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家赔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绍智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我国第一部查处刑讯逼供职务犯罪的长篇小说,《国家赔偿》反映的是反渎职侵权,角色的设置与定性有其特殊性。叙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悲情故事:美女明星余娜在演出前神秘失踪,号称“金牌警探”的重案大队大队长征东平借助警犬识咬将民工杨长林抓获。将其在刑讯之下供认了强奸和杀人未遂的“犯罪事实”,并落下身体重残。反渎局局长佟雪梅顶着权势的阻挠,当事人的收买、陷害,黑恶势力的威胁,采取迂回战略展开调查。最终,“美女明星案”真相大白,刑讯逼供案也水落石出。

内容推荐

《国家赔偿》是我国第一部以检察机关查处刑讯逼供职务犯罪为主线的长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悲情故事:美女明星余娜在演出前神秘失踪,号称“金牌警探”的重案大队大队长征东平借助警犬识咬将民工杨长林抓获。杨长林在刑讯之下供认了强奸和杀人未遂的“犯罪事实”,并落下身体重残。反渎局局长佟雪梅顶着权势的阻挠,当事人的收买、陷害,黑恶势力的威胁,采取迂回战略展开调查。与此同时,征东平一边运用自己的反侦查经验对付佟雪梅的调查,一边以高超的侦查技能突破了一起系列割腕杀人案。最终,“美女明星案”真相大白,刑讯逼供案也水落石出。故事围绕植物犯罪侦查和刑事犯罪侦查两条线展开,社会矛盾与亲情冲突交织,情节曲折惊险,矛盾冲突激烈,语言朴实流畅,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章 美女掀起追星狂潮

第二章 偶像半夜突然失踪

第三章 小民工屈成大案犯

第四章 老检察警觉查疑点

第五章 助手出事金牌侦探设宴说情

第六章 退补侦查罗副书记上火施压

第七章 “走进科学”牵动两个人的神经

第八章 准女婿寻求庇护 检察官搜查受辱

第九章 检察院成立联合办案组说情人围堵书记办公室

第十章 佟雪梅避开锋芒另寻突破

第十一章 征东平奉命办案逃避视线

第十二章 割腕女郎杀人灭口 女检察官严拒交易

第十三章 小字报中伤反渎勇士

第十四章 特别诊疗唤醒医师良知

第十五章 律师出招 调查陷入维谷

第十六章 电话封口 受害人消失

第十七章 杨长林法庭认罪

第十八章 割腕女郎浮出水面

第十九章 反渎主将受陷“双规”

第二十章 “三陪”女和小民工良心作证

第二十一章 智擒割腕真凶

第二十二章 恋人反目

第二十三章 真相大白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有一种美艳叫性感,余娜就是这样的美艳女人。

征东平看她第一眼,就禁不住怦然心动,甚至在一瞬间闪过一丝男人特有的那种“想入非非”。

这位当今最走红的美女明星浑身上下无不美妙绝伦:先不说她皮肤如何白嫩细腻,秀发如何油黑飘逸,身材如何曲线分明,就一双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让谁见了都会自作多情地以为跟自己眉目传情,特别是胸前一对坚挺对称的丰乳,颤悠悠的破衣欲出,更让人觉得眼馋心动。

“水灵、漂亮、性感,这才是美人儿呢。”征东平站在灵州宾馆的大厅里,目送着余娜走进电梯,心里想,“这么漂亮性感的明星,在明天的招商晚会上非让灵州的男人窒息了不可!”

余娜是应灵州市政府之邀,回家乡参加招商洽谈会文艺晚会演出的。同她一起应邀到灵州来的男女明星还有七八位,其中有三人也是生在灵州长在灵州的纯种灵州人,出场费每人每场都在十万元以上。余娜是他们中最大的腕儿了,却只有她是义演,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用歌声和舞姿报效家乡。

余娜刚进电梯,灵州宾馆门前便聚满了狂热的追星族。他们声嘶力竭地喊着“余娜余娜”,前挤后拥地要往宾馆里涌。征东平和李大珂指挥十几名民警、武警手拉手筑起两道人墙,才把人群堵在门外。

追星族们急眼了,一齐有节奏地大声呼喊:“余娜出来!余娜出来!”

许多狂热的少男少女们则热泪涟涟地哭喊:“余娜,我爱你!”

