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意如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真有貂蝉这个人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吗?胡适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王意如著的《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告诉我们,当年的那些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成为无法复制的过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历史有时候不是真相,而是对真相的文化阐述。

内容推荐

王意如著的《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挑选了长期在人们心目中存有误解的近百个问题,对产生误解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整理爬梳,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兼听兼信,还历史以真相。即使是“历史没整明白”或者是永远不可能整明白的事,也实事求是进行阐释,让我们在轻松休闲的阅读中更好地了解历史,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目录

前言

壹 先秦

 孔子故事的真真伪伪

 庄子的妻子是个坏女人吗?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有没有卧薪尝胆这回事?

 谁家美女叫西施?

 端午节是纪忿屈原吗?

 荆轲刺紊王真相

 是谁修建了都江堰?

贰 秦汉

 秦始皇是焚书坑儒的罪魁祸首?

 孟姜女不是秦始皇时代的人

 项羽没有火烧呵房宫

 《长门赋》来历可疑

 “凤求凰”故事的背后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正史中的谎言

 王昭君自杀了吗?

 “四大发明”有争议

 蔡伦的造纸术并非世界上最早

 中国有那么多的第一吗?

叁 三国南北朝

 诸葛亮不是完人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吗?

 关羽到底好不好色?

 曹操妒才吗?

 华佗何许人也?

 华佗为何被杀?

 真有貂蝉这个人吗?

 莫愁湖是个误会

 木兰回家以后怎样?

肆 唐宋

 唐僧取经是李世民派去的吗?

 杨玉环生死之谜

 李白是因为见到铁棒磨成针

 才发奋的吗?

 李白是捞月而死的吗?

 张生原型是何人?

 包拯到底有多神奇?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李清照有没有再嫁?

 岳飞究竟死在谁手?

伍 明清近代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谁烧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吗?

 你知道海瑞的另一面吗?

 《金瓶梅》作者究竟何人?

 李自成最后有没有隐遁空门?

 董小宛做了顺治的妃子吗?

 纪晓岚何许人也?

 雍正是否篡位?

 雍正是怎么死的?

 香妃化作蝴蝶飞走了?

 郑板桥糊涂吗?

 《李秀成自述》是真是伪?

 同治帝死于什么病?

 李莲英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袁世凯到底告密了没有?

 光绪皇帝是谁害死的?

 谁在甲午海战中率先逃跑?

 李鸿章是卖国贼吗?

 胡适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试读章节

木兰回家以后怎样?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抢为人民……”这首《红色娘子军连连歌》曾经唱彻大江南北,其中关于花木兰的典故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说木兰的父亲被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诸国对君主的称呼)点兵(大规模征兵)的时候点到,由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长”,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军中度过了十年岁月,木兰战功赫赫地凯旋。皇帝问她想要什么,木兰的回答是:我不要高官厚禄,我只要回家。木兰回到家乡,脱下战袍,恢复女儿装。伙伴们大为惊讶,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竟然是女郎!”这个故事经由民歌的传唱,广为人知。明代的剧作家徐渭创作了杂剧《四声猿》,第一出就是《雌木兰》,在舞台上敷演这个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不过,在所有这些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都没有提到木兰回家后怎样。

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中也记录了木兰的故事,这个木兰姓魏,是曹操的同乡——“毫之谯人也”(今安徽毫县)。朝廷为征辽而招募兵丁的时候,点到了木兰的父亲。木兰看到父亲已经老弱,弟妹又还幼稚,于是决定替父从军。她穿着铠甲,挟弓带箭,跃马而往。这一去,去了十八年,没有人知道她是女的。凯旋后,天子表扬他的功劳,赐给她尚书的官职,她辞谢不受,恳请回乡省亲。回到谯,她脱下戎装,换上她旧日的衣裳,同行的人都大吃一惊——到这儿为止,与其他的木兰故事没有什么两样,后面部分则是其他木兰故事中没有的:

