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年纪念版推出10本,分别记录了每一届的获奖作者的文和现在他们的情况。
这套丛书能给以后的新概念大赛小选手以参考学习,让他们能鲤鱼跳龙门,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一样,从此开创一个不同的人生。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每十届获奖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可以停下来(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选萃)/新概念作文10年纪念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吴如功//周悟拿//陈焕文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年纪念版推出10本,分别记录了每一届的获奖作者的文和现在他们的情况。 这套丛书能给以后的新概念大赛小选手以参考学习,让他们能鲤鱼跳龙门,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一样,从此开创一个不同的人生。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每十届获奖作品。 内容推荐 你曾经是“新概念”一族吗?你还好吗?当年,你只是一棵青色的小芽,现在你成材了吧?知道我们一直载牵挂着你吗?或者你就是由“新概念”而起航,那么我们现在就真的想知道你已经驶向何方?听见我们的呼唤了吗? 目录 第一辑 初赛作品精选 燃烧殆尽的小镇 老地方 身份 旧 来自夏天的魔法 舞 风中的少年 那时我们还很年少 文字的死亡 是石头要开花的时候了 我亲爱的俄罗斯 格格 狗 第二辑 复赛作品精选 复赛赛题 英雄 我们仨 命运杂记 我可以停下来 我可以停下来 我可以停下来 我可以停下来 我的恋爱观 我的恋爱观 第三辑 他们的今天 吴如功·千里之外·楚歌 周悟拿·因爱而生的旅程·辞夏 黄予·用自由的笔触述说对生活的深沉怀恋·谁是谁的预言 刘洁一·永不放弃·Lucas小传 朱音爵·那个下雪的日子 郭龙·给自己一支笔·古渡 沈郑洋·烟花冰 李元·关于“十”和它周围的事情·秋天漫笔 靳星·十年梦,一朝成真·十一日 第四辑 “新概念”十年庆典特别节目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对谈 试读章节 身份 江苏省启东市王钟灵 在街道上,你被一幅寻人启事彻底吸引住了。 你可以看到四个黑体的大字,还有黑白照片,显然,那是一份复印件,所以你无法从中得出更详细的信息,你会觉得这个面孔很熟悉,这个发型与衣着都毫不犹豫地指向同一个人,继而是某个特定的口音,某段特定的对话,某场特定的经历。当然,这个人不是你,但你无法落实到一个确切的人身上,你先是迷惑,随后决定从祖辈开始排起。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你的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他们在其中做了些习惯性的动作就消失了——不,应该是你让他们消失了,因为祖辈的老人们都没有这样阴沉的脸孔。然后是你的父辈,你可以看到你的父母,他们在照片上走走停停,一会儿弯腰细细查看照片,一会儿抬起头对你笑笑,很久才绕到背面去。你叫出你的一大堆姑妈姑父姨妈姨父,每个人都茫然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动作。检查他们是件繁琐的工作,点到一半就发现,已经确认过的人又变成了新的陌生面孔,你知道他们和你有着血缘关系,可又说不出具体的情况。你决定放弃这条路,重新开始盘点你遇见过,相认过,相识过,相爱过的人,他们汇聚在几个很大的盆子里,仿佛饭店门口摆出的活龙虾。你弯下腰去仔细观察,看到了十岁时邻村的同龄孩子,第一次进城时路边卖小玩意的阿姨;看到了母亲同事的小孩,火车里说一口乡音的青年;看到小学校前座的女孩,县中里说好要生死与共的兄弟。检阅他们是愉快的也是绝望的,因为没有一个是纸片要寻找的人,再次看那幅黑白照片的时候,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头像也无声无息地发生了变化,已然不是刚才想要寻找的那位,但新的脸孔与旧的脸孔仿佛有着难以名状的联系,你看到他的发型变成了你习以为常的普通样式,他的衣着,当然仅仅是从衣领来说,也是你再熟悉不过的。