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名人传/中国青少年成长新阅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畲田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内容推荐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这些都表明了伟大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这个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都在渴望成功,可却都不想奋斗。或许人们会获得一时的功成名就,但绝不能成为不朽。因此,这本《名人传》也许会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清醒一些,离不朽更近一些;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书中三位大师那种对自己的事业无法抑制的热情。 目录 贝多芬 童年生活 命运的作弄 爱情的滋味 再次失落 荣誉到来 孤独的人 顽强奋斗 破碎的亲情 欢乐颂 尾声 米开朗基罗 力量 分崩离析 希望的决断 神圣的爱 信心与坚持 宁愿孤单 尾声 托尔斯泰 难忘童年 ‘青春沙漠” 高加索的故事 哥萨克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圣彼得堡 爱的奇迹 心灵之作 关心社会现实 思想巨变 艺术与良知 巅峰时刻 艺术的“圣经” 孤独的斗士 人类的良知 试读章节 哥萨克 1851年,托尔斯泰在蒂弗里斯开始写《童年时代》,1852年,这部作品完成于高加索皮亚吉格斯科。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时他正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惊心动魄的危险的战争中,他一门心思地观察他以前所未见识的充满热情的世界,就在这样的时候,他居然以过去生活的追忆为内容来完成他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正生着病,不得不中止在军中的役务。他孤独而苦闷地捱过漫长的修养的闲暇时光,他的眼前展现出对过去的感伤而温柔的回忆。几年来生活上的颓废荒唐,让他紧张不安,心力交瘁,而幼年生活是那么“无邪、快乐,充满诗意,美妙绝伦”,在那种生活中能够造就一颗“温柔善良,多情善感的童心”,对这些的重温和追寻,让他心中涌动着甜蜜的暖流。青春的激情,不知疲倦的对未来的设想,循环往复的诗的情怀和梦幻,使他无法演绎一个孤独的题材。在他那永远无法实现的宏大的历史长河中,他的长篇小说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环,而在创作《童年时代》的时候,这部作品被他作为“人生四步曲”的第一乐章。原本它也包括在高加索的那段生活,终结于他在自然的力量中获得神示的情节。 后来,托尔斯泰对这部成名作却表现出十足的严厉与冷酷。“真是遭透了,”他对比鲁科夫说,“这部书缺乏文学上的诚实……简直一无是处。” 其实这只是他一个人的见解。这本书的原稿,他没有署名,寄给俄罗斯有名的杂志《现代人》,立刻就发表了(1852年9月6日),而且为欧洲全部的读者一致确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书中满含迷人的诗意,细腻的笔触,精微的情感,但它使托尔斯泰憎恶的理由正是别人喜欢它的理由。 让一种温柔的伤感情调笼罩全书,这正为以后的托尔斯泰所反感,而在别的小说中尽力摒弃的东西。这感伤情调为我们所熟知,我们熟知的这些幽默与热泪来自于狄更斯。托尔斯泰在日记中说过,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他81年来最心爱的读物之一,曾对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据他自己承认,还有两个人对他产生了影响:斯特恩和特普费尔。他说:“我那时受到了他们的感应。” 因此,初期的托尔斯泰,对于群众来说已是一个曾经相识的脸孔。但不久他的个性便开始坚定了,《少年时代》(1853)虽不及《童年时代》那么纯粹和完美,却显示出一种更为特殊的心理,一种对自然的强烈的情感,一颗为狄更斯和特普费尔没有的苦闷的灵魂。在《一个绅士的早晨》(1852)中,显然明白地形成了托尔斯泰的性格,大胆而真诚的观察,对爱的信念。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直接灌注了他当时的情感,如《高加索纪事》。其中一篇就是《侵略》(完成于1852年12月24日),其中最动人的是壮丽的景色:在一条河流旁边,太阳升起于万山从中;那阴影与声音的夜景用强烈而生动的笔致写出;而晚上,当积雪的山峰消失在紫色的雾霭中的时候,清澈的空气中飘荡着士兵们美妙的歌声。《战争与和平》中的好几个典型人物已在此尝试着生活了:如那个真正的英雄赫洛彼夫大尉,他参加战斗,绝非为了他个人的兴致,而是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他笨拙,有些可笑,从不理会他周围的一切,他是“那些镇静而朴实,让人愿意用眼睛直望着他的那种俄罗斯人”中的一员。在战斗中,当大家都改变了时,只有他一个人仍然如故,“他完全像人家一直看到的那样:同样平稳的声调,同样镇静的动作,在阴郁而天真的脸上的还是同样质朴的表情。” 在同一时期的其他的高加索纪事,到了1854年至1855年间才写成,例如《伐木》,用一种精确的写实手法,略显冷峻。但充满了对俄罗斯军人心理状态的新奇的记载。1856年写成的《在别动队中和一个莫斯科的故交的相遇》,描写了一个落魄的上流人物,变成一个放荡的下级军官,他怯懦、撒谎、酗酒,甚至还不如他所轻视的士兵。 超越这一切作品的是,矗立在这第一期…脉中的最高峰:《哥萨克》,这是托尔斯泰青春的歌曲中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也是高加索的赞颂诗。