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安街/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郑珺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安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北京的城市建设,先后多次对东、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进行改建、扩建,使其成为城市的东西轴线和宽阔的交通干道。

1950年6月至9月,为迎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兴建了林荫大道。东起东单路口,西至府前街东口(今一六一中学高中部),全长2.4千米。在原15米宽沥青路面的基础上,南河沿以东的北侧和南河沿以西的南侧,各修了一条15米宽的新路。新路与旧路之间的隔离带可以行驶有轨电车,沿路种植了4排高大的乔木,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林荫大道。

1952年8月,拆除了原来仅存的长安左门、右门门阙。鉴于东、西长安街的交通流量日益增多,1954年8月拆除了西长安牌楼,随后又拆除了东长安牌楼,形成了东单至西单的长安街雏形。

随着北京东、西郊建设的蓬勃开展,为了沟通城郊之间的联系,1956年7月,西长安街以西5条小巷(即旧刑部街、报子胡同、卧佛寺街、邱祖胡同和坑沿井胡同)之间的2500余间房屋全部被拆除,从而拓宽了马路,路面为宽35米的沥青路,称为复兴门内大街。1958年,东单以东5条小巷(即东观音寺胡同、西观音寺胡同、笔管胡同、鲤鱼胡同和官帽胡同)的3000余间房屋也被拆除,将路面拓宽为35米,称为建国门内大街。与此同时,拆除了东、西长安街上的有轨电车轨道,将全部架空线路转入地下。

1958年至1959年,北京市政府对建国门至八王坟之间的道路予以扩建,由原来10米宽的路面扩建为30米宽。之后,两侧又加铺了各宽7米至8米的非机动车道。

1959年5月至9月,南池子至南长街段扩建为宽80米的游行大道,南池子至东单路口地段扩建为44米至50米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华门以东至南长街段的道路也相应拓宽。此前,长安街的地下管线种类很少,新中国成立前只有自来水管道、电信管道和雨水污水合流管沟3种管线,东、西延长线上只有部分自来水管道和电信管道。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道路的拓宽、打通,路面和步行道下面逐步埋设了各种管线。1950年,在修建林荫大道时地下相应增修了雨水管。1955年,拓宽西长安街道路时修建了雨水干管和污水管。1959年,建成了从第一热电厂向西经建国门、天安门到民族饭店的全市第一条热力干线,同时还完成了由热力干线到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和民族饭店等建筑的热力支线和热力点工程。1959年2月,煤气干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东起焦化厂,向西经西大望路、建国门、东西长安街直到民族饭店,全长21千米。1959年底,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和民族饭店等大型建筑陆续开始供气,从此结束了北京市没有大型煤气设施的历史。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之前,天安门广场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广场面积由11万平方米扩大到40万平方米,全部铺装了混凝土方砖。在天安门城楼前铺砌了长390多米、宽80米的花岗石路面,与宽阔的广场连成一体。东、西长安街经过3次拓宽修建,街道宽阔平坦,车行道宽47米至80米,最宽处为11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同时,对地下管线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建设。在长安街北侧新建了北京市第一条综合管道,东西长1070米。综合管道为宽3.4米、高2.3米的砖砌可通行方沟,沟内铺装了热力、电信、电力、广播等多种管线,并预留了上水管的位置。在天安门广场的周围及长安街沿线新建了雨水、污水、上水、电信、电力、照明、煤气、热力等8种管线,共长110千米。

1959年长安街已经基本完成了道路的打通和拓宽,开始进入以两侧建筑物的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长安街两侧共建设了纺织部、燃料部、外贸部、内贸部、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电报大楼、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饭店西楼、北京火车站12座大型建筑,其中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电报大楼、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被列人国庆10周年十大工程之中。

1964年,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工业大学等6个单位分别参加了长安街规划的编制。此次规划的编制采取集思广益、民主讨论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完善了长安街的规划,很多当时的指导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鉴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低潮期,长安街基本没有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长安街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复兴门至石景山地铁主体工程完工后,在复兴门至公主坟地铁加强层上面修建了35.2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1976年至1978年,在天安门广场建设了毛主席纪念堂,同时还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扩建,面积扩大到50万平方米,整个广场开阔、庄严,气势恢宏。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长安街上又陆续建成了北京长途电话大楼、北京饭店东楼等建筑。在1978年第二热电厂开始对外供热之前,市政府开始建设相应的热力干线,其中一条是经白云路沿复兴门外大街向西,经木樨地向北;另一条是经白云路沿复兴门外大街向东,经复兴门至民族文化宫与先期建成的第一热电厂热力干线连通,全部工程于1978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P16-19

