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实质是笔者计划用于投资技术分析培训而写的教材,是对国内技术分析失望之后的自救产物,主要希望能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一张学习技术分析的线路图及思维方法,即捕鱼的网而不是现成可吃的“鱼”。希望投资者通过本书能重视和掌握结构分析方法,也希望读者能借此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者的整套技术分析体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陈立辉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实质是笔者计划用于投资技术分析培训而写的教材,是对国内技术分析失望之后的自救产物,主要希望能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一张学习技术分析的线路图及思维方法,即捕鱼的网而不是现成可吃的“鱼”。希望投资者通过本书能重视和掌握结构分析方法,也希望读者能借此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者的整套技术分析体系。 内容推荐 《市场乾坤》主要是对笔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浓缩,即整理汇编,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笔者整个技术分析系统的精华与普及读本,从结构和使用价值上看,也是一本全新的书,目的是希望能为投资者贡献一本高质量的、经得起各种检验的投资分析高级教程及学习指南,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深刻、全面、精练,又图文并茂。 目录 第一篇 市场、投资、技术的宏观结构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本质 一、资本市场的本质是社会物质能量运动 二、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高级阶段的衍生物 三、资本市场是经济利益大竞局 四、资本市场的利益生物链 五、资本市场社会学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运动属性与投资 一、市场运动的自组织原理方法论 二、市场波动的必然性与投资机会 三、市场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利润来源 四、市场运动的可知规律与投资可行性 五、价格未来轨迹的不确定性与投资风险 六、预测是市场运行与投资的内在组成部分 第三节 投资的基本面、技术面、理念一体化 一、技术分析的性质 二、基本面、技术面之间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三、基本面和技术面在投资分析中的不同功能 四、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 五、投资与投机 六、不可或缺的正确投资理念 第四节 基本面的结构分析要素 一、基本面的层次及在不同资本市场的差异 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牵引大趋势 三、货币供给左右大趋势 四、产业变迁创造投资机会 五、企业管理决定长期投资价值 第五节 投资的心智结构 一、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二、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三、心力与投资相吻合 第二篇 价格趋势的结构与周期技术 第一节 价格以波浪方式运行 一、波浪中的阴阳对立统一 二、波浪遵循从阳到阴的固定次序 三、波浪的分形单元 四、浪中浪 五、关于波浪理论 第二节 价格趋势与周期循环结构 一、趋势单元 二、趋势规模 三、趋势周期内循环及顸部反转 四、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本质差异 五、趋势周期外循环与底部反转 六、趋势底部和顶部的异同 七、趋势的三位一体要素匹配 第三节 趋势势能测度及强弱区间 一、势能测度与MACD指标 二、势能强弱区间划分及功能 三、势能的最大峰值、谷值及背离 第四节 趋势大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大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上升趋势时空三阶段 三、上升趋势价能三阶段 四、上升趋势价量三阶段 五、下降趋势三过程 六、关于长线投资 第五节 趋势中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趋势中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趋势底部构造技术研究 三、趋势顶部构造技术研究 四、趋势波段与调整波段的时空关系 五、趋势中的波段性头部 六、趋势中的价格突破 七、一些常见的强势波段蓄势启动形态 八、关于波段(中线)投资 第六节 