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编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学版)/新课标大阅读丛书》讲述了17世纪,一名英国水手鲁滨逊·克鲁索不安于中产阶级的那种平庸舒适的生活,多次出海经营。在一次去非洲贩运黑奴的途中海上遇难,飘落荒岛。他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依靠个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谋食建屋,制器养畜,开荒耕种,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回到文明社会的故事。全书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作品还保持着巨大的魅力。
丹尼尔·笛福编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学版)/新课标大阅读丛书》讲述了:英国青年鲁滨逊·克鲁索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天,他不顾家人劝阻,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踏上了航船。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鲁滨逊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只有他一人得以生还,并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
鲁滨逊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精神,鲁滨逊盖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鲁滨逊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孤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返回英国。
那时,鲁滨逊的父母已经双亡。鲁滨逊收回巴西庄园的全部收益,并把一部分收益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我们沿着海岸向北航行,计划横渡大洋,直奔非洲。航行了大约十二天之后,我们穿过了赤道。不料,我们突然遭到一股强烈飓风(jufeng,发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海洋上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常伴有暴雨)的袭击。这股飓风从东南方向刮来,接着转向西北,最后刮起了强劲的东北风。猛烈的大风连刮了十二天,我们只得让船随风漂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在这十二天中,我每天都担心被大浪吞没,船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一个指望能活命。在这危急的情况下,风暴已使我们惊恐万状,而这时船上又有一个人患热带病死去,还有一个人和那个小佣人被大浪卷到海里去了。
于是,我们想改变航向,但又遇到了第二阵暴风,风势与前一次同样凶猛,把我们的船刮出当时正常的贸易航线。狂风不停地吹,情况越来越危急。一天早上,船上有个人突然大喊一声:“陆地!”我们刚想跑出舱外,去看看我们究竟到了什么地方,船却突然搁浅在一片沙滩上动弹不得了。滔天大浪不断冲进船里,我们都感到死亡已经降临了。
幸亏我们船上还有一只小艇,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大副抓住那只小艇,大家一起用力,把小艇放到大船旁。然后,我们十一个人一起上了小艇,解开小艇上的缆绳,就听凭上帝和风浪支配我们的命运了。虽然这时风势已减弱了不少,但大海依然波涛汹涌,排山倒海的巨浪向岸上冲去。我们半划着桨,半被风驱赶着,大约走了四海里多,忽然,一个滔天大浪从我们后面滚滚而来,瞬间就把我们的小艇打得船底朝天——我们都落到海里,东一个,西一个。大家还来不及喊一声,就通通被波涛吞没了。
最后,历经九死一生,我终于在海浪的冲击中挣扎着来到岸边,攀上岸边的岩石,在草地上坐了下来。我总算脱离了危险,捡回了一条命,心里感到一种死里逃生后的高兴。
这时,海上烟雾迷蒙,我隐约看见海滩上那只搁浅了的大船,庆幸自己能够活下来。然后,我开始环顾四周,看看我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一看,我的情绪立即低落下来。我虽然成功脱险了,可又怎么能生活下去呢?我浑身湿透,却没有衣服可更换;我又饥又渴,却没有任何东西可充饥解渴。我看不到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出路,有好一阵子,我像疯子一样在岸上狂乱地跑来跑去。
夜色慢慢降临了,我找了点淡水喝,吃了点烟叶充饥。为了躲避猛兽袭击,我爬上一棵大树,尽可能躺得稳当些,以免睡熟后从树上跌下来。我从树上砍了一根树枝做成木棒防身。由于过度疲劳,我很快睡着了,睡得又熟又香。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这时,风暴已过,天气晴朗,海面上恢复了平静。然而,最使我惊异的是,那只搁浅的大船,又被冲到了海滩边上。我得设法上大船,希望在上面能找到一些日常用的东西。
到了中午,海面风平浪静,天气炎热,我便脱掉衣服,跳下水去。可是,当我游到船边时,却没法上去,因为船离水面很高,没有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我绕船游了两圈,忽然发现一根绳子从船头上挂下来,我抓住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船去。船上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我想方设法,费尽周折,每天都运一些东西到岸上去。在接下来的十三天里,我到船上去了十一次。我已把我双手拿得动的东西,通通搬了下来。
我用取回的帆布和自己砍的树枝做了一顶帐篷;把所有怕雨淋的东西都搬到帐篷里面;把空箱子、空桶在帐篷外围成一圈,防备野兽的袭击;再用木板把帐篷从里边堵住,在地上支起一张软床,头边放上两支手枪,身旁还放上一支长枪,方便随时取用。就这样,我熬过……
P13-14
语文是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课程。
语文先天就具备重要性,时常被喻为百科之母。要想学好语文,只读十二本几十万字的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去做:“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悦人生。阅读可以使人变得自信、好学、睿智、高尚。正如有人所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高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小学六年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段,也是阅读书籍的黄金时期。“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正是读书时。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典籍汗牛充栋;世界上的国家、民族成百上千,名家名作浩如烟海。帮助广大小学生遴选能为语文素养、道德修养打底子的阅读精品,是出版这套精品文库的初衷与价值所在。我们组织了一支人多质优的专家团队,进行策划、选材、编写.计划分批推出总量为上百本的精品文库,以丰富图书馆、阅览室的馆藏.充实家庭藏书。这套精品文库内容十分丰富,以文学作品为主,涵盖历史、哲学、科学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有古今诗词选本、国学经典注本、中外名著节本、作家名人读本等。以期用较少的篇幅,提供最值得阅读积累的、有张力的、能让人受用一生的精品读物。 为了阅读方便,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文本标注了“拼音”,以帮助学生顺利阅读;难懂的字词辅以“注释”,以帮助学生弄懂古诗文及生僻字词的大意;每本书末,精选了“作品感悟”,以帮助学生加深阅读印象.提升理解力和鉴赏力。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要求。每位老师和家长都有引导、指导、辅导孩子读书的责任——点燃他们阅读的心灯,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就从阅读这套丛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