征东平弄得一身热汗回到大厅,刚想坐下歇口气,就见《京城法制报》驻省城的记者郝文泉站在人群里一蹦三尺地叫他:“征大队,征大队!”声音像从脓鼻涕堵塞的鼻孔里出来的,嗡声闷气的。征东平最怕听他说话。

这年头,记者是无冕之王,动不动地就拿曝光唬人,软吃强拿的什么破事都干得出来,连地方相当级别的官员都要敬他们三分,更何况征东平这个小小的刑警队长。再说,郝文泉还写过他神勇破案的稿子,为他扬过名呢。

征东平虽然不大喜欢郝文泉的为人,却也不想慢待他,于是连忙起身迎过去,一把抓住他拉过人墙,说:“余娜刚上楼,你老兄脚跟脚就到了,这么快!”

郝文泉气喘吁吁地笑着说:“我们这行儿讲的就是第一时间,不快哪行。当记者的苦哇!”

征东平随他笑笑:“你老兄今天还真不能第一时间。”

“怎么了,”郝文泉一怔,“余娜拒绝采访?”

征东平说:“不是余娜拒绝采访,而是市委领导有指示,明星们刚下飞机,需要洗漱休息。”

“你们灵州人见过名人了没有,”郝文泉不屑地撇撇嘴,“一个小鸡巴戏子还奉为贵宾了?”

征东平最看不过的就是他这种自大自傲的神气,于是不咸不淡地回他一句:“就这一个小鸡巴戏子,你这大鸡巴记者心急火燎跑来干什么?”

“我……”郝文泉语塞了,口气软下来赔着笑脸说,“当哥的不会说话,好了老弟,你就帮我这一回吧!”

征东平一脸无奈地把手一摊:“这个忙我还真的帮不上,把你放进去,市领导知道了,我可吃不了兜着走。”

“我可是京城的大报记者,”郝文泉摆起架子,“你去跟市领导报告,就说我郝文泉要采访余娜。”

“你郝文泉算个屌,”征东平不屑地冲他笑笑,“刚才新华社的记者都给挡回去了,你比他们尿得高?”  “真的?”郝文泉傻眼了,“征大队,就算当哥的求你了,你就进去给罗书记说说,说不定……”

“海军的裤子——没门儿,”征东平摇头说,“你让我找着挨熊去?”

“拉倒吧,谁不知道你是罗大书记的准女婿?”郝文泉说着向征东平深鞠一躬,“求你了老弟,帮我这一回,你的大恩大德,哥哥没齿不忘。”

征东平第一次看到他这种可怜相,不由得心软起来,想了想说:“你在这等着,我上去给你试试,办成了不用谢我,办不成也别怪我。”

郝文泉连忙拱手:“那是那是,多谢了,多谢了!”

征东平一进市委副书记罗同邦的房间,就看见罗同邦手里拿着只精致的小盒儿正和余娜推推让让,看样子是向她赠送什么礼物。

征东平正想退回来,罗同邦扭头发现了他,连忙将小盒儿放到茶几上,向他招招手:“东平,进来进来!”

征东平硬着头皮走进去。罗同邦一把拉过他,向余娜介绍:“征东平,咱们灵州刑警重案大队的大队长,金牌警探,全国二级公安英模!”

“哇噻,好让人崇拜哟!”余娜惊喜地伸出纤纤玉手,仰视魁伟的征东平,“能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侦查英雄,我真高兴!”

征东平没想到美女明星会这样赞美自己,心里激动不已,脸上热烫起来。

罗同邦看出了准女婿的窘态,连忙给他解围,问:“东平,找我有事吧?”

征东平忙说:“《京城法制报》急着要一篇关于余小姐的专访,郝文泉在楼下等着采访呢!”

“现在恐怕不合适,余娜同志刚到这儿,连水还没顾上喝呢!”罗同邦显然是想让准女婿在记者面前有面子,转脸看一下余娜说,“余娜同志如果乐意,我倒可以破例同意,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给他约个时间?”

“好说好说,回到家乡了嘛,”余娜爽快地说,“晚上市领导宴请、联谊没时间,那就现在吧。”

罗同邦笑道:“余娜同志太给面子了,你这个大明星一点架子也没有!”说罢回头吩咐征东平,“快让郝文泉上来吧!”

