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龚书铎//刘德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朱元璋于至正十六年(1356)攻占集庆后,继续东征西讨,欲成就帝王之业。此时的朱元璋,虽有立国安邦之志,却少立国安邦之谋。当他听说徽州(今安徽歙县)有个叫朱升的学者,饱读经书,满腹经纶,便很想向这位老人讨教。次年,起义军攻占徽州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大将邓愈的陪同下拜访朱升,请求朱升出山辅佐,结果却遭婉言拒绝。无奈之下,朱元璋向朱升请教安邦定国良计。朱元璋礼贤下士,且胸怀大志,给朱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念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学以致用,理当救国。朱升沉思良久道:“我送您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一听,心中豁然大亮,当即拜朱升为中书咨议。

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策略,朱元璋最终得以傲视群雄,夺得天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力图报恩,便召朱升到京城(今南京),要他修国史。朱元璋因朱升比自己大29岁,曾说:“朕与卿,分则君臣,情同父子。”有一次,户部呈送贡品,朱元璋看到其中有徽州的莲心菜、马蹄鳖、清水鳗鲡,便一笔勾销,令不必再进贡,并说:“朱升乡里,应世世沾皇恩也。”后来朱升辞官到徽州石门山讲学,道德文章闻名遐迩,世人称为枫林先生。朱升60多岁在故里建楼时,朱元璋还曾亲笔题写“梅花初月”之匾赐之。

朱升送给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里蕴涵着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所谓“高筑墙”就是要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做皇帝的第一步是要把位子坐稳了,那就必须得建筑好防御工事,巩固自己的地盘。不到时机成熟,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至正十五年(1355),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朱元璋遥奉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为“大宋皇帝”,增强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每年正月初一,军帐中就要设立一个御座,向韩林儿拜礼。朱元璋在很长时间内,都把韩林儿的旗号摆在前头。直到攻克南京以后,他开始采取“高筑墙”的策略,巩固这块地盘。南京的城墙坚固而雄伟,大部分都是用花岗石或石灰岩的条石砌成,城砖由优质黏土和白瓷土烧制,砖缝浇灌的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再加桐油掺和而成的。夹浆”。南京城墙始开城门13座,有的还建有“藏兵洞”,战时可供士兵休息和存放军事物资,这种特殊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市中极为少见。

要维持长期的战争,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所以要“广积粮”。于是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发展生产,他任命经验丰富的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兴兵屯田,大修水利;为保证军饷,他规定在“根据地”内,如果老百姓要贩卖食盐和茶叶,就要向他的军队交税,作为军饷。同时,朱元璋还铸造了大中通宝钱,发行货币。这样,朱元璋不仅仅有了粮食,也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起义军称王,如果在实力、威望未达到适当程度时进行,反会失败,“缓称王”就是一种韬晦之计。当时,在长江的中游,陈友谅、张士诚等纷纷称王,只有朱元璋还一直用着韩林儿的“龙凤”年号,没有称王。后来,起义军纷纷北伐讨元,朱元璋按兵不动,暗中却壮大势力。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以前,朱元璋一直尊奉韩林儿为帝,北面为臣,维持着相互呼应的同盟关系。朱元璋认为“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足定也”,他的军队所过之处,都能够保持当地社会的安定。朱元璋后来也把仁义作为治国的方略,他让农民尽心尽力地耕种土地,文人士大夫全心全意地奉行仁义道德,商人好好做买卖流通货物,工匠专心致志地提高自己的技艺。

正是因为有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方针,朱元璋才能营建起一个巩固的根据地,为他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P12-13

目录

明朝

从和尚到元帅

大脚皇后

徐图霸业

鄱阳湖大战

平江之战

明军攻克大都

剥皮实草惩贪吏

专题:明代官服

传奇军师刘伯温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文字狱的兴起

胡蓝之狱

锦衣卫和东、西厂

科举取士的南北之争

建文帝削藩

借靖难叔夺侄位

方孝孺拒写诏书

专题:明代瓷器

从南京到北京

南旺导汶”通运河

郑和下西洋

苏禄国王来访

三朝才子解缙

唐赛儿起义

明成祖亲征蒙古

朱高煦叛乱

况钟治苏州

王振专权

土木之变

专题:明长城

全城一心守北京

夺门复位

要留清白在人间

曹石之乱

传奉官

天下只知汪太监

荆襄流民起义

“三元宰相”商辂

浪荡天子明武宗

刘瑾专权

明世宗议大礼

“家净”皇帝迷道

阳明先生王守仁

专题:三大古典文学名著

专题:多样化的书院

青词宰相

徐阶斗严嵩

海禁与倭寇

三娘子。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潘季驯治河

朝堂上的样板

张居正改革

戚继光抗倭

援朝抗倭

神宗罢朝三十年

朱载埔与《乐律全书》

O专题:明代戏曲

传教士利玛窦

徐光启务有用之学

李贽著书立“异端”

苏州织工反税监

专题: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民抄董宦

徐霞客远游探险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三言”与“二拍”

专题:明代印刷业

十三副遗甲起兵

熊廷弼冤死刑场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宁远大捷

专题:明代服饰

魏忠贤专权

东林冤案

姑苏五义士

诛杀阉党

崇祯帝自毁长城

闯王李自成

张献忠建大西

崇祯帝自缢煤山

史可法孤军守扬州

秦淮侠女柳如是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郑成功围南京

南明小朝廷的覆亡

历史年表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冶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思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无疑成为编辑出版《中国历史》系列的缘起。

《中国历史》系列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在讨论荣与辱的时候,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把握历史真实,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是何者为荣、何者为耻的感性事例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判断的一个标尺。在不远的将来,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会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通过历史,可以感受到如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到寄托心灵的精神殿堂。

内容推荐

龚书铎、刘德麟主编的《明》这是一个森严的时代。政府对于社会的监控,达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密的程度;宦官荼毒,更是雪上加霜;读书人被网罗于科举之中,少有独立思想。文治武功不可为,士人对内在心性的修养却更加细腻。山水书画中,他们找到了宁怡;舞台小说中,演绎着他们的梦想。这又是一个内敛的帝国。在北方漫长的边境线上,废弃多年的长城重被启用,既隔断了游牧民族的侵扰,又显示出朱家皇朝勇武性格的缺失。

《明》是一本中国史的通俗读物。

编辑推荐

龚书铎、刘德麟主编的《明》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细节具体,文字简明生动,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故事化的文本阅读,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