趋势小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趋势小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趋势波段中的常见小形态 三、关于短线投资 第三篇 常规技术分析要览 第一节 均线(切线)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均线的本质是跟踪趋势 二、均线的特点 三、均线运用要点 四、独特的60单位均线 五、均线在趋势中的五部曲 六、均线对底部的双重检验 第二节 形态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形态的特点 二、形态运用要点 第三节 成交量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对成交量的基本认识 二、上升趋势中的量与交易时机 三、下降趋势中的量 四、个股成交量三模式 第四节 K线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K线的特点 二、K线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含义 三、K线运用要点 四、K线的经典买卖定式 第五节 指标的认识运用 一、指标的特点 二、指标的特殊价值 第六节 价格高低点和振荡区间的独特价值 一、阻挡和支撑及相互转换 二、阻力突破的碰、折、破、抽过程 第七节 技术分析的层次与协同共振 一、不同技术分析的层次 二、技术协同共振与买卖时机 三、共振类型 第八节 技术分析中的核心数字 一、2和3 二、20%、50%、1/3、1/2 三、关于黄金分割率 第九节 看盘与盘面技术 一、看盘要点 二、分时形态及分类 三、个股和指数分时形态强弱对比 四、培养感觉穿透力 第四篇 股市专论 第一节 个股上涨驱动力差异与策略选择 一、个股上涨的三种推动力 二、个股上涨的四种模式 三、不同类型股票上涨趋势中的时空差异 第二节 市场认知心理与投资策略 一、选美和羊群效应 二、博傻现象 三、知觉的先后 四、热点与冷点 第三节 选股原则及方法 一、企业面选股的三三标准 二、择强弃弱的技术选股原则 三、走势强弱的基本判据 四、调整对技术面选股的意义 第四节 庄家与庄股 一、善庄、恶庄、投机庄 二、庄家的反常规原理 三、庄股大涨前的脉象 第五节 中国股市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牵引为主,经济规律为辅 二、政策利用,题材投机,价值点缀 三、四线交错并行 四、齐涨齐跌,板块轮动 五、体制缺陷,投资和技术变形 六、转型与预期 第六节 上证指数技术周期的实证分析 一、七个技术周期及特征 二、股指大型底、顸的技术特征及对未来的提示 第七节 投资散户的现状与出路 一、亏损之痛 二、亏损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局限性 三、合适的出路 后记 试读章节 一、资本市场的本质是社会物质能量运动 价格每天都会变化,有涨有跌;每个阶段都会变化,有大涨大跌,也有小涨小跌。导致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构成十分复杂的关系,但如果我们从高度抽象的角度去看的话,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统一归结为社会经济物质能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人类社会是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态,也是最复杂的形态。价格是社会经济运动,必然符合最基本的哲学原理,它本质上也是物质运动,只不过这种物质的形态比较复杂,不像自然界的物质那么单纯。因为,凡社会物质和社会物质运动,都加入了有意识或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个独特物质,从而使得其运动规律大大超越了自然物质的机械运动及其线性逻辑的主要形式,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物质能量系统或社会物质能量场。 在资本市场及其价格这一社会物质能量系统中,主要的物质要素有供求关系、体制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各类投资者等,这些正是我们熟知的基本面分析。这个能量系统的内外各种要素,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经常会积聚起能量场或势能,就像蓄起来的水库一样,这种能量场迟早会摆脱原有的平衡状态,朝某个新的方向形成趋势。 虽然市场运行中加入了投资者及管理者的意识,但依然不能改变市场的物质本源性,且不说意识本来就是物质进化的结果,更因为意识时时刻刻都受到物质的制约。假如一个人手里没有资金(物质的替代品),哪怕他影响市场的意识再强烈,也空无一用;大机构、庄家投资者之所以能操控价格,主要不是他们的意识或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资金使然,即使这样,还要受到更大规模的社会物质力量的制约,并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国家政策对市场影响很大,好像是政府或官员的意识在起作用,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效力,是因为政府有军队、税收、货币发行等强大的物质力量在背后支撑,要是没有这些社会物质或者物质力量不够,政府的话可能就没有人会听,诸侯割据就源于政府物质力量太弱小。 