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运真编写的《壮士出征--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壮士出征--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共和国的历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台运真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台运真编写的《壮士出征--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台运真编写的《壮士出征--志愿军组建完毕与入朝参战》主要讲述志愿军的组建过程与入朝参战的故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并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目录 一、箭在弦上 毛泽东签发命令组成志愿军 新组建部队紧急开赴东北 朱德亲自作动员报告 陈赓马不停蹄领兵入朝 毛泽东三杯酒为杨成武壮行 周恩来为杨得志赴朝送行 二、调兵遣将 彭德怀在军以上干部会上进行战前动员 毛岸英成为名副其实的“志愿军” 东北边防军快速集结 二十三兵团完成出国作战准备 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成立 新建特种兵部队强化训练06 l、 三、奔赴前线 改建志愿军指挥机构 志愿军空军边打边建 海军执行清川江江口布雷任务 装甲兵、炮兵入朝参战 各兵团陆续跨过鸭绿江 四、后勤保障 军需给养成为首要问题 周恩来听耳义后勤供应情况汇报 抢修抢运钢铁运输线 与敌人抢时间拼速度 试读章节 毛泽东签发命令组成志愿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为了防止东北出现大的变故,毛泽东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应变决策,决定调几个军到东北地区,加强东北边防;以作未雨绸缪之计。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同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 6月28目,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朝鲜内政和入侵我国领土台湾,并严正指出: 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将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 毛泽东号召: 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周恩来发表声明,强调指出: 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1950年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司令部”,美国人成为“联合国军”的最高指挥官。 次日,杜鲁门总统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8日,金日成发表广播演说,号召朝鲜人民为反对美国侵略而坚决斗争: 全体朝鲜人民和人民军为维护祖国的荣誉、自由和独立,积极展开全民性的民族解放战争,把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去。 7月7日和10日,周恩来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会议,讨论保卫国防问题,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如下: 1.抽调第十三兵周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二军,炮兵第一、第二、第八师及高射炮兵、工兵、运输兵等各一部,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2.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冷员,萧华为副政治委顶,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 3.以第十五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组成第十三兵团领导机关,以邓华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沛然(即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7月13日,周恩来将《决定》呈报毛泽东审查,并函告起草简况,毛泽东当日批示: 同意,照此执行。 7月22日,周恩来、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联名致函毛泽东: 1.调往东北的3个高射炮团已全部到达指定地点,第十三兵团3个军正在开动中,8月上旬可以全部到达指定地点。 2.粟裕、肖劲光、萧华均一时难以到位,建议东北边防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李聚奎到东北后即兼任军区后勤部长。这样处理,部队指挥既可免生脱节现象,供应也较容易解决。 3.请主席考虑边防军目前是否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并统一一切供应。将来粟、萧、萧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 7月23日,毛泽东批示同意。 为增强志愿军力量,中央军委22曰决定将第六十六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作为志愿军预备队。该军自23日开始,从天津地区车运安东,25日至26日夜自安东渡过鸭绿江,进至新义州地区。 8月18日,毛泽东致电高岗: 8月15日送来你在边防军干部会议的报告收到了,这个报告是正确的。 萧劲光同志来告有关边防军的各项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10月22日中央军委决定调第六十六军作为志愿军预备队。 P2-4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