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贺拉斯:“禁忌边缘的诗艺”
公元前44年3月15曰,一代枭雄恺撒遇刺身亡。随主谋划者布鲁图和他的同伙们瞬间就被屋大维拉到了危急线上。尽管他们对着自己坚信的事业都有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屡次击败元老院的军队,最终还是难逃必死的命运。在卡西乌斯对战况判断失误自刎之后,首领布鲁图也因绝望自杀身亡,剩下的人也被元老院列为公敌处置,大多落得个命丧黃泉的结局。
布鲁图的军队中有一低等的军官,名叫昆图斯。贺拉提乌斯.弗拉库斯。他先是自战斗中脱逃,幸而由于军职不高苟且留住一命,但父亲的去世与家乡土地的被收编也使得他不得不流落于罗马街头。随意觅了个小官位后,他便投入到对金钱的追逐中去了。 不同于上流社会的诗人们,贺拉斯的出身并不好,他的父亲本是个奴隶一一因此或是出于反对恺撒的”军事独裁”,他才选择加入了布鲁图的阵营。这经历听着的确像个军官该有的境遇,也许是为了改善拮据的家庭状况,或是自身的共和梦想果真就同恺撒亲爱的“我的孩子”一拍即合了,贺拉斯当时必定也想往看到布鲁图得胜,自己便能够功成名就,以一名大将的姿态俯瞰天下。 作为换回他生命的代价, “大将”这个梦想彻底消失在了贺拉斯的脑海里。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仅仅是为了“挣些小钱”所作的些许诗文,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因为他的作品受到了瓦里乌斯的关注。一番引荐过后,浮现在他眼前的便是维吉尔和同他一生痴愿的麦凯纳斯。
“麦凯纳斯,当你握住我的手的那一霎……”
贺拉斯是幸运的,凭借他出彩的性格特征,很快便在最高层的圈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收获了同僚们更多的青睐。和维吉尔比起来,我们鲜少能在他身上找到委婉的一面,不论是夸赞抑或是批评,他都从不会去隐瞒,使他的人生彻底改变的实际是与麦凯纳斯的友谊,自从相识开始直至坟墓。
致以他“浪子”的名号也无足为奇,整日饮酒寻欢的生活根本无法令人联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形象。既是事实,那么我们也无从去反驳。如果维吉尔歌唱的是崇高,那么贺拉斯歌唱的便是市井。也许在生活习惯方面他只是个普通的罗马男子,吟诵着友情与爱、莫解的愁思以及迫于无奈的崇赞。他是如此乐观且长于思考,以至于当他的诗句展现在人们眼前时,一丝苦中含甜的气息便会油然升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追求到自己的影子,正如所有人都身处千变万化的社会。
至少他的人生比维吉尔过得更加幸福。根本不会有相思长久地困扰他的心灵,让他尝尽疲惫与绝望。也不会有情感的犹豫和长久的分隔,让他孤寂一人走过生与死的距离。他所念所爱之人,都能时时刻刻给予他亲切与关怀,而不会去破坏他身边的事物。爱火的挣扎从不会光临他的身体,因为世间轻浮的情愫总能随时随处被寻觅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与死之缘都简单万分。值得留恋的人或事素来不被作为把柄,毕竟来去自由的人不拥有厌烦的权力。
公元前8年,维吉尔去世的第十一年,或已不是那霸主的挚友的麦凯纳斯,撒手人寰,空留巨大的资产全部赠送给他的领袖一一屋大维。也许只有在那时,贺拉斯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在“亲爱的麦凯纳斯”心中的地位仍不是众人中的至高。因为当时,麦凯纳斯将屋大维立为了自己唯一的继承人。不过在他的遗嘱里为贺拉斯与罗马的先帝留下了一句话:
“请你待贺拉提乌斯.弗拉库斯如待我一般。”
屋大维确实这样做了,六十天后他经历了另一宗葬仪。
毕竟缺少情意的世间怎能留住贺拉斯。
他的结局却同维吉尔如出一辙,都是终身未娶。
在那个疯狂的,初懂得理性的年代,又有什么是比人的生命更容易被抹去的呢?