这些特征几乎要让你肯定某一个人了,但顺着那个方向,你又看到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带着同一特征的人,他们使你的判断再次陷入了混乱,刚刚明亮些的回忆又暗淡下来。你会再次端详那个你曾细细端详的头像,毫无疑问,那又是个全新的人物了,这时候,你大概会下意识地再次从祖父辈数起,这也必然是徒劳的,因为你已经早早地确认过,他们并不是纸片要寻找的人,所以现在的他们只会在无法辨认的介质后证明,他们曾经存在,如此而已。 它是一份寻人启事,所以你会继续往下看,读到了被寻找者的名字。如果把本文当作一篇小说,当你发现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时并不会觉得惊奇,相反,你会很高兴地说:“不出我所料啊!”是的,当了解到自己与这张纸片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你的心情是澎湃的,因为连你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这片花花绿绿的文明之下竞还有这样一个真诚的寻找者。你再去观察那张黑白照片,企图唤醒那或许存在的时间。现在的探索范围已经缩小了,其实一动脑子就知道,那人一定不是你的某位亲戚,也一定不是此时此刻游荡在自己身边的熟人,你能确定,能凭感觉知道,你们的相见距此已经有些时日,他对你的记忆也如你对他的记忆一般模糊不清。比如这么一张照片,你刚才可以肯定那不是自己,如今开始半信半疑,有些远去的情景里,你的确忘记了自己的长相,不确定那异样的感觉器官是否曾依附在照片的黑白问,用同一片肺叶呼吸。你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完整地描绘出来,那么由他人描绘的你呢?由你描绘的他人呢?看着那么一张黑白照片,说“那就是我,我原来就是那样子”,你会觉得自己与照片变得亲近。对,仅仅是亲近而已,因为你只是了解过他的部分而已,虽然只是他的遗忘底线与那个人的距离。 如果你的遗忘底线已经路过了那个年代呢?你睁大眼睛看着黑白照片与一边宋体的姓名,也看到了被寻找者的年龄,纸片上写的是“今年十七周岁”,但他并没有说张贴的那年是公元多少多少年,他可以是任意一个包含三百六十五天或者三百六十六天的时间段。你再次迷惑了,仿佛自己陷入了博尔赫斯的时间迷宫,仿佛自己陷入了无限种可能性交错的结点。你慌张了,但我们相信你会很快定下神来,然后告诉自己,一切都好好的,-一切的自然规律都在上帝的掌控下平稳进行,今天十七岁,好,你可以开始回想自己十七岁的那年,一些事情出现了,能看见,能看见,这说明遗忘还没有完全将十七岁之前的事情吞噬。那是一幢乡下的学校,或者是父亲与耕牛,再或者是下乡的生产队,你能想起很多人,甚至在某个特定时间,一天正午、黄昏或深夜,某个特定的人对你说过的一句特定的话。现在,你大概能想到那么一个人,尽管是属于你的,经过放置而变味的一个影像,你能确定,但将那个人的头像放为黑白照片的时候,其实你本应失望,因为寻人启事上白纸黑字写着你的名字,那十七岁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于是刚才出现过的人影又纷纷出现。你很清楚,只要让那些在你十七岁的世界里出现过的人们,准确地描绘出那年某个时刻你与他们的关系,所有的事情都会重现,甚至爱恨情仇,甚至某场国际会议与战争、瘟疫、饥荒,你会摇头的,因为这个庞然大物是时间,不是自己与他人。你也会很快想到,这个“十七岁”是否也不属于自己?确切地说,不曾属于自己?你会想到祖辈的十七岁(在故事里),想到父辈的十七岁(在小说里),甚至想到下一代的十七岁。我们不知道你现在能否构建出这个年代的十七岁、这个年代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喜好、埋怨与愤怒,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已经离纸片想要寻找的人越来越近了。 我们相信你会继续看下去,那会是一段关于衣着的描写,你现在可以弯下身子重新认定衣物的颜色,然后毫不惊讶地发现,纸片上所有的描写都与现在的自己相符。这种雷同,已经达到了让人惊恐的地步,因为两个人必然存在距离的时间点恰恰重合了,你会想到余华和他的中篇小说,想到被命运拉扯住的可怕,想到无法摆脱的撕心竭力的呼救,但你也一定会回过神来,对自己说:“我还完好地停留在现实里,对这么一张寻人启事,我需要冷静地思考。”好,现在你会慢慢想身上这套衣服的来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实实在在地属于你而非照片上的人物。