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迹在北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洛塘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北大学子为纪念在校浪迹十周年而写的散文集。里面记录的都是作者在校期间遇到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人和事,看到的令人感叹不禁的草与木。浅浅细述,像是自己的生活,更像是别人的故事。情愫平淡,却让人有种无以言明的感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洛塘,网络署名“四教234”。1997年作为文科状元考人北京大学。除2000~2001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换留学外,十多年来一直在北大攻读本科、硕士、博士。掌握英语、德语、日语三门外语。擅长中国山水画。

本书记录了一些关于北大的文字,内容涉及作者在北大期间遇到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人和事,看到的令人感叹不禁的草与木。

目录

第一辑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003

昌平园就像植物园005

大一新生俱乐部007

最是难忘银杏道009

昌平盛事012

最初的我们015

送你一瓣雪花019

又到一年寄卡时024

圣诞,又是圣诞028

春日狂想034

Un Mondo,Un Sogno 037

偷得浮生逛燕园042

一转眼,电脑已“全面入侵”050

人生就像电话,无休止升级058

二十九楼的“D&S”064

体育课,没有欢喜只有忧067

曾经看球070

勤工不俭学074

初入江湖076

路远迢迢做家教079

偶然译书082

留学打工记084

联合大学教英语105

无心打工109

美院之美112

C君学艺记116

琴为何物124

Season in the sun 135

我明白你明白我明白144

当爱情遭遇尊严152

女人花162

第二辑 一程山水一程歌

一程山水一程歌181

绿城185

喜宴188

逃学为回家194

鹿城小住199

穿梭在东京202

第三辑 内心的旅行

离你那么远213

夜·天桥219

新年要快乐223

有人比你聪明漂亮226

爱要怎么说出口229

爱情和生活要分开想232

等爱就像等巴士234

在一起是伟大的237

爱情八股文243

网络与爱情249

大话博客252

写论文就像谈恋爱254

谁的意中人是盖世英雄256

《鹿鼎记》与《格林童话》260

比起传记,我更喜欢传奇263

可爱女人267

那一把孤单单的藤椅270

试读章节

又到一年寄卡时

年末,去寄贺卡——送给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的新年祝福。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在母亲的指导下,送出了平生--第一张贺卡。此后,年年写卡,读书越久,送卡越多。

人北大后,除了教师节,元旦也开始寄卡。最初是为了谢师恩,后来是为了送祝福,现在却是为了报平安。

以前寄卡,总是去楼长室买邮票——站在窗口,看楼长用钥匙打开抽屉,将一大版二十分面值的邮票取出来,然后一枚枚仔细地数给我。

后来,邮资翻倍,楼长室却一直没有新面值的邮票。有一年,楼长告诉我,她那里将不再代售邮票。“现在写信的人很少了。”那一次,我“接手”了老太太所有的二十分邮票,给每张贺卡都贴上了“四方联”。

有一段时间,寄卡也要排队。倘若队伍里男生多,等候的时间就不会太长,如果女生多,就得耐心一些。男生寄卡大多干脆,从书包里掏出来,无论多少,全一次性塞入邮筒。女生寄卡大多仔细,一张张点数,一封封确认,再一丝不苟地逐一投入邮筒。临走,有的女生还会不自觉地四下张望,仿佛担心真会有一两封信从她们的指尖悄悄溜掉。

那时一到年末,邮筒就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只好赶着开箱时间寄信——如果邮车刚走,邮筒自然有片刻的宽松。如果邮车刚来,就可以直接将信投入邮递员的大麻袋里。

真正临近圣诞,寄信倒又方便——邮局门口会像墙壁似的竖起一大排邮筒,一个省一大格。虽然从早到晚都有好多学生挤在一起,往高高低低的三十多个木格里塞信,那个“临危受命”的特制邮筒却总能一封不落、“照单全收”。

然而,英雄终有迟暮,近几年大邮筒的风光渐退,今天找了一圈,竟不见它的踪迹。邮局门前,只有无数个漠然的眼神,匆匆交错。新年将至,燕国的欢腾却似怎么点也点不着了。

寄了十几年贺卡,执笔的心情虽年年不同,落笔的文字却岁岁无差。

那年教师节后,我收到了一封长信,是初中语文老师的爱人写来的。他说很感谢这些年我寄的贺卡,那是徐老师在病床上最大的安慰,但如今老师已过世,以后就不必再寄了。读信的时候,我一阵心虚——这么多年,竟一直没有打听老师的消息。寄卡又有何用?无非是自我粉饰。

