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幸福从这里开始(附光盘庐江讲座第1辑)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蔡礼旭//钟茂森//肖陈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辑)》是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幸福人生讲座的精华集萃,是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幸福教程。快节奏的生活经常使人们感到疲于奔命,身不由己。书中的3位老师蔡礼旭,钟茂森,肖陈颖,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通达的了悟,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如何运用这传承五千年的智慧去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德行与智慧的提升,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更能强烈感受到对生命的关怀与感恩。

家和则万事皆兴,孝顺则百善皆来。有智慧地去教育孩子,便会成就其一生的人格与幸福。读罢全书,便觉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有智慧,转身便是。

内容推荐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是一部指导现代人获得身心和谐、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人生智慧宝典,倡导大众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解行并重、知行合一,获得五福临门的幸福人生。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辑)》收录的是蔡礼旭主讲的《家和万事兴》,钟茂森主讲的《百善孝为先》,肖陈颖主讲的《爱心伴孩子成长》。

《家和万事兴》是蔡礼旭老师教学演讲的核心课题。蔡老师为我们开解了古代婚礼“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深刻内涵,进而阐述夫妻关系对维系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经营夫妻关系、如何维系家庭的和谐。夫妇为五论关系之首,夫妇和则家道成。夫妇在相处的过程中能时时不忘走入婚姻的初心,以情义、恩义、道义相交;以身作则,力行孝道,养亲身心,为下一代做出“身教”的榜样,便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家道家风。

《百善孝为先》,钟茂森博士主要讲解了“为何称孝为百善之先”、“孝的真实义”、“孝如何力行”三个方面的内容。他结合《孝经》中古圣先贤的孝道教育,开解“孝为德之本”、“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道理,向人们诠释了孝是人生修德立业的根基。演讲中最精彩感人的部分,是钟博士讲述自己三十年来在母爱的教育、圣贤文化的熏陶中快乐成长的过程。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他时时不忘回报亲恩,以亲志为己志,勤学苦读,一次次圆满母亲的志愿,最终成为一代优秀学子。

《爱心伴孩子成长》,是肖陈颖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和体会。她告诉我们,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她认为德行教育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落实《弟子规》,让孩子重力行、重实质,孩子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才能懂事、乐学,并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演讲中,肖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向我们证明了古圣先贤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行之有效。

目录

庐江,复兴中华文化的至德要道(序一)

修身为本 教学为先(序二)

第一篇 家和万事兴

婚姻是人世间最大的事

比嫁人更重要的是什么

选择另一半的智慧

各自责,天清地宁

家的温暖来自于无私付出

时时不忘初心,爱情永葆新鲜

爱的行为是成全

让先生爱上回家

夫妻和睦,家道兴旺

把孝道做给孩子看

孝悌传家,代代幸福

孝悌存心的孩子会有大格局

如何塑造孩子的人格

孝心可以感天动地

点点滴滴念亲恩

真诚体会父母的心境和需要

财物轻,怨何生

懂得吃亏,才有厚福

念恩,才能感恩

爱的言语保家安

第二篇 百善孝为先

孝为德之本

开启中华孝道的圣者大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远渡重洋报母恩

感恩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

七条戒律,直追尧舜

奉事师长,亲承师长教诲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

孝开启本性宝藏

如何将孝做得圆满

孝的真实义

孝道的传承

从孝亲到五伦大道

孝何以力行

孝母之心,圆母之愿

力行孝道,天下归仁

第三篇 爱心伴孩子成长

影响我一辈子的老师

告别“救火队员”