拿上衣来说,你了解到一处或两处缝补的痕迹还存在,它可以躲在纽扣或拉链上,可以躲在胸口或背部,可以躲在衣领或袖口,你的父母、祖父母,或者街旁以此谋生的大妈用针线补全的,对,你能看见他们;然后是你的裤子与皮鞋;然后是你的毛衣或者羊毛衫;然后是你的保暖内衣。纸片无不详细地说出了他们的颜色与规格,你会开始想,是否将这身衣服借给过熟人?但很快就再次否定了,你会再次假设,这身衣服是否是某个集团的制服呢?你会首先想到你读过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尽管许多人从中凭空地消失,你仍然看到了校园的远景,然后是一大堆去除了头部与脚步的孩子,他们可能在蜂拥出校门,可能在木讷地做着广播体操的某一节,反正在那个时候,他们都缩在某种制服之内。你可以眯起眼睛仔细观察,当然,他们都不是你要找的。所以你会想到你工作过的地方,而且多半是像车间一样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人和他们的机器,或者说有很多机器和它们的人在努力地工作,你也曾是其中的一位,这很快又被排斥,至此,所有假设都失败了。 你让目光再次回到寻人启事上,他在描述一个人,一个相对寻找者已经丢失的人,你可以确定那不是你,但你可以确定他和你有着某种关系,尽管在这个层面上谁也说不清楚,你的自信与沉着只扎根于黑白的相片,所以那个人的外貌重新引起了你的注意。不难猜出,照片的样子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从暧昧的陌生面孔变为你在某个证件照上的样子,这种变化是令人惊讶的,你知道那个人确实是自己了,确实是此时此刻在某个街道上阅读寻人启事的自己了,他阴沉着脸,用你在某个证件照上阴沉的脸回过来看着你,你会瞪大眼睛回敬过去。如此,确认那人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你会失败,但在这个结点上你会笑起来,你会认为这不过是叙述者的游戏,叙述者的杜撰,他终于在这个地方也不知所措了。但你也会很快为自己的贸然感到后悔,因为你不但越发清楚地看到黑白照片的细节,你的皱纹、色斑、吞吐空气的毛孔,也清楚地看到,你的姓名不知何时被何人涂抹去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块硕大的水斑。可以认为,这寻人启事是印在某张质地不佳的纸上的,所以这水渍让底层的各种公告都浮在表面,你能看到各种字体的名字,各种样式的排版,交错、混杂、无法理解的名字,你反而有些庆幸,自己的名字终于深入文字消失了,如此就没有理由说你是被寻找的人,你并不希望那样,是么?你愿意留在一个确定的,无法变更的位置上,是么? 你会猜测那个与你有着同一张面孔的人是谁,在哪里工作,有着怎样的家庭,他的性格、爱好、境遇是否与你相同,你会再次从祖父辈开始寻找,但这次搜寻依然是无效的(除非真的发现自己有个孪生的兄弟),清点熟人的结果也一样,对,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失去的也是你的独一无二。再仔细观察寻人启事的话,你发现年龄也被水渍浸染了,许多阿拉伯数字浮出来,照片上的人迅速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你看到了你很熟悉的脸,值得庆幸的是,那个人并不像你。你又看到了更多的脸,不断变化表情的女人、难以分出喜怒哀乐的婴儿、一群保持阴沉的青年、公司里不同层次的官员……你也在此完全失去了方向,完全失去了。 现在,我会在街的对面喊你,因为雨已经愈来愈大了。不用怀疑你的眼睛,真的,贴满寻人启事的墙壁确实变得难以想象,你会发现,丢掉的人在雨中越来越多,直到满街的呼喊都冷清了下来,直到满墙的寻找都得不到回答,你也会变得轻松,因为你可以假设,你并不在被寻找的人之列。 你会习惯地用右手伸进随身携带的皮包,那里有厚厚一叠的寻人启事,你带上了所有能描述你的身份的东西,去下一条街。 P17-21 序言 十年 转眼,新概念作文大赛跨入了第十个年头。当初我们在发起组织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个比赛,会变成一场声势浩大、青春激荡的文学盛宴,会对那么多年轻人的生活以及中国的文学生态和语文教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我们酝酿筹备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时候,大多数中学生的文学阅读几乎为零。连我们这样一本专门给年轻人阅读的文学杂志《萌芽》,读者也都是中年人。当时的感觉真是悲哀! 