因此,可以说价格波动及其运行趋势只是现象和结果,其背后的本质和原因,是经济物质能量(宏观经济、供求状况、企业经营、投资者)的积聚和释放,它正是“重势不重价”这一投资格言的依据所在。因为,价格趋势是被社会物质势能所决定的,只要势能还在,价格运动就不会停止,价格的高低是阻止不了的。 当然,社会经济物质的运动方式是不同于自然物质的,那就是意识在运动之中有着启动器、转换器和推波助澜的作用,换句话说,社会物质能量及其运动必须也必然要先转换成意识并通过意识来启动。在资本市场上,价格运动不管由什么社会物质力量推动,最终都要通过投资者的认识及心理来转换和完成,所以,在基本面分析中,市场或投资者心理,是需要与其他要素一样被关注的。 二、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高级阶段的衍生物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从实体经济衍生出来并反过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扩大实体经济的规模,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经济资源。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生产的分工和权益的交换,随着分工的深入和细化,权益交换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在最初的市场经济中,只存在商品与商品之间(尽管通过货币实现但本质未变)、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两种权益交换方式,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买卖关系或市场营销,后者就是我们熟悉的公司与员工关系,现在称之为资本和人力资源配置。但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权益交换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到资本与资本之间、资本与商品之间,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金融证券市场,如银行、外汇、债券、股票,后者就是我们还不太熟悉的期货、期权市场。 资本和劳动力的交换形成企业,它决定着一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形成消费及财富的流动,它决定着一国的财富分配合理程度及经济活力状况,它们共同构成我们在技术分析中常说到的实体经济;而银行、股票、外汇等资本与资本间的交换,及期货、期权等资本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则叫衍生经济。 资本市场之所以叫衍生经济,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它从实体经济中发展演化而来;其二,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其三,它的运行受到实体经济的根本性制约。如果实体经济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发达,就不可能形成衍生经济,至少衍生经济不可能社会化,更不要说世界化了。小商品经济或局部的商品经济,在农业社会也是存在的,可农业社会几千年都没能形成衍生经济,就是这个道理。 衍生经济的形成,目的是为实体经济能更好地发展,银行、股票可以为实体经济扩大资金规模,还可以实现资产优化重组,外汇和期货可以给实体经济提供避险工具和手段,同时提高经济运转速度。 现代的衍生经济看起来很强大,而且好像也能独立运行,但在根本上还是受到实体经济制约的,短期内脱离实体经济可以,但如果长期脱离实体经济,就会成无源之水或空中楼阁,是存在和发展不下去的。当然,衍生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有时这种反作用还很强烈,比如,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危害,国际金融资本对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及生产成本的助推,都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实体经济与衍生经济之间的关系投射到技术分析上,其实就是我们常谈到的基本面和技术面之间的关系,基本面和实体经济完全就是一回事,而技术面与衍生经济虽不能完全等同,但视为等同也没有什么错,技术分析的逻辑前提也正是这样来的,否则,技术分析就毫无价值了。 P4-7 序言 《市场乾坤》主要是对笔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浓缩,即整理汇编,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笔者整个技术分析系统的精华与普及读本,从结构和使用价值上看,也是一本全新的书,目的是希望能为投资者贡献一本高质量的、经得起各种检验的投资分析高级教程及学习指南,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深刻、全面、精练,又图文并茂。