一手动千手就会动

好成绩就等于幸福的未来吗

试卷之外的胜与负

关注和塑造孩子的内心

让孩子的心变柔软

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

感恩心是动力之源

礼是恭敬与谦让

关注孩子内心的天平

长养孩子的智慧和判断力

幸福人生最完美的教材

教育的眼光要长远

向老祖宗和同行学习

犯错的时候就是教他最好的时候

孩子闯了祸,如何教育

学会温柔地坚持

因材施教是真平等

在承担中历练成长

谁是真正的英雄

从孩子的心地上下功夫

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

肯定和信任的力量

帮孩子改掉坏习惯

多启发,让孩子乐学

试读章节

今天第一堂跟大家分享的是“家和万事兴”。何处是家呢?最近深刻感觉到我们整个民族是一家。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我们全球华人,万众一心,齐心协力面对这个灾难。不管海内外哪一个角落,大家都心系着祖国这些受难的同胞们,不管是物力还是财力,都是尽力付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这次的事件当中感受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都流淌着祖宗的这些教诲。我们懂得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我们与所有受难的人感同身受,希望能成为他们背后最强的动力,能给予他们支持的力量。所以在义演的节目当中,我们看到很多同胞对这些孤儿们讲,你们别担心,你们背后有13亿的家人在支持着你们。这个就是我们的民族性。我们整个民族是一家,所有人都期盼着我们这个家族能够更加兴盛、更加兴旺起来。所以,整个传统文化的复兴,也牵动着海内外华人的心,祖国的强大也让海内外所有的华人感到欣慰,感到光荣。

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大时代,面对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复兴,都希望能尽一份心力。那如何尽心力呢?我们自己的小家就好像这个大家族的一个细胞一样,我们只要尽到我们为人子的本分、为人夫的本分、为人妻的本分,我们在家庭中都尽好我们的本分,在工作当中也都尽好我们的本分,那每一个家庭、企业都会非常的幸福、健康,我们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和谐的。

我们有高远的目标,落实在哪里呢?就落实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所以我们把自己的家经营好,就是对我们社会民族最大的贡献。因为我们做好了,我们的夫妻就是社区的榜样,我们的团体、我们服务的单位就是社会的榜样,那就是功在社会、民族。一个人对社会、民族的贡献绝对离不开他的家庭跟生活,所以让我们自己这个家庭、家族首先能够和睦,就非常的重要。而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是夫妻,夫妇和则家道成,这个家庭的家道、家风就可以兴盛起来。

我们看到社会当中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其实它的根源在夫妻关系。因为夫妻关系和乐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他会非常相信人与人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可是假如夫妻都不和睦,孩子从小看在眼里,连他最尊敬的父母都不和乐的时候,他很难相信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所以夫妻的和乐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还有他对人的一种信任度。我们把夫妇关系进一步展开,就可以了解到,夫妇的和睦直接维系着社会、国家的安定。因为夫妇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组成,有夫妇,而后才有父子关系,才有兄弟关系,进而延伸到君臣关系跟朋友关系。

夫妻是孩子的榜样,夫妻关系好,父子、母女……这些关系就和乐,孩子就懂得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恭敬父母。他踏入社会,自然就能尊重领导,效忠于他的单位。俗话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所以真正要让所有的单位、企业兴盛,有更多的忠臣出来,根源还是在家庭,在于父子关系,在于孝道的承传。兄弟和睦了,他踏出家庭的时候,自然觉得,跟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所以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很自然地就和乐。因此夫妻的和睦、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走入家庭、走入婚姻,这是人世间最大的一件事情。

在古代的婚礼中,结婚那一天,丈夫要去迎娶的时候,先要昭告天地。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我是没有这个经验。我看大家都在点头,好像都昭告过天地。从这里,我们就能了解到,我们的文化里面,婚姻是不是两个人的事?夫妇的结合是要对社会负责任的,要昭告天地。我们两个今天结合了,我们要期许这个家庭出来的孩子能利益这个社会,能利益这个民族,而不给这个社会添负担,甚至要为两个家族往后更幸福的未来负责。所以这也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昭告完天地,迎娶以前有一个仪式,是父亲举杯敬儿子的这个礼节。在整个成长过程当中,都是我们给父亲倒茶、敬酒,怎么可能父亲给我们敬酒?大家有跟父母一起用餐,或者跟爷爷奶奶一起用餐,这个时候,你父亲站起来说:“儿子,来,爸爸敬你一杯!”你们有没有遇过这种情况?假如是我爸爸敬我一杯,我怕我会从椅子上面掉下来,很不习惯。从小父母在我们心目当中是非常崇高,让我们非常佩服的。所以那个仪式当中,父亲是代表我们的家族敬儿子。这个酒的背后、这个仪式的背后,是告诉儿子:儿子,你今天将迎来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我们这个家族的家道,今天就要交到你的手上了。父亲是代表家族敬儿子,希望他提起这一份使命。所以婚礼也离不开我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孝道。

