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是国内知名的文艺品论家,他的作品曾得到过一些文学大家的充分肯定。他对作品的评价见解独到,犀利的语言中不乏幽默,他的评论能让你在快乐中对一部作品得到充分地了解。《有话好好说/字码头读库》收录了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晓峰先生的随笔120多篇,具有极强的思想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话好好说/字码头读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晓峰 |
出版社 | 大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晓峰是国内知名的文艺品论家,他的作品曾得到过一些文学大家的充分肯定。他对作品的评价见解独到,犀利的语言中不乏幽默,他的评论能让你在快乐中对一部作品得到充分地了解。《有话好好说/字码头读库》收录了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晓峰先生的随笔120多篇,具有极强的思想性。 内容推荐 《有话好好说/字码头读库》是《字码头读库》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晓峰先生的随笔120多篇。文中语言幽默、妙趣横生、不拘一格。不少篇章是用自己身边的人、事来说出自己的感慨,目光敏锐、见解独到。具有极强的思想性。 目录 酒 话 你要当面夸夸我 小钱是女生 其余内容请参考所有的拜年短信 你昨天已经晒够了 我失恋了 我咋就不能当老师 我的单位叫文联 “单位”的变化 敬畏与感恩 哭陆文采老师 男人不坏 女人不爱 现在还有爱情吗 雾里看花 什么是家 问路 让你先行 梦想开车 行走的权利 新手上路 老王行车记 茶 话 有了快感就要喊出来吗 难得糊涂 有这样一种临界状态 用什么温暖一生 疯 话 学习王朔好榜样 性别为男的韩石山 老韩这一回可算是豁出去了 “酷评”是什么 回到大本营 文体的性别 香港诗人犁青 想起了汪国真 作家 评论家 文学读者 文学青年 文学的美眉 我的第一篇文学作品 三十年文学 从当下的展览里面想文学 文学是一个未解之谜 文学的想象 王晓峰的文学情怀 试读章节 生活里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有一天,我的心情不太好。至于什么原因我不说了,怪不好意思的。反正用同事小钱的话来说:“老脸拉得挺长的,阴森森的一上午。”但是,在那个下午,办公室里来了一个漂亮的女性,坐下来就没有要走的意思,好像也没什么事儿,只是找话和我说,滔滔不绝的,主题有三,一是夸我这个人善良、心眼儿好;二是夸我的文学评论写得好;三是夸我干练、能力强。她夸我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我这个人的个性你还不知道吗,谦虚得都习惯了。 我的心情就此而由阴转晴了。 也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小钱在那个女人的背后晃来走去、挤眉弄眼的,像是十分高兴。小钱是个藏不住心事儿的人,看她那一副得意的样子,我便知道这天下午便是她精心构思的一个骗局:一个“美人计”,让来人往死里夸我,哄我高兴。用相声演员的话来说,叫“逗你玩”。已经知道这是阴谋了,但我心里还是高兴,还在继续特别有心情地听着那人夸我。 没有谁不爱听好话的。 在生活里想听点好话并不难。教育心理学把说好话视为激励原理。说一个学生表现不好,学习又差,你当老师的不能挖苦打击,而要找出这人的优点,往死里夸,鼓励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人进步就大了。据说这是美国佬惯用的招数,说是在美国,夸人的话满天飞。这种激励原理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身上。比如对待你的领导,你不能表现出不满,不能去发牢骚,不能自个儿去生闷气,那是和自己过不去。你就应该像小钱那样,看见领导不高兴了,找些优点找些好话鼓励他,效果颇佳。 当下文艺界不少的作品研讨会、座谈会便是“激励原理”最成功的范例。一伙专家、评论家、文艺家坐在一起,大王、小王、会儿、主儿、副儿排列清楚、摆好,座次不乱。之后便让他们放口去夸人。你听着,全是好话。专门给一个人,或者他的作品说好话。都是很认真地去说,都有充分准备地去说。你看见媒体上报道的某某人或某某作品的座谈会(有时也叫研讨会),大都是这种情形。我敢说,当下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专门给人提意见、挑毛病的研讨会和座谈会。谁能受得了这个,谁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有那么好:大家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气势汹汹地说,你这里不行那里也不好。这种会议现在没有过去却有。“文革”时期有“大批判会”,或叫“批斗会”,还有“斗私批修会”。那是无中生有、无线上纲、专门给人家找毛病的会;现在这类会议还有一类,属于不讲情面的,是在法院开庭审判的会,那可是不说优点全说你的不是。 文艺界的研讨会、座谈会里就不能全说缺点、局限了。这些会议好像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夸人夸作品。 夸人、讲人的好话不见得就是坏事。以我为例吧。我大半生走来,吃的是文学饭,从内心里也喜欢这碗饭。等到我感觉特别好的时候,你当头一棒:你的评论写得不好,你不适合搞评论。这不是往死里逼我吗!你还想不想让我继续活下去了?这不是一下子就把我的积极性彻底挫伤了吗。 