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学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倪学礼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

一到呼伦贝尔,金河就失眠了。他的失眠比在省城呼和浩特的家里严重得多,也难熬得多。在家里,虽然经常失眠,但他有一套对付失眠的办法。一般情况下,他放一部DVD电影,把声音调低,再定上时,一会儿就睡着了。不然,就喝一杯酒——酒是他自制的,通过多年来与失眠的斗争,他竟然调出了一种可以抑制失眠的酒。最后实在不行,他就从书房撤到卧室,摸到老婆云霞的床上,云霞才不管他是什么原因回到自己的身上,每次都跟苦大仇深的穷人清算脑满肠肥的富人一样,往死里折腾他,于是,他上去的时候就像爬一座根本看不到顶的高山,下来的时候就像跌入根本看不见底的深谷,在深谷里,他能一觉睡到天亮。

他来呼伦贝尔是参加当地一所大学所举办的“鄂伦春与当代文化论坛”的。本来,他的专业与人类学无关,因为写过一部关于鄂伦春人的电影,大会郑重地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也想趁机散散心,接到邀请就来了。到会的第一个晚上,他在房间里洗了澡,熄了灯,久久地站在阳台上看着天空。天空又深又远,星星又大又亮。他感觉自己置身于天上草原,被深蓝淹没了;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婴儿,来到一个新的世界。他莫名其妙地脱光了衣服,在星光下看着全裸的自己,越看越像一个婴儿,他莫名其妙地流了泪。他裸着体,钻进被窝,想在抽泣中进入梦乡,可是无论如何睡不着了。他索性胡思乱想。他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还主持了半天会,赢得了好几次掌声,好笑的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都说了些什么。像他这样身份的学者,来的不多,会上专门为他配了秘书,秘书是个女学生,女学生一直形影不离地跟着他,直到他说该洗澡了,女学生才笑呵呵地离去。女学生的腿很长,像鹿;女学生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他使劲儿回想这种味道,发现它有点苦有点甜,有点像中药有点像麦子。嚼了半宿麦子,最终他还得回到失眠上。他一直认为,失眠是世上最痛苦的事,由此,他想到古代的刑罚——砍头和凌迟过于残酷,如果让犯人十天十宿不睡觉,直到把他骨头里的最后一丝油榨干,这样,既人道又富有想象力。他欣赏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又觉得自己有些残酷甚至有些猥琐,因为他一直把云霞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可以让他入睡的工具。就这样,他在自恋和自责中睁着眼挨到了天亮。

别人继续开会,组织者却安排他去草原上玩了。他自以为对草原很熟悉,因为他的电脑桌面上就是一幅草原的照片,可一旦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他就知道他错了。为了惩罚自己,他离开了车,疾步向草原深处走去。五月的草原海海漫漫,坦坦荡荡,像一片大海,更像一片蓝天。太阳还没出来,露珠都在草尖上,一会儿,他的全身就湿透了。在下一个漫坡时,他的脚下一滑,摔倒了,没想着往起爬,他闭着眼睛顺势滚了下去。停住了,太阳也出来了。他躺在草地上,听小鸟喊叫,听露珠落地,听野花盛开。听着听着,他就听见了自己的呼噜声。

他是被一阵歌声吵醒的,他站起来寻着歌声走去。不远处的坡顶上有一个敖包,一群蒙古族人围着敖包给一对年轻人举行婚礼。新娘非常漂亮,漂亮得压过了各种野花。他凑得很近,大胆地盯着新娘看,新娘也朝他微笑。不知怎么的,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想跟新娘合个影,司仪向新郎转述了他的想法,新郎竟然同意了。

“一看你就是知识分子。”新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

“我在大学教书。”金河说。

司仪给金河和新娘拍了照,还要了他的地址,答应给他寄照片。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人群中的女学生。

他跟着女学生离开了敖包,很长时间谁也不说话。两个人一前一后,自始至终保持一段距离。

“金老师,你不是说你从来不拍照吗?”女学生摆弄着胸前的相机说。

“我说过吗?”金河问。

“刚才下车的时候,我要跟你合影,你说你不上相。”

“我说过吗?”

女学生不再说话,一直往前走。她的手机响了,那样子像一个男人打来的,她欢呼雀跃地通完了话。

“你的手机很好听,像鸟叫。”金河在女学生身后说。

女学生感觉到自己冷落了金河,抱歉地朝他笑了笑。金河掏出了一直关着的手机,递给女学生。

“给我也调一调。”

女学生刚调好,“鸟”就叫了。金河阴沉着脸接完了手机。

“我们校长,有急事,让我马上回去。”金河对女学生说。

在机场,金河与女学生话别之后人了关。女学生突然跳起来向他招手。

“金老师,你还没问我的名字呢!”

