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谈古论今说孔子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张雷锋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的思想境界高得超乎想象。他以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改变了中国。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历数千年历史的淘洗,孔子留存下来的智慧之光依然熠熠生辉,依然适用于我们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

打开此书,在柔和、温馨的灯光下,透过一缕绵绵的茶香,孔子的智慧洞悉于胸,会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稳,更有力……

内容推荐

品读孔子,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了历史,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智慧的老人,蘸着孔子的智慧,点点滴滴评味历史,真知灼见话说今天,在悄无声息之中,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

亲近孔子你会被日益接近的美好境界所感染,在你不知不觉中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在指引,慢慢地就会离那真、善、美的境界越来越近……

目录

第一章 把握好一言一行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3.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4.尚义不尚勇

 5.花言巧语要不得

 6.言过其实,没有人信服你

 7.说话谨慎就是仁

 8.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第二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知之、好之、乐之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

 7.不学诗,无以言

 8.性相近,习相远

 9.温故而知新

第三章 做个品德高尚的人

 1.德不孤,必有邻

 2.德行要比才能重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节俭总比奢侈好

第四章 人生态度

 1.好好活着,过好一生

 2.珍惜时光,热爱生命

 3.不怨天,不尤人

 4.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古

 5.一箪食,一瓢饮

 6.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7.人生三戒

 8.适中的生活智慧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第五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交优秀的朋友,对你有好处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道不同,不相为谋

 5.正确对待朋友的过失

 6.对待朋友不可苛求

 7.尊重个性,保持距离

 8.保持友谊,善始善终

第六章 领导魅力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其身正,不令而行

 3.名正言顺,事才能成

 4.品德:领导者的灵魂

 5.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6.近者说,远者来

 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8.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第七章 自我修炼语录

 1.一日三省吾身

 2.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3.谦让美德与竞争意识

 4.闻过则喜

 5.义与利的选择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男女之间,以礼相待

 8.宽容如水,一种温柔的美

第八章 做事的风格

 1.三思而行,想得太多

 2.急功近利要不得

 3.做事要有分寸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6.讷于言,敏于行

 7.坚持是一种赢的姿态

 8.做自己喜欢的事

 9.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第九章 做人的学问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不学礼,无以立

 3.识对人,做对事

 4.有志者事竟成

 5.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6.当进则进,该退则退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涂”,通“途”。“道”与“涂”两字,都是路途、道路的意思。“道听而涂说”指在路上听到了某些传闻,马上又在途中说给别人听。孔子认为“传播马路消息”不可取。

宋朝名相王安石认为说话要有德行,君子在开口之前就要思考,这句话是否偏离了道德,而道听途说就是没有德行的行为。

有人说:“谎言被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话。”这话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经不住谎言的反复攻击,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据说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传到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可见谣言的厉害。

三国时代魏国司空王昶的家训中有这么一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王昶训示子侄后辈,解决寒冷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穿件大衣;而要阻绝他人说自己坏话也不难,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

此外,康熙皇帝曾禁止御史大夫“风闻奏事”,便是不希望风闻对无罪的人带来负面影响,也避免凭着马路新闻来处理国家大事。

大家熟悉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之所以谗言三及,之所以三人成虎,都是道听途说的人造成的。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道听而涂说”换成现在的流行语就是“八卦新闻”、“街谈巷议”,有不少人以传播马路消息为乐,说完张家说李家。不过,大部分人在散播小道消息、逞一时口舌之快时,大概都没有想过这类谣言可以夺人性命!

一代红星阮玲玉便是因为承受不了外界谣言的压力而自杀。20世纪30年代,阮玲玉是红遍全中国的巨星,在银幕中扮演过各种角色,但由于外界攻击她的婚姻与电影,25岁的她在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遗书后服毒自杀,香消玉殒。

然而,“谣言止于智者”,这个原则在今天依然不会改变,不听、不信、不传谣言,就是现代聪明人需要修习的课题。

因为道听途说多是捕风捉影,然后再添油加醋,即便像曾参以德行著称的君子,且曾母也非常相信自己的儿子,但在以讹传讹的情况下,也让曾母不得不开始怀疑曾参是否真的杀人了。

“道听途说”确实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完全避免道听途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不可否认,相对来说,智者总是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于立刻识破什么是正确的消息,什么是虚假的传言。

要让自己避免被道听途说误导,关键在于听话的时候,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脑子。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除了提高自身的判定能力之外,关键还在于社会能提高透明度、公开度和诚信度。一旦有了什么消息,政府应该尽快做出正面的澄清和说明。面对种种传言,政府或相关部门不及时出面澄清,是使道听途说蔓延的主要原因。

P3-6

序言

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的思想境界高得超乎想象。他以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改变了中国。

品读孔子,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了历史,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智慧的邻家老人。蘸着孔子的智慧,点点滴滴品味历史,真知灼见话说今天,在悄无声息之中,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

我们不苛求每个人都能成为孔子这样的圣人,但我们更希望我们会被日益接近的美好境界所感染,在不知不觉有一种神圣力量的指引下,慢慢地离那真、善、美的境界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

虽然我们知道自己目前的言谈举止、修为境界离高远的圣人很遥远,但至少能够一天天、一点点地消除自己身上的“小人”之气,而让自己多一些君子的厚重与威气。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历数千年历史的淘洗,孔子留存下来的智慧之光依然熠熠生辉,依然适用于我们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

打开此书,在柔和、温馨的灯光下,透过一缕绵绵的茶香,孔子的智慧洞悉于胸,会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稳,更有力……

作者

2008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