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利克斯·丹尼斯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他的成功完全是依靠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资本,也没有任何大学学历。在《富翁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里,他详尽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讲述了任何人本可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以及任何人今天也可以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
《富翁是这样炼成的》一书并没有故弄玄虚。书中的所有章节都说明获取财富并没有什么神效之策,说明在通往富裕之门的康庄大道上充满了隐藏的困难、障碍和令人忧伤的事情。
然而对于那些有着干劲并决心一试的人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份到达彼岸的明智可行而且权威可信的路线图。如果你确实希望变得富有—一变得实在非常富有的话——那么《富翁是这样炼成的》一书将极大地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
这是一本关于发家致富的书。它不同于任何同类题材的其他书籍,因为本书作者依靠自我奋斗而最终成为了一名富翁。确实是非常地富有。实际上,他是英国迄今靠自我奋斗成功的最为富裕的人士之一。
《富翁是这样炼成的》一书没有任何空泛难懂和晦涩不明的词语,它自然也不是一札救世主似的“自修”材料,那样的材料旨在家庭作坊式地滥造出在深夜电视里所推销的视听磁带、数字影碟和极靠不住的个把钟头寿命的商品。
《富翁是这样炼成的》一书向你讲解作者费利克斯·丹尼斯实际上是如何在没有上过一天大学和没有一文资本的情况下获得成功的。书中揭示出他一路走来所犯过的所有具体错误,并且告诫你如何避免复循那些覆车之轨,以便自己也变得富有起来。
正如费利克斯·丹尼斯所言,“我不能使你幸福,我不能使你健康,可是我敢肯定我能让你确实拥有非常富有的许多机会……”
相信我,我一直得到了与我长期共事的同事们和合伙人的完全认同。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是富有丰富经验的人,他们谈呀谈,言者海阔天空,拐弯抹角;听者心存疑问。或者三人一组,五人一群。或者不拘形式,成心要挨过许多时间才最后大声说:“行。那就开始干吧。”甚至会说:“行啊,就这么定了。”
回想起来,我不得不说自己在大多数场合竞默许犹豫不决,和考虑自身安全而退避三舍,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十分后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倒宁愿当时能奋力而为一直拼到失败,也不愿意选择一条较为保险的路线,虽然这条路线在理论上看常常会明智得多。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曾经与一个年岁颇大的先生有过一番交谈,他是商业区大街上沃亨·史密斯零售商店的一位高级经理。“沃亨·史密斯”零售店在杂志和报纸行业里是一家掌握大权的商店。这个老派人士和洽友善,愿意帮助我那家小小的出版公司。我有志于出版一种个人计算机杂志。他倒反而劝导我要放弃这个念头,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我说:“没有谁会花钱来翻阅那些不起眼且半文不值的计算机月刊。”我的公司里也有几个同事赞同他的意见。经过几个星期的讨论,我终于舍弃了我的一切计划。
此后不久,另外一位企业家安吉洛·齐戈雷莱克出版了这样的一本杂志,刊名叫《个人计算机世界》。这本杂志很快就显示出了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所有迹象。值得庆幸的是,安吉洛·齐戈雷莱克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推销该杂志。在这一关键时刻,我则有能力来收购这本杂志中的大多数股份,并打算在四年之后转售给一家大联合企业从而赚取一大笔钱。
要说起来,在这一方面的教训是什么呢?因为一直有人规劝我不要创办一本我自己的刊物,由于不是完全地拥有这本杂志,所以我不得不为安吉洛·齐戈雷莱克剩余的股份付给他约100万英镑的钱。干得太棒了,安吉洛·齐戈雷莱克!
假使我自己在早些时候能出版一本类似的杂志,那我在1982年秋季就会多拥有100万英镑(用今天的现金来换算,那就是240万英镑了)。如果我把240万英镑这笔钱以复利的低费率用于投资的话,那么就会比起我今天来再多拥有400万英镑。
这就是“沃亨·史密斯”零售商店那个用心良苦的老绅士和他那唠唠叨叨的劝告让我最后付出的代价。他更使我当时从口袋里差不多掏出了700万美元。那么,说起来这是谁的过错呢?这当然是我的过错,由于自己含糊其辞,结果便对一个悲观主义者言听计从。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谈谈害怕失败的两个方面吧。第一,让别人和你自己失望而结果却是带来了经济上的灾难。我的答复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行动起来的话,你可能会让其他的人失望。如果你不行动起来的话,你就可能让你自己失望。可是不管怎么说,彻底的失败将被证明具有何等巨大的灾难啊?当然,正是这种情况给予了年纪轻轻而又身无一文的人在发迹致富的竞争之中如此巨大的优势。他们本能地知道了40年前鲍勃·迪伦所竭力劝说过的话:“你在什么都没有得到时,你也什么都没有丢失。”
还有,潜在的损失也总是一个需要特别考虑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取决于你对企业期望和信任到什么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愿意做出什么样的牺牲呢?相对你深夜3点钟那梦魇似的惧怕,这种牺牲实际上究竟会有多大呢?这种冒险行为真的会以极端贫困来作为赌注吗?要不,那就是(更加可能),你害怕失败时的难堪远远超过了可能的经济惩罚。
这个更为困扰人的、更为棘手的第二方面是,我们的判断失误和错误都让人给“广播”到了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透露给了我们商界的同人。这可常常是问题的要害。我是和同事们闲坐在丹尼斯出版公司,试图计算出是否为出版一份新的汽车杂志来投资数百万英镑;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一个走出大学不久的独生女,正琢磨着是否来接管父亲的旧汽车生意,或者再耗费两年的时间去获得一个生物工程的硕士学位——在这些事情当中,上述的两个方面都同样适用。
要是采用任何一种方式,那这两种抉择都不会造成经济上的彻底毁灭。不过,要是害怕去做某种尝试,轻而易举地想遮掩其后果,那恐怕是很困难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它对收支平衡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不仅适用于发财致富,而且也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经营和与谋生之道有关的抉择。或许,也适用于我们一生中所作出的一切重要抉择中的大多数。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