婚礼的意义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嗣”。“上以事宗庙”,就是把祖宗的家道传下来,承先;下以继后嗣,启后,就是给后代子孙一个好的榜样。我们有上一代,我们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是密不可分,没有代沟的,合成一体,就是这个“孝”字。儿子时时想着要孝养父母,成立家庭以后,也要以孝来治家。上一代时时都想着,如何教育好、如何爱护好下一代,所以这个“孝”字是儿子背着老子,密不可分。当儿子接受父亲这一杯敬酒,也接过了父亲交给他的这个责任。这个影像留在他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相信在整个迎娶的过程当中,他会深深记住这一件事,他能感受到婚姻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份责任。P3-6

序言

庐江,复兴中华文化的至德要道

得知北京出版集团决定出版《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2辑,我听了十分高兴。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2辑的出版,勾起了我的万千思绪。作为跨世纪老人,我这大半生有两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一件是,年轻的时候,想到延安学习革命理论,没有去成;一件是,古稀之年,想到庐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也没有去成。此两件事,时过境迁,现在,只能圣地观光,无法领略当年的风光与情趣,不想还罢了,一想起来,心里便不是滋味。

当年的延安,有一个抗日军政大学,人称“抗大”,为革命培养了万千英豪。正是这些誓死复兴中华的健儿们,奔赴各个战场,领导人民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今日的庐江,有一个中华文化教育中心。这个肩负复兴中华文化重任的教育中心,通过弘扬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伦理道德教育师资和社会文化教育工作者。教育中心还以各种办班教学活动,配合汤池镇人民政府构建和谐示范镇,为中国和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和谐”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可以建成的。

庐江,作为复兴中华文化的前哨阵地,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点燃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复兴中华,重在复兴中华文化。而庐江正是起到了先头军的作用。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于2009年外迁马来西亚。中心外迁了,但是它的精神永存。几乎在它外迁的同时,一个以学习《弟子规》为主题、以庐江幸福人生讲座为主要模式的“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大型公益论坛开遍神州大地,备受人民热爱。这种论坛开始是民办的。当时,人们不约而同地借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妙语,把这种由庐江精神推动的论坛称作“星星之火”,满怀信心地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到2010年初,全国各地出现了党委政府与群众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可喜局面。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党中央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就是把中华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就是坚定不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执政为民的。当看到中华文化能够发挥重大功能,看到人民群众倾心欢喜中华文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会不动心的。

《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2辑,辑录了六位大家的演讲稿,这就是:蔡礼旭的《家和万事兴》、钟茂森的《百善孝为先》、肖陈颖的《爱心伴孩子成长》、李越的《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靳雅佳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周泳杉的《新世纪健康生活从饮食开始》。这六篇讲稿,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为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华文化由儒释道组成,此三家经典浩繁,从何处入门?孝为中华文化的根,敬为中华文化的本,落实在生活为孝亲尊师,扩而大之,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中华文化的总纲。

儒释道三家经典各有其根、茎、枝叶、花果。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明确指出,学习中华文化首先要抓住根本。例如,儒家的根在《弟子规》,学儒,首先要在学习《弟子规》上下功夫。一语道破天机。即将出版的《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2辑展现的正是《弟子规》的真谛。此事,对我教育甚深。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真理性,下决心学习儒家经典。在一家老年大学,我读了两年《易经》,读了一年《论语》,都是当作儒学来读的,效果不大。当我听到庐江的教学理念以后,茅塞顿开,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弘扬《弟子规》的工作之中。我和牛淑卿副教授合著的《大家都学弟子规》一书,就是在庐江精神的鼓舞下写成的。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近几年公益论坛的传播,“学习《弟子规》,做好中国人”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全国人民的心中。这是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为复兴中华所做的又一重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复兴的应该是礼仪之邦,任务十分艰巨。但是,这只是复兴中华万里长征走完的一小半路,更艰巨的任务,就是还在后头的建设礼仪之邦的任务。《幸福从这里开始——庐江讲座》第1、2辑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它的出版值得大贺特贺,原因就在这里。是为序。

中央党校资深教授 任登第

2013年4月27日于岐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7: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