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点化先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周兵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列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据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今传《列子》的思想主旨遵循了道家传统的自然主义世界观的立场和方法,其学说近于庄周,但其中又杂有东晋人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因此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后世假托列子之名所作。《列子》包含了不少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文学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如《力命篇》、《杨朱篇》又是魏晋玄学思想的曲折反映。

周兵编著的《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

内容推荐

《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

《列子》的思想与老庄相近,一般被视为道家作品,它探讨了宇宙起源、自然更替和人类行为等规律,捷出了一些启人思考的见解。它主张顺从自然,安时处顺,超脱自然的束缚,享受人生的快乐;它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它反对人为的技巧,推崇超人为的自然而神奇的力量,这些和道家十分相近。同时,它还和儒家有相通之处,如书中有推崇孔墨的言论,宣讲仁义、忠信、精诚等思想。

《列子》一书中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对人们影响很深,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朝三暮四、夸父日、杞忧天。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

《列子处世大智慧——列子今读》由周兵编著。

目录

天道篇

杞人忧天/3

虞舜问道/6

黄帝悟道/8

圣人无伤/10

太宰问圣/12

与南郭子交朋友/15

商汤王问天地之始/17

大禹迷路/19

季梁求医/21

幼童驳倒大人/23

列子好游山玩水/25

人生篇

启期先生的快乐观/31

林类谈生死之乐/34

列子买酒/36

穆王幻化(之一)/38

穆王幻化(之二)/40

你我皆幻影/42

主仆苦乐/44

老聃的糊涂观/46

孔子之忧/49

孔子论弟子/51

人乡随俗/53

管鲍之交/55

名声有真假/58

富贵如烟云/60

凡人的乐趣/62

身正影子就正/64

列子拒食/66

阴差阳错/69

害人害己/71

赵氏之忧/73

祸福相依/75

虞氏之灾/77

美丑变换/79

渔人玩鸟/82

心志篇

精诚所至/87

朝三暮四/89

华子想患健忘症/92

燕人悲心/94

龙叔的怪病/96

愚公移山/98

小孩偷斧/100

扁鹊行医/103

造父虚心学驾车/105

技艺篇

尹生向列子学飞行/109

伯昏对列子论射箭/112

国氏的偷盗秘诀/114

梁鸯谈如何饲养虎/116

颜回学划船/118

目不识火/120

驼背人说捕蝉/122

纪浩子驯斗鸡有方/125

邓析戏人/127

大力士公仪伯谈力气/129

公孙龙的奇论/131

詹何垂钓/133

余音绕梁/136

偃师造人/138

纪昌学射/140

伯乐荐人/142

失羊之喻/145

治国篇

法官断鹿/151

子产训弟/154

尧传天下/156

晏婴讥笑齐景公/158

杨朱论治国/160

治理强盗的秘诀/162

孔子学游泳/164

附录 庄子故事

鲲鹏与斥鹅/169

不皴手之药/171

庄周梦见蝴蝶/173

罔两问影/175

丽姬悔泣/176

庖丁解牛/177

笼中的野鸡/179

饮冰解忧/180

螳臂挡车/181

颜回心斋/182

支离疏/183

安命乐道/184

相濡以沫/185

啮缺问王倪/186

绦忽与浑沌/187

臧与谷亡羊/188

抱瓮老人/189

轮扁斫轮/190

东施效颦/191

返归天真/192

邯郸学步/193

无穷与微小/194

井底之蛙/195

望洋兴叹/197

庄子吊妻/198

鲁王养鸟/199

外物之过/200

捉蝉的学问/201

削木为镰/202

东野稷驾车/203

蹈水之道/204

祝宗人说猪/205

甘泉先竭/206

螳螂捕蝉/207

林回弃璧/208

腾猿/209

鲁少儒/210

真画者/211

爵禄无变于己/212

百里奚养牛/213

至人之箭/214

心无旁骛/215

吴王射狙/216

《诗》《书》《六锼》

不如《狗马经》/217

徐无鬼相狗相马/218

勿卤莽灭裂/219

触蛮之争/220

涸辙之鱼/221

任公子钓鱼/222

神龟/223

无牵挂的人/224

子贡探望原宪/225

无功不纳赏/226

大盗的大道理/227

畏影恶迹/229

庄子的遗嘱/230

打碎龙珠/231

杀龙的绝技/232

曹商使秦/233

试读章节

黄帝悟道

黄帝是古时候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即位的十五年时间里,辛苦奔波,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人民也很拥护他。他很高兴,于是就开始保养起生命来了。耳朵听美好的声音,眼睛看漂亮的色彩,鼻子闻香喷喷的气味,嘴里吃着可口的食品,尽情享受。虽然如此,他却又黄又瘦,头昏脑胀,有气无力。于是,他转而为国为民而忧。又过了十五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想尽心尽力为人民谋求幸福,却一样地肤色枯焦,头脑昏迷。

