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作家达丽塔·亚历克斯20世纪80年代随丈夫前来中国,在江西省从事珍珠养殖业的开发,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就是她对这段生活、特别是与许多中国朋友的友谊的深情追忆,风格细腻感人。除中文版外,还有英、法文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珍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瑞士)达丽塔·I·亚历克斯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瑞士作家达丽塔·亚历克斯20世纪80年代随丈夫前来中国,在江西省从事珍珠养殖业的开发,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就是她对这段生活、特别是与许多中国朋友的友谊的深情追忆,风格细腻感人。除中文版外,还有英、法文版。 内容推荐 本书是瑞士作家达丽塔·亚历克斯对在江西省从事珍珠养殖业的开发时期内这段生活、特别是与许多中国朋友的友谊的深情追忆,风格细腻感人,书中具体包括了:《旧王已去,新王万岁》、《弧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北京,典雅而拘谨的都城》、《和地道的胡同居民相见》等文章。 目录 第一部分 丰富的经历,宝贵的回忆 关于书名 中国,梦想的实现 “我” 成长中的记忆 珍珠:我的轨迹,我的道-我对珍珠的忠诚 珍珠之路 引发回忆 来到远东 路线的转移 相遇 珍珠,宝石中的皇后 中国吹来的转向风 市场繁荣,责无旁贷 效率和成就 被曲解的初衷 关于珍珠的一些争论 对前景的展望 市场需求促进了大型珍珠的养殖 奇特的(巴洛克风格的)大型长珍珠的历史 潜在的买主 皇后的象征 淡水珍珠同样是皇后 皇后的诞生 千只牡蛎与一颗珍珠 天然珍珠 人工珍珠 淡水人工养殖珍珠 阿科雅人工珍珠 中国之旅 跻身大国之列 大自然引发的回忆 古老废墟,现代城市: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第二部分 第一站是香港 万能之都 失而复得 一个香港富人 去广州的路上 我的丈夫 回到火车上 失而复得 对中国老朋友的回忆 广州 我对女性问题的一点看法 我的餐桌上有蛇 旧王已去,新王万岁 江苏南京 回到南京 显赫的都城 长江与世界上其他大河 我的生日蛋糕是用树木做成的 我们的中国护卫者 佛教寺庙 佛教及其在中国的地位 没有神灵的寺庙 诗人李白之歌 弧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 品玉鉴宝 玉石颜色繁多 第二次考验 第二次开始 上海 “新天地” 历史上的上海 珍珠论坛 在黄金海岸 北京,典雅而拘谨的都城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胡同 和地道的胡同居民相见 紫禁城 颐和园 长城 结语 试读章节 每个人都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洞察力,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它们之间平衡得越好,这个人的内在和谐程度就越高,对外在环境应付起来越游刃有余。如果一个人太客观了,太讲求实际了,带点笛卡儿主义的色彩,不相信感觉,那么他迟早会遇到麻烦,因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客观的解释,科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给不出所有的答案。而那些非常主观的人,常常把自己和客观现实分离开来的人,情形也是一样,特别是当他们处理偶然事件,或对别人做出评价、表达内心情感愿望的时候。于是我选择本书书名的时候,尽量做到发乎情而尊重理性,同时也考虑到写作的对象。题目在我心里慢慢地变得明朗起来,如同黎明破晓,阳光普照,彩虹在雨后出现,色彩缤纷地闪耀在天空中。此刻我灵感突现,“中国、珍珠和我”这个题目在我脑海中形成。 这个标题很显眼,也是我的故事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不会让读者觉得我很自高自大或者很稀奇古怪。 去中国大陆之前,或者更早的时候,通过书籍、杂志和各种记录电影,我就对远东地区和那里迷人的文化着了迷。那时候电视机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时时提供着各种文化、社会和政治事件的信息,网络的神奇就更别提了。网络本身自成一个世界,它为幸运的年轻一代还有知识分子和商人们不停地提供大量信息,形成了一个“世界集市”。它还给人们带来娱乐,也给新一代和老一代的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电影院是娱乐和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那里我们开始了解遥远的世界,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时尚,开始思考、比较和梦想。我深受电影和媒体的影响,在那个保守的社会里,它提供了一个狭窄的通道,我得以接触有关爱情、金钱和其他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我们这一代人常常是不会去梦想并作决定的。 十多岁时,我第一次看《国王与我》这部影片,那时是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部美国好莱坞拍的影片,主演是尤·伯连纳和黛博拉·寇尔。 