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家名译青少年读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歌德
出版社 贵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18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一跃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

内容推荐

歌德编著的《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读本: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十分简单,年轻的维特来到一个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天真快乐的儿童给予他极大的快乐。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叫绿蒂的少女,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他倾倒;绿蒂也喜欢他,却不能予以爱的回报,她已与维特好友订婚。维特陷入了尴尬和痛苦,他毅然离开此地,力图从事业上得到解脱,有所成就,然而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压抑个性窒息自由的现存秩序,都使他无法忍受,当他怀才不遇地重返绿蒂身边时,发现绿蒂已结婚,决定以死殉情,遂用一支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我走了,我是多么高兴!我的知己好友,人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离开了那么深爱的你,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你,我的第一感受竟然是高兴!但我知道,你是不会责怪我的。命运为了搅乱我的心,让我认识了另外几个人。可怜的莱奥诺蕾!然而,这并不能全部归责于我呀。她妹妹的非凡魅力让我倾倒,当我愉快地欣赏时:她那柔软的心儿却对我产生了好感,我能怎么办呢?不过,我就真的是无辜的吗?难道我没有助长过她的感情?难道我不曾在她自然地流露真情时沾沾自喜,并和大家一起拿这个原本没有什么可笑的事来取笑她?难道我不曾……

啊,人呀,总是喜欢自怨自艾!亲爱的朋友,我已经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改正我的行为,绝不再像从前那样,周而复始地沉浸在命运加给我们的那一点儿不幸里;我要活在当下,让过去随风消逝吧。我的好朋友,你说的没错,倘若人不那么执拗、不那么热衷于追忆不幸的往昔,而是淡然处世,他们的痛苦就会少一点。只有上帝才知道人为什么这样!

请转告我的母亲,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她交待的事情,并尽快回信给她。我已经见过姑妈了,发现她根本不像我们那里的人所说的那样,是个刁钻的女人。她是一位善良的夫人。我向她转达了我母亲对她扣下部分遗产行为的怨恨之情;她则把自己的理由以及她准备全部交出遗产的条件都告诉了我。但我现在不想说这件事,你就告诉我母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在这件小事情上,亲爱的朋友,我发现误解和懈怠在世界上铸成的错误也许比奸诈和恶意铸成的错误大很多。

此外,在这天堂般的地方,我感觉非常好。它的幽静是医治我心灵的灵丹,而这明媚的春光则正好温暖着我那颗时常寒颤的心房。林木和树篱花团锦簇,让我愿意变作金甲虫,到那芬芳馥郁的花海中邀游,尽情吸取营养。  小城市本身并不吸引人,但周围的自然风光却美得惊人。难怪已故的封·M伯爵会把花园建在这座小山上。花园布局很简单,一进门就会感觉到,这并非高明的园艺家的杰作,而是出自一位聪慧人的巧手。他想在这儿享受独属于自己的孤寂和忧思。那座小亭子曾是已故园主人生前最爱待的地方,如今也是我留连忘返之地,在那里我为逝者流了很多眼泪。不久我就会是花园的主人;这几天,园丁对我很热情,他表示会忠于职守,我也不会有负于他。

我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欢快中,这种感觉如同我所全身心地投入享受的那些甜美春晨。我在此独自享受这个如同为我量身定做的地方带给我的乐趣。我的好朋友,我是如此地幸福,我完全沉浸在安逸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荒废了我的艺术。现在我无法作画,哪怕是一笔也画不出来,可是即便如此,我觉得这时的我比任何时候都更配称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每当周围漂亮山谷里的雾气冉冉升起,高高的太阳悬挂在那片浓密的树林顶端,将它的光芒悄悄射进树林中的圣地时,我便躺在溪水边的草丛中,贴着地面观察小草的各种姿态;当我感觉到草丛中熙熙攘攘的小世界正贴近我的心时,我就感到了万能的上帝的存在,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了这个世界;亲爱的朋友,后来我视线开始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天空像恋人的影子,融入我的灵魂,让我产生一种冲动:啊,你要是能把它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暖的活在我心中的形象,神奇地吹到纸上,使之成为我灵魂的镜子,就像我的灵魂是万能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有多好!——我亲爱的朋友——然而,一旦我真的这样去做,就会招致毁灭,我的生命将终止在这些宏伟壮丽的景象的威力下。P1-3

