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心不古(乡村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贺享雍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贺享雍编著的《人心不古(乡村志)》是一部描写在法律下乡中,代表现代文明的法律制度与地方性本土经验和文化相互博弈的长篇小说。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在退休之后,被贺家湾村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了贺家湾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利用自己的威信和能力,成功地调解了村里好几起纠纷,并积极带头开展村里的公益事业。

内容推荐

贺享雍编著的《人心不古(乡村志)》是一部描写现代法律与地方性本土经验和文化相互博弈的长篇小说。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在退休之后,被贺家湾丰寸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了贺家湾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们能够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村里纠纷。可在自己小姨妹因家庭暴力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法的阻挠,最后弄得自己十分尴尬。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涉及自己的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建房时,将二层楼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三层楼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不但把贺世普的房屋挡在了后面,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来替自己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官司虽然打赢了,贺世普却被村人普遍疏远,最后不得不离开村庄……

《人心不古(乡村志)》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形象地再现了当下中国乡村复杂而耐人寻味的生活。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试读章节

“哥,姐,真的不晓得你们要回来,要晓得你们回来,这院子我也打扫一下。到处乱糟糟的,真不好意思!”贾佳桂一边带着贺世普和贾佳兰往院子里走,一边这样很内疚地对他们说。

院子里确实够乱。左边堆了几垛柴火,从各种作物的秸秆到乱七八糟的树枝。有的秸秆和树枝已经发黑,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鸟粪。鸟粪已经干涸,犹如伤口结的痂。柴火堆下面,则有鸡和狗钻进钻出的窟窿,散发出一种霉味。院子右边的竹林里,则码放着几堆砖垛和几十块水泥预制板。砖垛的砖本是红色的,可此时外表却被一层绿苔所覆盖,昭示着这些砖垛的存在已非短时。水泥预制板的颜色倒还和这冬日的天气相配,一派铅灰的颜色,像是买回来不久。砖垛和水泥预制板上密密匝匝的鸡粪,表明这两个地方是鸡的领地无疑。院子外边有两堆发黄的萝卜缨子和青菜叶子,显然是为猪准备的青饲料。此时已到腊月,猪进入催肥阶段,需要的精饲料多,粗饲料少,这些菜叶猪一时吃不完,主人又舍不得扔掉,故而堆放在这里。院子里边的阶沿上,顺墙堆着一长溜带泥的大白萝卜。萝卜堆上,放着两只箢篼。有几个萝卜滚到了院子里的水泥地上,像几个孩子踢的足球。从阶沿通向偏厦的门口,本该挂在墙上的一只簸箕,此时卧在门口的地上。和簸箕为伍的还有一只大筲箕。阶沿边上,一只大木盆里浸泡着半盆待洗的红苕。院子里东一摊、西一泡的鸡粪,满天星似的。

刚才,贾佳桂正撅着屁股在地里割莴笋。莴笋是准备卖给城里人吃的,不久前猛施了一次化肥,此时壮得像婴儿的大腿。正割着,忽听见卧在竹筐旁边的黑狗一声低吼。贾佳桂听见狗叫,抬起身子一看,就看见了从前面走来的贺世普和贾佳兰。

佳桂一看见世普和佳兰,眼珠子顿时定在眼眶里了,只有长长的睫毛像蝴蝶的翅膀一样扑闪着。嘴也张成了一个半圆,一副受惊吓的样子。接着,佳桂把镰刀往地里一丢,就朝外面跑去。

佳桂跑过去迎住了贺世普和贾佳兰,高兴得嘴巴也合不拢的样子,搓着手直说:“姐,哥,你们怎么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回来了?”又说,“昨晚上我烧火,灶膛里的火轰轰地笑,我就说今天有贵客来,没想到是你们回来了!”佳兰朝地里看了一下,道:“你这一地的莴笋长得好茂盛!”说完又马上问,“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在割,世国呢?”佳桂说:“都年尾了,他前年在罗老板手里做了活路,到现在还欠着他的工钱,已经是隔年账了,总不能再欠一个隔年账,所以今天他又去要账了!姐姐哥哥快到屋里坐吧,你们实在是难得回来呢!”说着,也顾不上地里的莴笋了,接过贾佳兰肩头上的挎包,带着他们往家走去。