当时的我还是以一个小姑娘的眼光在欣赏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到亚洲大陆和那里奇异的服装。对于影片中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欧洲女人对亚洲国王的吸引,我也是记忆犹新。尽管彼此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他们仍深爱着对方。那种精神之恋的浪漫强烈吸引着年轻而天真的我,它和今天那种以金钱和性爱为目的的肤浅的爱情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影总是对孩子们有着很大影响,我也不例外。 于是我的愿望发生了转变,我的生活道路也随之转变,我要去和“丝绸之路”相会。这个念头一开始只是在心里浮现,后来在我头脑中逐渐坚定起来。我的道路转了个360度的弯。这是一个很朴素直接的愿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渴望。 《国王与我》这部影片的主人公非常独特。女主人公安娜是国王和朝臣任命的英国教师,对宫廷和小孩进行西方教育。她受过良好教育,很有文化,极其优雅,性格尖锐又很坦率(对于女性来说这一点很难得),总之,她是非常勇敢的一个人。’她的出身很重要,这让她骄傲而又自信。虽然远离家园,她也很清楚自己的国家——19世纪的英国——非常强大,帝国正在大力扩张之中,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商船和战舰,比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都强大,它野心勃勃,与亚洲国家冲突不断。19世纪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正要试图征服其他国家并推行现代化的福利和教育。它通过革命冲击了旧的体系,让世界面貌为之一新,朝着同一的方向发展。这一切和亚洲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满清统治者根本不知晓现代化这回事,帝王在各个方面都享受着自由,通过宗教领袖和哲学家来引导着社会的礼仪、政治和福利事宜。多少个世纪以来,这些人被中国人看作是各个领域的创新者,而实际上中国须要寻找机会对社会进行改革,加快发展,赶上中东的一些城市还有西方国家。 今天,当我提笔著书来回忆我在中国的宝贵经历时,往事一幕幕地在我的头脑中回放,我决定为这本书选择(《中国,珍珠和我》这个题目。 在中国,人民忠于自己的国家,为祖国的成功和巨大变化欢呼雀跃。僵化的帝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中国如同黎明破晓一般,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我开始整理自己的印象,它们是那么地浑然一体、有力而生动,并不断地丰富着。 在我的经历中,象征化的珍珠极具重要性。它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是主线也是吸引力所在,一句话,它是一切的根源。 古罗马将军恺撒在一次战争后报捷时曾说道:“Veni,vidi,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在这里,我就如同恺撒一样,来到亚洲、亲历亚洲,怀着欣赏与尊敬,并由衷地钦佩这里聪明而勤劳的人们。 我要像艺术家那样来描述我的情感和印象,排除内心的各种干扰,忠实于这些主观、客观的经历和情感,让它们展现一个宽广宏大的世界。这些印象完全是我自己真实的情感,与任何外界的评价无关。在这里只有中国和我,远离世界的其他角落。我不须要把它和我所经历过的其他世界作比较,因为它本身已足够丰富宽广、自成一体。P12-15 后记 我在中国的经历极其生动而令人振奋。在本书中,我把这些非凡的经历连同中国、珍珠一并记录下来,它们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从一个大洲到另一个大洲,不同的经历和际遇告诉我,所有的人都拥有同样的渴望和梦想,只不过情况和条件不一样,环境和意识形态各异。 我忠于自己熟悉的文化,同时也积极地去了解那些不一样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去了解其他人对生命的感知和看法。 先决条件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很现实,会接受生活的安排,并努力让自己活得最好。许多宗教领袖和哲学家强调命运,而科学则倾向于实用主义,相信物质和客观性,而不相信主观。客观存在的现实也许很难触摸,然而作为个体的我是和这种现实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多年的经历,我能够对宗教的、哲学的和科学的事物得出结论,用来描绘我丰富的经历、我到过的每一个新地方、在那里所发生的事情。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我来描绘一下我的道路,它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更替一样,有起有伏,有好有坏。 是珍珠照亮了我的道路,在它的魅力和光芒之下,我努力提升渺小的自己,进入欢乐纯美的世界,也就是珠宝的世界。客观地说,珠宝的世界总是那么让人感到愉悦!你曾经去过珠宝市场或者珠宝商店吗?那里总有一种欢乐的气氛。