六十曰后,麦凯纳斯的墓旁又添了一座新碑。
他的主人是昆图斯。贺拉提乌斯。弗拉库斯。
立碑的人是盖乌斯.朱利尤斯.恺撒.屋大维亚努斯。
(加冕者维吉尔)完成了一种诗史的宏大叙事,深邃的时空、冷峻的文笔、闪光的思想……让你惊叹这位年少作者的视域与天分,以及她着力塑造崇高之中所进发的恒久人格力量。
——于立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这篇文稿篇幅并不算太长,但是文笔很优美。作者将舞台演出的方式移入到历史文学作品的写作中,那一张张精美的漫画卡片有如戏幕一般,开启每个戏剧的片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在文学作品的诠释过程中,往返于哲学、语言、人生、历史、政治心理学,颇为彰显其灵性。这是一部别开生面,读来有趣的历史文学作品。
——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写文字的人多少有些伤春悲秋,心怀再广,容得下山川曰月,却难逃命运的悲欢离合。鄂家小妹愿意用年轻的生命去感知远在过去的那个罗马人的心思。着实难得。这样的勇气和乐趣,是十分值得赞扬的。我们经常会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今和未来该何去何从。可如今,竟不必多虑了,“童生”们已然崛起,只得与他们共勉了。
——宁珈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她似乎与她描写的那个时代的人“同情”,因为有些人物的性情,其实是作者情感、个性乃至才情的“投影”。她把这些知识,化”成了自己的,变成了情感的、审美的元素。可以想见,她的内心有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谢庆立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散文、杂文作家。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稿让我惊奇,一个北京初三女生,以优雅的笔调书写古罗马的诗人维吉尔,与这位距今两千多年的伟大灵魂作精神交流,散发出一种自古而来的高贵气质。
我不知道怎样一个家庭,才会培养出这样一个勤于思想的优秀孩子?但我知道这个社会的现实,无数人们为房子、车子、票子坠入庸俗,昔日的理想被抛于脑后,礼仪古国的优雅与高贵更是遥不可及……真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吗?乍富起来的国人蜂拥而至国外,他们其中一些人在旅行中公德缺失、素质低下的种种表现令国人蒙羞,他们丢掉的不仅是自己的人格,更是国家的脸面! 那么,让我们这些成人带着羞愧走入这个孩子书中的世界吧,那是一段拉丁文学的“黄金时代”。作者说:“判定一个人,最是一位伟人的优异之处,其着眼不应仅仅置于他的功绩,更应当是他的修养。”若有人托词因为如今的商品经济而偏离理想,那么请看看维吉尔所处的时代,同样是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在强势者权利的抗争之中,维吉尔也未守住所热爱的故土。他流落在看似光辉的罗马城,节衣缩食,避住在老师家中……在万千人中,为什么是他完成了艺术史上的鸿篇巨制,绽放出心灵深处的优雅与高贵?那是诗人心中高高在上的自我,听到了“风与麦穗碰撞的交响”。他有自己独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见解,这种亦真亦幻的情感主基调,使他获得了千年之后亦被传颂的荣光。
美好只是被搁浅,从来没有被遗忘过。我们看到了维吉尔的风华绝代,他的惊世的优雅与高贵。通过作者的生花之笔,我们重温了维吉尔的艺术成就与高贵人格,跨越了生死,告诉人类在与黑暗的抗争里,光明永远不会湮灭。最终他成为后代诗人眼中的“光荣和明灯”,优雅与高贵升华为人类的神性。
神性,多么闪光耀眼的一个名词,高悬在我们的灵魂之上。人类用了几千年时间试图挣脱兽性,进入人性极具复杂的轮回里。正如所处的这个时代,折磨我们的身心困扰之笼。不仅关住了肉身,亦使我们的精神浑浑噩噩。重读维吉尔的诗句,哪怕只有片羽吉光,也会让当代社会深受启迪。
我很欣喜,当我们为社会世比,为道德担忧,为生存环境担比,以及为孩子们成长担忧的时候,这本找寻优雅和高贵的书,让我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再度葆有希望!
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曾被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但丁尊称为“一切诗人的光荣和明灯”。
在现代西方,仍有相当一部分基督教徒推崇维吉尔是一名伟大的预言家和占卜师,认为其在作品中成功预言了耶稣的诞生。美国国徽中铭刻的一句话“时代新秩序”即来源于维吉尔的作品。其呕心沥血历时十年之久完成的鸿篇巨著《埃涅阿斯纪》及中篇诗作《农事诗》和《牧歌》为后世的西方文人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也深深地打动了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东方少女。
鄂佳宁的《加冕者维吉尔》将引领你走进维吉尔的“黄金时代”,去了解一位在中国大陆还未被大众所知晓、很少众的西方古代伟大诗人的生与死,成与败、敌与友、幸与不幸,一起去聆听近三千年前来自遥远国度的灵魂低语。
一个北京初三女生,以优雅的笔调书写古罗马的诗人维吉尔,与这位距今两千多年的伟大灵魂作精神交流,散发出一种自古而来的高贵气质。
鄂佳宁的《加冕者维吉尔》将引领你走进维吉尔的“黄金时代”,去了解一位在中国大陆还未被大众所知晓、很少众的西方古代伟大诗人的生与死,成与败、敌与友、幸与不幸,一起去聆听近三千年前来自遥远国度的灵魂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