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虫记(第2卷树莓桩中的居民全译插图珍藏本)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法)法布尔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跨越文学与科学领域的不朽经典,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它是“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法布尔以高超的文学造诣将—个个小生命描绘得惟妙惟肖,揭示了它们的习性、婚恋、繁衍和死亡等方面的知识。在探究昆虫的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本书为《昆虫记》第二卷,在本卷中,法布尔记录了毛刺砂泥蜂、石蜂以及西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虫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各种实验,讲解了它们鲜为人知的感官性能、心理活动……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

《昆虫记》卷二中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辛勤筑巢繁衍后代的石蜂以及西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虫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各种实验,讲解了它们鲜为人知的感官性能、心理活动……法布尔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

目录

《昆虫记》总序:享受生命的细节之美

第一章 荒石园

第二章 毛刺砂泥蜂

第三章 一种未知的感官

第四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

第五章 黑胡蜂

第六章 蜾蠃

第七章 关于石蜂的新研究

第八章 我的猫的故事

第九章 红蚂蚁

第十章 浅谈昆虫的心理学

第十一章 黑腹狼蛛

地十二章 蛛蜂

第十三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

第十四章 西芫菁

第十五章 西芫菁的初龄幼虫

第十六章 短翅芫菁的初龄幼虫

第十七章 多次变态

试读章节

我梦想有一块土地。一块不太大,但有围墙包围的土地,避免公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一块几经日晒雨淋,荒芜不毛,人们见到都会远远躲开,却得到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青睐的土地。在那块几乎无人经过的土地上,我不用担心被打扰,可以专心地与砂泥蜂和泥蜂交谈,我们之间的对话也许会遇到些困难,而试验可以将它完整地诠释;有了这片土地,我不用再将时间耗费在远行的路途中,不用再四处奔走,我可以在这里展开伏击,设下陷阱,守在一旁,时时刻刻都可以观察到试验的效果。一块土地,是的,我希望得到一块土地,我苦苦追随着这个梦想,然而,梦想是否可以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当一个人每天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的时候,想要在旷野中购置一片土地,并建造一座试验室,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在穷困潦倒的现实生活中显现出百折不挠的勇气,并且坚持了40年,梦想中的试验室终于要建成了。这是我不断努力、顽强奋斗的结果,但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我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也许我能腾出一些时间来。我说也许,是因为我甩不开脚踝上苦刑犯的锁链。愿望终于实现了,只是晚了点儿,我美丽的昆虫啊!我很害怕桃子成熟的季节,我的牙齿不够坚固,享受不了这种美味。是的,只是晚了点儿,曾经开阔的天际,现在已成了大幕低垂、令人窒息而且日益渐小的穹庐。回想往事,除了已经失去的那些,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后悔的了,甚至对那已逝去的20年光阴我依旧无悔,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往事历历在目,让我感到无比疲惫。我在想,究竟值不值得继续自己的生活。

一堵危立的断墙周围是一片废墟,借助石灰和沙的力量,断墙依旧岿然不动;这断墙好像我对科学真理的一片热忱。哦,我灵巧的膜翅目昆虫啊,我对你们的爱,是不是足以让我继续书写关于你们的故事呢?我会不会力不从心呢?为什么有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将你们遗忘了呢?为此,有些朋友指责我。啊,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忘却和懒散才抛弃你们的。我想念你们,我一直深信节腹泥蜂的窝还会向我透露些动人的秘密,飞蝗泥蜂的捕猎过程还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但是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不幸的命运作斗争,那段时间中,我孤立无援,被人们抛弃。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前,我必须确保自己可以活下去。请你们告诉他们吧,他们会原谅我的。

还有人指责我用词不够庄重,直接说,就是没有干瘪、无聊的学究气。他们如果遇到读起来令人愉悦、不会感到疲倦的作品,就认为那些文字没有说出真理。照这个说法推理,只有用词晦涩难懂才算是思想深刻。你们这些带蜇针和盔甲上长鞘翅的,无论多少,都来到这里,为我辩护,替我澄清吧!告诉他们我跟你们是多么亲密无间,我多么耐心地观察你们的生活,多么认真地记录你们的行为。是的,你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作品没有公式化的虚空,没有一知半解的猜想,而是准确地描述自己所观察的事实;没有添加一点儿内容;也没有删减一点儿内容。谁愿意去向你们求证就尽管去问吧,他们会得到同样的答复。

我亲爱的昆虫们,如果因为我对你们的描述还达不到令人生厌的水平,所以被这些正直的人所怀疑,那么我只能对他们说:“你们是把这些昆虫开膛破肚,而我在研究活生生的它们;你们让昆虫变得可怖又可怜,而我让人们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你们在酷刑室和解剖房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伴着蝉的歌声去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在研究着昆虫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在探寻生命。我为什么不将自己的想法更深入地表达出来:野猪搅浑了清泉;博物学本来是非常适合青年人的,可是由于越分越细,割断了其中紧密的链接,如今,已经变成让人又讨厌又嫌弃的专业了。与其说我是为了那些企图浅薄地知道本能问题的学者、哲学家们而写,其实我更是为了广大的年轻人而写。我希望他们能因此而热爱这门已经被你们弄得污秽的博物学,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保持客观、翔实的同时,不用你们那种八股的科学性文字去书写的原因。你们运用的文字好像直接搬来了休伦人的语言。这种情况,唉,已经司空见惯了!”