快乐的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与渴望,人们要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的折磨,享受这由大自然的泥土、空气和雨水造就的瑰宝。一个悲伤的人不会给自己奖赏,他们是肯定不会去购买这珍贵的珠宝的。 在我们的社会里,珠宝的含义有时候被曲解了,它们被认为是一种炫耀的东西,是一种奢侈品,可有可无,或者被看作一种让人们互相攀比的危险的物品,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这些看法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对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世上的人们到底对人际关系和物质的看法是怎样的?比如金钱、健康等。我只对珍珠感兴趣,它们散发着一种纯粹的力量,给佩戴者带来平和的感觉。你认为一个悲伤的、没有好奇心的人会去购买珍珠吗?你觉得这有可能吗?说实话,我觉得这不可能。我曾经和许多顾客、商人打过交道,他们都非常愉快、乐观,愿意为自己在乎的人付出,他们愿意作出努力、顺应天时。我常常认为,今天我们拥有如此多的款式、质量、数量各异的珍珠,应该感谢那些英明的人,他们让妇女和特权者们一样有机会佩戴珍珠。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这点,在本书结束之前,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段美好的回忆。 许多年前,当我还没有遇到我丈夫的时候,珍珠强烈地吸引着我,通过国王王后的童话故事,我被它们独特的美吸引了。国王王后们往往被珍珠这种最天然的宝石所迷惑,他们浑身上下、从头到脚都穿戴着它。还有那些海盗和商业小说中关于珍珠探险和珍珠仪式的故事也吸引着我。在家里,我母亲不是一个好榜样,她从来不戴珍珠项链,她有其他一些贵重珠宝如金子和钻石;尽管我的父母很富裕,能够买得起贵重珠宝,但我父亲却总是爱买那些昂贵的伊朗、亚美尼亚和高加索地毯。后来,在我19岁生日的时候,从我大学朋友那里,我得到我的第一个仿制珍珠礼物。那是一副耳环,珍珠镶嵌在18克拉的金子上,还有一条金项链,上面有一个珍珠的坠子。我很震惊,从朋友处得到这些珍珠,它们又勾起了我对珍珠的喜爱,我很高兴能够在离面部这么近的地方佩戴珍珠,感受它们带来的愉悦,提升我的美感和女人味。我姑姑曾经告诉我,珍珠能够强化女性的七种美丽,这一点千真万确,它安抚着我的精神。从此我更在意我的珍珠了,要知道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对美丽非常敏感的人。 几个月过后,我和我深爱的丈夫约翰结婚了。你可能会说我征服了一个男人和无数的贝壳!也许。但是在那个年龄,我还没有那么多的心计。不过确实,我一生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后来各种各样的经历让我儿时的梦想成真。在婚礼上,我戴着少女时代的仿制珍珠耳环,因为它实现了我长久以来萦绕心中的愿望,从我接到它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离开过它。对珍珠这种极致的爱,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很多东西。 在20世纪60年代,人工珍珠还很稀少,人们对它也不太了解,不像今天。当时,要花上许多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推广,让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历史和不同的来源。 我的仿制珍珠成了一件大事。我丈夫试图理解我行为的微妙和敏感之处。当然,在20世纪60年代,珍珠还是非常的稀少和昂贵的,学生一般是买不起的。但我丈夫还是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戴着它们结婚,在他给我的订婚礼物中,有着一整套的珍珠,更别提我那缀满了珍珠的结婚礼服了。婚礼后几个星期,他给了我一个美丽的人工珍珠,和原来挂仿制珍珠的那个金质钩子相配。 对中国朋友的回忆也非常珍贵。我很乐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回忆那些富有创造力而勤劳的人们。在他们身上,新与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几十年来,这不仅让我,也让其他许多去过中国的游客讶异不止。 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向前走的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并为自己的遗产而自豪。科技的发展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越来越趋同,不断强化着行动上和观念上的相似性。差异是如此美好,它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教会了我们容忍和接受,使我们能和不同的事物打交道,从而变得更加心胸宽广、善于接受。这不是一种模仿或者取悦,而是共同分享。 这就是我作为主人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与中国和珍珠的故事。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愉快的时刻,而且一路上我和我的约翰一起,结交了很多精彩的朋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