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辩的一次盛会。
本论文集作为《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四辑。第二届“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结束后不久,编委会即向所有与会者发出修改论文、以助编撰的建议。现根据“参加会议、提交论文、发表报告、符合规范”四原则,从已定稿的论文中,选择二十多篇,略作分类,编成此集。
序
西方異域资訊與昆侖山一西王母神話的流變
希羅多德關於草原之路的記載
突厥葬俗和祭祀有關的幾個問題
突厥的墓上祭祀
“摩尼光佛”與“摩尼”考辨
佛教戒律學在中國的早期發展
法顯在犍陀羅所見寄多羅王朝事跡考
塞北與江南:喀左縣吉祥寺的十六羅漢壁畫
馬祖緣名之辨正
略論漢語外來詞的詞源考證和詞典編纂
甲骨文“合文”判斷方法的初步研究——以花園莊東地甲骨“合文”為例
《左傳》“哀公篇”疑義新證(續)
《四部叢刊》本《大戴禮記》盧注辨誤(一)
北朝經學與《老子》
《五禮通考》徵引《十三經注疏》考異
《康熙字典》總閱官、纂修官行歷考實
阮元《經籍纂詁》纂修考
關於清代今文經學
察變觀風,史有子意——讀劉咸■《治史緒論》
“便當”一詞考源——從訓詁學角度考察
唐開元二十五年《倉庫令》所載給糧標準考——兼論唐代的年齡劃分
論湘湖恩怨——一個區域社會史的演變軌跡
作為村規民約的明清徽州族規家法初探
明清以來的徽州日記及其學術價值
明清江南州縣的衙署
正統的消解:明清江南周孝子信仰初考——以常熟為中心
明末以來西方傳教士對中國蓄妾惡俗的態度及其影響
明清小曲在臺灣之傳衍探述
《黑黑癸未詩詞存稿》箋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