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习,我心中永远的痛
写在高三之前
“我不知道是否有天堂,但我相信有地狱。我现在正匍匐在地狱里,18个春秋我走得好累好苦,我盼望那‘黑色’的6月快快到来,不管结局如何,我只求让我早点结束这梦魇般的生活。”这是一位高三学生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写在自己日记本上的一段话。很多学生都有着类似的感受,甚至有的比上面这位学生的感受更为强烈。
不信的话,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一位即将上高三的学生写的一篇博文吧!
马上就要上高三了,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步入高三的快节奏生活了。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奇多,卷子一发就厚厚的十几张,这还只是一科的。真不知道这一年要怎么熬。
其实我对高三的生活早就有许多想像,事实证明,生活还真跟我预想的一个样:作业多、上课多、考试也多。每天差不多有12节课,光上课的时间就有9个小时,早上7点之前就要到校,晚上11点才能回家,对了,这还是早的。赶上再拖个堂什么的,就得12点多了。这还不算完,到家还要赶作业。
各科加起来怎么着也得有20多张卷子吧,没两三个小时怎么能做得完?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要是光这样也还能忍,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三天一大考,天天有小考。这绝对是对我们身心的一种摧残。看着卷子上的一个个红“X”,把我原本就不多的信心都打击没了。照这样下去,没等到高考估计我就挂了。
最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要数班里的气氛,教室后面大大的高考倒计时牌让人望而生畏,做得跟天安门广场上的奥运倒计时牌倒挺像的。班上的同学都跟疯了似的,下课都不说话,简直是白色恐怖啊。说实话,过去我还是挺喜欢上学的。可现在,都不愿意进教室,这气氛真是压抑啊!要是这一年真的都这么过,天啊,我都不敢想!
我知道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现在我却对它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要是那个时候他们也经历过高考,恐怕会留下许多千古佳句吧。看着吧,也许过完这一年,我也会成为一个大诗人呢!
有时候,我还真怀疑,我们如今付出的这么多辛苦是否值得。就算我们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也不能保证找到一份好工作啊!更不用说考不上,天啊,我真不敢再想下去了。真是前途渺茫啊!
真不知道高三这一年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改变。希望事事顺利吧。
专家的话
博文中描述的高三学习生活情景,我们并不陌生,大多会有感同身受。
高三时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为了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一个个像加里森敢死队员般奋力地往前冲杀。老师和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这种表现,虽然会觉得苦了孩子,但同时也会有一丝欣慰,因为他们会觉得孩子变得自觉了,用心了。但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孩子此时心中的感受呢?又怎么能知道孩子在这种情形下,不仅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反而还会给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呢?
1、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好像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之中,然而这一切都是被动的,他们没有办法不这么去做。因为身边的同学都这么做,如果他不这样,就考不上大学了。
做任何一件事,只有源于内心的愿意才能真正做好它。反之,则会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并且还会出现排斥心理。这样一来,不仅难以投入精力,还极易产生疲倦感,并觉得压力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不是变得麻木,就是变得情绪失控。 从上面那位学生的博文中,我们就已经明显地感知到了这位学生的焦虑和迷茫。在这种状态下,他怎能取得好学习成绩呢?
2、从学习的强度来说,像上面博文中说的那样,不要说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恐怕身体健壮的成年人都难以做好。处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即便孩子想用心,但体能和精力跟不上也是枉然。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寻找到其形成原因。家长的期望就是这一压力的源头所在。在一项城市父母对孩子的最高学历期望调查报告中,显示如下数据:家长们期望孩子初中毕业的仅占0.9%,高中毕业占到6.2%,大专毕业为9.3%,本科毕业高达53.9%,硕士为10.3%,博士或博士后占到19.3%。就是说,高达92.8%的家长期望孩子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在调查学生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时,有76.7%的孩子回答是“为了报答父母”,这在所有20项调查中排在首位,“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并列第二,第三位则是“满足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由此可见,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态,就必须寻找合适的方式去缓解孩子心中的压力。父母可以像下面这样去做。
1、让孩子明白是在为自己学习。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造成孩子心中压力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的这种期望虽说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将来,但是往往在言谈举止中又让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学习。这就要求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好不要说出类似“只要你能考上大学,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也没关系”、“爸妈这么辛苦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你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吗”的话。跟孩子这样交流,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学习,如果考不好就会对不起父母。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是在为自己学习。建议家长在跟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当放下“架子”,不要一开口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学会理解孩子。
2、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高考。
许多学生在高三时废寝忘食,就像根紧绷的弓弦投入到学习中,不敢有任何松懈,因为将高考看得太重了,把它当成了是决定自己一生成败的唯一要素。“如果考不上大学,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这是许多高三学生说的话,从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他们的焦虑,更看到了他们紧张而迷乱的学习状态。
让孩子产生这种心理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长的期望,二是社会现象。家长要化解掉孩子因此而产生的压力,除了让孩子知道是在为自己学习外,还应当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面对高考,要让孩子知道:高考并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唯一因素,一次高考失败并不代表整个人生失败。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