白雪覆盖的群山,将它们巍峨的线条映射在万里碧空之中,它们的诗意充盈于全书。书中无限制地流淌着这种心灵的陶醉。和托尔斯泰一样,书中的主人公奥列宁到高加索来寻求新奇而冒险的生活,他迷恋上一个高加索少女,沉浸在矛盾重重的希望之中。他时而想着:“幸福,是为别人牺牲自己”,时而又想:“牺牲自己只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于是他简直和高加索的一个叫叶罗什卡的老人拥有同样的想法:“所有的都是值得的。把一切神造出来就是为了给人类带来欢乐,没有哪件事是犯罪的。和一个美丽的女子玩耍并非罪恶而是使灵魂得以解救。”可是思想又有何用呢?只要活着就好,生存是全部的善,全部的幸福,对于强大的、万能的生命来说,‘生”即是神。 “周围尽是野生的草木,数不清的鸟虫,成群结队的蚊子,幽暗的绿雾,在草叶下面到处潜流着的浊水,温暖而芬芳的空气”,他迷失在森林中,就在离敌人的陷阱极近的地方,奥列宁“突然感到无法言说的幸福,按照他童年时的习惯,他划着十字,默默地感谢着什么人”。如一个印度僧侣一样,他满足地说,他在吸引着自己在人生漩涡中独自迷失,无数看不见的生物潜伏在他周围窥探和等待着他的死亡,成千上万的虫子围着他嗡嗡地互相转告着:“到这来,到这来,伙伴们!快瞧那个可以让我们刺一下的人!” 显然在这个地方,他不再是一个俄国的绅士,不再是莫斯科上流社会中的人,也不是什么人的朋友或亲戚,他只是一个生物,和在他周围生存徘徊的一切生物一个样。 处于青春期的托尔斯泰生活在对力量和人生的爱恋的狂热中。他紧紧抓住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他将他的悲愁、他的欢乐和他的爱情发泄给自然。但这种浪漫的陶醉,从来不曾搅乱他清晰的目光。没有别的作品足以和这首热烈的诗相比了,再也没有别的能有这本书中那几篇强有力的描写和真切典型人物的刻画了。这部作品中心思想即自然与人间的对峙,这也是托尔斯泰一生最爱用的主题之一,是他的信念之一,而这种对峙也使他得以找到《克勒策奏鸣曲》的某种严酷的语调,来对人间的喜剧加以指责。他也运用同样的真实来描写一切他所爱的人。 他自己生命中所潜伏着的深刻的宗教性被高加索呼唤起来。人们往往对这真理精神的初次显示无法给于相当的阐发。他自己也是在对方答应保守秘密的条件下才告诉他青春时代的心腹,年轻的亚力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姑妈。在1859年5月3日的一封信中,他对她说出了他的信仰: “小时候我不加思索,只凭着热情和感伤而信仰。我思考人生问题开始于十四岁时。宗教无法和我的理论调和,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明白的,一步一步分析得很好的,却并没有安插宗教的地位,因此我把毁灭宗教当做一件值得称赞的事……以后,到了某个时期,人生对于我而言已毫无秘密,但也就是从那时起,人生也开始丧失了它的意义。那时候,也就是在高加索的时候,我孤独、苦恼。尽管如此,我仍用尽我所有的精神力量去探寻……两年来我长久地从事这样的精神上的劳作,在其中找到了一条古老而简单的真理,那就是人类的不朽性之一,即一种爱,一种永恒的幸福。要达到这种幸福,人应该为他人而活。我十分惊异地发现了这一点,因为它和基督教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此我不再沿着自己的线索向前探寻,而是求助于《圣经》。然而我并未找到什么,没有神祗,没有救世主,找不到任何东西……但是我的灵魂已经尽力了,我苦闷着,痛苦地寻找着真理,渴求着真理……我和我的宗教变成一种孤立的存在了。” P112-117 序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伟人让我们难以忘记,他们或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天籁之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或用双手雕绘出杰出的艺术作品,为后世留下历史的印记;或写出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向我们诉说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正是因为有这些人,人类历史才如此精彩,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 作为音乐家,贝多芬在坎坷的一生中创造了数十部经典音乐,《命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和顽强,《田园》让我们感受到光明的辉煌和温暖,《英雄》让我们热血沸腾,总之,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音符在贝多芬的乐谱里跳跃。 作为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个个流传后世的作品,《大卫》向我们展示了大卫的自信和从容,《摩西》让我们看到是一个眺望未来的领袖,《最后的审判》让我们看到人在迷茫、痛苦和绝望中亦有希望,米开朗基罗的故事和作品同样令人难忘。 作为文学家,托尔斯泰用自己的笔为他那个时代做了记录,《战争与和平》向我们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画卷,《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社会黑暗和不安的一面,《复活》让我们看到沙皇统治下俄国底层人民痛苦的生活,托尔斯泰把他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留给了后人。 除了天赋和努力,生活也对这些艺术家的产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却与众不同,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就在这本书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