而《图表智慧》则是与本书配套学习使用的技术案例,它以笔者的技术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国内外数千个股票、期货品种中,收集了数百个相应的技术分析经典图谱,以便投资者更好地学习掌握笔者的技术分析系统。 对投资技术的研究越深入和操作的实践越长久,笔者就越发体会到技术分析本质就是哲学上的时空关系问题,但时空是普遍原理和相对抽象的范畴,必须有更具体的载体来解读,而这个载体笔者认为就是结构和周期,两者是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所在或基石。也是把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统一和综合起来的框架和线索,更是融会贯通学习和运用技术分析的必由之路,笔者的两本普及性高级教程,也是据此来架构和展开的。 结构(同期也属于结构范畴)几乎是和唯物辩证法处于同等位置和级别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为此,在西方产生了结构主义哲学,而现在普遍叫做解构主义。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它是决定事物发展、运行、规律、特征的本源,同时,结构本身也是会变化的,只是变化比较缓慢,只要结构不变,性质就不会变,而只要结构变了,性质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要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咖以利用,必须弄清事物的结构,比如,医疗治病,需要解剖人体的生理结构:利用核能发电,需要知道原子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同样,要认识资本市场,肯定要掌握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而且仅此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结构中去。 结构也是笔者最为重视的研究和投资分析方法,本书及笔者的整个投资技术分析体系,都是建立在结构分析和运用基础之上的,这里可以做个简练归纳:在宏观层面。笔者最看重社会趋势及结构变迁的作用和影响;在企业层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整体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劣;在技术层面,笔者最重视的是趋势的循环周期结构、阶段结构以及与价能结构、价量结构之间的匹配:在投资者层面,笔者最强调的是与市场规律相协调的心智结构。 简单地写上这几句话,一方面希望投资者能重视和掌握结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读者能借此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者的整套技术分析体系。 后记 俗语说,大道至简,可这个“简”字,却很容易被直观地理解为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其真正的含义是建立在深刻把握上的简洁、清晰、明快,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很高的认识境界。 在笔者看来,中国从古至今在其研究及实践的领域做到了大道至简的是老子及其《道德经》、孙子及其《孙子兵法》、鲁迅及其文章、毛泽东及其思想。他们是笔者毕生学习的典范和敬佩的伟人,尽管深知自己很平凡,但并不妨害把大道至简作为追求目标。同时,也是说明技术分析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需要在理论的高度、深度上全面把握到位,才能真正算得上投资分析和具有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简洁明白地与实际、实践对接起来,将深刻的原理化成可操作的技术线路,才能产生现实的效果、效益。至于想要传播或让更多的人认可、学习、运用,更是要做到逻辑坚实有力、思维清晰流畅、概念通俗易懂。结果如何,只能由读者和时间来评判。 总之,没有深刻和整体内涵的简单,是机械片面甚至浮光掠影的,而不能简洁、明快、清晰的那种所谓深奥、庞大、复杂,只是貌似的深刻,实则是陷入学究的象牙塔里无法自拔,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巴菲特和索罗斯两位投资大师,就没有建立什么复杂难解的理论,但他们的理论却都是既深刻又简洁的。国内技术分析的状况,恰恰长期徘徊于两个极端之间,从而使其价值处于游离或边缘状态:一方面,看似层出不穷的各种所谓技术或系统,基本来自很不成熟和规范的股市,且取材于局部时段和特定背景,因此,很多是瞎子摸象和自我想象,陷入细枝末节,停留在片面的现象层面,不具普遍规律性,或者是人云亦云、抄来搬去;另一方面,有少部分研究者则流入玄学,其理论或技术看似高深神妙,实则为空乏无用。 投资就像渔夫捕鱼,要想收获更多的鱼,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质量优良的渔网,它至少要求没有漏洞,最好是网眼恰到好处,二是撒网技能到家。