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现代足球最先流入我国的城市之一,理应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和腾飞多做贡献。近年来,本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感不仅要在青少年中切实抓好足球基本技战术的普及和提高,还需要提高对足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扎根于深厚足球文化土壤上的校园足球,才能确保其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李毓毅、王平特编写《文化足球之魂》一书,围绕足球文化这条主线,通过现代足球发展的历史、掌故、轶闻、事件的瞬间,以及名人话足球等章节的阐述,力求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让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足球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激发起他们对校园足球的热情和爱好,为足球回归校园大声呐喊,为中围足球的崛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化足球之魂》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体委、上海市足球管理中心联合编写,分成9个部分。分别叙述足球的起源,足球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世界个主要国家的足球风格,足坛巨星的成长之路及其启示,足球明星所取得的成就和他们的个人魅力,世界主要足球国家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以及足球世界所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恶劣事件给人们的警示与足球管理部门相关的管理措施等内容。
本书由毓毅、王平主编。
现代足球源于英国
由于封建文化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竞逐,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蹴鞠从中国流传到英国后,英国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了这项运动的质变
大唐盛世,蹴鞠活动也迎来了昌盛时期,随着与域外贸易和交流的拓展,这项运动开始向外传播,经波斯、埃及、意大利辗转传播到英伦三岛。据记载,由于当时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蹴鞠传达到英国时,马匹已经累死,只剩下一个球了。英国王室仍视为珍宝,蹴鞠仅限为王室的专有活动,禁止民间享受这种娱乐活动。
而英国民间的“足球”游戏,最早来自于踢骷髅头。11世纪,丹麦人入侵英格兰。一天,英格兰人在挖掘战场时,偶然挖出了几个丹麦人的头骨。想起丹麦人入侵的罪恶,这些英格兰人极为愤怒,他们抬脚狠狠地冲着骷髅头踢去。泄愤之余,又从中体味到了踢“球”的乐趣。于是,越来越多打扫战场的英格兰人参与其中,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小孩也加入了踢“球”的行列。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头骨太硬,踢起来脚痛,于是将牛膀胱吹气扎紧后来代替头骨——现代足球就此诞生。民间的这种爱国行为深深打动了英国国王,为了褒奖民众的爱国热情,国王下令王室足球开始对民间开放。很快,足球运动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当时英国最为流行的体育娱乐之一。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不过,当时的比赛仅仅是项娱乐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镇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双方“运动员”一拥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将球踢进对方的闹市区,就算胜利。如果皮球中途窜入居民屋里,运动员也会一窝蜂地冲进去乱砸乱踢,常常把屋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房主只好自叹倒霉。即便是路上行人遇到皮球滚来,有时也会遭受一场飞来横祸。因此,当时球赛一来,人们就像躲避灾难一样关门闭户。久而久之,这样的球赛遭到了市民们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只能在空地上进行,闯入闹市区者重罚。从此就逐渐出现了专门的足球运动场。
在英国足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一些伦敦周边贵族私立学校的孩子们,开始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游戏。学校鼓励学生们参与团队体育运动,为的是强健其体魄,也为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此时的足球运动,根本没有什么规则可言,手抱脚踢,阴雨下、泥地里也一样奔突暴走,展现出无限的青春热情和力量。
孩子们从这些学校毕业后,大部分都直接进入牛津和剑桥深造,在两所最高学府里,文明社会的未来栋梁们,也在课余时间用这项“野蛮”的游戏来享受生活中的另一种乐趣。足球,对他们来说是展示雄性魅力的游戏。在那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任何新奇事物都会激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这项起始于牛津和剑桥校园的运动,很快又在工矿底层民众中得到开展,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
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就将足球列为表演项目之一,结果丹麦队以9:01钱胜希腊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奥运会足球冠军。从1900年的第二届夏季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
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国际足联规定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参赛限制。从此,现代足球运动得以迅猛发展和传播。
P8-9
序一
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已融入当今人们的生活,成为跨越国界的世界共同语言。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更成为全球亿万球迷的盛大节日。
足球运动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她的出现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进步,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孕育了现代足球。环顾世界足坛,欧美地区风格流派迥异,『rLI现出各自民族与地域的文化与特征,不同的足球环境和民族文化土壤,培育出了一代代光芒四射的足坛巨星和“王者之师”,由此给绿茵场增添了无穷魅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足球工作十分关注并寄予殷切期望。他曾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多次谈到中国足球,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足球的三个愿望:一是中国足球队进世界杯;二是中国能举办世界杯;三是中国有朝一日能获得世界冠军。要实现这个中国足球梦,足球运动就必须重返校园,从青少年足球抓起。
上海是现代足球最先流入我国的城市之一,理应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和腾飞多做贡献。近年来,本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感不仅要在青少年中切实抓好足球基本技战术的普及和提高,还需要提高对足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扎根于深厚足球文化土壤上的校园足球,才能确保其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特编写《文化足球之魂》一书,围绕足球文化这条主线,通过现代足球发展的历史、掌故、轶闻、事件的瞬间,以及名人话足球等章节的阐述,力求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让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足球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激发起他们对校园足球的热情和爱好,为足球回归校园大声呐喊,为中围足球的崛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
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
李毓毅
《文化足球之魂》一书从前期策划、编撰到出版,历经一年多时间终于面世,而且恰逢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揭幕,不能不说是次极佳的机缘巧合!
近年来,中国足球在国际和洲际各项大赛上屡遭挫折,国内“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呼声日趋高涨,足球重返校园已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体育局会同上海市教委,筹划出版一本适合初中以上青少年的足球知识课外读物,用以配合校园足球的开展。
现代足球自诞生迄今已有150多年,在一个半世纪里经历了传播、发展、完善、壮大的历史进程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运动”,并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可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孕育了现代足球运动。我们认为,以往在青少年的足球普及和提高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重于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比赛规则的传授,却很少有意识地介绍和传授有关伴随现代足球成长背后的各种文化现象及人文内涵。而足球文化的缺失,势必影响到校园足球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对编撰此书十分重视,由市体育局局长、市足协主席李毓毅和市教委副主任王平担任主编,市足协常务副主席邱伟昌担任副主编并具体负责策划和编撰工作,邀约了本市各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和足球界行家,从足球的起源、演变、传播、发展,到青少年钟爱的足球偶像、上海足球发展的历史印迹及名人与足球的渊源等等,完成了九个篇目74篇文章,几经修改方成此书,希望能获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詈。
鉴于目前国内向青少年专门介绍足球文化的书籍寥如晨星,《文化足球之魂》一书的编撰,只能说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一次粗浅的尝试,因而其中不免有遗漏或不足之处,恳请足球界学者、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上海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报社,以及资深体育摄影师沈惠章、张其正、洪南丽、周国强、郭一江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文化足球之魂》编委会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