这次的感觉格外不同。准备交班的打算使她特别想回忆过去,回忆使她一路上不断与亲信们叨叨往事,而对往事的回忆与述说使她的心一点一点空落起来,她觉得自己正从心里一把一把地把人生的意义掏空,使整个身心充满着血液汩汩地往外奔涌的感觉。她焦虑不安。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