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雪明老师的第三本书,其风格清丽,写世情、人情,力求用纯真的画面复制爱和美。作品深受新浪网友青睐。
李雪明编著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超越作者自己过往的思想,“后记”有提示。作者希望用一己微薄之力,诗意地传承爱和美。这个信念支持她锲而不舍地耕耘;支持她再次出版新文集。恐怕,信念以及过往的成功,可以是新书出版的理由和依据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像雪花天上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雪明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雪明老师的第三本书,其风格清丽,写世情、人情,力求用纯真的画面复制爱和美。作品深受新浪网友青睐。 李雪明编著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超越作者自己过往的思想,“后记”有提示。作者希望用一己微薄之力,诗意地传承爱和美。这个信念支持她锲而不舍地耕耘;支持她再次出版新文集。恐怕,信念以及过往的成功,可以是新书出版的理由和依据了。 内容推荐 李雪明编著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分三章:蝴蝶梦(36篇)介绍了,五彩蝶梦犹如放飞的理想,一往情深编织美丽的诗篇。玫瑰情(34篇)介绍了,娇艳的玫瑰借喻爱情,更囊括友情和亲情,年年岁岁绽放着不老的芬芳。水晶心(48篇)介绍了,纯真的情怀就像明澈的水晶,风情万种地释放着它的静好。 目录 蝴蝶梦 那时,过年最开心的是穿新衣 第一次坐飞机 一身诗意千寻瀑 “勇”者无敌 美丽的光环常常消失在瞬间的考量 或许深爱朝鲜舞也是缅怀那些年 认识舞蹈 水花儿 少年强则国强 我像雪花天上来 只要岁月静好 向着太阳唱出歌 数字秘密 美丽不关珠宝 “大”湖北 童话 美心 爱心的队伍越走越长 水云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鹰击长空 恋 关于《恋》 花儿静静开 追梦 爱在深秋 为信仰而生者万岁 梦想起航 二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阶梯 下一站,遇见最美的自己 是我们自己丢失了这个世界 理想在这里闪耀 为有牺牲多壮志 “化妆”引发的思考 玫瑰情 玻璃纽扣 重逢 云端上,想起那年“空中惊魂” 幸福就是听到花开的声音 云中谁寄锦书来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美丽相遇 预见幸福 花儿朵朵 童话世界——献给儿子的生日礼物 真心朋友 爱的纯度与高度 细水长流 彩蝶飞归鹊桥美 花开千里 美丽的影子 不想梦见 “幸福”要义 青山依旧 情义大于天 美丽的爱 拐角遇到爱 昨天已过去 断爱 爱的路上千万里 初心不变 爱,就是这样的静悄悄 2015年的第一缕阳光 山高水长 爱最大 万象瑰宝 学生妹妹 当老师成为了同事时 星星谣 水晶心 静气美于花 新年在美妙的歌声中来临 心碎的美 环保,刻不容缓 坚守美丽 我知道,熊会痛! 守望静好 谁更幸福? 种瓜不会得豆 花儿只为春天开放 匆匆一瞥的感动 英雄大美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 李玉刚和他的《四美图》 恬淡也是钢 广州,我喜欢你! 启迪 做自己 镜子 禅是一枝花 义勇万岁! 真水无香 做最美的自己 梁耀艺,云端的天使 无题 尚美 生命应该盛装舞步 心如明月 沉重的思索 那些歌儿 深深的话,浅浅地说 项链 善良最美 人生应该“有品” 校长,我敬你! 今天,我不穿花衣 “无可替代”的内涵大于外延 幸福,不期而至 精神同乡 秋 子非鱼 责任 花香如梦 大院 四季歌 后记 你是谁,便遇见谁(结语) 试读章节 一身诗意干寻瀑 杭州,是和西湖并存的;而西湖,在我的心中又是和柳树、和美丽的传说相依的。千秋万代,书写它的美的文辞数不胜数。小小的我,只想出用“诗意”来囊括它。