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撇捺编著的《倒提笏板》内容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适逢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将于宁夏银川召开,本书编者特将牛撇捺作品依出版或创作时间顺序重新汇辑编目、校勘整理,按主题分类,编为八卷文集,集中展现作者近三十年的创作成果,以飨读者。
牛撇捺编著的《倒提笏板》内容介绍: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倒提笏板》是该丛书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一句口号,叫先富带后富。乍一听,此话极有道理,也极有吸引力与感召力。先富者不能为富不仁,麻木不仁。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带领后富。后富者呢,等到先富们富了真富了大富了,回过头来带自己,省时省力省心,比较简便,比较经济,也比较可行。既然自己没心力没能力没魄力先富,只能等别人先富了,来带自己。这似乎与自然进入社会主义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善哉矣,先富带后富!
先富带后富的口号有问题吗?冷静一想,概念似乎有毛病:谁是后富?先富起来的人只是一小部分,改革开放进行了近三十年,中国的富人,相信超不过百分之五。有百分之十可以称之为穷人,日子一般化的是绝大多数。这些人是“后富”?这百分之九十五中哪些沾“富”字,哪些可以界定为“后富”?
如果未富不富就可以称之为“后富”,那么陈胜吴广相对于秦二世就是“后富”,李自成相对于朱由检,杨白劳相对于黄世仁,也是后富。今日那些贫困线以下的,喝不上洁净水,吃不饱山芋蛋的农民,失地失业的贫民、流浪者、乞讨者相对于大款大腕也是“后富”。问题是,终其一生,甚至推及他们的子子孙孙,他们富得了吗?如果永远沾不上那个“富”字,又怎么能说是后富呢!
不错,未富的赤贫者中有后富了的。刘邦打下江山“后富”了,一改一个亭长的窘况;朱元璋称帝后“后富”了,不再当和尚不再乞讨不再喝潲桶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了;洪秀全“后富”了一阵子,在天京大兴土木,大娶嫔妃,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后富”的程度还满高;禹作敏“后富”了,在大邱庄整出了不小动静,过去一天的工分不值一元钱,后来一条皮带就一万多元;吴仁宝“后富”了,他把华西村整成了一座不小的城镇。可是,后富者人数实在是少之又少。
从历史的流程看,未富不富者中,后来绝大多数没有富。
先富带动后富,有一个技术问题,如何从天文数字般的未富者中发现“后富”,从而去引导和带动他们?未富者中谁又能证明自己可以“后富”,从而去寻求“先富”的支持与帮助,甚至拿出相关的文件来,要求“先富”们带动带领。
先富带后富,看来不但难以操作,而且难以理解。实际上,相对于有限的资源、市场、机遇,一部分人的富裕就注定了另一部分人的穷困,一部分人的先富,也注定了另一部分人永远不能致富。生活的逻辑如此,历史的辩证法也如此。
西哲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看来此话一点不假。
如何解决致富、先富、后富等等的问题?要给政策让人们富,也要对富者有一定制约措施,有对贫者的帮助提携手段,办法多一些,手段硬一些,思路开阔一些,决策更实际一些,如此,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或者说共同小康的目的。P1-2
《牛撇捺文集》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0余篇。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适逢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将于宁夏银川召开,本书编者特将牛撇捺作品依出版或创作时间顺序重新汇辑编目、校勘整理,按主题分类,编为八卷文集,集中展现作者近三十年的创作成果,以飨读者。
各卷均以初版书名或所收篇名之一作为卷名,个别卷名略有改动。其中,第一卷《民族情怀》、第二卷《中国精神》、第三卷《意识荒草》、第四卷《犹抱琵琶》、第六卷《倒提笏板》为杂文作品;第五卷《历史碎片》为历史散文;第七卷《昨夜西风》收录作者不同时期的随笔散文和诗歌作品,初版各书的前言后记以及为他人所作的序言、书评、文学评论等亦收入本卷;第八卷《文化尊严》收录的是作者各个时期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专业的学术论文。文集每篇文章均注明最初发表于何时何处或创作时间,全部文章除改正少数印刷舛误,均保持完整原貌。第一卷第二卷中部分文章早年发表或出版时有所删减,本次编入文集时,在作者的帮助下查遗补漏,还原了最初的创作风貌。同时文集也收进了作者近期创作尚未发表的若干作品。
编辑工作,历时一载,犹感各方相助之雅,然编者能力有限,如有阙漏,咎何能辞,恳请作者、读者多加谅解。春风大雅,秋水文章,文化艺术的繁荣复兴未能尽知,然文集问世,幸作者半生的思想结晶之得传。读其书,知其人,书缘起于此。壬辰岁初,编者谨记。
2012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