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李中莹家庭大学系列
分类
作者 李中莹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经典著作。基于全球最火爆的NLP学问,发展出对中国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技巧,容易明白、容易学习、容易做到,超100万孩子受益12年畅销,2013最新升级。案例、观点全面更新,针对当下孩子的特点,教育效果更显著,可读性更强!

王人平这样评价《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精简、通俗是本书的特点。在一本书中能包容如此多的知识点,是源于李中莹老师对亲子关系的规律特点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多年多领域学问的积累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本书虽然每个问题阐释的篇幅都不算长,却架构完整,条理分明,言语简洁,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经典著作。基于全球最火爆的NLP学问,发展出对中国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技巧,容易明白、容易学习、容易做到,超100万孩子受益12年畅销,2013最新升级。

在《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中,李中莹老师结合多年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告诉读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的。每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助他把这份能力有效地释放出来。

目录

推荐序:把信传递下去

升级版序言

序言:孩童时代决定整个人生

PART 1 好的亲子关系,从好的亲子观念开始

第一章 做好家长,正确的信念比行动更重要

一、一个“孩子难,家长更难”的时代

二、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家长

三、11条必须坚持的信念,让你更懂孩子

第二章 重识“铁三角”,理解不一样的亲子关系

一、亲子之爱,唯一指向分离的爱

二、放松心态,家长不是万能的

三、严守10个基本要诀,帮你抵御80%的错误

四、给孩子打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五、信念系统是行为原动力

六、自信、自爱、自尊决定一生成就

七、“你说呢”——亲子最佳引导语

八、爱的三种表达方式

九、别让孩子成为愚孝之人

附:孩子成长的体会(文陈敏霞)

PART 2 培养优秀孩子的技巧

第三章 不与时间赛跑——因材、因时施教的技巧

一、13岁前,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生命体验

二、把握孩子成长的5个黄金期

三、按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特征而施教

四、帮孩子建立自信的技巧

第四章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心智培养的技巧

一、人生必备的15项能力

二、能力缺失害己害人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15项能力

第五章 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情商培养的技巧

一、8个要诀,远离表面和谐的“苹果皮”式家庭

二、家长高EQ,孩子EQ高

三、处理分离、冲突和责任问题的EQ智慧

第六章 从感官训练入手——智商培养的技巧

一、用心看,提升孩子的观察力

二、用脑听,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用“感同身受”提高信息接受力

四、提升记忆力,不妨试试用脑“拍电影”

第七章 多管齐下更有效——提升学习力的技巧

一、在学习中多用内外8个感官

二、左脑+右脑,学习更高效

三、要想学得快,多用内感官

四、兴趣是孩子快乐学习的动力

五、不输给自己才是正确的竞争心态

六、提升学习力要遵循大脑运作规律

七、学习的目的不应该太遥远

八、3个技巧帮孩子增添内心力量

九、张五常的教育信念

附:不应有的自卑(文戴志强)

PART 3 让你和孩子更亲密的技巧

第八章 孩子的情绪挑战不再棘手——做EQ型家长的技巧

一、应对情绪挑战,不做四种类型的家长

二、EQ型家长巧妙的应对之法

三、亲子问题解答,教你如何解决亲子问题

第九章 一分用心+一分技巧=一片和谐——普遍适用的亲子技巧

一、赞赏会让孩子更知道如何行动

二、和孩子共度快乐的“黄金时间”

三、亲子沟通中的“多一些”“少一些”

四、关注、支持孩子喜欢的活动

五、“太空时间”,忘记一切不愉快

六、家长“会说话”,孩子才“会听话”

七、规则和爱,一个都不能少

八、让好行为替换坏行为的神奇训练

九、家庭会议,让家庭问题不再是问题

十、四步平息家庭成员的熊熊怒火

第十章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特殊家庭的亲子技巧

一、分手时请少给孩子一点伤害

二、你的主动沟通会让隔阂消融

三、“我爱你”对孩子其实很重要

四、领养意图将决定你和孩子的关系

五、与家族系统连接,改善过继家庭的亲子关系

PART 4 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第十一章 调节好心态,你才能做得更好

一、是时候抛弃重男轻女的观念了

二、望子成龙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三、别把希望都“押”在孩子身上

四、失去的孩子也是家中的一员

第十二章 放下压力,轻松的家长更可爱

一、测一测你家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二、打破压力的恶性循环

三、三种方法迅速缓解恶劣情绪

四、三种方法消除紧张状态

五、数种减压方法大PK

第十三章 给婚姻出现问题的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各自反省挽救尚未破裂的婚姻

二、亲子关系不因夫妻分离而改变

三、家庭暴力应按照类型区别对待

四、接受现实,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明天

五、“做到”比“应该”更重要

附录

李中莹先生的研究范围

李中莹先生简介

试读章节

今天的教育制度,只是在不断地提醒甚至强迫孩子必须把书读好,但是怎样做才能把书读好呢?似乎除了勤奋地多读几遍书外,没有更好的方法教给孩子。很多学校,更以量多及填鸭式的教学为宗旨。孩子需要背诵很多课文(以为这样就是把内容记忆下来了),家长会让孩子即刻去背;若总是不能背熟,则会要求孩子牺牲玩耍时间再去背;若还是不成,孩子只有迟一点睡,或是更早起床去背;再若还是背不下来,没有办法,孩子蠢,只得认命!

