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英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里那凡船主府上……
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想象神奇丰富。故事充满了异国情调,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勇往直前的探险精神,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勇气与毅力。另外,本书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能丰富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认知水平。
小说描写了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内有三封用英文、法文、德文写的因海水浸泡而模糊不清的信件。他们根据残存的字迹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三十七度线的某个地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为营救他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罗伯特和玛丽的请求下,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同行的除玛丽和罗伯特外,还有格里那凡爵士的夫人海伦、麦克那布斯上校和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等人。他们找遍了位于南纬三十七度线的所有陆地,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遇到过地震、洪水和野兽,还同匪徒和土著人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啸,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海峡上,一艘豪华游轮正开足马力全速航行着。
船尾的英国国旗以及主桅上的船主的蓝旗,疯狂地飘舞着,十分威风。那蓝旗上用金线绣着两个光彩照人的字母:E.G.——这艘船的主人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的名字的缩写。在这两个字母的上面还有爵士的徽记。
这艘游轮名为“邓肯号”,船的主人格里那凡爵士不仅是英国贵族院苏格兰十二元老之一,还是远近闻名的大英皇家泰晤士河游轮协会最著名的会员。
这时,爵士和他年轻的夫人海伦女士,以及他的一位表兄麦克那布斯少校,都在这邓肯号上。
严格地说,邓肯号正在进行它的首次航行,它刚刚驶到离克莱德湾几海里的地方,现在正在回格拉斯哥的路上。
当船快到阿兰岛时,嘹望台上的水手突然报告说,有一条大鱼正尾随游船。
约翰·孟格尔船长立刻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格里那凡爵士。
爵士与麦克那布斯少校一起来到了艉楼,问船长到底是条什么鱼。
“真不多见,阁下,应该是条鲨鱼!”孟格尔回答。
“难道这儿也有鲨鱼?”爵士惊异地问。
“阁下,那是1种属于‘天秤鱼’的鲨鱼,可以在任何温度的海域出现。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就是一条‘天秤鱼’。如果阁下允许,夫人也愿意看一下一种新鲜的捕鱼方式的话,我们可以拿它来演示一下。”船长慢条斯理地回答道。
“麦克那布斯,试一试怎么样?”爵士问道。
“当然,我同意。”少校温和地说。
“这种鲨鱼数量很多,危害也大,今天把它抓住,既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为民除害,我们做的是件大大的善事。”孟格尔船长继续说道。
“好,就这样办吧。”爵士说。他叫人去通知了夫人,夫人非常乐意欣赏这诱人的一幕,立刻就到艉楼上来了。
透过蓝蓝的海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条上下潜游、矫健刚猛的鲨鱼,跟着大船紧紧地前进着。
孟格尔船长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命令。
水手们根据指示,把一条粗绳子从右舷抛下海,绳头上有一个大渔钩,渔钩上钩着一大块鲜美的腊肉。
远在五十码之外的鲨鱼马上就闻到了腊肉的香味,飞速地冲了上来。它那灰黑色的双鳍猛烈地拍打着海水,直冲向那块腊肉,两个大眼睛瞪得像要掉出来似的,看样子它已经迫不及待了。
鲨鱼宽宽的头,仿佛一把双头铁锤,翻身时还可以看到它那尖锐的大白牙。
孟格尔船长很有眼力,它的确是一条“天秤鱼”,法国的普罗旺斯人把它叫做“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水手和乘客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鲨鱼,只见那家伙蹿到钩子旁,一口就把鲜美的腊肉吞进了肚子里,顺势翻了个跟头,那根粗绳子立刻被拉直,鲨鱼被钩住了。
水手们迅速地转着绳子这一端的转轴,将挣扎扭动着的鲨鱼拉出了水面。
水于们马上又用另一根绳子打成一个活结儿,拴住了鲨鱼的尾巴,然后拉紧,鲨鱼终于不动弹了。
随即鲨鱼被吊上来,扔到了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猛地一挥斧头,把鲨鱼尾巴砍了下来。
到此为止,捕鱼表演宣告结束。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猎捕了鲨鱼之后,都要开膛破肚,在它的肚子里搜寻一番。因为鲨鱼什么都吃,所以人们的这种寻找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格里那凡夫人不忍目睹这种残忍的场面,一个人回房去了。
那条可怜的被砍断了尾巴的鲨鱼还在喘着气,它身长足有十英尺,体重超过六百磅,这在鲨鱼中并不算最大的,但“天秤鱼”在鲨鱼中却是最凶猛的一种。
水手们几下便把那条鲨鱼给开了膛,里面什么都没有,显然它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了。
水手们非常失望,正要把它扔回大海,水手长却发现鲨鱼的肚子里好像有一团很粗糙的东西。
“那是什么?”他喊道。
“噢,真是!像块石头,它吞石头应该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一个水手回答道。
“算了吧,那是一发炮弹,打进了它的肚子里,还没消化呢!”另一个水手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你们都在瞎说!这家伙是个酒鬼,不光把酒喝光了,还把酒瓶子都吞了。”大副汤姆·奥斯丁反驳道。
“啊,鲨鱼肚子里有酒瓶?”格里那凡爵士吃惊地叫道。
“对,是个瓶子。不过这瓶子好像不是从酒窖里拿出来的。”水手长说道。
“奥斯丁,你把那个瓶子小心地取出来,海上的瓶子里常常会装有重要的信件。”爵士指示着。
“你真的这么认为?”麦克那布斯少校问。
“我认为有这种可能。”
“噢,我不想跟你抬杠,或许那瓶子里真有什么秘密呢!”少校回答说。
“马上就会有结果了。现在怎么样了,奥斯丁?”爵士着急地询问着。
“瞧!”水手长转过身来,小心翼翼地把那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鲨鱼肚子里取出来的、模模糊糊有些像瓶子似的东西拿给爵士看。
“好,叫人去清洗干净,把它送到艉楼来。”
奥斯丁马上执行了爵士的命令,把瓶子清洗干净以后,送到了方厅的桌子上。
格里那凡爵士、麦克那布斯少校、孟格尔船长三个人围桌而坐。一般来说女人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所以格里那凡夫人也站在了一旁。
在海上,人们总是会把每一件小事都当做大事。
大家静静地盯着那个离奇的瓶子,猜想着其中的内容: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闲着没事的航海者胡乱写的打油诗?
格里那凡爵士亲自动手检查着那个瓶子。他聚精会神,动作小心,就像一位英国检察官在搜寻重案的线索。
格里那凡爵士这么做一点也不小题大做,因为貌似平凡的外表下常常会藏有重要的信息。
这是个细颈酒瓶,非常结实,厚厚的玻璃上缠着几圈铁丝。这是法国香槟省的产品,如果你用它砸椅档子,即便把椅档子砸断了,这个瓶子也安然无恙。
这就是这个瓶子在海上历经无数次碰撞而不碎的原因。
“是克里克酒厂的瓶子。”少校顺嘴说道。
P8-10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湾南特,其作品有六七十部之多,收入《奇异的旅行》丛书中。他作为科幻小说的创始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本书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描写了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内有三封用英文、法文、德文写的因海水浸泡而模糊不清的信件。他们根据残存的字迹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三十七度线的某个地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为营救他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罗伯特和玛丽的请求下,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同行的除玛丽和罗伯特外,还有格里那凡爵士的夫人海伦、麦克那布斯上校和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等人。他们找遍了位于南纬三十七度线的所有陆地,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遇到过地震、洪水和野兽,还同匪徒和土著人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是一部值得大家阅读的小说,在掩卷之后,依然会令你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