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世界名著,不仅能提高理论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和获得智慧,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浩如烟海的世界名著,即使是最善于阅读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一卒读,而这些世界名著的思想精髓、内容主旨又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朱立春等人编写了这本《世界名著全知道》,以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轻松了解世界名著,并为他们的深入阅读提供指导。
本书设置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4个版块及“名家点评”、“经典摘录”、“相关链接”3个辅助栏目。
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部分,凝结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世界经典名著,不仅能提高理论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并获得智慧。
《世界名著全知道》(朱立春主编)荟萃名家名作,浓缩名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讲述名著背后的故事,捕捉作品中的点睛之笔,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经典名著的工具书。《世界名著全知道》中精选了世界上名气最大、影响最深、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经典名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等领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析中外名著内涵,为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经典名著提供权威、科学、全面的指导。同时,设置有“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四个版块及“经典摘录”、“相关链接”、“名家点评”三个辅助栏目,全方位阐释经典名著的内涵,能够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经典名著的精髓,领略世界名著的风采,感受文化的魅力。
通过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每部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使读者不仅能直观领略世界名著的精髓,还能近距离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获得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快的阅读体验。
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纪》和《奥德赛》的作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他可能生活在公元前8、9世纪之间,但对荷马本人的情况却知之甚少,实际上有关他生平的资料也不确切。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大约出生在爱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作为一个行吟诗人,他的情况可能同《奥德赛》里那位朗诵诗人谛摩多科斯差不多,经常带着竖琴在各地吟唱特洛伊战争英雄事迹的歌子。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他广征博采,巧制精编,荟前人之长,避众家之短,以大诗人的情怀,大艺术家的功力,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瑰丽的诗篇,使这两个在古希腊流传很久的故事终于形成史诗的规模。但现在一般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荷马可能只是这两部史诗的最初或最好的综合加工者,此后两大史诗还有若干古代学者进行过许多改动,最终形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版本。
根据地下发掘,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在古代确曾有过特洛伊人及伊利昂城。可能是在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次为期10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这是一次部落之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在传诵过程中,英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由这些民间诗人在贵族的官邸中吟唱。大约到了公元前8、9世纪时,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加以搜集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的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就是荷马史诗形成的大致情况。至于用文字把它们写定下来,大约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 《伊利亚特》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在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里有详细的说明。根据这则神话所述,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不和女神阿瑞斯因忌恨自己没有被邀请参加阿喀琉斯(希腊方面的主要英雄)父母的婚礼,便肆意挑起事端。她把一个金苹果扔在宴会桌上,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这就引起了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3位女神的争抢,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3位女神向帕里斯许了愿。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因为她答应让帕里斯娶到世间最美的女人。事后,阿佛洛狄忒把帕里斯引到斯巴达,骗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丽的王后海伦,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到了第10年,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喀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喀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10年里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喀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喀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奥德赛》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赫克托尔死后,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便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希腊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经历10年的战争。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但他们在回国途中却遇到种种艰难险阻。《奥德赛》前13卷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奥德修斯到菲埃克斯岛以后向国王阿尔基诺斯讲述他的遭遇。奥德修斯一行先到了喀孔涅斯人的住地,攻下了王城。后来他们到了一个食迷莲的国家,吃了迷莲便忘了故乡。之后他们又被独眼巨人关在巨人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人,用烧着的木棒灼伤了巨人的眼睛才得以逃脱。此后,神女喀尔刻要他留在一个岛上,并把他的同伴变成了猪。他还躲过了女妖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同意他返回家乡。与此同时,奥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罗珀在故乡苦苦等待丈夫,奥德修斯在家中的儿子忒勒马科斯也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他的长期失踪的父亲的消息。许多人以为奥德修斯已死,为夺取奥德修斯的财产,纷纷向珀涅罗珀求婚,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还占据着他的王宫,大吃大喝。珀涅罗珀则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奥德修斯经过10年颠沛流离,回到家乡。他装扮成乞丐进入王宫,同儿子一起杀死了所有的求婚者,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一家人终于团聚。奥德修斯重新做了伊塔克的国王。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因此我们可以从阅读荷马史诗中直接去领悟古希腊的文化和精神。
就《伊利亚特》来说,它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着重是要歌颂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所以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全诗2/3以上的篇幅都在描写阿喀琉斯休战期间两军的阵势。作者以恢宏的彩笔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这一幕幕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战争场面,本身就是展现英雄雄姿的诗篇。而书中的这些英雄都是久经战阵、英勇无畏的战士。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体现了氏族集体所要求的英勇品质,又初步显示出了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如阿伽门农的刚愎自用,阿喀琉斯的英勇善战,奥德修斯的足智多谋,赫克托尔的诲人不倦,说话语重心长等等。特别是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身上,这种英雄品质表现得更加明显。作为特洛伊军中最勇猛的将领,赫克托尔身负保卫全城的重任。他明知战争是由弟弟的不义行为引起,同时自己也必然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但他依然视死如归,毅然勇敢地迎战阿喀琉斯。这是一个意识到自己光荣职责的光辉英雄形象。而希腊第一英雄阿喀琉斯,感于神的意志,把在战场上获得荣誉看做第一生命。他在战场上既勇敢善战、奋不顾身,又暴烈鲁莽,刚强任性,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悲剧色彩,而这也正是荷马所要力图表达的时代精神。P1-3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世界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古往今来,世界名著影响了人类社会,影响了历史进程,同时也影响、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阅读世界名著,不仅能提高理论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和获得智慧,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浩如烟海的世界名著,即使是最善于阅读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一卒读,而这些世界名著的思想精髓、内容主旨又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世界名著全知道》,以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轻松了解世界名著,并为他们的深入阅读提供指导。
本书设置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4个版块及“名家点评”、“经典摘录”、“相关链接”3个辅助栏目。“作者简介”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主要作品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背景介绍”讲述名著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或者著作中的轶事;“名著概要”对名著的内容、情节等进行提纲挈领的勾画;“阅读指导”是对名著提出指导性的阅读建议;“名家点评”收集历代著名评论家对名著的独到见解,给读者提供阅读名著的不同视角;“经典摘录”选取名著中历经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不朽词句,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相关链接”介绍与名著相关的内容,当作引申阅读。所有这些内容,由点及面,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名著,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世界名著的精髓,使本书成为快速、高效地学习和了解世界名著的理想读本。
本书不仅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工具书,更是一部艺术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全文化作品。通过配入200余幅契合文意的精美图片,立体、具象地展示名著的凤采,其中有经久流传的名著书影,有记录作家音容笑貌的画像和照片,有艺术大师诠释名著内容的雕塑和绘画……版式设计上将每部名著所依托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融合,使读者不仅直观地领略名著的精髓,而且还能深入感受名著同社会文化、艺术的内在联系,在全方位接近大师、深层次品读名著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