我常常想起1998年秋天在上海西区那个平民化的招待所,我们和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们,在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构建最初的框架。我们抱着对文学、对教育、对青年的责任,也带着对活动结果不可知的忐忑,期望着未来;直到我们收到四千份来稿,直到我们看到韩寒、徐敏霞、陈佳勇、刘嘉俊、宋静茹等等一大批好得出乎我们意料的佳作。 其实,我们远远低估了年轻人对文学的钟情。看来,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是文学天然的朋友。他们细腻、充沛、饱满的情感在寻找喷发的出口,他们对万花筒般复杂而丰富的生活大睁着好奇的眼睛,他们感受着快乐也感受着痛苦,他们需要表达,尽管痛苦和快乐都很容易被放大。他们一直在寻找着可以陪伴生活、滋润生命的朋友,忽然,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在他们同龄人的写作中,他们发现了,他们寻找的朋友就是文学!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阵容堪称豪华。参加联合主办的北大、复旦、南京、南开、华师大、厦大这些全国名校都派出了最权威的教授参与,王蒙、铁凝、叶兆言、方方、叶辛等著名作家都参加了首届比赛的评审。后来各届比赛随着规模的扩大,有更多的名教授和名作家加入了评委的队伍。这样一批文学权威来集体审阅默默无闻的中学生的习作,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情。这使得我们的大赛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无可争议的权威性。 我们的孩子们没有辜负前辈名家的希望。深夜,在青松城宾馆的会议室里,阅读的兴奋让评委们忘却了疲倦,他们互相推荐自己刚刚看过的佳作,发表即兴的评论,感慨着年轻人文笔的独特和老到。这是一个让他们眼睛一亮的阅读经历。 1999年,一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悄悄地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开来。厚厚两大本学生写的文章,曾经被预测只能销售一万册,居然卖掉了60多万套。同学们争相传阅,大量信件寄到萌芽杂志社,寄到各位评委手中。“作文居然可以这样写!”“写文章居然这么有意思!”“文学原来那么好啊!” 短短几年,文学在青年中间成为时尚;年轻人成为了文学书籍的主要消费对象;“青春文学”、“80后作家”成为出版社追逐的热门。尽管,年轻的作者和读者都还幼稚;尽管青春写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文学人口的大大拓展,根本上改变了当代文学的生态环境,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多样化的可能性。文学给了青年人营养,青年人给了文学力量! 十年过去了。在文学和青年的互动中,新概念作文大赛也成为了一个公认的品牌。现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走向海外。经新概念作文大赛工作委员会授权,新概念作文大赛港澳地区首届比赛已经成功举办。学养精深的著名高僧、参加主办港澳赛区的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说:“写作事业是治国大事,是千秋大业,是藏诸名山、传之后世的不朽盛事。中国是世界大国,文学名家辈出,从1999年在内地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在中国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已先后举办了九届,产生了历史性的良好效果,孕育了一大批新进年轻作家,为文坛带来了崭新气象。今年第十届,我们港澳地区也有幸参加这一赛事了。这也是我们港澳地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成就人才的一次善举。”这表示了各界著名人士对我们大赛的高度评价。 新概念作文大赛不是一项具体工作,是一个事业。十年不是结束,只是成熟期的开始。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十年。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萌芽》杂志主编 赵长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