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位公社女书记的日记(1972-1982)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双桂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高双桂是一个从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公社副书记的女青年,是一个积极肯干、要求上进的基层干部,“还有记录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习惯”,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农村青年代表,她的日记折射着一代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观念、思想与激情;日记截取的时代是文化大革命后半期与改革开放前期,它反映了两个时代的摩擦、交汇与演变,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特殊的时期,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距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有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但是,在这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基层干部的观念是如何在困惑中转变的,农村工作是如何在斗争中推进的,集体生产与联产承包两种生产模式是如何更替的。所有这些具体的、微观的素材今天都难以寻觅。日记是最原始的资料,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记录着亲历者的喜怒哀乐,它是一种历史的缩影,一段心理历程的实录。因此,本书《一位公社女书记的日记(1972-1982)》的出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民俗史、农村经济改革史以及妇女发展史的研究都会有较大帮助。

内容推荐

《一位公社女书记的日记》是作者高双桂从1972年高中毕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82年进入大学前的公社生活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她从社员到公社副书记的十年心路历程。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作者能将自己的思想、行为记录下来非常不易,一些资料的保存弥足珍贵。虽然不很全面,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代人的真实生活。

《一位公社女书记的日记》除了日记,还附录部分原始资料及历史照片,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人民公社的记忆。可以勾起读者的回忆和联想,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目录

第一章 1972年回乡接受再教育

第二章 1973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第三章 1974年扎根农村干革命

第四章 1975年走进人民大公社

第五章 1976年路线是个纲

第六章 1977年大办农业机械化

第七章 1978年调研才有发言权

第八章 1979年全面超历史

第九章 1980年抗灾保丰收

第十章 1981年思想解放有困惑

第十一章 1982年再见了我的公社

附录

 作者保存的部分原始资料及手稿目录

 作者部分讲话调研手稿原件目录

 作者保存的部分亲友通信原件

后记 公社记忆

试读章节

2月

4日 毕业第一天 今天,我开始结束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离开了我亲爱的母校,来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广阔的天地农村。

两年来,我在此学校里接受了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校党支部、革委会给了我无限的关怀和培养,老师给我以耐心的教育,同学给了我兄弟般的帮助。所有这些深情厚谊,都激励着我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更认真地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三大革命”的实践,把我宝贵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献给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伟大事业1

14日 多云 胜利的一九七一年过去了,全国军民以满怀胜利的豪情迎来了战斗的一九七二年。在这一九七二年的大年除夕夜,我们的心情啊,如大海怒涛,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过去的一年,我从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女儿,成长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在革命的大道上迈进了一步。但是离党和毛主席对我的要求还做得很不够,因此,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认真读马列的书,在政治上要有所进步,在学习上要有所进步,以优秀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15日 正月初一 小雨 火红的战旗迎风飘扬,战斗的号角已吹响。新年到了,全国军民以豪迈的战斗步伐迎来了一九七二年的春节的黎明,迎来了战斗的一九七二年。

可贵的时间啊,你一去不复返了,使我更加怀念我的黄金时代的学生时代,怀念伴随我的母校、老师、战友,怀念我的峥嵘岁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新的一年里,我要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坚定不移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战斗!战斗!学习!学习!争取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争取更大的胜利!

18日 阴 初四 一九七二年春节的今天,我和社员一道参加劳动,在和社员劳动过程中,我与贫下中农在一起学到了一些东西。今后在劳动中,我应该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少说漂亮话,多做活,对于贫下中农应该放谦虚一点,对群众说话态度要好,永远,永远,胜不骄,败不馁。

19日 阴 初五 今天,我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学习了中共中央文件,在学习文件时,贫下中农都在认真倾听,我和公社李主任在一起读了一遍《“571工程”纪要》,在学习中加深了理解。值得我深思的是当大队党支部书记高风山同志叫我发言,我却不敢发言,在以后坚决去掉怕字。

“半月来,思念战友与首长,也不知转移在何方。”离校已经半个月了,但是我永远怀念我的母校、老师、领导、战友。怀念那峥嵘的学生时代。

20日 阴 初六 劳动可以使人身体疲劳,但却获得最宝贵的——就是思想锻炼。劳动对于我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一个人如果脱离群众,脱离劳动,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今天,我参加了一天的劳动,下午完成了六十担(积肥)的任务,出了一身汗,但是心里却热呼呼的。

