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雨/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叶广芩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广芩所著的《雨/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精选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主题,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人生智慧,都能够对今天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启迪。

本书附注了简洁的导读性文字,力求在某一方向上打开我们的思维,青少年读者不妨将之与一般教科书上的讲述两相对照,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启示。

内容推荐

《雨/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共收录了叶广芩的5部中短篇小说。通过描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坎坷和不幸,表现人性的宽厚和善良,传递了一种刚健自强,坚韧从容的气度。

目录

导读 企盼“温情”

唱晚亭

豆汁记

乌鸦卡拉斯

熊猫“碎货”

试读章节

姐儿两个,姐姐趋于老旧,喜欢穿茶色的裙子,配以咖啡色的皮鞋,琥珀的项链,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其实衣服质地、颜色以及饰物的搭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很有讲究的;妹妹衣服的颜色较为鲜亮,爱穿休闲装,常常是大红大绿,快六十的人了,却极富青春气息,让人看了为之一振。姐姐满头白发,没有杂色,梳理得一丝不乱,后面挽一个弯弯的髻;妹妹白发中夹杂着灰,烫着短发,将额前的一绺染成了淡紫,带了些许浪漫与俏皮。我最喜欢看的是姐俩穿和服出门的时候,姐姐若穿藕荷色绣碎樱的,妹妹肯定是淡青绣唐草的,姐姐穿鹅黄,妹妹就穿淡粉。姐俩收拾得清丽无比,无可挑剔,蹬着木屐一前一后从院里走过,向遇到的每一个人鞠躬问好,那情景让人觉得像是刚从天上飘下来的神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仙女下了凡,飘逸潇洒极了。我常常想,有机会应该把俩老太太请到中国去,给服装学校的学生们好好讲讲女性服装色调搭配,她们在这方面算得上是专家。

当然,打扮需要有经济基础,我相信俩老太太有相当厚实的家底。从她们佩戴的很传统的首饰来看,我揣测得出那些珠宝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其中任何一件都不是我能置办得起的。姐俩都拿着可观的养老金,因为经历过原子弹爆炸,医疗费全部由国家负担,但她们都很健康,一年四季没见哪一个闹过病。反倒是我,今天感冒了,明天胃疼了,动辄往医院跑。老太太们见我常说,叶桑,你得活动呢,小肚子已经起来了。

老太太们的锻炼方式是遛狗。她们养着一条灰色的秋田犬,犬的唇毛上有两个白点,个儿很高大,近乎于狼一样,是日本的名狗,老太太们管它叫“贺茂”。日本叫这个名字的多是男性,八成贺茂也是条雄性犬。小区禁止养狗,但是管理人员奈何不了这俩老太太。老太太们说她们的狗已经是老“人”了,老人都应该有个平静欢乐的晚年,不管是人还是狗。管理员到家来做工作,让她们将狗处理掉,贺茂立着毛喉咙里很不满地呼噜,还冲管理员龇牙,不是绳子拴着早就扑过来了。贺茂和那位管理员是死对头,全楼谁也不怕贺茂,只有管理员怕贺茂。管理员私下跟我说过狗的问题,说如果“桧峰之星”的狗影响到我,哪怕给我带来极小一点点不便,我也有权反映,必要时甚至可诉之法庭。我们住的小山叫做“桧峰”,在广岛西区的海边,风景很美,管理员将太太们称为“桧峰之星”,想必山本和柴田是桧峰地区家喻户晓的名人。在广岛,地道的当地老人不多了,广岛居民大部分是从外边迁进市内的,真正的广岛城内市民大部分死于原子弹爆炸,残存者多属侥幸。我们所住的这一片白楼的小区,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建立起来的,这之前是一片长满桧树的山坡。我和“桧峰之星”们都住在一层,一层阳台外面是分属于每一户的小草坪,用铁栏杆隔着。当然也只有一楼才有这样的待遇,上边二楼三楼都没有。贺茂在草坪东南角有个窝,白天尽职尽守地趴着,也不叫,傍晚的时候就坐在阳台玻璃门前,定定地向里面看,等着老太太们带它出去遛弯。俩老太太遛狗,已经成为小区的专门风景。贺茂抖动着一身光亮的灰毛,颈圈上挂两条绳索,山本、柴田各拽一条。

P8-P10

序言

在为中学选编的“郭沫若诗歌读本”的“序言”中,我曾经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郭沫若的青春写作属于20世纪之初,在那样一个除旧布新的历史转换时期,留学东洋、目睹世界景象的郭沫若以青春的激情和自信勾勒着他理想的新天地、理想的新生命,没有这番激情就没有现代中国文明的动力;同样地,一个世纪之后,我们继续走到了一个新旧更替的关节点上,历史继续召唤着中国的青春代。但是,青春代是否都如郭沫若当年那么主动、自信和胸怀宽大呢?阅读今天的‘青春文学’,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敏锐,很多的聪慧,很多的感伤,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其实当年的郭沫若都有过仔细而深刻的表达,在他的诗歌、小说与自传当中,只是常常为一味‘逐潮’的人们所不知罢了;但是,平心而论,与当年的青春郭沫若相比较,今天的抒情却少了一份天狗的雄健、凤凰的昂扬与‘太平洋抒怀’的阔大与气势,新世纪的青春有理由从逼仄中冲决而出,从自恋中升腾开去,那么,回头细读郭沫若,或许就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这里道出的其实是我对当今青少年阅读状况的基本认识。追逐青春、享受青春永远也不需要理由,但是,什么样的文字最有资格成为我们青春的伴侣却实在大有讲究。郭沫若式的青春文学并不只有灵敏和感伤,更有雄健、昂扬与阔大,这就是文学经典的意义。