贾佳桂的家在中湾一块叫“麻地儿”的地方,离贺世龙、贺世凤他们的房子不远。她的房子后面有一座两丈高、笔直的石岩,石岩上面就是贺世普和贾佳兰老房子的院子。两家的房子都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此以前,贺家湾大多数人住的都是“草房”,以麦草为顶,以土为墙。到了分田到户后,村里很快出现了建“瓦房”的热潮。但那时的瓦房也比较简单,主要是拆了草房的顶,将麦草换成了瓦。至于墙体,大多数还是用的土坯,只是少数几户有人在外面吃公家饭、手里有活钱的,才用石料做墙。至于用砖做墙,则是村民想也不敢想的。有的人家房顶上没有桷板,干脆用了房屋前后的竹子,从中间一分为二,绑在屋顶上代替了桷板。尽管如此,在那时村民还是把修得起这样的“瓦房”,当成了一件非常荣耀和自豪的事。湾里贺通良,在修了这样一座“瓦房”以后,找来很多玻璃瓶,砸碎后在墙上镶嵌了一行字: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这天正是贺通良“瓦房”落成的日子,这行字便有了特殊的纪念意义。后来人们再建“瓦房”,便纷纷向贺通良学习,找来各种颜色的碎瓷片,镶嵌成字,以示纪念。有的是镶嵌在堂屋的地面上,有的是镶嵌在院子中央,有的镶嵌在正面墙上。不管镶嵌在哪里,那份隆重、庄严和溢于言表的兴奋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还没等这些人家的高兴劲过去,村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建房比赛。这时日历已经翻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距村民“草房”改“瓦房”后短短四五年时间。这一轮建房热潮风行的是“平房”。“平房”又称平顶房,是针对“草房”和“瓦房”的斜顶而言的。“平房”的顶是水泥预制板材。到“平房”阶段,土坯墙被完全从房屋构造中淘汰出局,既经久耐用又坚固牢实的石头和砖,成了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方式上,一般都有楼梯通到屋顶,村民可以在上面晾晒衣物、粮食,成为庄稼人的第二个“晒坝”。“平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很方便地在平顶上再搭建一层,成为“楼房”。事实上,不少庄稼人把从“瓦房”上淘汰下来的小青瓦,再在平房上搭建一个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一到两间或三间屋子,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隔热和防雨水渗漏的作用。至于后来村里出现的“楼房”,这已是后话。贺世普的老房子和佳桂的房子,就是那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单层平房再加人字形小青瓦屋顶的建筑,大门也是一个朝向。房屋建成以后,人们对佳兰和佳桂说:“你们两姐妹多好,一个岩上,一个岩下,有啥事,站到岩边喊一声就到了,像不像一家人那样方便?”有和世普同辈的人听了这话,就把世普拉到一边,对他开玩笑地说:“你莫晚上回来走错了门、上错了床哟!”另一人又说:“姨妹姨妹,姐夫有份,走错了门怕啥子?”世普是知识分子,不善开玩笑,只得红着脸,口里讷讷地道:“说些无用的话!说些无用的话!”这么多年来,世普自然是没有走错过门,但佳兰和佳桂姐妹情深、亲如一家倒是全贺家湾人都知道的。

佳桂带着世普和佳兰走到院子边上,阶沿上的花猫朝他们喵了一声,接着把目光转到了柴草垛上。原来柴草垛上跳跃着一只灰背白肚黑嘴的鸟儿,一边跳跃一边发出叽叽喳喳清脆的叫声。佳兰听到鸟叫,马上扭头去看。这儿佳桂拉了一下她的胳膊,说:“姐,小心点,别踩到鸡粪了……”一语未落,佳兰果然就踩在了一泡鸡粪上,急忙将鞋底在水泥地上蹭。P1-3

书评(媒体评论)

贺享雍的小说,坦率得令人心惊肉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

贺享雍写农村和写农民,葆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那就是本真与本色。而这也就使他在当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评论家白烨

贺享雍笔下的农民形象活灵活现,他笔下的乡村生活也真实可信。可以说,如何描写乡村现实,贺享雍走出了一条很有个性的路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