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4)/柏杨解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柏杨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转载·转抄

对一个写文章的朋友,最使之发昏第十一的,有两件事焉:一件是被江洋大盗原样翻印;一件是被正人君子原封照抄,或割裂成碎片,换上另外一个名字。这两件事像两块大石头,实在难以下咽;即令咽了下去,也实在难以消化。江洋大盗的干法,前几年盛行一时,后来官司迭起,赔钱的赔钱,坐牢的坐牢,总算暂时平息。可是正人君子的干法,却风雨如晦,鸡呜未已,其勇不可当的英姿,好像是谁都束手无策。

柏杨先生的大作,三生有幸,总是马不停蹄地碰上正人君子的铁腕,不断被砍得面目全非。也曾在报上呐喊过,事主也曾来信道歉过,杀人不过头点地,道歉就算啦,不过只要求一点,那就是照抄只管照抄吧,但请不要乱改,而且一定要写上柏杨先生的大名。盖敝大作是啥模样就是啥模样,每个写作的朋友,都有他特有的那股劲,这股劲一经修理,等于把一个人的筋从身上抽掉,虽然骨头依旧,却没有了生命。至于割裂成碎片,改头换面,随便捏个笔名,作为是他写的,那岂不成了小偷乎哉?把人家的凳子,搬到自己屋里,割掉圆腿,换上方腿,再把砍下的圆腿改成床腿,然后瞪大眼日:“都来瞧俺做的八仙桌和弹簧床呀!”这就未免太不够朋友矣。至于一定要署原作者大名,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要出风头(不过,可怜的是,柏杨先生这么一把年纪,再出能出几年,能有几年受用耶?),主要的这也是一个道德问题,把人家的桌子搬到自己屋里,还掏出发票说是刚买来的,恐怕不仅是小偷,而成了大偷,跟江洋大盗,只一寸之遥。常有些读者老爷来信掀底牌日:“柏老,柏老,你怎么又抄人家的呀!”这跟饭碗有关,故不能假装谦让。

柏杨先生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辱蒙转载的话,就一定请注明“转载某某集”,盖也常有些读者老爷指着鼻子说我一稿两投,这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银子问题。台北《自立晚报》编辑老爷已经警告无数次啦,如果再一稿两投,就没饭吃。——威胁到了财路,试想一想吧,怎能心平气和。

可是,这些年来,情况并没有好转,先是《纽司杂志》下手,而且还加上可怕的标题。后来又有《理想家庭》,期期都有,有时候到书摊上翻翻,气得肚子更胀,前些时一位读者老爷寄来一本《理想家庭》第五十一期,该杂志未免有点过度心狠手辣。

《自立晚报》“倚梦闲话”,每星期六都要被东柳先生的“晚祷’’挤掉一天,叫人伤心。不过也正因为挤掉一天,倒可歇歇手脚,恢复恢复元气。就在昨天下午,一位光临柏府杀时间的朋友,顺手在书摊上买了两本四十六和四十九期的《理想家庭》旧杂志,像献宝一样地献给我参观,不参观则已,参观了气就更大啦。

先说五十一期吧,有一篇区日新先生的《太太善哭的好,还是不哭的好?》真是面熟面熟,简直好像哪里见过,我要说那是柏杨先生的大作,恐怕区先生一定跳高,说我怎么总是往老脸上贴金呀,难道你说过的我就不能说?你举过的例我就不能举乎?而且说实在的,千古文章一大抄,你还不是有同样的毛病。不过即令区先生真的有这么天大的理,我还是觉得面熟。文章固然是一大抄,但“劲”则是各人有各人的,如果只改动了几个字,仅只重新分了段,那是砍了别人的脚,换上自己的脚的办法,其前后“劲”的不一致,更是一目了然,等于“俘”了一辆裕隆牌汽车,只换上四个木头轮子,就贴上雪佛莱的招牌,硬说它就是自己的,恐怕有点太简单啦。

《理想家庭》每一期都有柏杨先生的一文或两文,倒是凭了天地良心,每文之下,都注明“摘自某某集”。若五十一期:《婚姻是爱情第一,还是金钱第一?》注日:“摘自《神魂颠倒集》”。四十六期:《爱情,爱情,多少钱一斤!》注日:“摘自《立正集》”。四十九期:《厕所学问》,注日:“摘自《越帮越忙集》”;《红颜为何多薄命?》注日:“摘自柏杨《越帮越忙集》”。(顷又接到一位读者老爷寄来一本四十八期的,上有文日:《高跟鞋颂》,注日:“摘自《柏杨选集》第一辑《玉雕集》”。)

这些都很合理,可是,那些题目却不是原来的题目,这也可能有啥说的,改上一改,以适合杂志的风格。但有一点我就是上了吊都弄不懂的,那就是,却把柏杨先生的大名也抹他娘的啦。既然转载人家的大作,而又不肯标出人家的大名,这种心理,实在神秘莫测。而且,不但把署名抹他娘的啦,就是对文中的“柏杨先生”,也改他娘的啦。凡“柏杨先生”统统改成“笔者”,凡“柏杨夫人”统统改成“作者夫人”,这里面的学问恐怕更大。是怕柏杨先生竖子成了名乎?抑柏杨先生的大名有危险性,一提就砸锅乎?《理想家庭》的发行人是欧文化先生,社长是张伟民先生,副社长是萧漉先生,谨努力向三位叹日:“不大方,不大方;不漂亮,不漂亮!”(P7-P9)