细心分析以上的模式,不难看到以下几点:

这种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读书的方法,用增加时间去达到目标,而没有研究“读”的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提高效率?

这样的读书方法及过程沉闷枯燥无比,不要说小孩子,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受不了。不能集中精神、抗拒和逃避是意料中的事。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学习能力一样,而传统教学方式,则假定一套方式能使所有人都学习得好。

就算用这个方法学得到,也只不过是把课文记忆到默写或考试之日。多少学生能背诵一年之前读熟的课文?绝大部分成年人都会承认读书时背熟的文章,都已经“交回给老师”了,更不用说把学到的应用在人生里了。记住了文字的排列组合与吸收文章的意思是两回事,哪回事更重要?

1904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Binet)首创“智商(IQ)测验”,从那时起,人人以为智商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标准,每个人的智力高低可以凭智商测验而得知。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首先提出人的智力其实不止一种,而是有7种之多(1998年增至8种)。因此,有些孩子对学习语言很敏悟,但数学的功课却做得很差;另一些孩子在运动上很成功,但是学音乐却十分困难。

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更能解释在现实中出现的现象,于是他的理论在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基础了。

从外界经5个外感官接收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我们储存及运用这些信息是需要内感官参与的。外感官有5个,而内感官只有3个。

内感官使得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知,系统性地储存起来,因而能够有效运用,而运用的目的便是使我们对每天每时的生活处理得更有效率。当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他的外貌、听到他的说话声调,感觉到他手的温度、力度和握手模式。这些资料储存在脑里,每次碰到类似这个人的外貌或者声音时,你的大脑都会把这个人的资料调出来,供你判断面前的人是否就是这个人。你的大脑也许会提取几个类似的人的资料让你选择。

假如这个人有些特别的地方,例如幽默风趣,或者严肃古板,在某些环境中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时,你或许会想起他。这时,他的资料便又经由你的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呈现。同时,你对这个人的一份情绪感觉也会呈现。因此,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就是世界对你而言,便是凭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存在的。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学习与记忆,都要用到脑中的3个内感官系统:内视觉、内听觉及内感觉。在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多用内视觉,可以称为视觉型;如此类推,还有听觉型、感觉型。听觉型的人习惯用语言文字思考、学习及记忆,最适合传统的读书方法。他们喜欢看书,多读几遍便能记得。而视觉型最没有耐性,不肯重复地读书。感觉型的人在思考和学习中注重感受,如果不能把所读的内容化为心里的感觉,读多少遍也记不住。

孩子从出生至12岁的这个阶段,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很多,只要明白他的脑的运作模式,再做相应的配合运用,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得既快又好。脑的能力越用越好,孩子也会学得越开心,学得越快,由此得到肯定,他便越学越起劲,越起劲越能学得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今天,很多人都批评教育制度不够理想、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过分、安排给学生的内容在质与量上都不合理、作业太多、老师的授课技巧不足……其实,寄望教育制度出现重大改变并不实际,倒不如帮助孩子找出对他最有效的学习模式,使他学得既容易又开心。这类技巧已经存在,我设计的家庭系列课程中就包括了这些技巧。P99-101

序言

不知不觉《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这本书已经出版了12年。承蒙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错爱,愿意为我建立一个著作系列,碰巧原来的出版合约也到期了,所以就把这本书的修订版作为《李中莹家庭大学系列》著作的第一本书。

这个修订本添增了不少内容,有:(1)深入认识亲子关系的意义;(2)帮助孩子提升智商的技巧;(3)家长的心态调节;(4)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5)流产、人流与领养的问题;(6)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7)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方向;(8)生命系统的概念。

其中,家长的心态调节包含了一些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家长重男轻女的心态;第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投射和操控(Z型效应);第四,孩子之间年龄差距小于两年会产生的问题;第五,早教问题。