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它无处不美,无时不丽! “晴方好”来“雨亦奇”,无论淡妆还是浓抹均相宜。无论晴天、雨天还是雾日,就如西子的一颦一笑般,各具风情。 从我懂得作文那天起,我的“印象西湖”的主要物象是“柳树”。 婀娜的柳树深情款款地绕着湖边走,亲吻着那一池碧波!如果没有柳树,西湖会怎样呢? 我酷爱柳。 20多年前,粤北母校未来湖畔的美丽柳树因病之故,被一一砍伐,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板着脸孔的热带大王椰。我难过惆怅了好些日。数年前,在北京天坛公园乍一看到长长的柳林,不禁欢呼雀跃。 不过,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却有不同的感受。我不能说我不爱北京的柳树,只是它们带给我的感觉是疏朗乃至大气般的;唯有西湖边上的柳树,却如干寻瀑般的诗意、妩媚。它依偎着那些烟雨亭阁,点缀着叶叶扁舟——骄矜而慵懒! 行走在错落有致的杨柳岸,享受着细雨般飞扬的絮花儿的散落,如梦如幻。啊!妇孺皆知的雷峰塔下压着为真挚爱情献身的白素贞,风光旖旎的断桥则留下她和情郎许仙的爱的足迹!循着如诗如画的爱的脚步,我看到“长桥”上镂刻的飘然欲飞的美丽蝴蝶,这里是万松书院同窗三载的梁山伯、祝英台“十八里相送”情切切之地哦!还有白居易、苏东坡以及岳飞、钱王乃至秋瑾、郁达夫、林徽因等古代、近代、现代先贤留下的荡气回肠的史迹。 穿行在湖光山色里,数不尽的瑰丽的传奇在我的眼前掠过。如果说,现实的景致是西湖的外在美;那么,过往的才子佳人的万般爱和英雄豪杰的千古情则是西湖美景的内核。 这种诗意的唯美让西湖的美得到铺垫、渲染和升华,形成独特的“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意境。无与伦比的绮丽让千山万水都终难望其项背。 的确的呀,这里有着主观思维的萌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我多次听到凄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响起。可见,西湖,注定与传奇相依,它不是单向的。或许可以说,小至对个人爱情的忠贞和承诺;大至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诚和以死明志的铮铮铁骨。 因此,又有什么能媲美集高雅与豪情于一身的西湖呢? 唯有西湖,一身诗意干寻瀑! “勇”者无敌 “勇敢”的真谛是?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勇敢”是美,而知道归知道,小小的我常常做不到“勇敢”——因此很沮丧。 追究起来,与我的启蒙教育可能不无关系。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原因是看到去幼儿园的小朋友总是哭着离开家门,非常害怕的我向妈妈提出“自己在家玩”,至今我仍记得拿着小桶和小铁铲独自玩泥沙、到草地上摘花的情景。当我终于上学时,小伙伴们往往轻松地跑过车来人往的马路,唯独我一人在马路这边观望、踌躇,因为我牢记妈妈的教导: “一定得看到两边都没车时再过马路!” 高中毕业时,被挑选到师范读书的我很淡定,并不羡慕到大型国企工作的同学,虽然那个年代风行“工人光荣”的理念。 我对好友说:“我不喜欢做工人。” 要知道,这在当时即使不算惊世骇俗,也是不可理喻的。它意味着我喜欢“小资产阶级”哦!其实,这种想法源于小学三四年级的一次参观活动。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机械厂,初衷是让我们感受工人的伟大。但是,胆小的、喜欢安静的我却被隆隆的机器声吓坏了! 在过于被呵护、被迁就的环境下长大,是很难有大无畏气概的;虽然我安静地读过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的传奇,逐步萌发了为理想勇于牺牲的信念。 因为不勇敢,我的体育成绩总是勉强及格;而在师范就读时军训的实弹射击让我兴奋地体验到: 勇者无敌! 那次军训,我们住到了军营里。我经历了“夜半紧急集合”、“急行军”、“出枪刺杀”、“操正步”等,不需要拼胆魄的练习没有难倒我,相反我的站姿和行走还得到教官的褒扬。 