众人觉得这件事非常稀奇,简直从来没有听说过,于是把这事告诉了皇帝。隋炀帝是个纵恣酒色的人,觉得木兰这样的女人很奇特,就把木兰召进京来,想要纳她人宫。木兰坚决拒绝,说:“没有臣子和陛下配对的道理!”她以死抗争,最后迫不得已,就自杀了。隋炀帝既感到惊奇,又很怜悯她,追赠她为将军,谥孝烈。土人为她建了庙宇,每年的四月初八祭祀她,因为这天是木兰的生日。

这个木兰和先前的木兰有几个不一样:

首先是姓氏不一样,她姓魏,以前讲到木兰,大部分说姓花,有的说姓杨,还有人说她就姓木。其次是时代不一样。北朝民歌中吟咏的人物,当然应该生活在北朝之前,可在《涌幢小品》中,这则故事背景则在隋炀帝时代。再次是时间不一样。《木兰诗》中出现过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另一个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十年”看作是与“百战”相对应的虚数,那么,后面这个数字应该是确切的,因为按照诗歌的节奏,也可以在这儿说“十四年”或“十六年”,当然也可以像《涌幢小品》中说的“十八年”。还有就是《涌幢小品》中有一个细节写得比较好,就是它特别提到木兰的父亲老弱、弟妹幼稚。《本兰诗》只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长”,就是说木兰家没有大男孩子,但这并没有说出木兰的父亲不能从军的原因。

除了这些细部的区别,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与先前的木兰故事一模一样,很难说这完全是两回事。合理的推测是,朱国桢是在原有的木兰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的。不过《涌幢小品》写得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还有谥号,看起来倒像是比《木兰诗》更信实。

有关木兰最后结局的部分情节,在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中也出现了。作品中的孟丽君女扮男装,得中状元,升任右相。皇帝探明真相,欲纳孟丽君为妃,遭到拒绝。看来,在百姓的心目中,皇帝都是些好色的家伙,看到有点才情的女子就想占为己有。皇帝的这种要求,毫无疑问能为她们带来荣华富贵,这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像木兰和孟丽君这样的女子却坚决地拒绝了,她们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这样的气节,真令人肃然起敬。

所以,不管木兰是否真有其人,也不管木兰最终到底有没有自杀,她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女英雄。

P111-114

序言

《论语·季氏》记载: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独自一人站立庭中,就快步上前想跟父亲谈话。孔子先问:“读了《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夫子便说:“不学《诗》,无以言。”这话从今天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将不能自立于社会。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激荡着无数让人心动的故事。这些历史上的要事、趣事、逸事,或通过史家之笔,或经由百姓之口,代代相传,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一无所知,就会像尚未读过《诗经》的孔鲤一样,让有修养的人觉得无法与你交谈。

但是,这些或轰动一时,或流传百世的传说中,却夹杂着大量不实之词。这些事情中有不少纯属子虚乌有,有的则是张冠李戴,或者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战国时的哲学家韩非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郢人写信给燕的相国,因为是晚上,看不太清楚,于是就对边上拿蜡烛的人说:“举烛。”一边说着,一边随手不自觉地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了信纸上。燕相国收到信后非常高兴,说:“举烛,就是要明亮的意思;要明亮,就是要推举贤人啊。”他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也很高兴。燕国还因为任用贤人而大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吕氏春秋·察传》中则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读历史的人,说:“晋师三豕涉河。”子夏一听就说:“不对,应该是‘己亥’。‘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后来到晋国一问,果然是己亥渡的河。类似这种郢书燕说、鲁鱼亥豕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只因长期以来人们口口相传,谎言于是变成了真理,很少有人对此产生怀疑。

其实,历史上没整明白的事多了。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传言”而已。只不过有的比较严肃,相对可靠,我们称之为“正史”;有的就等而下之了。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史中的也未必都是真相,在野史中的也未必就荒谬。斯人已逝,斯事已去,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揣摩个大概而已。

在这些历史上没整明白的事中,有相当一部分包含着正义、善良等因素,可以说是美丽的谎言,我们也打算还其真实,毕竟,真的才是美的;至于人们善良的心愿,我们将在行文中指出,以保留这一份善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