P2-4 序言 留住阅读和写作的心 滕贞甫 网络时代,很多人似乎慢慢丢掉了阅读的习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也成为了当下的文学主流。 大连是个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着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他们中间有恪守文学表现时代传统的50后、60后作家,也有表现人物成长和个人生活、侧面展现历史的近70后作家。“字码头”读库推出十二位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集,包括作家自选的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这些作品关注和表现的题材十分丰富,涵盖了历史、现实、农村、工厂、部队、知识阶层、都市时尚生活、现代女性和新人类。写作方面各具特点,有简捷明快、以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者,也有的以对人、事、物细腻的描绘和铺陈见长。如,孙惠芬对北方乡村农民及民工人物内心的丰富变化的细腻描绘,马晓丽对部队生活的深刻体验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广、丰富的描述。陈昌平的小说让小人物走进历史,他书写普通人不同历史时期的卑微心理和悲凉人生,在貌似松弛的叙述中透出内在的凌厉无比的锋芒。 该读库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既有故事情节,又能把这一故事讲述得娓娓动人,叙述得有技巧。津子围的小说宁静、平和、自由、开放,没有过多的笔墨渲染心理分析,而是在委婉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那些现代性的感受和先锋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深深地隐匿于个性的皮肉之下。 “字码头”读库中的散文和随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邓刚、素素、宁明,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着“文革”、知青、改革、文化、历史、社会、人生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力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回应着历史、现实提出的问题,引领和解答着人们的思考。宁明的飞行散文有着重要的拓展与探索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散文创作领域书写飞行题材的空白,还为零距离状写蓝天体验提供了文本借鉴。 “字码头”读库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从中我们找回了历史与记忆,找回了哲学的思考,她承载着当代文学的审美追求,展示着中国文坛梦的趋向与特征。她不仅是对文学资源的一种深度挖掘和发现,同时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空间、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推动,具有双向的拓展和深化作用。网络时代,我们更加相信,品质上佳的作品还会让人不自禁地想多读些书,让人静下心来投入写作,因为系统的阅读、精致的写作,最终只能让知识体系完整而不是碎片化。 最后寄语读者、作家:请留住你们阅读和写作的心。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大连市文联主席) 后记 无论是见面还是在不同场合提及大连的王晓峰,我总是条件反射般地把他与大连文学联系在一起。这当然是从一个特定角度说的,王晓峰所关注的和他实际的文学活动肯定不会仅仅局限于大连文学。但每当见到他和想到他时我的感觉分明是:他与大连文学同在——大连文学给予了他,他给予了大连文学。 近些年在我分辨中国当代文坛的流行色,探寻形成当代文学品位的根源时,意识中一个概念被不断强化:文学生态。“文学生态”是一个包容量极大的概念,说清楚它需要专门的系统研究,还不一定会达成共识。但它会引起人们的探询:中国作家创作和读者们欣赏处在怎样的文学生态中?是什么使他们有了现在文学形态?“文学生态”的意识会引导人们关注中国文学的生存环境。凭经验就不难得出结论:各省、市、县的文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反映着各自不同的文学生态状况。具体到辽宁省,我个人认为,大连是辽宁省文学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这里并不是说大连的文学生态好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只是想说大连的文学生态自有其可资借鉴之处。由此,我一直觉得王晓峰是一位对优化大连文学生态有重要贡献的人。有了这样的意识,前些年一读到他的文章《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文学的存在》,就立即浮现出一个念头:应该写一篇题为《王晓峰的文学活动和大连文学的发展》的文章。 我由衷地觉得王晓峰的文学活动与大连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文学案例。王晓峰有资格成为研究的对象。对于大连文学有谁还能像王晓峰如此全面熟悉到融入其中,与之同情共感,而且以近乎编年史的方式用不间断的文学评论将大连文学呈现于笔下呢?修成国先生在2011年曾经给他统计过,至2011年2月,王晓峰为大连市130位新老作g-写过160余篇评论。