21日 阴 初七 星期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劳动了一天,我感到愉快,虽然累得腰酸臂疼,但是却锻炼了思想,锻炼了意志。晚上,我从广播里听到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访问,还听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今年大学招生问题,有四所大学来我省招生,还转播了党的政策。这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又一喜事,培养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22日 阴 初八 星期二 今天,我和社员一起劳动。晚上,我听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毛主席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参加会见的有美国方面的基辛格,中国方面的周总理、王海容记者,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谈话。

24日 小雨 初十 星期四 连续阴雨连绵,使我们不能正常的劳动,我感到很烦闷。下午,我们没有开工,但是我们却进行了平凡而伟大的工作,这就是搓绳子,为能够夺取粮棉双丰收而打下良好的开端。怎样搞好学习,一个是离开了学校,不能天天的学习,没有学习资料(如报纸);二是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有实践这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只要自己有勤学的决心、肯钻的雄心,就一定能够搞好学习。

25日 阴 初十一 星期五 今天我们到大队挑沙填屋基,来回有四五百米,是记担子得工分,第一担大家都是在堤上挑的。第二担一开始就有人挑半路就回头,这样,挑一担要快四倍,结果百分之九十的都去挑。这样一来,挖土的,搬砖的,拆园的,成了一阵邪风,严重地破坏了二队的集体经济和庄稼。这时,只有两个人没有挑,虽然我没有他们挑那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敢不敢坚持正确的原则。经过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使绝大部分的社员与我们一道到堤上来挑。

下午,我们继续挑土,发生了与上午同样的事情,这种行动,受到了干部和贫下中农的谴责和制止。我们一起的五个人,始终坚持原则,这样虽然我们回来晚了一点,却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

27日 多云 十三 星期日 今天,队里干了塘,我们全体社员脱了脚挑了一天泥巴。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我要永远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与天寒作斗争,战斗在冰水里。虽然一天的劳累,两手膀累酸了,但是却磨练了我的筋骨。

P5-6

序言

一段历程的记录

杨卫东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这一代人大都写过日记,但是坚持下来的很少,日日不辍者更是微乎其微。

记得有一个关于禅道的故事,弟子向禅师求教人生成功之道,禅师却教弟子做甩手运动,并要求他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一个月下来,大部分弟子都坚持了,半年下来,却只有少部分人在坚持,一年之后,坚持下来的只剩下一个人。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最终只是极少数人。”

高双桂老师从高中毕业开始记日记,坚持至今,足足写下75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这奇迹归之于毅力,归之于坚持,更归之于胆略。文化大革命是文字狱盛行的时代,日记是内心的独白,作为一个公社副书记,独自涉及方方面面,没有一点胆略是难以坚持下来的。今天日记的出版,使我更深刻领悟到禅师关于“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最难做”的禅语。

我非常欣赏出版《一位公社女书记的日记》的创意。作者是一个从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公社副书记的女青年,是一个积极肯干、要求上进的基层干部,“还有记录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习惯”,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农村青年代表,她的日记折射着一代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观念、思想与激情;日记截取的时代是文化大革命后半期与改革开放前期,它反映了两个时代的摩擦、交汇与演变,这是一个极其典型、特殊的时期,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距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有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但是,在这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基层干部的观念是如何在困惑中转变的,农村工作是如何在斗争中推进的,集体生产与联产承包两种生产模式是如何更替的。所有这些具体的、微观的素材今天都难以寻觅。日记是最原始的资料,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记录着亲历者的喜怒哀乐,它是一种历史的缩影,一段心理历程的实录。我相信它的出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民俗史、农村经济改革史以及妇女发展史的研究都会有较大帮助。

对于日记的编辑,我赞成只减不增的原则。所谓减仅仅限于两个内容,一是个人生活中纯属自已的隐私部分,需要继续珍藏的故事与心理活动;二是有关的人我是非部分,让可能引起痛苦的记忆由时间去抹平。除此之外,我不赞成更多的删减,包括当年的革命口号和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流行语。我更不希望增加一字一句,任何的增加都是多余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才能体现它的原始价值。

当然,日记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那个时代的原因,日记常常得不到保护,有被公之于众的危险。因此有些真实的思想不敢写,有些敏感的人与事被略写,甚至有可能假写。以我的经历而言,在雷锋日记、王杰日记的影响下,我写日记时潜意识中时常有一种希望被发现的冲动。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过的心迹。但这无损日记的价值,正是这样的日记,才能反映这一代人,才能勾画那个时代的特征。