生命的成长需要它的伴侣,它的朋友,它的导师,而文学经典就是我们最好的同行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记录的是那些曾经的“青春代”,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和今天的我们一起梦想,一起失落,一起挫折,又一起忧伤和一起求索,他们的体温温暖了我们,他们的思考启迪着我们,他们的奋斗鼓舞着我们,于是我们也有了勇气、智慧和方向。

这样表述,并不是轻蔑和排斥当下流行的文字品种——青春写作、网络文学乃至各种博客、微博等等,而是提醒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经过岁月沉淀的生命的记录才能够与我们的灵魂形成深度对话,才能够在一个更隽永的方向上释疑答惑,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

那么,究竟怎样阅读这些文学的经典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让经典回归我们自由的感受,让文学直接与我们的生命对话。作为这一原则的反面,指的就是教科书式的阅读和机械的理论搬用。

长期以来,在僵化的教科书学习中,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在中小学阶段,那就是千篇一律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艺术特色”;到了大学阶段,也是各种理论概念的简单搬用,好像将这些教科书模式运用娴熟了,就“读懂”了文学作品。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很可能恰恰远离了鲜活的文学本身,久而久之,甚至已经习以为常,再也没有办法打开我们的感受,真正进入文学的世界了。

今天,我们常常将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称作是“鉴赏”式的,以示其缺乏理性思辨的严密与知识概念的完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事实。然而问题在于,让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理性思辨与知识概念崇拜的却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是引入中国的种种外来理论的形态给了我们直接的启发,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启发过程当中,被我们轻易抛弃掉的正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弥足珍贵的基础:文学的鉴赏与解读。

现代中国的文学研究“超越鉴赏”、抛弃文本解读之后,试图直接进入理性王国的大厦,然而这个由别人的概念、别人的术语所建构起来的大厦却似乎并不那么听任我们摆布。特别是当外来的学术与思想一旦在政治形势的巨变中,缩小为某一类型的思想(如苏俄)之时,其消极性的一面便更加突出了。例如,在过去,我们总是在鲁迅小说中挖掘现代革命史的形象说明,将鲁迅的文学当作革命家论述的佐证,这样一来,鲁迅就慢慢脱离开了文学的鲜活,成为僵死的历史说教。

鲁迅小说必然蕴含重要的社会人生主题,这一点似乎无可怀疑。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对于所谓“社会人生主题”的理解不可过于狭隘,也就是说,“主题”往往存在于作家情感深处对人生的基本关怀,而不一定是当时流行的某些历史观念。鲁迅小说就是这样。过去的鲁迅研究,一味在现代革命史的长河中寻找鲁迅的“革命”意义。最后,鲁迅的意义只存在于教科书里的历史主题,似乎这些主题不存在于鲁迅小说就不能证明鲁迅的价值。政治家关于中国历史性质及近现代历史的论述直接被挪作鲁迅小说的主题,这些理解都大大地曲解了鲁迅,也缩小了作为“文学”的鲁迅小说的丰富性。例如,在传统的鲁迅研究中,人们常常提及他小说的“社会批判”主题,其实这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因为,仔细阅读鲁迅小说,我们就不难发现,作为鲁迅这一“社会”关注的创作,其中并没有中国现代化所必要的政治主题、经济主题与军事主题,尽管过去也有人不断将它附会于一些政治主题(如《风波》与张勋复辟,《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等等)与一些经济主题(如《伤逝》与自由婚姻的经济基础问题等等),但事实证明都与鲁迅小说的文本逻辑相去甚远。从总体上看,鲁迅并没有致力于空泛的“社会批判”,如何提高和改善中国人的生存质量才是他“社会”关怀的核心。如果说他进行了怎样的“社会批判”的话,那么这样的“批判”也就集中于我们这个生存的环境是如何以种种的形式剥夺和扼杀人的生存权利,削弱人的生存质量的。

也就是说,鲁迅社会批判的中心其实就是对摧残人权现象的批判,鲁迅所悲哀的是中国人的“非人间”生活。

这样的文学阅读也就才与我们自己的生命关怀、人生成长联系了起来,文学经典也就成了我们亲切可感的对象。

本套丛书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精选近百年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时间跨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我们看来,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家,都无一例外地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主题,而凝结于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人生智慧,都能够对今天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启迪。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在编入每一种作品的同时,都附注了简洁的导读性文字。这些文字不是用来牵制大家的理解,相反,它们都力求在某一方向上打开我们的思维。青少年读者不妨将之与一般教科书上的讲述两相对照,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7: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