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性灵的浊酒(序)/2
菜根谭题词/14
澡雪精神:修身励志篇
1.甘于坐冷板凳,还是甘于做鹰犬/2
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5
3.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9
4.走出囚室,若不把痛苦与怨恨留下,其实我仍在狱中/10
5.小人物偏执倒也罢了,大人物偏执成性,就是灾难的渊薮/13
6.宇宙天地之间,一定有永恒不灭的精神存在/15
7.乡愿之徒,貌似好人,实则心怀鬼胎/18
8.形为罪薮,心为恶源,狠斗“恶”字一闪念/19
9.宁要千秋节义之名,还是要保全万千百姓生命之实/21
10.不让英明的一直英明下去,因为没有人一世英明/23
11.强人抢到天下后,都要鼓捣仁义道德/25
12.济人利物,重在存心,存心则无所不可为/27
13.抱不忍之心去杀,抱感恩之心去吃/28
14.于称讥毁誉,俱所不计。一切福国利民之事,挺然为之/30
15.竖起骨头,竭力撑持。咬定牙根,打落牙和血吞/32
1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4
17.贫贱者,指望富贵人来怜悯,不是办法/36
18.你必须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视那些鼠目寸光的人/38
19.咒小人死,管用吗?其实小人一不小心就寿终正寝/40
20.宁我负天下之人,不可天下之人负我/42
21.大事业成就不是靠筋肉、速度、身体灵巧,而是靠思想、人格、判断/43
22.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贤之言/45
23.仗着聪明贬低人,仗着财富欺压人,都是上天的罪人/48
24.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9
25.几百万个帝王,在各自的地盘上,享受孔老夫子的绵绵余荫/51
26.精通机巧却能做到弃而不用,才是真正的高人/54
27.于五浊恶世中得大清净大解脱/55
28.神完气足的混沌,给凿了七个孔后,死了/57
29.道义在胸,不受笼络;浩然正气,冲天贯地/58
30.贪求无度是低贱,帮助别人是高贵/60
31.一团火,可以映耀你光芒万丈,也可以烧你成焦炭飞灰/61
32.听从内心呼唤,做真实的自己/63
33.好文章心与境会,意到笔至;好人品真诚率性,本来如此/65
34.好东西吃太多,坏肚子;快心事过了头,坏人品/66
35.包容别人的缺点,保护别人的隐私,宽恕别人的过错/68
36.真君子光明洒落,伪君子曲径通幽/70
37.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72
38.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73
39.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74
40.愈挫愈奋,活出一口浩然英雄气/76
4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77
温情敬意:为人处世篇
42.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82
43.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83
44.牙齿比舌头硬,但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85
45.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87
46.苏东坡,心灵旺盛的超级猛人/89
47.乌何有之乡丑而不材的树,从没有人去砍它/91
48.炎炎名利场,人何寥落鬼何多/93
49.越简单越安全,越搀和越危险/95
50.对朋友,侠义心肠;做自己,素心如雪/96
5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97
52.把清水搅浑,用泥巴涂自己的脸/99
53.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101
54.也许一辈子都没人顾你的茅庐,但不等于不要心怀天下/103
55.居盖世之奇功必生盖世之奇险/104
56.富贵而悭吝,是败家之兆;聪明而炫耀,是愚蠢之尤/106
57.低调一些,比较稳妥;万言万当,不如_二默/108
58.走不过去,就退一步;走得过去,要让三分/109
59.立身高一层,高则超脱;处事让一步,让则心安/111
60.冯道四朝为官,做了六个皇帝的宰相/113
61.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115
62.得了便宜,亏了天道。身上的畜生恶鬼相,越来越明显/116
63.恩威难测的天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天/118