在历史研究中有一种类别称作口述史,主要是请某些亲历者或亲历者的后代回忆讲述不远的历史。口述史的特点是更加鲜活、更加细致、更加真实可靠。但是记忆往往是有筛选的,有些会忘记,有些会变异。从这个意义讲,日记是最好的口述史。解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很多重要阶段,很多亲历者已经作古和即将作古,我们应加大推进口述史的工作,抢救活史料,为我国当代史夯实基础。出版日记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我衷心地祝贺高双桂老师1972—1982年的日记出版,并希望她陆续出版1982年以后的日记。  (作者为江汉大学校长、教授)

后记

我出生在湖北省新洲县张店公社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是建国后不久。尽管我是父母最小的女儿,但我的出生并不受家里人的欢迎。那时国家正经历着大的自然灾难,庆幸的是我出生在新社会,最终没有被父母抛弃或者窒息,让我这条小命留了下来。 对人民公社的最初记忆,是1962年上小学时,一曲“公社是棵常青藤”将我带进了教室,那热烈而欢快的旋律至今还是那么清晰。小时候的我十分羡慕那些在红旗招展的田野劳作的社员们,虽然辛劳,却总是欢歌笑语。秋收季节每天天不亮军号响起,我的兄姐与村里的基干民兵训练开始了,他们跑步喊口号将整个村庄带到了新的一天。我也总是在这时背上书包准备去上早学,与我们的小伙伴一起也会跟在队伍后面跑上一段,看着他们在晨曦中飒飒英姿,我羡慕极了。

每到农忙时,我们小学生也放假,我为能与社员一样在田间劳动感到很光荣,有时也让人沮丧。还记得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学校放早稻插秧假,队长却嫌我们太小,不让我们下田插秧,我们几个同学急得哭了。为了发泄不满我们用树技在路上写字骂队长,被学校下队劳动的班主任陈老师看见,我们羞得四散逃跑。那时多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能成为一名人民公社的社员,与他们的一样劳动一样训练一同歌唱。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小学五年级的我们也戴上了红袖章走出了课堂,一时间扛旗帜,呼喊口号是我们的工作,串连是大一点学生的事。第一次参加大队的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会议,感觉很好玩。红卫兵让站在台上的大队干部背诵毛主席语录,有的背出来,有的背不出来。站在台上的还有我的姐姐,她是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和大队妇女主任,红卫兵要她背,她背掉了一个字,结果红卫兵说她是资产阶级的黑苗子,我也站在台下呼喊口号。会散了,我带着当时仅七八岁的两个侄子,跟在姐姐后面继续呼喊“打倒高细桂”,她气得哭着往家里跑,我们紧紧跟在后面喊。跑到家门前我的头上挨了一棍子,打蒙了的我只听到母亲说“老子先打倒你!”回头看母亲又举起了棍子,我捂着头和侄子们赶快逃跑。自此以后批斗会级别升高,我感到一点也不好玩,再也没有去参加那些令人恐惧的斗争会了,更多是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而我的姐姐是全队的生产标兵,对我残酷的劳动训练也升级了,这为我后来能成为劳动模范练就了一身基本功。

1968年,我成为了人民公社办初中的第一届中学生。这近两年时间因没有校舍,就在李中湾一个牛舍中上课。我们上学后第一件事就是铲去牛粪挑来河沙,铺在地上放下高低不一的桌子板凳,开始读报学习。老教材打倒了,新的教材没有’出来,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学农,学军,再就是为建设中的张店中学义务劳动。下午放学时,将桌椅靠墙堆起来,让劳作了一天的牛进来休息。农忙时,我们回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尽管当时造反的空气笼罩整个天空,但每到农忙季节,干部和社员依然自觉地抢种抢收,我们参加生产劳动的机会也就很多、很多,但与社员比还有差距。

1970年经大队、公社、学校推荐,我成了恢复高中办学后的文革首届高中生,进入了渴望已久的新洲一中。有了薄薄的工人农民基础知识,有了老师上课,当时革命的火药味还很浓,老师上课也小心翼翼,但还是真正接触到了基础知识。农忙时依然回乡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那年冬天,新洲县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倒水河治理开始了,那是100万人的大会战,周总理亲自批的建设项目。我们全校同学步行一天来到了工地,同学们与社员一道拉板车,打炮眼,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各个生产队的挑战书、决心书变成了激情燃烧的海洋,我被深深感染着、振奋着,为能与社员一道参加这项建设工程感到自豪。

……

——截选自《后记:公社记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