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远古人类起源地之一,而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五千多年。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绵延至今,不曾被割裂。从秦皇汉武开始,直至鸦片战争前夕,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备受世人瞩目,这足以令所有的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读史,是因为历史中有我们的根,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甚至还有我们的未来。读史、明史可以使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撷取有用之精华,激发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使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轻装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微经典编委会编写的《不可不知的中国历史常识》以朝代为顺序,收录了从“元谋人”到“清朝灭亡”数百个历史词条。
微经典编委会编写的《不可不知的中国历史常识》以朝代为顺序,收录了从“元谋人”到“清朝灭亡”数百个历史词条。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我们绕开艰深繁杂的典籍,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解读中国历史,讲述了历史上风云人物的功过是非、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再现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基本风貌。全书脉络清晰,思维严密,力求使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中国历史常识了然于胸,并从中挖掘有用的精华。本书由“先秦时期:中华历史的先声”、“秦至南北朝:王朝更替中的乱世”、“隋唐时期: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五代辽宋元: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明清时期:最后的帝制王朝”五章组成。
贞观之治
唐太宗登基后,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时刻以此为戒。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他勤于政事,发愤图强,减免刑罚,休养生息,竭尽所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还积极推行均田制和科举制,唯才是举,发展经济。唐太宗治下的朝堂,出现了众多能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温彦博、戴胄、王珪、李靖等,皆是当时的杰出人才。经过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治理,唐朝一跃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人口倍增,经济兴盛,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这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时期,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入藏
青藏高原是吐蕃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松赞干布即位,成为吐蕃的赞普(意思为“君”),他统一了吐蕃各部,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松赞干布设立职官,制定军事制度,创立文字,修订律法,并且希望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松赞干布先后多次派遣使臣入唐求亲,欲与大唐联姻。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下令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由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入藏,松赞干布在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入藏后,将中原一些特产也带了去,如蚕等。唐朝的一些风俗也随之进入西藏,有些吐蕃大臣开始穿绸缎衣服。此外,随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一批工匠,他们修建的建筑在吐蕃的建筑形式中融入了中原的建筑风格,最著名的是大昭寺。而且,吐蕃还参照唐朝的历法制定了自己的历法。自此,唐朝和吐蕃之间和平相处了二十余年。到了唐中宗时期,又有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唐朝和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二圣临朝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原是太宗的才人,太宗驾崩之后入感业寺剃发出家。唐高宗永徽二年(651),高宗下诏召她入宫。深得高宗宠爱的武则天,在永徽六年(655)被立为皇后。由于高宗个性软弱,身体虚弱,而武则天却机敏聪明,通文史、识大局、有谋略,所以从显庆五年(660)高宗患上风疾之后,武则天就开始帮助高宗处理政事。麟德元年(664),朝廷的大权已经全部掌握在了武则天手中,“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从此高宗和武则天被大臣称为“二圣”。
武则天称帝建周
唐高宗李治于弘道元年(683)驾崩,其子李显即位,这便是唐中宗。中宗登基不足三个月,便被武则天废黜,另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之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光宅元年(684),徐敬业为反对武则天临朝听政,在扬州举兵,朝廷出兵迅速平定叛乱。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加尊号“圣母神皇”,称呼改为“陛下”。为了反抗武则天专政,李唐宗室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纷纷举兵讨伐,皆被朝廷军队镇压,之后,武则天开始整肃李唐宗室。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上皇位,将国号定为“周”,年号天授,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P88-91
历史对个人,乃至民族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从哪里来?会有怎样的际遇?将要走向何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又将如何?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那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中。读史可以使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撷取其精华,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轻装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然而,辉煌的中华文明留下的历代史籍卷帙浩繁,单是《二十四史》就有三千两百四十九卷,约四千万字,现代人生活忙碌,哪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这些巨著?即使时间充裕,可史书中艰深难懂的文言文,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了。
为了能使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轻松读懂中国历史,编者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绕开艰深繁杂的典籍,撮其要旨,采取简明扼要、生动轻松的叙述方式,编成了这本《不可不知的中国历史常识》。
本书以朝代为顺序,精心选取了二百多个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变革性强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作为历史常识呈现给读者。这一个个历史常识串联起来,再现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风貌,讲述了历史上风云人物的功过是非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全书脉络清晰,思维严密,力求使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中国历史脉络了然于胸,并从中挖掘精华。如果能使读者从中受益,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