不过,现在这并不是我最主要做的事了,我要说的是我梦想中的那块地,我要把它改造成活的动物学试验室。我终于在一个荒僻的小村庄里找到了这块地。这是一个荒石园,当地人说,“荒石园”指的是一块寸草不生、卵石遍布、百里香蔓延的荒地。这片地十分贫瘠,即使用犁耙辛勤耕种也无法改善,当春天偶尔下雨,地上也许会长出少得可怜的小草,只有绵羊会到来。不过我的荒石园还好,因为在无数乱石中还残存少量的红土,所以能长点作物,据说那里曾经有葡萄生长过。我为了种树而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这块地四处深埋着宝贵的根茎,由于被埋的时间太长,部分已经成了炭,只有三齿长柄叉能够锄入这种地里;可遗憾的是,曾经生长过的植物已经没有了。百里香已不在,薰衣草已不在,曾经一簇簇的灌栎也不见踪影,这种矮矮的小灌木可以连成小片的荆棘丛,人们只要稍微抬腿就可以跨过它。这些植物,尤其是前两种,因为可以提供膜翅目昆虫所要采集的原料,可能对我有用,我必须把它们再次栽到用三齿叉刨开的土壤中去。

在这块曾经被翻动以后长时间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生长蔓延着大量不需要我专心培植的植物。最重要的是狗牙草,这种可恶的禾本科植物,就算是三年激烈的战争也无法把它根除;数量上屈居第二的是矢车菊,一个个都挺着倔犟的身躯,浑身是刺,或者长着星形的棘,这块地上长有两至生矢车菊、丘陵矢车菊、蒺藜矢车菊、苦涩矢车菊,其中第一种最多。在嚣张蔓延的矢车菊丛中,样子最凶恶的西班牙刺柊张牙舞爪地探出手臂,像枝形大烛台似的,火焰就是那大大的橘红色花朵,刺茎像钉子般坚硬。长得比它高的是伊利大翅蓟,翅蓟的茎有一两米高,孤零零地挺着,延伸至顶端出现一个玫瑰色的大绒球,它的盔甲不比刺柊差。不能遗忘的还有刺茎菊科植物,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恶蓟,它全身长满刺,就算专业的植物采集者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其次是叶脉边缘呈矛头状的阔叶植物披针蓟;最后是好像带刺玫瑰花结般的染黑蓟。荆棘的新枝丫像带钩的长绳一样在这些蓟中匍匐穿梭,上面还结着淡蓝色的果子。只有穿着半高筒靴才能在丛生的荆棘中观察膜翅目昆虫采蜜,否则只能忍受着腿肚子被刺破的疼痛。只要土里有一点春雨留下的水分,就会从由两至生矢车菊黄色的头状花序铺成的地毯上生长出角锥般的刺格和大翅蓟细长的新枝丫来。这种生命力顽强的荆棘,肯定会展现出妩媚妖娆的姿态。但是,当干旱的夏天来临时,这里只剩一片干枯的枝叶,只要一根点燃的火柴就能将整块地点燃。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土地,打算从此跟昆虫彼此亲密无间地生活在极乐伊旬园,我的伊旬园就是这个样子。我与艰辛的生活争斗了40年才得到了这块地。P20-23

序言

1915年9月,91岁高龄的法布尔在家人的扶持下,坐在轮椅上最后一次巡视了他毕生钟爱的“荒石园”,在这块“矢车菊与昆虫”钟爱的土地上,法布尔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十卷横,跨科学与文学领域、史无前例的伟大经典——《昆虫记》。

法布尔全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好奇心重的法布尔从小就表现出对自然异乎寻常的热爱和出众的观察力。15岁时,他以公费生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亚威农师范学校。毕业后,18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便是自然科学史。在随后的几年内他继续努力自修,陆续获得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士学位,并在1855年拿到科学博士学位。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就决定终生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

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法布尔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其间,他曾写作出版了各种科普书籍,将科学新知与各类自然科学知识介绍给大众。执教期间,法布尔的授课方式灵活、自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保守派与教会人士却因他在公开场合向妇女讲述花的生殖功能而抨击他,甚至中止了他的课程。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使法布尔心灰意冷,他辞去了学校的教职,也不得不放弃了到大学任教的愿望,举家迁往奥朗日定居,一住就是10余年。在这10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昆虫记》第一卷的写作。也是在这段期间里,他遭遇了丧子之痛,《昆虫记》第一卷末就有他怀念爱子的文句。