此后,开始给老师们打电话,假期也跑去探望。渐渐地,我获得了很多老师的新地址,不再一相情愿地将贺卡寄到学校。而在此之前,好几位已经退休的老师,都会为了我的一张贺卡,专程回学校去。

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她有次出门半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收发室找我的贺卡。管信的老头说没有,她不信。“肯定有,她每年都给我寄。”张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有掩不住的得意。结果,在一大堆无人认领的信件底下,她终于找到了那一张贺卡。

小学数学老师与我父母住得近,最近几年,我很少去拜访她,她倒经常去看望我父母。她告诉我母亲,我寄的三十多张贺卡,她都仔细收在一个大铁盒里。“哎哟,哎哟。”母亲也替我困窘,“应该的,这是她应该做的。”

初中数学老师一收到信,就会给我打电话。她告诉我自己已搬去另一个城市和女儿同住。电话里她总是嘘寒问暖,千叮万嘱,一再邀请我去做客。那年暑假,我去看她。大雨天,她带我四处逛,像孩子一样兴奋。

高中语文老师还在指导文学社的创作。每次社刊出版,他都会寄一本给我。那些青春稚气的文字,夹杂着昔日校园甜美馥郁的桂香,总是令人迷醉。

有次参加同学婚礼,遇见了高中英语老师。酒后,他冲我嚷:“这些年只有你一直给我写信。”我一抬头,猛然发现,当年意气风发的陆老师也老了——两鬓霜白,笑脸如菊。

从邮局回来,打开楼下的信箱,发现好几位老师已给我寄来了新年问候。王老师说给我寄了一包土特产,让我注意查收。

世上很多事,付出与收获都不成正比。而得到这么多,无非是写了一张贺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贺卡的时候,总会想起高中数学老师最喜欢的句子。

默默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眼神。

一成不变的,也不只是那个落款——

您的学生。

P24-27

序言

一转眼,在燕园已待了十年。本科毕业的时候,硕士毕业的时候,都曾暗下决心,要写一些关于北大的文字当做回忆,但是保研、考博的忙碌,终究让这一愿望至今落空。前几次同学聚会,入学十年的纪念活动都是讨论焦点,但是曲终人散之后,忙工作的继续埋头于工作,忙感情的继续沉溺于感情,所以庆祝活动也是一推再推。从春游到五一,从五一到暑期,从暑期到国庆,一直没有举行。与实际的班级活动相比,文字上的纪念肯定容易很多。所以,提笔吧,提笔吧,尝试着为自己也为同窗挚友的北大生活写上几笔吧。

虽然早就想好了标题,但是对着电脑,却觉得脑海里一片沉寂,就像一个晃起来毫无声响的容器,不知是因为空无一物,还是盛得太满,一时之间竞什么也倒不出来。我们都习惯于用“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来表露情感,但我们从没想过这轻易出口的终生约定,实际也会在岁月的流逝中黯然失色。所以,在北大待了十年,其间遇到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人和事,看到的令人感叹不禁的草与木,早就难以悉数记录,如今提笔,也只能像海边拾贝,在每次记忆的潮水退去后,零散地拣选几枚而已。因此,这也注定了我将要写下的文字是散乱的、断续的、跳跃的。

和所有临近毕业的博士一样,论文像乌云一般笼罩在头顶,但是我相信我对燕园的点滴回忆,将成为穿透乌云的阳光,温暖整个冬季。

2007年11月1日于“四教234”

书评(媒体评论)

十年穿行于北大,北大的风早已沁入你的心绪,也一如你的文章,透出骨子里的矜贵。

——shirley_zyq

流泪多少、不经意的过往都被你用珠子穿成了线。

——dadiella

浅浅细述,像是自己的生活,更像是别人的故事。喜欢这样的描述,喜欢这样的生活。

——_yao_

很喜欢这种文风,如八月桂花飘过,沁人心脾。

——言来是你

很平淡的情愫散落字间,却让人有种无以言明的感动。

——紫袖斋

岁月荏苒,欢娱易过,见到你的文字,真是爱极了。枫叶中,让人看见流年碎影,乐曲中,让人梦回大学当年。

  ——xiaoding8888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