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史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中国当代史研究组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本国封建专制势力的腐朽统治下,中国逐步坠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争取起码的人权和国家主权,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地奋斗了100多年。

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历时14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推动的“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产;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发起的“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但在封建保守势力的扼杀下,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

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后来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同时,由于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极大的软弱性,这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勇气、没有力量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辛亥革命最终以同旧的反动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自此,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时期,使国家陷入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孙中山最终也未实现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他所创立的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国民党,也被蒋介石集团窃据为反共反人民的工具。

在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的重大使命,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身上。

P1-2

后记

本书编写组由社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出版社专业编辑、理论教育工作者组成。田传锋、马福运、宫明辉、马英才等同志分别编写了有关章节,马福运同志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套高质量的读物,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文件和有关领导讲话精神,查阅了大量资料,力争做到观点正确、史料确凿、可读性强,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引用了一些资料(包括照片、图片),并与相关的作者(包括照片、图片)进行了广泛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诚挚谢意!但是由于出书时间紧,仍有部分作者(包括照片、图片)未能联系上。烦请这部分作者与我们联系,以便妥善处理选文版权及稿酬支付等问题。因新中国60年史料十分丰富,成果非常丰硕,本书不再一一列出参考资料。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特别是在史实叙述的详略、判断的轻重、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难免有不当、不周的地方,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中国当代史研究组

2011年1月

目录

第一章  开创一个新世界

 一、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最新最美的图画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共同纲领》

 五、开国大典

 六、解放全中国

 七、没收官僚资本

 八、整顿经济秩序

 九、登上国际舞台

第二章  民主改革与恢复国民经济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战略策略方针的确定

 二、抗美援朝

 三、土地改革运动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

 五、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六、“三反”、“五反”运动

 七、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整顿

 八、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九、新中国新文化

 十、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五、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六、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十一、新中国外交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多事之秋的1956年

 二、《论十大关系》 的发表

 三、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四、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

 五、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六、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

 七、“大跃进”运动

 八、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十、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第五章  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三、八届九中全会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五、“七千人大会”

 六、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七、十年建设的成就

 八、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

 九、反对美国侵占台湾

 十、援越抗美

 十一、中苏大论战

 十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十三、“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及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抵制与抗争

 十四、中国重返联合国

 十五、1975年整顿

 十六、“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文教、科技与外交

 十七、恢复高考

第六章  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新的“八字方针”的制定

 四、平反冤假错案

 五、《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七、城市改?的启动

 八、创办经济特区

 九、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

第七章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修订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四、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五、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六、“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七、中英、中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协议的签订

 八、“863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九、百万大裁军

 十、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十一、对外政策的调整

第八章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四、邓小平南方谈话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六、开创外交工作的新格局

 七、《邓小平文选》 的出版发行

第九章  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一、宏观调控与经济“软着陆”

 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三、港澳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六、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八、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九、成功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十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三、农业税条例废止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物权法》 的出台

 七、“高峡出平湖”

 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九、抗击“非典”

 十、“天路”

 十一、《江泽民文选》 的出版发行

第十一章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二、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

 三、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四、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

 五、神七问天和嫦娥一号探月

 六、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七、国际金融危机中凸显“中国力量”

 八、首都各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附录:图片作者名录

后记

序言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新中国6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是教育和鼓舞人民的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通过深入学习理解国史,对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一片饱受蹂躏、满目疮痍的旧山河,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迅速将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共和国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是光辉的,也是曲折的;它不是理想的牧歌式的行进,而是步履维艰、升沉迭起。这是感天动地的历史,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艰苦奋斗的历史。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中得到的深切体验和共识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和人民60多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以史为鉴,可以兴邦。有人说,历史是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掌握过去,理解过去,把它当作理解现在的一把钥匙”。历史是昨天的现实,今天的思想,是一种理论思维。强烈而深厚的历史意识,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回顾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和不走弯路,顺利实现我们事业的发展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了解共和国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正确地把握未来,坚定地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深入学习国史、认识国史,促进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组织编写了《国史读本》。这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读者深刻认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前进;深刻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中国当代史研究组

2010牟9月

内容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兴邦。有人说,历史是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掌握过去,理解过去,把它当作理解现在的一把钥匙”。新中国6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国史读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和不走弯路,顺利实现我们事业的发展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了解共和国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未来,坚定地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国史读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读者深刻认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前进;深刻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