64.祸福无门唯自召。福可求,祸可避/119
65.水至清则无鱼,君子要含垢纳污,和光同尘/120
66.极端的两头总是相连,所有的真理只有一半正确/122
67.蜜饯吃起来不甜,海味舔起来不成,才是美德/124
68.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125
69.劣币驱除良币,小人陷害忠良,所以君子要敛藏锋芒/127
70.凡是以欲为支撑的,不管外包装有多灿烂,心地终归不纯/128
71.揭短,只能助长其短;斥顽,只能助长其顽/130
72.做表面文章,打肚皮官司/131
73.不动声色,不言好恶。好人用了好用,坏人用了坏用/132
74.好丑心不必太明,善恶心不必太清/134
75.功过分明,将士用命;恩怨分明,众叛亲离/135
76.严嵩拱夏言,徐阶拱严嵩,高拱拱徐阶,张居正拱高拱,前仆后拱,煞是精彩/136
77.世上好物不坚牢。君子,太脆弱,太脆弱了/139
78.一日心期千劫在。相逢一笑,莫逆于心/141
79.赏无可赏,普通的姿势已经对我不管用了/143
80.行不出众,语不出奇,揣着明白装糊涂/144
81.智巧加欲望,是天下最可怕而不幸的组合/146
82.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好制度把鬼变成人,坏制度把人变成鬼/148
83.是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还是逞才使气,卖弄聪明/150
84.急躁偏激,刚愎自用,往往福薄命短/152
85.崇祯对臣子呼来喝去,刻薄寡恩,无爱敬之心/155
86.是非关头站稳脚,安乐窝中醒醒脑,路险桥危急回头/156
87.为节义之士开一个安身保命的药方/158
88.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个挑脚汉/160
89.在伟大中找出渺小,在高尚中找出卑劣,在完美中找出瑕疵/162
天心慧眼:世情物理篇
90.一切如幻,要看得破;人我一体,要认得真/166
91.如果有人说自己成了佛,声称要拯救苍生,那他多半就是魔/169
92.小人的毁谤攻击不可怕,小人的甜言蜜语才是最可怕的/171
93.精明浑厚才有人气,固执偏激难成事功/173
94.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176
95.佞幸小人犹如罂粟,虽有毒,但却诱人/179
96.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180
97.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182
98.诚心和气是真佛,愉色婉言是真道/184
99.嘉靖者,家家皆净也,天下人不待见陛下久矣/186
100.小人,可让陛下飘飘欲仙,但最终要让您的江山蒙尘/187
101.情深意浓但不要嗜欲无度,情清欲淡但不要冷漠无情/189
102.好人睡梦里都是和气,坏人笑语中全是杀机/190
103.居的是什么心,造的就是什么境/192
104.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193
105.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坏人有文化/195
106.人道我贱,非我不能也;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196
107.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198
108.原先是猫痴的武则天,后来见猫就不寒而栗/199
109.名位身边魔障多,富贵窝里烦恼多/201
110.完人就是废人,英雄都有毛病/203
111.管得最全、最细、最彻底的,是因果律/204
112.今是昨非,昨是今非,看人只看后半截/206
113.春风解冻,和气消冰。真理在握,也要和颜爱语/208
114.大坏蛋做报告,中坏蛋吓一跳,小坏蛋乱了套/209
115.人生百年,电光石火。要打拼,也要享受生活/211
116.三千宠爱在一身。宠了一个贵妃,埋了三千仇恨/213
117.少壮不检点,老来毛病多;盛时不警惕,衰后问题多/214
118.一口饭救人急难,情大如天;待人以恩主自居,爱重成仇/216
119.骨肉至爱之间的关系,不能是交易关系/218
120.富贵之家,人情更淡漠;骨肉之间,争斗狠于外人/220
121.最怕人阴阴地做坏事,而且还一副笑嘻嘻的模样/222
122.老鼠急了咬物,兔子急了咬人/224
123.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符合人类趋吉避凶本能/226
12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28
125.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230
126.刻薄的人还没开口,阴冷的气息就让人不寒而栗/232
127.一个仁义出现,会引起千万个不仁不义茁壮成长/234
128.富贵时,别人奉承的是你的富贵;贫贱时,别人作践的是你的贫贱/236