后记

长安街被称作“神州第一街”,关于长安街的研究和报道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经典佳作不胜枚举。尽管如此,笔者仍不揣冒昧,力图把自己眼中的长安街描画一番,以图志的形式记述和反映长安街的发展与变迁。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烈飞编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市志办研究室王化宁和张宁老师及北京出版社于虹老师的指点与大力协助,他们对本书的写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此外,本书还参考了相关书籍,并引用了个别书籍、论文中的有关材料,在此一并向各位老师和本书所列书籍、文章的作者、出版者表示诚挚的谢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郑珺

2014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长安街的历史变迁

 (一)北京城的起源及辽、金时期长安街沿线的变迂

 (二)元、明、清时期的长安街

 (三)民国时期的长安街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长安街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安街

二、长安街的规划建设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20世纪80年代

 (四)20世纪90年代

 (五)21世纪以来

三、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设施

 (一)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3次大规模改扩建工程

重要庆典与活动

天安门城楼

国旗旗杆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文物古迹

故宫

劳动人民文化宫

中山公园

金水桥

华表和石狮

正阳门

 (三)消失的建筑

大明门

千步廊和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四、东长安街

 (一)党政机关

公安部

商务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交通运输部

中国海关总署

 (二)商贸设施

贵宾楼饭店

北京饭店

长安俱乐部

东方广场

国际饭店

 (三)交通及通信设施

北京火车站

北京邮政枢纽

 (四)文化设施

菖蒲河公园

东单体育中心

东单公园

长安大戏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城市雕塑

 (五)文物古迹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古观象台

皇史成

于谦祠

 (六)东长安街延长线

建国门外交公寓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友谊商店

齐家园外交公寓

CBD商圈——建国门至四惠桥

五、西长安街

 (一)党政机关

中南海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商贸设施

北京图书大厦

北京中银大厦

民族饭店

远洋大厦

 (三)通信设施

北京电报大楼

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四)文化设施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西单文化广场

民族文化宫

城市雕塑

 (五)文物古迹

瀛台

丰泽园

怀仁堂

紫光阁

勤政殿

牌楼

庆寿寺

 (六)西长安街延长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首都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

京西宾馆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

八宝山革命公墓

六、长安街环境绿化美化

 (一)道路绿化

 (二)国庆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花卉栽摆特色

 (三)长安街夜景照明

参考资料

后记

序言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和中国古都之一。长安街如同一条壮美的彩带横贯城市中心区,见证着北京历史的风云变幻,记录着北京古往今来的步伐。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中心城市都会有一两条著名的街道,比如巴黎的香榭丽合大街、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伦敦的白厅大街和牛津街、华盛顿的宪法大道和纽约的第五大道、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和莫斯科的新阿尔巴特大街……这些著名街道是一个国家政治、金融、商业、历史、文化、艺术、宗教集中展示的窗口,也常常是地标建筑最集中的国家名片。相比而言,长安街是这些著名街道中历史最悠久、功能最多元、长度和宽度均首屈一指的大街。

长安街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在兴建元大都时,其南城墙内的顺城街就在现在长安街的位置。明永乐年间,为了扩建京城,在原城墙以南1千米(今正阳门附近)新建了南城墙,将原来的顺城街改建成最初的长安街,天安门以东到东单是东长安街,天安门以西到西单是西长安街,统称长安街,长约3.8千米,被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分隔为东、西两段。民国时期,1912年拆除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边的红墙,长安街始得贯通。1939年,在长安街东、西两端开辟了启明(今建国门)和长安(今复兴门)两个城门,并形成延长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拓宽、改造,长安街成为从东到西的通衢大道,分别延伸至通州和首钢东门,特别是作为城市轴线的地位日益显著。2010年6月,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规划方案获得批准,长安街再向西延长到门头沟的三石路与规划中的石龙西路相接处,整个长安街共长51.4千米,成为真正的“百里长街”。

长安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这条街上集中了许多中央机关和文化机构,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形象代表,因而又被誉为“神州第一街”。如今,长安街正以开阔、包容的气度展现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气息。

内容推荐

《长安街》由郑珺编著。

长安街,最初只是封闭的、断断续续的、东西走向的儿条路,也曾是平民百姓不能涉足的皇家禁地。从封建时代的皇家御道到“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以历史悠久、功能多元、长度和宽度首屈一指而闻名,是中国历史变迂的缩影,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巨变的真实记录。

编辑推荐

长安街作为北京城的东西轴线,如同一条宽广舒缓的彩带横贯北京城的东西两端,在这条街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录着北京发展的步伐,见证着首善之区和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郑珺编著的《长安街》以通俗的文字,记述了长安街自辽金北京建城以来长安街沿线的历史变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