序言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18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一跃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

《少年维特之烦恼》篇幅不长,主要讲述一个叫维特的市民出身的青年的爱情和生活故事。

维特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从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是,当舟的社会却充满着地位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还有傲慢的贵族,使他与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

小说虽然以书信体写成,情节也并不复杂和曲折,但它勇敢地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时代青年的感情、憧憬和痛苦。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沉闷的德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被那个热情、有才华、但运气不佳的小伙子维特深深地感动了。一时间,蓝色的燕尾服、黄色的背心和长筒靴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装扮。当时只有二十五岁的作者歌德,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是既喜出望外。又难免有几分担心,所以在小说的第二版为上、下卷各增加了一首短诗,劝慰世人不要“步维特后尘”。

歌德在写作这篇小说之前,就曾经以一些诗篇和剧本《葛兹·封·伯利欣根》赢得了诗人的声誉,《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进一步奠定了歌德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从此,他也像自己笔下的著名人物维特一样,成为人们崇拜和敬仰的偶像。

事实上,《维特》故事的原型的确源自作者本人的一些情感体验,虽然我们不能把上述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

歌德在韦茨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期间,结识了年轻的夏洛特·布夫.并爱上了她。但夏洛特已经和一位名叫约翰·克里斯蒂安·凯斯特纳的法律工作者订了婚。在夏洛特的父亲看来,歌德的理想不是成为一名律师而是成为艺术家,凯斯特纳显然比年轻的歌德更加稳重可靠。歌德仓促地离开了夏洛特。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娜·冯·拉·罗歇。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绿蒂的形象中。据歌德本人说,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小说,以对抗爱情带来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显而易见,《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巨大魅力主要来自歌德塑造的同名自传性主人公。少年维特是一个恃才傲世的热血青年,他无法容忍身边那些愚蠢而势利的贵族,却对穷苦人的孩子投以深切的关怀之情:他主动从前途无量的官场全身而退,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走出爱情的阴影……他情感上的冷和热、性格上的强和弱,形成极大的张力,震撼了众多读者的心灵。

歌德在《诗与真》中记录了他写作这本书时的心态:“在内心方面.我想摆脱一切陌生的倾向和思想,对外界则以爱的态度来观察一切事物,自人类以至可以理解的下级的东西,任其各显神通。”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论出,歌德就是想用维特来表达自己对待爱情和生活的态度,维特体现了歌德所理解和意欲表达的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各类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所有的关系都浓缩为爱和美,由维特和他的恋人绿蒂象征性地展现了出来。

小说分为上篇和下篇。

上篇:

维特是个能诗善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青年,依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春天,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无论是这里的大自然的美景,还是当地农村质朴的农民,都使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致留连忘返:不久,他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从此以后与她交往频繁,经历了一段今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美好幸福的日子。但绿蒂已和一名叫阿尔贝特的青年订婚在先。不久,她的这位未婚夫旅行归来,并在此间侯爵府任职,与维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强烈的事业心则与感情奔放的维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上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深深爱着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下篇:

维特在公使馆任职期间,经常受到迂腐的公使的百般挑剔。第二年春季的一天,他正在c伯爵家中吃饭,碰巧赶上当地的贵族男女到伯爵家聚会。维特从未想到过像他这样的小人物是无权跻身于他们其间的,所以并没有离开,因而遭到这些贵族的奚落,而且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维特忍无可忍,愤而辞去了公使馆的工作,到另一位侯爵的庄园作客。

因为后来他发现自己与这位侯爵也没有共同语言,加上对绿蒂的思念剧增。几个月后维特返回了原先的小山村。他走在当初去接绿蒂参加乡间舞会的路上,追忆着当年的往事,可此时当地景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切成了过眼云烟,绿蒂也已为人妻。爱情上的绝望,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告别尘世以求永生解脱的念头。同年圣诞佳节前不久的一个晚上,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情不自禁热烈拥抱和亲吻了绿蒂。两天后,维特在给绿蒂写完不忍卒读的遗书之后,于午夜时分,用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按他的遗愿,当地百姓将他葬在他自己选定的地方,没有任何牧师或教士来给他送葬。因为按照基督教教规,自杀者是不能进入公墓安葬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