129.灭绝师太的倚天剑下,不知有多少屈死的冤魂/238
130.没有大智慧,只有小聪明/240
水流云在:修心养性篇
131.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功业系统,而忽视心灵系统/244
132.天子之怒,布衣之怒,庸夫之怒/246
133.庄先生是最逍遥自在的精神贵族/249
134.半通不通的人才会自以为高明/253
135.做一个平而不凡的草根名流/254
136.吃时不肯吃,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256
137.欲望满足那一刻,就是心智较清明的那一刻/257
138.你不必请我说佛法,你满肚皮都是佛法/260
139.一个人有痛苦,心中必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262
140.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264
141.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266
142.修心,要有木石般的免疫力;做官,要有云水般的淡泊心/268
143.多欲则多心,多心则多虑,多虑则多有恐怖挂碍/269
144.人人心中都有部真鼓吹,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默默倾听/271
145.当下名有欲,焉知今后不会利有欲,色有欲/272
146.心里装满金钱、美女、权势,真理是不会出现的/274
147.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275
148.客气下而正气升,妄心灭而真心显/277
149.是圣贤,是禽兽,就在一念之间/279
150.避人求静,哪怕是躲到广寒宫里,也得不到真静/280
151.花落无声,听得到;云飞无迹,看得到/282
152.二十一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283
153.打开心眼,江山无限;放开心胸,明月当空/286
154.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287
155.耳目口鼻捆绑心灵,情欲嗜好扰乱本性/289
156.工作狂和冷漠症候群/290
157.涤除了杂念,心自然清净;放下了烦恼,心自然快乐/292
158.君看陌上二三月,哪个枝头不带春/294
159.一脸的艺术相,佛相,官相/295
160.人是天的副本,宇宙的缩影/297
161.以警醒对治昏沉,以沉静对治妄想/299
162.心态好,苦也是乐;心态不好,乐也是苦/301
163.手舞足蹈,是为真得;心神融洽,是为真见/302
164.要做好人,关键是管控起心动念/305
澄潭映月:观心证道篇
16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310
166.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312
167.邪知邪见戕害心性,世智辩聪妨碍正道/314
168.尘情物欲,封闭了慈悲本心,遮蔽了生命慧眼/316
169.大苦大乐,不苦不乐。大疑大悟,不疑不悟/317
170.一念灵明,烦恼化为菩提,魔障转为佛性/319
171.人生功业向外求,须抓紧;明心见性向内求,须放下/320
172.至高的境界,也就是寻常的境界。水流云在,法尔如是/322
173.说时是悟,对境还迷。由知见证本心,无异缘木求鱼/323
174.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到底一时放却/325
以俗眼接通慧眼,以尘心读破天心(跋)/327
1.甘于坐冷板凳,还是甘于做鹰犬
菜根原文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日月译解
坚守德操的人,会遭受暂时的寂寞;趋炎附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达者看到现象后面的精神本体,顾及身后的千秋声名,所以宁愿暂时寂寞,也不愿受永久凄凉。
日月评谭
道德,是人们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以前的道德,基本上是以儒家的仁义为标准的;现在,除了讲道德,还要讲政治。政治在先,道德在后,先站好队,其他以后再说。冷眼观史,有一个令人寒心的现象摆在面前,那就是,道德君子要么穷困潦倒,老死荒丘;要么压到底层,坐冷板凳;要么死于非命,肝脑涂地。与此相对应,小人乡愿却总是飞黄腾达,席丰履厚,荣宠不衰,寿终正寝。确实有点像窦娥所骂的那样: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的确,道德君子是稀缺资源,社会上最不缺的就是小人乡愿。小人乡愿的特点就是不讲道德良知,只管红利收益;不讲牺牲奉献,只管安身保命;不讲光明正大,只管目标达成。所以,他们巧言令色,吹牛拍马,口蜜腹剑,坑蒙拐骗,趋炎附势,甘做鹰犬。在任何一个权贵身边,都有一堆的小人乡愿依草附木,分取功名利禄一杯羹。这种小人乡愿,不乏士大夫读书人,他们什么圣贤之理都懂,但就是决不愿为了一点子道义,坐冷板凳,吃糟糠饭。从古到今,概莫如是。