《昆虫记》法文原名为Souvenirs entomologiques,意为“关于昆虫学的回忆”。法布尔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昆虫解剖和分类,而是直接在野地里进行实地观察,或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进行培养研究,生动详尽地记录了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绘,正是《昆虫记》的最大特色。《昆虫记》十卷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段落,比如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述:

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正是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才会让每一个读到《昆虫记》的人都感到无比的震撼,那一个个小虫子,清晰地在我们眼前活跃着,那充满活力的自然和生命之美几乎触手可及。为了更好地对昆虫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在第一卷《昆虫记》出版后,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乡下的一栋房屋和一公顷的荒地,并将这块荒地命名为“荒石园”,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对昆虫的观察与实验中去,直至逝世。就是在这里,他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后九卷的写作。

《昆虫记》被人们称为“昆虫的荷马史诗”,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起被认为是人们必读的科普经典。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书籍或百科全书,《昆虫记》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是一种如孩子般天真的入文品格。《昆虫记》中没有种属科目的严格分类,而是由那些或美丽或丑陋的昆虫自己出场,展示出一幅幅生动旖旎的昆虫生活风俗画。书中充满了像孩子一样对未知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也充满了法布尔本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状态。他会,为发现昆虫天赋本能的不同,而高兴、为圣甲虫成功推起粪球而激动,在他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描述下隐藏着睿智的思考,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又亲切地找回了丧失已久的内心的纯净与静谧,唤起了我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自始至终,法布尔的《昆虫记》都是谦逊的、平和的,没有对生命的随意摆布、没有可笑的妄自尊大,他孜孜不倦地在“荒石园”中观察、记录了30多年,平和地向我们传达着那些关于昆虫们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知识,也让我们在这种平和、温暖的心态下,重新思考生命的含义与价值。

《昆虫记》传入中国,始于上世纪20年代,首倡者就是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和周作人二兄弟。周作人在1923年发表短文《法布耳昆虫记》说:

法布耳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的够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纪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运命,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一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他的叙述,又特别有文艺的趣味,更使他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戏剧家罗斯丹批评他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者一般的想,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写”,实在可以说是最确切的评语。默忒林克称他为“昆虫的荷马”,也是极简明的一个别号。

周作人还曾感慨地说:“羡慕有这样好书看的别国少年,也希望中国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即使在现在的混乱秽恶之中”。鲁迅自1924年起就在收集《昆虫记》的日本译文,多次在他的文章中强调《昆虫记》的重要意义,并对《昆虫记》的翻译寄予厚望。正是周氏兄弟的这般推崇、介绍,国人开始知道并翻译法布尔的《昆虫记》。

从世界范围内讲,《昆虫记》的翻译都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最早开始翻译《昆虫记》的英、美两国都没有出版过严格意义上的全译本。而追踪欧美文化最快最多的日本倒是从一开始就尽量求全,第一套全日文译本的《昆虫记》由大杉荣在上世纪20年代翻译完成。自上世纪30年代到现在,在我国面世的《昆虫记》译本越来越多,但大多以选译或节译本为主,真正意义上的全译本寥寥可数。而各版本由于编译初衷不同,虽然各有特点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或为单册内容完成而删改原文、或为其文学阅读性而忽略科学严谨性、或为其全而文字不宜阅读,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了这套十卷全译插图版的《昆虫记》。

本套书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阅读性,是一套真正适合阅读的全译本《昆虫记》。本书根据法文版十卷本原著为底本进行分卷、翻译,同时参照对比了美国入的分专题多卷选译本、日本大杉荣版《昆虫记》的内容,力求全尽,将一个完整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同时,我们的翻译工作在坚持“反映原著原貌”的原则上,特别强调了译文文字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希望通过我们的翻译,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原著中朴实清新、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充满了盎然生机的情趣和诗意。对于原著中穿插的大量希腊神话、历史事件、《圣经》典故、拉丁文诗歌我们也加入大量针对性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加方便流畅地阅读。

《昆虫记》一书中提及了上千种昆虫,并提及了很多动物、植物等,内容繁多,为了让读者对书中所涉及昆虫和动植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特别加入了大量精确、细致的手绘插图,全十卷共计约1800幅。这些图片有近200幅来自于《昆虫记》法文原著中的原始配图,其余近1600幅则是我们根据文中法布尔的记述,参考实际昆虫形态设计并重新绘制的。书中的全部插图均由手工绘制,既精美又准确地描绘出昆虫的真实形状。同时,每幅图片均配有简洁、专业的图说,与法布尔的文字意境可谓相得益彰。希望这些通过我们精心编辑的插图和图说能够帮助读者亲身融入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去,轻松地感受自然与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最后,在本书的翻译、编辑工作中,得到了国内众多昆虫学家的帮助和指导,在这里特别对专家群致以由衷的感谢。

编者谨识

2010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法布尔是一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达尔文

《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则不愧为“昆虫的荷马”。

——(法)雨果

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周作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