技术分析系统就是投资者的渔网,它的运用就是撒网的技能。可惜,国内投资者比起渔夫来,真是太不幸了,如果渔夫现在想买一张合格的渔网,基本是有保障的,而投资者眼下要想得到一张技术分析的合格“渔网”,几乎还没有保障,主要是现在能提供给投资者的技术分析“渔网”,要么漏洞太多太大,要么网眼不恰当。笔者寻遍国内,用尽各种方法或系统,也没能找到这样一张合格的渔网,出于投资的需要,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来打造一张合格的渔网了。 所以,本书实质是笔者计划用于投资技术分析培训而写的教材,是对国内技术分析失望之后的自救产物,主要希望能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一张学习技术分析的线路图及思维方法,即捕鱼的网而不是现成可吃的鱼。而且,这个培训的对象第一个就是笔者自己,只不过是自我培训。因此,写作重点是搭建一个投资技术分析的完整框架,突出核心内容的要点,侧重面是要把投资技术分析各要素的内在原理或逻辑讲透,但由于内容太多,细节的东西有些不得不几笔带过,有些甚至只能完全省略,图表、案例也仅能适当选择,不可能把所有技术方法涵盖进去,这些难以克服的不足,望读者谅解。 技术分析和一切科学一样,包括理论和基于理论的技术运用两大相互统一的部分,但无论哪一个方面或部分,都不可能解释和解决价格运行中的所有问题,何况技术分析本身就是概率性统计科学,不像古典科学那样具有线性的计算公式和必然性、唯一性结果。因此,对待技术分析也好、市场也罢,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中一部分是技术分析可以解释和运用的,另外一部分则是技术分析无法完全解释和运用的。故而,对待投资和技术分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自己看懂了、技术分析适合使用,就做,否则,就不做,这和其他领域的道理是一样的,哪里都没有万能的技术、万能的工具和万能的人。其实,只要把看懂了的部分做好,就足够发财致富了,不需要万能的技术和股神,就连巴菲特都不认为自己有多神,他的巨大成功,根基同样在自己明白和擅长的那部分,只不过他比任何人都更坚守这一点并持之以恒。可许多所谓技术分析的书籍、文章,总是宣传无所不能、神乎其神的技术和个人,从来不提技术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条件,实质与欺骗无异,那绝不是为投资者服务,只不过是利用投资者的幼稚达到个人目的罢了,这是应该鄙视的。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技术分析也是抱着不切实际的认识和愿望,幻想有一种神仙般的能透视所有市场大行情、大黑马的技术,从而使自己走上快速富裕之路,这些都是愚昧的想法和做法,是从根本上违背客观实际和规律的,不仅不能获得技术分析的应有价值,反而最终只能为技术分析所累所害或为别人所利用。 此外,即使是好的技术分析方法即好渔网,也要结合市场的实际状况来运用,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因为技术分析再怎么好,过去再怎么有效,归纳出来变成书籍、文章之后,就成了一般性的概括或原理,而许多具体的细节情况都被过滤掉了,当重新运用到具体市场、具体趋势、具体品种时,需要投资者补上相关细节,这是任何书籍都无法告诉你的,只能靠投资者自己去做,即使是完整、真实的案例,也是特定市场环境条件下的案例,能给学习者以启发的是其中所蕴涵的原理,而不可能再出现一模一样的案例,可以供投资者简单地照搬照套就能赚钱。 学习和传授任何技术都是这样,都缺少不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双向互动过程,也就是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材、老师那一端,能做的主要是传授基本理论、一般原理即已经织好的渔网,在学生和运用这一端,则需要先消化吸收再具体解决问题即学会撒渔网,后者是老师、书籍代替不了的,所以才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的古谚,请读者一定好好记住这句话,不要就技术学技术,必须重视技术后面的深层理论,更不要脱离实践学技术,否则,技术学习学得再多,依然是跛脚技术,既走不好路,更跑不起来,因为投资技术分析中的理论与运用、思维与经验,永远是辩证统一的两条连体腿,谁也离不开谁。 书中的图表所选用的都是经典形态,其中不少是笔者参与的,有些则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而精心挑选的,这些经典案例既是技术原理的集中和完整体现,更是价格运行的逻辑本质所在。但是,在实际的市场走势中,经典形态或技术出现的概率是不高的,更多的是它的变化或变形,这并不难理解,完全是一般和个别关系在技术上的体现。因此,理解和掌握了一般,其在个别上的局部变化,也是八九不离十、万变不离其宗的。形式的多变和本质的不变,是辩证统一的,用不变的本质把握多变的形式,正是科学、理论、技术的价值所在,也是以不变应万变这句格言的真正含义。 最后要提醒读者的是,由于本教程中许多笔者创立的技术方法理论性较强,不容易理解掌握,因此,请结合配套的《图表智慧》一书一起来学习和运用。 陈立辉 2009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