有人说,官场“潜规则”就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光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别以为这是一句调侃,这可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它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根源。你要坚持操守,就得不到升迁,得不到舞台,成不了事功。官场,好像从来都是小人乡愿左右逢源的舞台,有道君子如果想施展一点拳脚,就要妥协。向陋规妥协,向权贵妥协,向贪腐妥协,向小人妥协,向柏杨先生所描述的“染缸”妥协。妥协,好听一点,就是和光同尘,不好听一点,就是同流合污,一等的人品一夕之间就成了三流。所以有人说,从来台面上的衮衮诸公,多是一流的手段,二流的学养,三流的人品。刻薄是刻薄了一点,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读历史,看现实。难免让血性汉子意冷心灰,觉得做道德君子路途坎坷,稳输不赚;做小人乡愿则总是左右逢源,稳赚不输。但事情是不是就那么令人沮丧呢?也不尽然。我们中国的传统,还有以下几个看待君子小人的角度:
第一,道德君子可敬可佩,虽艰难于世,但身有余香,流芳千古;小人乡愿无耻之尤,虽大行其道,但死有余辜,遗臭万年。中国人,特别是有学问、有身份的,一般都看重名声,爱惜羽毛。所以,做小人表面看似风光,实际上内心未免不受煎熬,特别是有身份、有学问,附庸风雅的小人。这些人依草附木,为虎作伥,虽然吆六喝五,吃香喝辣,但为道义所不齿,为君子所侧目,人们表面上不敢得罪,实际内心却鄙视痛恨,巴不得其早死早灭。这类人,在位时千夫所指,倒台时身败名裂,死后则骂名不绝。小人乡愿的内心世界,估计也是忐忑不安心有戚戚焉。所以,从心灵角度来说,他们天人交战,善恶相煎,心不安神不宁,可说是虽乐犹苦。菜根说:“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而道德君子,代表着一种向上提升的善的力量。他们献身道德,甘于寂寞,敢于牺牲,其气节精神一定会受到万世景仰,这,也许是道德君子之所以愿意坚守道德底线的精神支柱吧。
第二,依附权贵而得逞其欲,犹如靠着一座冰山,冰山倾倒,则自己也跟着遭殃倒霉。菜根谭主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不知有没有活到天启年间。嘉靖年间有奸臣严嵩,天启年间出现阉党魏忠贤。在他们身边,曾有大批人卖身投靠,阿谀取宠,助纣为虐,残害忠良。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道德君子为道义所驱,与之抗衡,其中沈炼、杨继盛等人因反对严嵩被迫害至死。晚明东林党崛起,忧心国事,讥评时政,反对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魏忠贤将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打入大狱,加以残酷迫害。天启六年,又杀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同时拆毁东林书院,大肆搜捕东林党人,东林党遭到重创。崇祯帝继位后,铲除魏忠贤及阉党势力,那些遭迫害的忠义之士得到平反,英名永载史册。而依阿权贵者,不但丢官失爵,而且还丢脑袋,遗臭万年,凄凉万古。
第三,我们的传统中,认为“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忠义之人虽然受苦遭灾,但死去之后,要么在地成神,要么上天成仙;奸恶之人在世没人管住你,但冥冥中的老天会管,阎罗王会管,业因果报应会管。死后要么让你下地狱万劫不复,要么让你落入“畜生道”遭罪受苦。
再仔细琢磨一下“物外之物,身外之身”。
物外之物。按古代的心性传统,第一个物,是现象,是有生有灭的;第二个物,就是万物万象背后永恒不灭的精神本体,法身慧命,宇宙实相。这个本体周流太虚,万古如新,生成造就万物万象,同时也通过万物万象而体现自身,所以物物皆有这个本体因子,人人心中都存有这个精神本体。佛家称之为真如、佛性,道家称之为大道、天性,儒家称之为天理、良知、天命之性等。佛道两家的本体不含伦理因素,是一切的本源;而儒家则认为本体含有一切善的伦理道德。所以,达观智慧的人,以这种精神本体为终极追求和终极归宿。人世间的富贵荣华、煊赫权势,是无常而虚幻的,不值得为之曲意追求,戕害自己的本性,遮蔽内心的良知。所以,人世间的穷困潦倒、寂寞孤独、肉身困顿、精神折磨,就不值得为之烦恼怨尤。
P2-4
养育性灵的浊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绝对为《三国演义》添了彩的。明朝的大才子杨升庵在亲身经历了多年谪戌生涯,漂白了多少惨淡心境之后,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览史兴怀,用词的形式,写出了一代士人从愤懑到无奈,从荣辱到穷通,从激辩到淡泊,从奋争到彻悟的心灵感受,表达出一种涅槃重生的旷怀达观人生态度。