“好好,我就去!”征东平向余娜点点头,转身就往外跑。

“东平,”罗同邦跟出来,叫住他问,“这几天见到曼妮了吗?”

征东平红红脸低下头“嗯”了一声。

罗同邦问:“你们俩怎么样了?”

征东平不知道他是啥意思,就含糊地回答:“还行。”

罗同邦点点头:“你们只要两情相悦,我也就放心了。不过,我得提醒你,我这个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可有点任性。你比她大几岁,遇事要让着她点儿。当然,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迁就她啊。”

“我知道了。”

征东平声音小得跟蚊子叫似的,罗同邦还是听见了。他满意地挥挥手:“以后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直接向我告状,我来管教她。你去吧!”

征东平像接到特赦令似的跑下楼去,刚到楼梯拐弯处,就看见罗曼妮站在大厅里夸张地打着手势,正嘻嘻哈哈地跟郝文泉说着什么。

罗曼妮今天似乎刻意地装扮了一番,新烫了发,修了眉,划了唇线,身上穿一件束腰低胸连衣裙,把两只乳房挤托出半个,像在上衣里掖进两只发过了头的馒头。P1-3

后记

《国家赔偿》已经在我心里存了多年,只是由于担心自己笔力不济,一直没有动笔。

那是1997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后,根据当地一位“金牌神探”老D侦破大要案的传奇经历,创作了一部中篇纪实小说,发表在《大时代文学》、《啄木鸟》等刊物上。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肯定者、赞扬者居多,但也引起一些争议和质疑。宿州市检察院一位资深检察官找到我,说:你只写了老D的一面,看样子你还不了解他的另一面。他办案在全市、全省的确都有名气,还是全国一级公安英模,真可以说是金牌警探。可是他搞过刑讯逼供,差点把人打死了。因为他办的这个案子影响大、破得又快,公安机关还准备为他记大功、开庆功会。可是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时发现这是起错案,而且老D在侦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刑讯逼供行为。不久,真凶落网了,可是老D为了保全自己“金牌警探”的面子,仍然拒不认错,并且坚持关押那名无辜者。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只好决定对他立案查处,并准备逮捕他。由于他是当地的“政法品牌”,查处的压力、阻力非常大。我们啃不动就向省检察院报告,由省院派人坐镇主办。老D一看检察院动真的了,赶忙做检查,把人放了,还对受害人赔礼道歉做了安抚工作。在那种法制不健全,普遍漠视人权保护的时代,检察院最终并未真的追究老D,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老检察官讲的这件事情当时并未引起我特别的在意。可是近年全国接连曝出多起重大冤假错案。案件当事人有的已被执行死刑,有的已经度过多年牢狱生活。蒙冤使他们人亡家破,惨不可言。从理论上说,一个案件要经过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审判等诸多环节,是不应当出现错案的。然而实践中的冤假错案就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某些司法人员漠视人权,重口供、轻证据,刑讯逼供获取非法证据以及情节的偶然巧合。后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了“侦查监督百案评选”,数以千计类似的刑讯逼供造成的无辜者伤亡、坐牢甚至杀头的错案相继见诸于报刊,其中不少比我以前掌握的案例更加令人震惊。我开始深入思考,觉得司法人员淡漠人权滥施酷刑已经不是极个别现象了,而纠正野蛮执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仅靠检察机关查处,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唤醒某些执法者的良知,使执法者和普通百姓都能树立和强化人权保护意识。于是,写一部以检察机关查处刑讯逼供职务犯罪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念头便在我心里产生了。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媒体又相继披露,国家最高司法机关也相继通报了佘祥林冤案等多起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玩忽职守造成的冤假错案,使我一次次受到震动,也更加坚定了我创作《国家赔偿》的决心和信心。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文学人熟知的创作规律。我在《国家赔偿》的创作中也注意遵循这个规律。《国家赔偿》中的人物都是我熟知的人物的集合体,其中反渎局长佟雪梅是由我熟悉的几名女检察官合成的,刑警重案大队大队长征东平是由老D和另外两名我熟悉的出现过执法过错的“皖北神探”合成的。其他人也能各自从我的周围找到影子,不过似是而非,似像非像,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赵五、王六罢了。看过《国家赔偿》初稿的朋友都感到书中的人物似曾相识,但又同生活中的人物对不上号。这正是我希望的,让人对号入座毕竟是件让作家头疼的事情。同样,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也都来源于我的亲闻亲历,其中不少事件、情节已经在我过去的新闻作品和纪实作品中出现过,这次又改头换面,以新的角度出现在新的人物身上。也许会有人对作品中余娜的一场惊梦提出质疑。其实这一情节也来源于生活,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的读者是不会有天方夜谭的诧异的。也许有人认为揭示这桩案子的真相,完全可以用“真凶落网”。不错,这也是一种结局,甚至更合理、可信。对此,我在构思初期也有这种设想,但后来又否定了,因为我觉得那样过于老套了。