几乎覆盖了大连所有在创作上有成就作g-。同时,他还发表过《大连文学的现实管窥》等综论大连文学的系列文章,以及大连文化与艺术的系列文章。除此之外,近30年里,他还组织协调了数以百计的大连作家作品讨论会.主编和参与主编了文学评论集和文学作品集50多部.包括“大连作家文库”等系列的文学成果汇编。从大连城市文化,到作家作品,再到大连文学的宏观研究.大连文学的发展进程与现状尽在他的视野中,而且在他的心里大连文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注入情感、鲜活生动、能够感受到生命律动的现实。 我之所以要说王晓峰的“文学活动”,意在强调他不仅做创作、批评的事情,还做着大量有成效的组织协调工作,而且有鲜明的即时性特点。这种即时性的效果可以用他喜欢的一个概念来描述:使大连文学保持着生命的“温度”。所以,用“文学活动”才能较完整、准确地表述出王晓峰之于大连文学的意义。我想,无论熟悉他的人如何评价他的文学观和文学成就,仅以有迹可循的文字就足以证明,他对大连文学生态的影响是事实上存在的。他个人文学活动的历史,也可以说是大连文学新时期发展历史的缩影,他的创作与评论显示出大连文学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当然,用量化的方式或者用线性的连接方式无法计算出大连文学如何塑造了王晓峰,也无法计算出王晓峰的文学活动究竞多大程度使大连文学发生了改变,而且把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学发展联系起来似乎有些夸大个人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个人的文学活动对特定地方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我不是说大连文学的发展是王晓峰一个人的功劳。毫无疑问,大连文学生态的创造是历史的积累与各种力量敛聚的结果。我熟悉的有成就的大连作家、批评家还有很多。仅从王晓峰的角度看,参与大连文学活动已经是他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他有他的大连文学观,他以他的文学活动方式影响着大连文学生态。思想理论调整过程中重新提出来的根本性问题,是在新文化语境中建构当代文学思想理论体系必须清楚回答的问题。作为一个实践着的批评家,王晓峰没有做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职业的特点也使他不可能如职业学者那样给自己提出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他作为一个批评家要为自己的批评提供合理恰当的理论依据,敏感地抓住了核心问题,把握住当代文学发展的律动,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王晓峰在大连文坛以组织者、评论家的形象被文学界所接受,也就意味着他在文化观念、文学理想和文学主张方面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家。对于他身边的大连文学,他更是热情满怀地发现、总结、阐述、传播有价值的文学成果,把他的文学见解以有他鲜明个性的表达方式传达到大连文坛,强调文学对生活现实、对人的精神存在、对人性、对生命价值的艺术呈现:评徐铎、徐铜的中篇小说《脊美鲸》“弘扬生命意识,扩张时代精神”;评孙惠芬小说创作“具备了相当的人性深度和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从而较好地表达出作家对当下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思考”;评王正寅的长篇小说《古国的振荡》的创作动机: “从目前所迫切需要的人文精神这一角度来看,《古国的振荡》的心态与表达是绝对需要的”;评素素的散文创作展现了由自发到自觉的女性意识:评林丹的小说创作“注重时代的前进步伐对乡村的影响”;评津子围的小说创作“在这样的平白无奇的叙述底下,蠕动着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存在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状态”;评邓刚的长篇小说《山狼海贼》“在平民化的叙事中写出了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身上有人性的温暖和生命的爱意”……这些随手杂取的对大连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作家的一些批评,不可能全面反映王晓峰的文学批评全貌,甚至会有明显的偏误,但还是能够从中看到他的文学主张,他的精神气质,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思想观点,看到他给大连文坛留下的影响。 王晓峰在大连文坛中肯定是一个有标杆意义的存在。他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过渡型的批评家,他身上兼有传统文学精神底色和当下文学的品质,他以鲜明的个性和现代特征坚守着他的理想、浪漫、责任与理性精神。他有理由以他的方式存在,虽然不是完美的方式,但只属于王晓峰。 书评(媒体评论) 王晓峰在大连文坛中肯定是一个有指标意义的存在。他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过渡型的批评家。他身上兼有传统文学精神底色和当下文学的品质。他以鲜明的个性和现代特征坚守着他的理想,浪漫,责任与理性精神。他有理由以他的方式存在,虽然不是完美的方式,但它只属于王晓峰。 ——赵慧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