相对一年四季不停更新着自己衣装的植被而言,我们知道,人类道德伦理和思想成果的成长,十分缓慢与艰难。
浊酒,于杨升庵,可能是指真酒,那种乡间自酿的美酒,呈混沌状;也可能是指乱世。于我,则理解成修炼人格的炼乳,升华观念的饮品,化腐朽为神奇的营养液。
一
以蒙古人灭南宋为标志,中国古典文明从此终结。气促的元后,接下来是明朝。
重读《万历十五年》,发现明朝真是个非常混乱又非常好玩的朝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思想比明朝更正统,将中华伦理价值推向纯正的极致;历史上也没有哪个朝代,思想比明朝更活跃、更激进,乃至更混乱,以至学不一途,矫诬虚辩,真个是、“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时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到中晚期,由于皇帝带头追求奢靡,贪图享乐,士大夫便纷纷放弃传统观念和正统形象,公然表现出对财富和美色的强烈欲望。上梁不正,下梁更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度席卷整个社会,个人的喜好和快乐被置于绝对优先的位置。明中晚期更甚,人们以极大的兴致来消费人性中的阴暗面,如卑鄙、下流、龌龊、无耻、恶毒、贪婪、自私、奸诈等等,以至出现了匪夷所思的结局,即:凡认真负责地维系江山社稷者,几无善终;凡游戏人生离经叛道者,反遭好报。后来老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崇祯皇帝在剐了袁崇焕不久,又亲手屠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把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王朝吊死在北京煤山上。
二
写作《菜根谭》的洪应明,大致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
《菜根谭》是一本格言警句结集,后世多将其归于明代小品文范畴。
明代小品文是应中晚明文化人任情自适、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而兴起的。敢怒、敢骂、敢哭、敢笑,并一一形诸笔墨,文不在长,点到即可;话不在多,提及辄止,正是性灵一派的精髓所在。
追求心灵的自适,是性灵文学努力要达到的境界。《菜根谭》亦不例外,作者将中国文化中的三大主流,儒、释、道统统归聚到一起,形成三江并流之态,其本义就是要劝诫世人,超脱于现实的苦难,向外已经无望,只能转向内心,从自我调适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从这层意义上看,说《菜根谭》是杯浊酒亦不为过,只不过这杯浊酒散发的虽然是儒释道的杂糅气息,酒基却只是阳明心学。
三
一个社会在正常运行时,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同,一般都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有关,但到一个世俗化的时代,宗教、哲学都会被边缘化,会成无用之学,文学艺术也会转化为权力与金钱的另类符号。
由于物欲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占据了越来越主要的地位,当人们身上的美好品性被看成华丽外衣被一件件剥去,当人性的恶之花被视为通行证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当人们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本真,把失礼当朴素,把低俗当可爱,把游戏当人生时,以儒释道为核心价值的《菜根谭》,其经世致用作用必然凸现出来。
为何取名菜根,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一是这些格言警句多从市井坊间觅得;二是想要表达的是人间真味,而真味的本原是淡,加了盐、加了糖的都不是真味;三是说识得日常生活,便可悟人生真义,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至于那个“谭”字,因在汉字的纸篓里滚来滚去,别人换了衣裳,它还未换。时过境迁,应该看成“谈”,就眼顺了。
《菜根谭》一书篇幅虽小,总共才有360条,内容却很丰富。 “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重刊《菜根谭》序),差不多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人生智慧汇编,涉及人生根本问题和日常处世之道。
我们知道,教化的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阻止蒙昧与野蛮及欲望泛滥的管束大堤坍塌,是基础目标;让人格不断圆融通达,在生存法则和人生真谛中汲取营养、领悟哲理,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菜根谭》的终极指向。