任何作品都有一个角色设置和定性问题,都要分“好人”与“坏人”,《国家赔偿》也不例外。但是,《国家赔偿》反映的是反渎职侵权,角色的设置与定性有其特殊性。反渎局局长佟雪梅、检察长陈国安、侦查监督处处长冯静娟等人,讲原则,有良知和正义感,且执法有人情味儿,作为“一号人物”,应当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他们的对手是一群所谓“好心办坏事的好人”,如何定性他们就不得不慎重了。当然,像李大珂那样思想品德败坏、刁奸残忍、良知泯灭的人,必须加以揭露、鞭挞。这种人在司法队伍中虽然只是个别人,但毕竟有一定的典型性,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对人们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这样的人物在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他并不是“好心办坏事”者的代表,而是执法队伍中的腐败典型。能代表“好人好心办坏事”的是征东平这样的人。必须承认严格、文明执法,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执法队伍的主流,即便在渎职侵权犯罪的执法人员中,也是“好心办坏事”的人居多。当然,或许把征东平等人都写成良知泯灭、丧失人性的执法败类有利于加强矛盾冲突,甚至可以使佟雪梅的侦查与对手的反侦查发展为一场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从而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然而,这样描写势必影响作品的社会效果,即影响读者对执法队伍素质的总体评价。而把征东平描写成一名“好心办坏事的好人”又势必削弱矛盾冲突,使情节的展开失去扣人心弦的效果。孰轻孰重?权衡再三后我还是选择了后者,让征东平的良知并未完全泯灭,让他出于对受害人余娜及其亲属的同情,出于对“犯罪人”的愤怒,感情冲动才铸成犯罪,让他在面临查办的情况下尽心尽责又破大案,再显“金牌警探”的风采;让他在反侦查时不忘与对手佟雪梅的姐弟情谊,甚至不忍心使她受到伤害,让他在意识到“罪犯”可能是蒙冤的好人时心生愧疚,暗中弥补自己的罪过……为了减轻这种描写对矛盾冲突的削弱,我安排了赵放这样一个“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并且把他放到了邪恶与正义直接对垒的位置上。对系列割腕杀人案的凶手,我则出于“别具匠心”的考虑,将她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聪明机敏、招人喜爱的女孩儿,以强化系列割腕杀人案结局的悲剧色彩。同时,我对佟雪梅这一人物的塑造中,尽量避免“高大全”,或多或少的描写了她的弱点。你看,她在立案查处“师弟”征东平时,想到了他们之间的姐弟情谊,产生了短暂的犹豫;在受到诽谤时,她几乎心冷意寒,甚至想辞掉反渎局局长职务不再办案……总之,《国家赔偿》中的人物,好人并非完好,“坏人”并非都坏,甚至有的“坏人”也是“好人”。

我一向认为,写小说就是讲故事。语言是重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无论采用何种叙述方法、语言风格都必须有利于讲故事,方便于读者阅读。我向来不喜欢那种用朦胧暧昧的语言写作的小说,因为那种语言风格有“玩深沉”之嫌,让人读了半天不知所云;也不欣赏那种“抒情式”的小说,动不动就陶醉一通,空空如也像没有馅儿的包子,读者咬几口也吃不到馅儿,品不出滋味儿。我喜欢白描风格,但《国家赔偿》的故事发生在城市,人物多是城市人,又不大适用白描风格,于是我便采用了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风格。是否合适,有待读者评判。《国家赔偿》的立意、结构,人物设置与定位,矛盾冲突的设定与解决,故事的展开、推进与结局,同样需要读者的评判。对任何一部作品、任何一名作者来说,读者是真正的上帝。

这部小说的创作得到检察机关许多领导和同事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创作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使我受益匪浅,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最后,感谢检察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倾注的心血。

作者  2008年9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