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江西/美丽中国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越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江西最迷人的美景和魅力。

王越编著的《美丽江西》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江西,展现江西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突显江西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江西的自然地理状况、自然奇观、文化遗存、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呈现,优美的文字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王越编著的《美丽江西》是近三十年来关于江西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江西地理科普读物。在这本书里,江西这个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的省份,被深度剖析,深度解读。鄱阳湖的烟波浩渺、庐山的苍润高逸、滕王阁的风景文章、白鹿洞书院的文风才子、景德镇名扬天下的瓷器……这一切,被生动地语言娓娓道来。美丽江西,既为读者提供了江西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江西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以及江西独有的特色等一一体现。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构成别样的阅读空间。《美丽江西》,一个走进江西、感悟江西、热爱江西的窗口。

目录

CHAPTER 01 印象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吴头楚尾 粤户闽庭

 从豫章故郡到红色摇篮

 物华天宝的璀璨之地

 源远流长的江西文化

CHAPTER 02 自然奇观:诗意栖居桃花源

 烟波浩渺鄱阳湖

 苍润高逸匡庐山

 碧水丹山龙虎山

 江南仙峰三清山

 情山爱水仙女湖

 洗尽尘嚣明月山

 风景如画柘林湖

CHAPTER 03 文明奇迹:悠悠历史娓娓道

 千年古刹佑民寺

 滕王阁:风景文章齐绝的江南名楼

 浔阳楼:因《水浒》而闻名的江南名楼

 绳金塔:水火既济,坐镇江城

 东林寺里沐佛泽

 白鹿洞书院:文风士习 济济彬彬

 白鹭洲书院:忠烈节义 闻名天下

CHAPTER 04 古埠情怀:岁月遗落的碎片

 赣州:宋城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的瓷都

 婺源:粉墙黛瓦最美山村

 瑶里:瓷之源 茶之乡 林之海

 流坑村:千古第一村

 渼陂古村:庐陵文化第一村

CHAPTER 05 红色记忆:革命历史博物馆

 安源: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井冈山:共和国的奠基石

 瑞金:共和国的摇篮

 上饶:苏维埃的坚强阵地

CHAPTER 06 物阜民丰:丰饶的江南宝地

 文房四宝耀江西

 品赣菜擅味八方

 香茗荟萃竞风流

 瑞昌剪纸:指尖上的技艺

 南昌瓷板画:绘画和陶瓷的绝妙融合

CHAPTER 07 泥土芳华:江西老表话民俗

 南丰傩舞:中国原始文化“活化石”

 樟树药俗: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全丰花灯:民间艺术奇葩

 万寿朝仙会:不灭的千年社火

 于都唢呐公婆吹

 异彩纷呈的石城灯会

美丽江西地理名录

试读章节

景德镇:中国的瓷都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如果说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器之国”,那么景德镇就是中国的“瓷器之都”。景德镇的瓷器制作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即已出现不少制陶工人,到了经济发达的两宋时期,这一带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后来随着郑和下西洋,无数精美的瓷器又“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被西方人视为爱不释手的东方珍品,景德镇的“瓷都”之名也不胫而走。

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北面与安徽省接壤。该区域四周高、中间低,宛若巨盆,境内山峦起伏、群峰环峙,位于南部的乐安河和位于北部的昌江最后全部注入了鄱阳湖。该市辖管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与珠山区,总面积约为5200平方千米。

景德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春秋时期,景德镇为楚国之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被划入九江郡。到了东汉时期,此地又被纳入豫章郡鄱阳县,开始出现小有规模的制陶业。

西晋末年,由于中原战乱频起,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逐渐南移,景德镇的制陶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当时,越窑正在浙江一带日益兴起。直到东晋年间,这一带始称新平镇。曾在闽、浙、赣等地为官的赵慨来到景德镇,带来了先进的越窑制作技术,使景德镇的制陶史转入了制瓷史。尤以赵慨功高勋重,后人便把他尊为景德镇的“制瓷师主”。

到了唐代,新平镇因位于昌江之南,故而改称昌南镇。这时候,昌南镇烧制出的白瓷因洁白如玉便有了“假玉器”之称。到了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皇帝尤为喜爱这里出产的各类瓷器,下令烧造“御器”,并将所产瓷器底款都铭有“景德年制”四字。景德镇的制瓷业蓬勃兴起,一批规模宏大的官窑纷纷建立,如湖田窑、湘湖窑、柳家湾窑等。昌南镇由此改称景德镇,成为我国唯一以帝王年号作为地名的市镇。

进入元明清时期,景德镇一带又先后设有浮梁瓷局、御窑厂等,专门用于烧造宫廷专用瓷器。随着大批御窑的设立,此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一时之间“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郑和下西洋时,又将无数精美瓷器带往海外各地。从那时起,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便被赞为“国瓷”,景德镇也获封“瓷都”之誉。英文单词“CHINA”即从“昌南”音译而来,同时含有“中国”与“瓷器”的意思。那时候,江西景德镇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天下四大名镇。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又被列入中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传延千年的街市格局

景德镇处于山区与丘陵地带,由于地势地貌的缘故,城市空间与街区走向大多依地势而建,呈现出曲折婉转之态。再加上景德镇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的代表,生产瓷器需要大量水源,因而在古时即建成了以昌江沿岸为依托、以生产和运输为目的的大片手工业作坊群落。而且街区的走向与昌江流向一致,由北向南呈现纵列式。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景德镇沿河建窑,又因窑成市,形成“陶舍重重依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之盛景。从传统格局来看,这座古城具有“体量小巧,布局自由”的基本特色。同时由于毗邻古徽州,此地建筑传承了不少徽派风格,许多传统民居尺度量小,体态玲珑,粉墙黛瓦,风貌古朴,进一步凸显出江南城镇温婉含蓄、古香古韵之特色。

由于制瓷业的长盛不衰,景德镇的这种街市格局一直延续至近代。从特色街道来看,最早兴盛起来的瓷器街最具代表性。这里早在古时候即“两旁瓷店张列,无器不有”,徽州会馆、南昌会馆、苏湖会馆、湖北会馆等沿街而列。到了20世纪30年代,通往瓷器街的前街与后街被扩建为马路,成为今日的中山路、中华路。现在的街区虽然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厦与商家店铺,但仍然遗存着不少古老的建筑,既有大家宅院,也有祠堂雕楼,成为全市街区风貌中的亮点之作。

景德镇的其他街道也各具特色,比如有着“江西第一街”之称的古街、珠山中路、东一路等。古街的建筑多是明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多数建筑采用木结构,青瓦飘檐、木雕花窗的古建筑风格尤为显著。珠山中路拥有红墙金瓦飞檐重叠的“龙珠阁”,它是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前曾设御窑厂,现在阁内仍然存放着大量的官窑珍品。东一路上极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是雕塑瓷厂,它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现在已成为全市陶瓷文化的汇集地之一。

从街区规划来看,除了新近拓建的桥梁马路,那些建于明初至民国时期的古街里弄仍然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这里的街巷纵横排列,四通八达,具有历史久、数量多、类型丰富等特点,曾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之说。

P96-99

序言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一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一一——一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中国地理学会

“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