“什么?”

“我叫冬梅!”

他边记着冬梅的名字边上飞机,也许是精力太集中,他差一点被自己绊倒。不知为什么,他一坐飞机就腿软。每次从住处坐车到机场的路上,他的心都哆嗦得异常厉害,并且总是想起已死去的爹。爹生前靠做小买卖来养活一家人,小买卖做得一般,京剧却唱得不错,因为他的嗓子是在田野和山间练出来的,所以已经接近县剧团专业演员水平。爹喜欢根据自己赶毛驴车卖山货的经历改编一些唱词,给金河印象最深的是: “毛驴车风中转,好似天边一只孤雁,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这几句唱词总是跟着他上机场,赶都赶不走。他一抬头,就仿佛看见自己搭乘的飞机好似天边一只孤雁在飞。到了机场,他的腿就开始打颤,他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赶快逃离,可是看见其他人像回家一样很坦然地办各种手续,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等飞机关了舱门,他变得有些决绝。飞机滑翔之后轮胎离地,他竟然有些大义凛然,闭上眼睛,心里说一句:把一切都交给蓝天了!他觉得自己真没出息:坐火车怕出轨,坐轮船怕触礁,坐飞机怕掉下来。更没出息的是:越怕越想,隔一段时间他就想坐一次飞机,只有在坐飞机的时候,他才敢面对自己。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是在寻求一种体验。他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纪录片,片子记录了一次海难,劫后余生的人们面对镜头痛哭流涕地描述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渴望。片子让他震惊,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人的可爱和人的悲哀:在死亡面前,人性的真实才有可能灵光一现。P1-4

书评(媒体评论)

《大学门》扒掉了知识分子庄重的外衣,裸露了真实的肉体和内心,有谁会为此焦虑甚至激动呢?当赤裸裸的人重又衣冠楚楚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有人精心打造了一面镜子,诱使我们来审视人的灵魂。不幸焉,有幸焉?我们或许就看到自己赤条条地站在那里了!这是作家的阴谋,也是作家的智慧。

作家 刘恒

《围城》那样的书,在那时算是个别的,非主流的,不那么让人喜欢的;而今天的《大学门》也仍然是非主流的,个别的,仍旧有许多人不喜欢的。然而,《大学门》的确是一部难得的小说,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作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完全不负责地夸大某一类人群的人格。

作家 王刚

《大学门》很残酷、很真实、很扎实,有一种逼视现实的力量!

作家 宁肯

倪学礼在向索尔·贝娄致敬的时候,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会向他致敬的。

作家 邱华栋

《大学门》叙事上既传统又现代,语言日常化、个性化、有粘性,在当代文学揭露知识分子精神颓败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评论家 雷达

《大学门》刻画出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在细碎生活的描摹中表达着批判的立场,在不经意的嘲讽中坚持着一种人格理想。

评论家 李云雷

知识分子的神秘光环被作家打破,笼罩在他们头顶的学术品位、人文情怀和道义自尊荡然无存,犬儒气息和腐臭颓败浓浓地氤氲在他们的心灵空间。《大学门》乃是《围城》中三闾大学的当代版。

评论家 葛红兵、张鹏

因为权利和金钱的胁持,教授也会变成“叫兽”。讲这样的故事,《围城》是最老版本的,《大学门》则是最新版本的。

评论家 藏策

后记

《大学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时,引起了一些作家和读者的关注。王刚说:“……它让我无限注意,阅读时让我沉浸在愉快之中,又让我沉浸在哀伤之中。就像看贾樟柯的电影一样,那些生活在垃圾堆里的小人物们,他们复杂的、美好的、卑微的灵魂让你无比感动。”宁肯说:“它很残酷、很真实、很扎实,有一种逼视现实的力量!”一位网友说:“它对知识分亍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但愿这是他们当中的一小部分,否则把孩子交给这样一班人,真叫人不放心!”同行朋友带着抬爱情绪的解读,正是我要说的东西;而网友的担忧也是我的担忧。当然,我的担忧是对着整个知识界的。尽管这种担忧是那么的无奈、可笑、微不足道,但我却一直在挣扎地表达着。