军营里,我行的军礼曾被教官赞扬。 但是,军训最精彩、最刺激的项目是“100米步枪实弹射击”。“砰砰”的枪声让我心跳不已。我是排里一班的学员,一直不敢上,直到最后一个班的同学全打完了,我才在教官严厉的目光下趴下端起枪。 很奇怪,趴下时,不可能畏缩的念头让我平静了下来。我按教官的教导,以“三点成一线”的方式,轻轻扣动扳机,连发三枪,居然几乎全中靶心!三枪27环的优秀成绩。 也许是天生的好眼力——每晚睡前躺着看书就是不近视的我让全体同学再次刮目相看。呵呵!胆小的我“偶尔露峥嵘”。 其实,勇敢是学不来的。 内心的镇定才是坚强,内心的强大才能勇敢。P6-9 序言 人世间,让我们开怀一笑的常常是那种不可预知,却快乐地降临的快乐。 这是我的第三本小文集。 确实都没有“预谋”的三本书。 前面两本缘何悄然出版,又兴师动众地隆重登场? 第一本书出版后,我的旧日同事、深圳高级中学的陈文老师说: “李老师,放假前您轻轻告诉我们想结集出书,不曾想才开学书就出版了!” 那是2006年的9月16日,我的第一本小文集《心海如花》在当时深圳的文化标志性符号的深圳书城(罗湖)羞涩地张开笑脸,袅袅婷婷地迎接了热闹非凡的签售仪式。 回想起来,实在应该感谢水发老师的极力建议。这位在内地叱咤风云的中学校长,低调、沉稳地栖息于我们年级办公室的一隅,以他的品格和智慧给予我许多关怀和帮助。 更不可思议的是五年后的2011年冬季,我又携《生命中的美丽相遇》在新崛起的遐迩闻名的深圳中心书城再现了往日的瑰丽。 一切似乎是不期而至地、悄然地说来就来了: 美丽的花篮和鲜花簇拥着悬挂在南大厅的讲台上的我的巨大的书籍封面照片。深圳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深圳市文体旅游局陈新亮副局长等师长朋友亲临签售现场发表支持演讲;深圳中学王占宝校长和我的81届、83届的学生、94届的陈新、95届的智华等同学送来了花篮;深圳华强职业技术学校、深圳高级中学的同事们以及深圳大学、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翠园中学、深圳福田中学的老朋友们,纷纷到场支持我;还有来自各行业的许多真心朋友以及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晶报、南方教育时报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的记者朋友——我当铭记! 走着走着,遇见了朋友;也遇见了我的书。 如果说,第一本文集源于长久的鼓励在某个时刻而势不可挡地爆发的话;那么,第二本书则来自网友们的推波助澜的力量;第三本书,就是勇气了。 两千余个日日夜夜,已经有三十万人来看我。旧日同事、年轻的资深电脑教师郑娟指导我开博客的20¨09年6月5日那一天,新浪博客早已风生水起! 从此,我在新浪网剪裁云霓、点染青山、披挂星月,和志同道合者一道快乐地传承爱和美。 日前,有一个美丽经历: 清晨五点,我醒来又睡过去了,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梦中,我居然从容地接过主持人的话筒,在万人大会上婉转地批评他的观点,我主张要树立正面的力量,不要太多负面消息的传播。梦中的我口齿伶俐,棒极了!醒来的我深切感叹自己的誓言已经深入骨髓。我开博客的初衷是传承爱和美,我支持朋友的窗口也是接力美好。因此,责无旁贷。 加油! 感谢你,新浪网; 感谢你,我的博客; 感谢你,我的朋友。 爱出爱返。我快乐地奉献,幸福不期而遇。我得到无数网友真诚的鼓励和爱护。今年初春,《北京日报》采用了我在新浪微博的一个评论,报社编辑寄来稿酬——区区几十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偌大的新浪网,首都北京的报纸却偏偏选中我的只言片语,这难道不是最高奖赏吗? 我有理由相信:这个缤纷的时代,没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成就的。 静待花开。 2015年初夏定稿 2016年春天出版 后记 如果说,是喧嚣的社会带给我许多的忧虑而促成这本小文集的编撰,不如说,是好朋友的沉重的生活,促使我义无反顾。 曾经,在第二本小文集发行时,《深圳特区报》的才华横溢的钟润生(二毛)作家记者建议我转而写小说或专题类的文学作品,走畅销书的路。 