另外增添的一个方面是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两年前我有感于社会不断出现的惊人血案,例如:开车撞伤人并下车把伤者杀死、小悦悦事件、名教师家暴、哈医大血案、抚顺的17岁男孩拿刀杀人,等等。这些人都没有精神病病史,但他们却做出这些有悖人性的罪行,让我感到难过与感慨,我决心深入研究这个问题。2011年冬天,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公开课里将这个研究结果做了分享,是为“人生15项基本能力缺失”。这“人生15项基本能力的缺失”的内容,加上一些我过去已经提出的概念,合称为“心理素质教育”。

我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如果能够接受充分的心理素质教育,那么这些惊人的案件里面的仇杀、愤杀、伤人以及矛盾冲突等情况,绝大部分都不会出现。在这本书里,我只打算简略地讨论这15项基本能力的缺失问题。鉴于它们的内容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了解,所以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专门就它们写一本书。这并不是我故意卖关子,而的确是这方面的内容太多了,需要另外写本书才能讲清楚。希望大家体谅。

过去几年,我也深入研究了孩子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发现,虽然社会上有各种课程与训练班,其中也有不少是挺好的,却没办法发挥出满意的效果,这是因为它们都只解决局部的问题,而要根除孩子学习的问题,必须在四个方面同时进行,就像一辆车的四个轮子,缺一不可。在修订版里,我也将简单介绍这个问题。而针对这个问题里的一些详细内容,我也准备另写一本书,同时研发一系列的课程与训练模式,供家长和孩子参阅及实践。

12年前,在这本书初版的第一章中我就写过:我们正处于一个“小孩不好过,家长更难为”的时代。12年后的今天,小孩更不好过,家长是更更难为。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孩子的学习问题、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企业管理、事业、财富、起居、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增加了压力。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压力,赚钱人有赚钱人的压力,缺钱人也有缺钱人的压力。世界不停进步,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可是这些不仅没有让人拥有一颗更安宁、更安静的心,反而为人增添了更多的烦恼、焦虑。

我刚刚看到一份统计报告,2011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离婚率是37%~40%。5年前我就知道,中国的离婚数字以每年200万对夫妻的速度增加,我肯定这个数字今天更大了。由此也产生了更多的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而在这两类家庭中,有很多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所以,在这个修订版里我也分享了一些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技巧。

社会和家庭的这些变化当然不是我们不能够或者不需要做好亲子关系的理由,相反,我们因此更需要关注亲子关系。没有孩子,我们的未来很苍白;没有下一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没有前途。只要我们准备活下去,我们就要为了未来而活;只要我们已经把生命传递下去,我们就要为了世界的未来负责。所以,亲子关系的改善是我们人生当中没有办法逃避的一件极重要的事情。

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的人,我相信,就像人生任何方面的事情一样,亲子关系既然对人生这么重要,我们一定可以把它处理得很好,而且会在一种轻松、满足、成功、快乐的状态里把它处理好。

在过去12年中,那些伴随我走过,还有正陪我一同走的所有老师、朋友与学员,感谢你们,衷心地感谢

李中莹

2012年10月

后记

首先要把这本书献给亡妻莫静儿女士,因为是她以无限的爱和支持,使我做到今天我所做的事。在每一次的课程或辅导中,我都感到她与我在一起。将我所研究的成果与更多人分享,使他们的人生更美好,是我的人生使命,也是对她的一点回报。

我需要对很多人说谢谢,因为他们用种种方式使我掌握了许多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能力。

其中首先应该特别感谢的是香港的徐志忠神父和美国的Judith DeLozier女士。他们是我的启蒙老师,引导我进入NLP的美妙世界,并且多年来不断地鼓励我。

我也想在这里对我的父亲李云程先生和母亲梁燕女士、我的第二任的太太罗嘉村女士、我的一双子女——李瀚基和李慧珊、莫荣光先生伉俪和Ms.Flora Stone,表示一份很深的感激。

还有我的老师们——Lara Ewing、Gerry Schmidt、Connaire Andreas、Robert Dilts、Roberlt McDorlaid、Steve Gilligan、Tim Hallborn、Suzi Smith、Steve Davis和其他的NLP大师,谢谢你们。我特别感谢一位我从未见过面的老师:Milton Erickson。只有我知道我从他那里学了多么的多。

在Family Constellation方面,Bert Hellinger,Gunther Weber,Hunter Bealamont和很多老师,谢谢你们。

在Kinesiology方面,Dr.Carla Hannaford和IZale B.Giffins与我亦师亦友,我感到十分幸运。

还有许多NLP、Kinesiology、Somatic Experiencing、Energy Psychology、Reiki、EQ和Neuroscience的大师和学者,从他们的授课与著作中,我获益匪浅。

过去18年中曾为我的公司效力的朋友,在我的工作中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前辈、伙伴、顾客、同业、学员和朋友们,没有你们,我没有今天。

各位可以登录新浪微博与我联系:http://weibo.corn/u/1920894063。

2003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