于是黄帝大为感叹:“我犯的错误真是又大又深啊。以前我为了贪图享受,身体弄成这样;现在我为百姓操劳,身体仍然这样。我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黄帝抛开所有事务,离开宫殿大堂,解散侍卫人员,毁坏所有乐器,把膳食品种也减少了许多,退下来住在普普通通的房子里,心无外骛,形不二用,三个月不理国政。他在白天做梦,梦见自己游到了华胥氏国。华胥氏国在弁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距离中国不知有多远,不是车船所及,更不用说步行了。在那个国家里,没有老师,也没有官长,一切听其自然,毋须别人干涉,那里的百姓,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任其自然。人们不以生存为乐,不以死亡为苦,也无所谓短命和长寿;不晓得爱护自己,也不晓得疏远外人,所以无所谓亲爱和憎恶,也没有什么东西让他们感到害怕和顾虑。水不能淹没人和庄稼,火也不烧伤人,刀砍鞭打人不痛,皮肤被挠也不觉痒。坐在空中好像踩在实地,睡在虚处好像卧在床上。云雾不能妨碍人的视线,雷霆不能扰乱听力。美的丑的都不能扰乱人的心情,高山峡谷不能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一切只要凭精神就行了。

梦醒之后,黄帝非常高兴,因为他从这个梦中悟出了宝贵的道理。他把天老、力牧、太山稽等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说:“我心无外想,形不二用,专心考虑保养身心、治理外物的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得到。我疲倦而睡,梦境竟是这个样子。到今天我才悟到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不可以用实心求到的。”

又过了二十八年,国家极为太平,几乎和华胥氏国一样,而黄帝却在此时升天了。百姓都为他而失声恸哭,一直延续了两百多年。

黄帝梦游的寓言,无非是告人以道家无为之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大治,这对于战国征战称雄的局面无疑是一剂清醒药。可是,在今天,作为一国的领导者,就不应该幻想什么无为而无不为,那是一种误人子弟的理论,国家元首应该励精图治,一心为民,在其位谋其政。如果当了国家一把手而不干事,那人民选你干什么呢?人民肯定要把你赶下台去。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以“无为”为骗人幌子的领导、干部太多了,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种理论的两面性。

圣人无伤

列子问关尹:“听说道德修养达到极高境界的人,如果在深水中游泳不至于窒息而死,到火里去走不至于烧伤,在极其高峻而狭窄的地方行走不至于战栗心虚。我想向你请教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地步?”

关尹说:“这是由于他秉承并聚积了纯正之气的缘故,正气使他超越了一切而变得无所畏惧,外物不能伤害他。这与聪明、技巧和勇敢这些东西没有关系。聪明只能使你知道某些道理,技巧只能使工作更加快捷,勇敢只能使你免于怯懦,它们都不能使你超越于外物。一切有形状、相貌、声音和颜色的,都是物品。为什么这种物品和那种物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些物品比别的物品高出许多倍呢?这些都是由于受到形态和质量的影响。有些物品高妙之极,达到无形的境界,在那样的境界中可以达到没有什么变化。能够这样,纵使有人考查,也是无法去了解清楚的啊!它将居于不超过常度的境界,隐藏于无始无终的状况,运动于万事万物的首尾。它的本性完整,气质纯真,个性也不展露,跟万物的原始形态相贯通。能如此,则本性保持完整,神质毫无破绽,外物怎么能浸润进去呢?像上面所说的这种至人,吸风饮雨不觉得饿,宿山石不觉得冷,行走如风,来去无踪。即使他喝醉了酒,坐车时不小心从车上跌落了下来,纵然出点毛病,也不会死亡;即便他的骨骼跌伤了,但它所遭受的祸害却比别人轻,这是因为他本人神志完整。坐车的时候他没有知觉,跌落在地上也没有知觉,他的胸中没有生死观念,当外物和他身体相碰撞的时候,他就不会受到伤害。这种人在醉酒时尚且能不被外物所伤,更何况他头脑清醒,神志完整的时候呢?因此,至高境界的圣人由于把身心藏于自然,所以外物不能伤害他。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之类的话,一个不修养自身的人,常会招辱受侮,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受别人欺辱的。诚如此故事所说,一个人头脑清醒,神志完整,他就会善待自己,检点行为,别人就会尊重他。如果我们时常提醒自己,相信“人不能侮我,是我自己侮我”,我们就不会招受外物的伤害。P8-11

序言

《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据考证,它是晋人时的作品,“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看来,《列子》并不一定是列子本人所撰。

《列子》的思想与老庄相近,一般被视为道家作品,它探讨了宇宙起源、自然更替和人类行为等规律,捷出了一些启人思考的见解。它主张顺从自然,安时处顺,超脱自然的束缚,享受人生的快乐;它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它反对人为的技巧,推崇超人为的自然而神奇的力量,这些和道家十分相近。同时,它还和儒家有相通之处,如书中有推崇孔墨的言论,宣讲仁义、忠信、精诚等思想。对杨朱也十分推崇,记载了许多杨朱的言行(虽然杨朱未必说过这些话,做过那些事)。该书还洋溢着很浓的虚无之味,常以梦、幻化、坐忘等方式表达出作者向往超脱的思想。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糅合众家,启人智慧的优秀著作。

《列子》一书中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对人们影响很深,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朝三暮四、夸父日、杞忧天。这些故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列子》一书中还有大量的哲理故事,可惜这些故事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其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鉴于此,笔者不揣自己学识浅陋,意欲为光大祖国传统文化聊尽绵薄之力。在研究之余,把《列子》中的故事一一抉择出来,作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期使之更通俗,更贴近生活,同时力掘其中蕴含的哲学义理,力图使之既通俗又启人思考。但笔者才疏学浅,虽欲奉呈赤心,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恐鄙陋见笑于大方之家,恳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于此先示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