四
写到这里,想起前些天在海南儋州。
苏东坡流放到海南,是这位名士生命大起大落中的最后一跌。
年六十二,赢弱多病之身, “风涛瘴疬”、 “非人所居”、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且天气卑湿,地气蒸溽,毒雾弥漫,物无不腐坏者。黄州,有苦难同当的妻子王闰之随行;惠州,有体贴备至的如夫人朝云相伴;儋州,形单影只,茕茕孑立,自然无限惆怅,无限孤独。他一开始,的确深陷于“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的感伤之中。
然而,苏东坡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仅在这里逐渐安居下来,最后得以生还,而且还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实现了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人生大境界。儋州,没有成为朝廷惩罚他的刑场,反成了他获得自我完善和灵魂升华的炼丹炉。
苏东坡能超越时空限制,获得精神自由,正是由于他流放之前,就已融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于一身,构成了他复杂而又澄明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他生命的长河中,有时,儒家的实现自我、积极用世、建功立业占了上风;有时,道家的绝对自由、超越物我的淡泊无为,又会在心灵中居于主宰;而佛家的经典命题,则一直贯穿于他生命的全部。
苏东坡这个人,我以为就是一部“菜根谭”。而儋州三年,则是他的“绝味”。
五
有用的文字,总是与人类的困境同行。
廖晓明对《菜根谭》研读有年,颇有心得。因遗憾于市面上各类《菜根谭》注本、评析本的不到位,故发心重新梳理,力图通过自己的文字,追溯《菜根谭》的思想本源,解读其旨趣意涵,在帮助读者接通《菜根谭》气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发抒自己的感悟与见地。
这无疑对《菜根谭》有了一次再创造,故以《绝味菜根谭》命名之。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迟迟不能完成现代性的转化,是许多学人抓耳挠腮乃至捶胸顿足的焦虑所在。
《绝味菜根谭》中的绝味,就是廖晓明以自身的体悟,试图转换不同的角度来观照同一种现象,以求更完满地把握其中内涵的一次实证,就是廖晓明本人痴情寻求从内心感悟到心灵超越的一次知行。
浊酒解愁,开樽拍案,浮一大白,可以让人意气风发;细斟慢酌,低吟浅唱,吐出一口郁气,可以让人养心育灵。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想将《绝味菜根谭》当成一壶浊酒来饮,除了能升腾起怀旧与灵眭,或许还能溢出盎然暖意。
2013年4月29日—5月4日
5月6日改就
(陈政: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以俗眼接通慧眼,以尘心读破天心
《菜根谭》,明代洪应明(字自诚)撰,是一部融通儒、道、佛三家智慧的清言集。据考证,洪应明大约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与他交往的友人冯梦祯说他“幼慕繁华,晚栖禅寂”。据此判断,洪应明早年热衷功名,积极入世,晚年则看破红尘,参禅问道。《菜根谭》一书内容丰富,“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三山病夫序》)文字明隽,思想深邃,似语录,而又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又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似训诫,而又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且有雨余山色,水心云影,静夜钟声点染其间,风月无边,清新有致,读之犹如行云流水般无碍。它是一本真气淋漓、情致温润、内蕴深厚的好书,奇书,深得后世推崇、宝爱。
《菜根谭》现存明刻与清刻两种版本,明刻版有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据考证,似乎明刻本更接近原著,所以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明刻本《菜根谭》前后集各条文没有明确的归类,相对来说,前集偏向入世,涉及为人处世、修身励志、人情事理方面的成分多些;后集偏于出世,涉及修心养性、参禅问道、隐逸出尘方面的内容多些。《绝味菜根谭》一书,在前集精选了174则进行译解、评谭。后集的解读,拟在后继的工作中完成。