不久,我发表了博文《守望静好》: ……我还是写我的小散文,这不仅因为我喜欢它“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 余光中先生说,“它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中的隐身衣。” 他还说:“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很重要的是,我愿意守望静好,继续书写我所钟情的小散文——追随缥缈轻柔的诗意、青睐随风而逝的浪漫。这也是我终于在大家的鼓励下开博客的初衷: 我试图以一己微薄之力褒扬爱和美,鞭挞恶和丑。 我的温婉、美丽的好友的家庭变故深深刺激了我,我为此写下《爱的纯度与高度》、《向着太阳唱出歌》、《幸福要义》等文章。 生活给我以深刻的启示。我从新的角度考量爱情和婚姻,豁然开朗。 我的第三本书,超越过往的仅仅强调“专情”的观念,对爱情和婚姻的体察更深入、也更宽容和更人性化。 阳光下成长的经历,让我在青春年少时就懂得爱情与珠宝无关;与对方家庭没有粘连。 真爱是纯粹的。 闪光的年华,我曾经成功地为前来求教的同龄同事选择了“德才优于外形”的终身伴侣。我纯洁地认为,择偶几乎没有标准,只要这个人爱自己、上进、有才气就好。家庭情况等等实在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嫁的是那个人;不是他的家庭。 这是有偏颇的。 实际上,家庭会给一个人的成长打下烙印。 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的老同学涂克对我说: “雪明,你年轻时对高干子弟有偏见。你错了。” 我的确错了。 大约是读书时的一些深刻记忆形成了年轻时期的偏见吧!我的第一本书谈到小学的第一位同桌——调皮的陆同学,小小的他的专横可以让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痛哭流涕。他给我的见面礼是在桌子上画出“三八线”。他警告我,越线必打!还有若干捣蛋的同学,都让我敬而远之。 其实,在地委机关大院里一起长大的许多同学是我一生的朋友。 小时候捣蛋,不代表长大就野蛮;单纯的调皮不是品质问题。而这些同学的父母又大多是为新中国浴血奋斗过的老革命,他们的思想品质常常是高尚的。我至今对李瑞民同学怀有深深的歉意。瑞民同学的父亲是地委书记,他为新中国牺牲了一条胳膊。儿时的瑞民同学确实不怎么守纪律,但他善良、诚实、有担当。小小年纪的他具有受委屈却让步于女同学的胸怀。当我长大后对深锁脑际的那一幕非常歉疚,非常敬重瑞民同学。我为之写过《追悔》一文,但一直找不到这位小时候同学一年的同学。 我的大院里的小伙伴,很纯真,我为拥有他们的友情而庆幸;这些朋友,即使好久不见,仍不陌生。 我一直坚信,真爱很美,它没有物欲;我也一直认同美丽的爱是一定不会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我更在风华正茂时就言行一致地经受了牺牲个人感情、成全别人幸福的考量。 我的第二本小文集倾向于“专情”,引经据典地阐述了爱的专注和执着。我甚至纯纯地质疑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我特别欣赏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圣洁的爱:爱到终极才能终其一生不娶(不嫁)。 但是,今天我的观念更新了。 我的超越在于:我不再简单地一概反对“婚外情”,也不再一味地劝人坚守婚姻。在这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正如我的学生晓云同学说的:“我们往往知道得少而发声早!” 子非鱼啊!我们焉能真切地知晓别人的感情婚姻呢? 很多时候,对于道听途说而没有印证的所谓事实再加上主观的臆断,很难有客观公正的结论。而爱,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一家人的事。 不由想起前些日子在微信中看到的让我茅塞顿开的朱旦华女士的一个发言。她说爱情不宜横向比较。确实如此。 因为,人很难做到终其一生仅仅爱一个人! 人是有情感的。