目录

蛇腰集

 序

 转载·转抄

 窗外伸进玉手

 这一类故事

 “配”才是良缘

 《辞婚表》

 译成白话文

 牙痛奇观

 吓出汗来

 四海同欢

 公主身价

 各显神通

 四大恐怖

 门当户对

 天经地义

 爱情有价论

 要“配”才行

 飕的一声射出

 亲情友情

 杀妻案

 灵性的平衡

 牙和胖

 肥

 苗条万岁

 人大病大·人小病小

 有其必要

 歌星传奇

 连狗都嫁

 硫磺疤手段

 拣骂的

 发表公报

 竞有这种奇医

 治癌秘方

 新式四大不幸

 怪病和杀人广告

 空前巨著

 恍恍惚惚

 文学博士治砍杀尔

 连锁法

牵肠集

 序

 闲来看书

 太乐和太愁

 拉屎的自由

 学问来源

 治泡秘方

 人类危机

 《亚当先生》

 人工受孕

 好不怕人

 变不出新把戏

 新家法

 猛打胡子脸

 更糟的处罚

 跪及其他

 前途有限·回头无岸

 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邓太太脱裤子

 打耳光文化

 管砸了锅

 《龙门客栈》

 千万别挖

 女生大胜

 千古伤心是结婚

 花瓶

 管教养卫

 《聊斋》上的故事

 管居第一

 驯夫学

 努力培养自己的美

 不要太凶

 走遍大街小巷

 来函照复

 不要给人机会

 保卫术

 千万别玩火

 胡子乱翘

 宁可·也别

 饿死事大

 是,又怎么样?

序言

柏杨是一面镜子

金宏达

香华女士托人带话,叫我为新出的这套柏杨杂文集,写几句前面的话。她认识的大陆名士达人很多,而我不是,只是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读了柏杨的一些书,是名副其实的读者——让一个读者为柏杨的书写几句话,放在书前,或者也是一种特别的美意吧。

我读鲁迅的书在先,读柏杨的书在后,所以,读柏杨的书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是柏杨的文字风貌酷肖鲁迅,或者甚至是学步、影写、照搬等等。柏杨在投身文字生涯之初,其实是很难读到鲁迅的书的,鲁迅是当时宝岛统治者的宿敌,读他的书,即有“通敌”之嫌。柏杨似未立过志向,要做宝岛上的“鲁迅第二”,好像他的思想历程上,也从未发生过从什么论到什么论的转变。他之以杂文为武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中腐朽、丑恶的东西,抨击国民性中丑陋、顽劣的东西,抨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黑暗、腥秽的东西,进而使自己的文字作品成为一面“镜子”,一面与鲁迅的文字作品并列的照见中国精神文明的“镜子”,完全是“天然”的。不只是中国文化,我想其他文化也大抵如此,一方面会感染,溃烂,扩散,另一面则也会有抵抗,疗治,新生。即使是“酱缸”吧,一面有人被“酱”住,昏天黑地;另一面,也会有人挣脱出来,奋力“砸缸”,希图救出更多的人。鲁迅是这样一位“砸缸”者,柏杨也是这样一位“砸缸”者,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先后,生前未曾谋面,倘若泉下相逢,一定也会如战友相拥。这一点也证明,岁月虽然迁流,战斗却未结束。鲁迅活着的时候,他呐喊抛开“瞒”和“骗”,“睁了眼看”,要“唤起疗救的注意”;柏杨奋战的日子,依然是“瞒”和“骗”盛行,在“酱缸”中闭着眼睛,醉生梦死者滔滔皆是。“缸”体坚硬,“缸”基沉厚,“酱”汁浓稠,“酱”味熏人,皆绝非一时所能破解。

然而,中国终究还是在进步的,这就又用得着鲁迅已经“轰毁”过的进化论——后来的要胜过以往的,新生的要胜过腐朽的,只是较为迟缓而已,会用词的作者,把这称为“蜕变”。“蜕变”的过程痛苦而漫长,近代以来中国人都在体验这个过程,性急无助于事。鲁迅很懂得这个道理,他曾说:“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柏杨所做的事,便是这“锲而不舍”战斗之一部分。

柏杨由大陆到台湾,他的写作生涯滥觞于台湾,笔底游走的尽是台湾社会的众生相,后来,他的作品来到大陆,却受到了更多大陆读者的欢迎,大陆的老少读者从中看到的不止是台湾的种种弊病,更是中国人、中国精神文明的沉疴痼疾。他所热议的当年台湾社会林林总总怪象,今天的大陆也有,有些还愈演愈烈。这就应着有人说的,地无分两岸,都拖着传统中国长长的影子。柏杨一声“丑陋的中国人”,真使人如闻轰雷。人们从他“刮骨疗疮”的犀利文字中获取阅读快感、感受道德义愤的同时,也凝聚出一种强烈意愿,即是一定要努力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与种性,使之由丑陋变为美好。

我想,这大约也就是我们今天阅读柏杨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2014年11月

内容推荐

柏杨解码《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4)》,书中的《蛇腰集》以婚姻的平衡(门当户对)占相对多数的篇幅。谈门当户对,不过在传统的家世、财富、朋友的平衡之外,柏杨更提出健康、知识、性格、见解、气质境界的平衡,或可让大家回头思考一下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经营婚姻。本集亦关涉其他社会人心的议题。《牵肠集》则延续《红袖集》的主题再谈婚姻和女人,所谈论的除了“管、教、养、卫”以及“慧丽兼具”的驯夫术之外,尊重妇女权益的思想亦已包含其中。

编辑推荐

柏杨的《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4)/柏杨解码》分蛇腰集和牵肠集。

蛇腰集

“新门当户对论”避免婚姻“失衡”,

缺德名医“恶心恶术”诈骗病人始末。

牵肠集

从婚姻、性别、失节的深度思考,批判传统教条。柏杨是插科打诨问题至此臻于成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