《菜根谭》书名中的“菜根”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咬得菜根,百事得做,人生要清苦历练,才能咀嚼到真味;二是性定菜根香,人要淡泊沉静,才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菜根谭》融通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之道和佛家的解脱之道,形成一种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的人生价值体系和处世方法体系,为红尘中的人们提供安顿生命的良方。《菜根谭》既主张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扬善去恶、度己度人,又张扬坚守道德、独善其身、清静无为、亲近山水,同时也倡导心无增减、随遇而安、彻悟禅机、超凡出尘。这种融通的情怀正是传统文化的智慧所在。
翻检市面上各类《菜根谭》注本、评析本,对菜根的注解、评析有不少似是而非之处。这对《菜根谭》及热爱菜根的读者来说,未免都有些遗憾。有鉴于此,笔者用心对《菜根谭》进行重新梳理,力图通过自己的文字,追溯菜根的思想本源,破解菜根旨趣意涵,帮助接通菜根谭的气场,理解并领悟每条菜根的真正滋味;同时超越菜根本身,结合历史和现实,从菜根条文生发开来,抒发自己对人心人生的感悟和见地。笔者并不想做一个规规矩矩的训诂家,而是愿意破除文字障碍,将菜根的滋味与永恒不变的人性接通,与现代人的心灵安顿接通,与有司的和谐社会构建接通,将菜根的智慧拿来“经世致用”。在行文上,力图清通雅致,给读者营造一个雅俗共赏的氛围,把读者带入菜根谭的气场,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温情和博雅当中,融通儒、道、佛三家智慧,贯通生命本有的元气和沉静,消解世俗的浮躁和茫然,获得当下心灵的安顿与休歇。
《菜根谭》是语录体,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贯穿于书中的思想也并非某种纯粹的、前后一致的思想,而是儒、道、佛三家的融合与碰撞。条文之间有不少矛盾的地方,这个矛盾其实是儒、道、佛三家的矛盾,也是中国人心灵的矛盾。这个“矛盾”,按照中国的智慧来说,其实也不是矛盾。因为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圆融”,中国的智慧,全在于“圆融”二字。在“圆融”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对立,但又都是统一的。就好比太极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彼此互相对立,同时互相依存。所以,人生在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状态,而应该是求恫存异、相容互补的关系。人世间的任何矛盾冲突,只要相互融通,也许就消了纷争,化了怨尤,成了和谐。古人说,儒以治世,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家向外求,求功业的辉煌;佛道向内求,求心灵的安顿。所以,聪明的古代人,往往三种情怀在身上兼而有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圆融出世入世,对比较浮躁的人生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作为一个上班族,八小时以内,应该是儒,八小时之外,则可以是佛,是道;做事,要奉行儒家的积极进取;为人,要有些道家的无为志趣、佛家的无我情怀。
《菜根谭》的智慧,从千年深处氤氲而来,穿越滚滚红尘,给我们桶底脱落、心开意解、烈焰冰消、此心清凉的感受。《菜根谭》是一本智慧书,值得一读再读,一辈子读,读到意气风发,事成功圆;读到此心悠然,岁月安好;读到逍遥出尘,生命超越。菜根的滋味,不在浮躁中得,不在功利中得,而是在清净中得,在静观中得。菜根谭360条,不宜一口气读完,而是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回味。所以,建议读者将《菜根谭》置之案头,一夜一条,一条一条地读。只有清夜静心,才能接通《菜根谭》的气场,将俗眼变成慧眼,以尘心觑破天心,有所悟,有所得。
为方便读者,笔者将《绝味菜根谭》前集分为修身励志、为人处世、世情物理、修心养性、观心证道五个部分加以译解。译解力求清通并接近本意,不胶柱鼓瑟,不为白话而白话。译解之后,便是评谭,是笔者对菜根的解读。有时一条菜根包含多方面的内容,笔者并不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在对菜根的解读中,笔者会生发开来。针对现实,借菜根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笔者在博客中的网名为“日月经天”,这是笔者在译解、评谭之前冠以“日月”的帽子的由来,也代表着本人的视角和观点,有文责自负的意思。
感谢陈政社长青眼有加,给本书提供了面世的机会,并在百忙中作序。感谢责任编辑萧亮先生、詹幼鹏先生,特约编辑张国功先生为本书付梓所花费的心血。感谢西北师范大学韩心田女士一直主动为文章做校对工作,同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善缘和合,成就此书,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