面对大干世界擦肩而过的优秀异性,很多人恪守良知“发乎情止乎礼”;也有人逾越底线或者改弦更张,开始新的恋情。 伟人如此,凡人如是。 我认可“爱,横向比较也许欠科学”,还在于人不可能同时“爱”上若干位异性的可能。“爱”是有排他性的。“同时爱多个以上的异性”只能是“性”而非“爱”,也因而,朝三暮四者难有真爱。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专情”也可以是特定的某一时段。但我更憧憬那种完美的“唯一”,这也是我的第二本文集的核心要领;只不过在第三本书里,我允许自己向往的爱情有了迂回和延伸的空间。我认为这是符合人性的多重性的。“宽容”并不等同我的“向往”的改变。“宽容”是正视人性的弱点——它促使我更客观、更平和、更理智。 “宽容”始终面对“真爱”。 如果一段所谓的婚外情,它能够让涉事者丢弃所有而爱其所爱,那么,值得我们拭目以待。我不再劝人一味地坚守婚姻的理由于此。“爱人”已经不爱,婚姻就只是一具空壳。守着一张证明婚姻的纸,有用吗?! 换言之,婚姻即使干疮百孔,但曾经出逃的心早已回归,它的修复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婚姻关乎一家人、关乎孩子的成长,它需要让步和容忍。我支持婚姻的相对稳定。 身边朋友的磨难使我深深认识到:“爱情”可以读出人品,人品更可以鉴别“爱情”。 纯粹地爱一个人,一定会爱其所爱,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为对方奉献自己,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所爱。凶恶的、贪婪的、无耻的第三者邻居悄然入室加害于我的朋友!那个女人,像童话世界里狠毒的巫婆一样,用狰狞的手捻碎了我的朋友的蝴蝶胸花里的珍珠串缀的翅膀;掐断了她的玫瑰花发夹;盗取她的美丽的红色手表;掠夺她的钱财衣物甚至销毁她一摞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把已经作案的原本装有雅致发饰的空盒子大张旗鼓丢弃在房间门口……甚至故意把海边的小石头以及她的鞋垫放在我朋友的先生的汽车座椅示威——企图以一系列的卑鄙来激怒我的有高度涵养的朋友。这不由让我联想起我在第二本书提到的下流的第三者用硫酸毒杀情夫的妻女的事件。这两个女人是一丘之貉。她们没有爱,只有恶和贪婪。她们的带着凶光的行径让其“爱人”慌不择路,无路可走。 如此可怕的人不但没资格言爱,连做人的基本要素都丧失殆尽。想想,这个女人还可以把社区办公室门口的一丛香花儿生生地全部摘光并亲吻它道:“好香啊,好香!”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不寒而栗。 恰巧,昨天,我在占宝校长的公众号微博微信里看到他转载的台湾作家、画家、美学家蒋勋的演讲稿《生命里的善和美》。蒋先生说,善和美一直是哲学里非常重要的议题。他说自己很喜欢《红楼梦》,因为它用文学的方法不断地提出人的善意性的问题。 善的是美的,恶的是丑的。 贾瑞爱上王熙凤,最后被王整死了。蒋先生说:“大约要到某个年纪,你才发现这本书里包含着作者惊人的善意,是说不管光鲜亮丽、富贵荣华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对卑微的生命没有善意。” 蒋勋先生用他的善和美委婉地点评了王熙凤的“恶”,叹息贾瑞的卑微。他也谈到今天的社会新闻里的泼硫酸、杀人放火等等恶行,他说作恶者“生活在压抑和卑微里”。 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给蒋先生的演讲写了这么几句评论: “和颜悦色地借此说彼,本身就是善和美。生命中,它们就是日月,永远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我像雪花天上来”,我将永远守候静好。 无论这个世界如何物欲、喧嚣,我始终爱我所爱。 我想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琛的话作为这本书的结语: “如果我的世界里曾经有过一个人,那么,其他的就是将就;而我不愿将就。” 2015年八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