大学是半个名利场。教师们把日常的那点课对付完后,剩下的时间就是连滚带爬地去刨闹职称了。为此,他们大半辈子都在攒书。攒得书越多,成“家”的机会就越多;有了文集了,自然也就离大师、泰斗不远了。这跟演艺圈一样,一个演员的前面如果没有媒体认可的“著名”,那他永远都是跑龙套的。

大学还是半个官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的大学有部级和局级一说。机关式的管理,不但阻碍了学术自由之气的生长,还把官场上的恶劣之风也养成了。“一些学阀学霸们利用手中的话语权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不听我的拿屁崩’),往往把一个专业领域搞成了江湖。”教授们对人际关系经营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真理的追求。

大学之所以成了这个样子,应该说跟体制有一些关系。评价一个教师,得看他出过多少书发过多少文章;评价一个学校,得看它有多少教授有多少项目。这必然会吹起无数的学术泡沫。

大学之所以成了这个样子,似乎又跟体制没关系。“一路流亡的西南联大成为中国大学的光荣,主要是师资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辈子只写过一本书。有的甚至连一本书都没有,但他们的文品和人品汇成了涓涓细流,滋润了两代学人。依我看,教师品质自身变异是要自己负责的,因为你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能只要待遇而不担当其相应的责任。

赛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谈到知识分子应具备三个标准:人文立场、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现在的一些教授,面对利益,赤膊上阵;面对权势,阿谀逢迎;面对不公,沉默不语。大学的道德和精神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

官场上的腐败看得见摸得着,人们都痛恨它,可它是可以根除的,只要体制健康了,它就可以根除。可民腐一烂一大片,很难医治,而作为民众的核心——知识分子,如果被权力、金钱、美女收编了.就意味着疗治民腐的力量也土崩瓦解了,那社会就要从根儿烂了。

情况没那么悲观,也不容我们悲观!“中国文化血统延绵不断的原因,就在代代都有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存在,有的甚至看不见自己的工作意义及其精神的传播。但最后水落石出,他们依然屹立在那里。”面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在某种程度把学术泡沫化把大学教育跃进化了的现实,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教授不是曾站出来了喊“该停了”吗!尽管他的声音那么悲壮、那么悲凉,但毕竟深深震撼了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我的小说里的孟校长同样是一个让我们无法释怀的人物。他是大学里的一个智者。他洞明世事,知道大学应朝哪个方向发展。他求贤若渴,公正廉洁,他一生的理想就是给读书人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人文环境,就是试图通过文化来供养这个社会。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应该追求什么,应该舍弃什么。还有古树林和徐尘埃。他们甘于寂寞、孤单地坚守,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其实什么都得到了,他们得到的是自我灵魂的慰藉。更有金河。尽管他一开始总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但在最后他又总是坚守了自己的内心,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大学的精神、知识界的希望和知识分子的良心。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老师的表现,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看电视直播的时候,往往以泪洗面。这对我,是一次洗礼。写《大学门》对我同样也是一次洗礼。因为我身在大学,小说里的人物所干的一些事情,我在现实里又何尝没有干过?好在我还没有完全堕落.我还有睡不着觉的时候。我试图通过小说发现自我灵魂的幽暗之处,并从中逃离出来,让自己回到朴素和宁静的故乡。

二十多年前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多写住房难生活难,还停留在苦难层面;十多年前的,多写男女关系,还停留在欲望层面;而真正深入到他们灵魂和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我试着来写了。如果看过《大学门》的读书人能在夜深人静时,摸着胸口自问:我还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吗?那么,我会感到有一种欣慰在心间流淌!

目录

第一章:站在河对岸的教授们

第二章:一树丁香

第三章:六本书

发现自我灵魂的幽暗之处(后记)

内容推荐

故事以某大学为背景,通过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学校领导等不同人物的粉墨登场,把他们在申请经费、建学术点、课题攻关、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男欢女爱等公家的和私人的“大事小情”中的勾心斗角及暗中作态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是近期网络热炒的“大学丑闻”在纸媒体上的艺术展现。作者身为大学教授,所写内容虽不可能全都亲历亲为,但也可以说是亲见亲闻,因此写出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风格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因题材的挖掘角度独特,更使之可以成为“大学丑闻”的制造者、参与者和旁观者的一面镜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编辑推荐

《大学门》是一部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创作质量的、现实题材的原创长篇小说。其中部分章节曾以《六本书》为题在《十月》杂志上发表,得到了较好反响,获中国小说学会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推荐。

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尖锐地描绘了目前大学校园中的客观现状,揭示了某些制度评价体系的弊端之下教授们的阴暗心理和无奈选择,突出地反映了当前学术界和大学里的某些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