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实秋//汪曾祺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镄信,“她”字和“他”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人烂泥的深渊。P1-3

目录

忆刘半衣君

怀废名

回忆李大钊先生

吊刘叔和

怀念曹禺

忆谢六逸兄

悼志摩

我所见于诗人朱湘者

丐尊先生故后追忆

怀李叔同先生

永在的温情

纪念傅雷

我所见的叶圣陶

孙大雨

怀王统照

怀孟超

寄天涯一孤鸿

怀友

忆许地山先生

给庐隐

我认识的亚子先生

胡适先生二三章

忆胡适之

我与老舍与酒

怀念赵元任先生

风雨中忆萧红

忆白石老人

怀念乔木

雁冰先生印象记

吴宓先生和钱钟书

记邹明

鲁迅忌日忆股夫

记梅兰芳先生

冼星海同志回忆录

我的女友们

伤逝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朋友

别了,江南秀士

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

1988年夏天的一顿午餐

致大海

说朋道友

益友增添生命光彩

门孔

真是的塑料花

怀念萧军先生

悼路遥

小眼睛的莫言和马脸的我

友情如鞭

怀念孙犁先生

我的青梅竹马

死的光追上他

“胖嫂”,您在哪里

序言

尽管散文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文体,尽管散文的历史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悬案,尽管散文也曾不被某些作者所认可——有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戏言。然而,散文的实际状况是它的生命是强盛而博大的,她是文坛一株大树,她是文学的一个精灵,无远弗届,无所不在,从古至今,林林总总,留下了众多精品,制造了许多经典。对于文化的传承,对于文学的发展,对于人生的精神引领,散文之功,善莫大焉。可以说,泱泱华夏文坛,散文成为一个漂浮于人生和社会之上的文学精灵,对社会和文坛的影响,不可忽略。设若没有散文,中华典籍会留下多少空白和遗憾。即便自现当代文学实际看,散文成就了许多大家,也是各类高手们一试天地的园地。所以,散文这个文学精灵,游荡于文学的天空中,也裨益于社会人生,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爱神。文学,是一个经典不断被传承的活动。当我们面对诸多散文经典时,我们不能不以一种敬畏虔诚的心,享受着散文大家给予的精神滋养,也享受着散文佳作带给我们的阅读愉悦。

这就是,为什么当下文学并不太为读者所青睐,而散文或可一枝独秀,仍有不少读者追捧,仍有众多的集子和年度选本行销于世。在灿烂的文学天空,散文的绚烂光影,灵动而优雅的姿态,温暖而亲和的面容,装点出无边的风景。

为什么,一个并没有明确的文本定义、杂糅了诸多文学样式之长的文体,一个亦古亦新的文本样式,在如今文学分工越来明确、细化之时,仍有相当的人气,在创作和阅读两个端点上仍然相得益彰,为当下其他文学形式所鲜见。除了她轻巧的文本样式,灵动的文学情志,雅致的文化情怀,摇曳的文体风格等等之外,我以为,这个文学宝库中,屹立着若许的文学精品,众多的文本经典,成就了这一文学形式有如高山大原般的气象。这些出自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风格的佳作,如同厚厚的基石,构成了散文文本的经典性,形成了散文世界的斑斓景观。散文这株文学长青树,其生命葳蕤,其枝繁叶茂。

于是,在浩繁而迹近泛滥的散文选本中,人民日报出版社郑重地推出一套《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以七个不同的专题,收纳了四百余篇、二百余位作家的佳作,让我们从气势和规模上,感受到泱泱中华散文王国里,草长莺飞,洋洋大观;这条文学的山阴道上,目迷五色,气象万千。散文的选题,是开阔而多彩的,散文的写作手法,是开放而不拘泥的,散文的语言,是多彩而个性独特的。我们可以从这数百篇文学名篇佳作中,体味到散文文本的经典气象,领悟到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内容,其包罗万象,妖娆多姿,其情怀悠悠,风致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选本中读到,在文学王国里,那些亲情、友爱、恋情,这事关人生普通情感的诸多题旨,其丰厚的内涵和感人的情怀;也可从中体会到大干世界、浮世人生,所持守的人类基本情怀;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人情世情,自然人文,如何在大家们的笔下,表达的如许精微,如许的热烈,也如许的透彻。当然,那些高情大义、普世情怀,那些相濡以沫,危难与共,或者那些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等等,不同的情与义,相同的人情与友爱等话题,在众多的作品中,有充分的展现和精彩的描绘,让读者产生共鸣。当然,作为时下丰富而轻捷地展示社会人生,书写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怀的散文,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关注现实,展示民生,描写情怀,丛书选题也相应地以城市、乡村、自然、哲理等不同部分划分,有的甚至是相同的题旨下选同题文章,更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自近代以降,散文大家英雄辈出,几代人在不同的时空中,共同书写相同的题旨内容,它们被纳入其中,这虽是编辑的巧妇之作,却权当一次有如穿越性的文学同题竞技,其意义独特,足可玩味,让读者诸君从这些同题目、或同题材的展示中,更为丰富地理解散文对于人生情感和自然人文,别有情致的书写。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不同作家们的功力与魅力。无论是老者,那些上世纪初年驰骋文坛的泰斗宿将,还是后来者,那些晚出几十年后才活跃文场的新进后生,他们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受,人各有异,着眼点不一,却能够在不同的背景上展示出自我,展现一个人独有的文学世界、一个人特殊的心路隋怀。这种老与新、传统与现代,互为交集的文学景象,很有意义。作家们倾力倾情地写出心中的自然,写出变化的城市与乡村,写出现代文明下的精神求索,包括种种认同与抗拒,寻找和皈依,等等,无论是正面的书写,还是质询与期待,出于人生的一种大爱,出于对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等等的敬畏与尊重,在多姿多彩的散文世界里,打造了一个集合型的文学的人文精神,书写出一个整体性的人生世界。

对散文的经典性认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尺,但读文相类于识人,大体是雅致清丽,有品味,有情味者,方可为大雅之作。如是,这套丛书放在你面前,你可从容地品评,或许,从这众多佳作中,看到了编辑们的心血,或者,读它们,有了一次关于散文的有意味的文学之旅,那就够了。对于散文来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人生的某种见识,得到了文学的快乐,甚至引发出阅读后的感悟,找到了自己的某些共鸣。这样,编者万幸,文学也是有幸。

文学的经典,可以是恒定的,有时也是一个活的流动体,或者,它是在不断的开掘和发现中阐释其特殊的意义的。

是为序。

写干2013年12月10日

内容推荐

梁实秋、汪曾祺编著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系列之一。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内容介绍:大师笔下描绘的大师,有宽广的可以走马的前额,也有或颠或怒或威或欺的性情。大师间寂寞嘹亮的唱和,有惺惺相惜的扼腕,也有相见恨晚的追叹。一个世纪的大师交往脉络,成为展现彼此多个侧面的珍贵史料,风雅轶事、人品风骨,处处流露着真挚的情感。

编辑推荐

梁实秋、汪曾祺编著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收录了百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名家名作,本辑为怀人卷。书稿既有现代大家如鲁迅、周作人、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许地山、郁达夫、俞平伯等人的代表作,又有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如莫言、贾平凹、铁凝、王安忆以及台港澳的龙应台、席慕蓉、董桥等人的名篇。本辑以友谊为主线,重点展示了朋友间的浓浓的真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