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文明三部曲(共3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钱满素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文明三部曲(共3册)(精)》由钱满素著。

《自由的刻度》

《缔造美国文明的40篇经典文献》是本文献史,通过精选的40篇文献来反映美国文明的生成与发展,从《五月花公约》到奥巴马演讲,时间跨度388年。为方便阅读,每篇附有两千字导读,提供背景知识。选材不求全而求系统与代表性,使之能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体现美国文明的演化过程,因其为真实记录,故名《自由的刻度》。

《自由的基因》

《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试图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讲述美国史,也可以说是以美国的真实历史为例,来观察自由主义如何在一国实践中应时势而变迁。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自由主义又有哪些长短优劣。在实行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美国最为典型,自由主义是她唯一的主义、信念与制度,自由根植于美国文明的基因之中,因此称该书为《自由的基因》也未尝不可。

《自由的阶梯》

《美国文明札记》是本评述美国文明的集子,带有更多个人解读的成分。所选主题往往是美国在确立与实施自由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见招拆招,步步为营。称之为“阶梯”甚是形象,这过程既可以是逐级而上的阶梯,也不排除逐级而下的可能。

内容推荐

《美国文明三部曲(共3册)(精)》——资中筠、雷颐、刘瑜、梁文道隆重推荐。著名美国文明史研究大家钱满素厚积薄发之作!

《自由的阶梯》汇集了作者钱满素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美国文明的文章。内容涉及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创立至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政治理念,及其来龙去脉。正是这些思想和信念决定了美国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何种选择,并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自由的刻度》是著名美国文明史研究专家钱满素精心挑选的40篇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缔造美国文明的经典文献,并配上精到的解读辑录而成的一本书。集中展现了美国“从殖民开始,历经独立、建国、西扩、内战、工业化、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过程,一个民族在四百年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之路和美国政治领袖的思想光辉。大体勾勒出美国发展的全过程,每一篇都代表了各自的时代。

目录

《自由的阶梯(美国文明札记)》

 治者与被治者的对弈

 别了,上帝

 清教神权的“半约”

 新英格兰清教中的民主基因

 滥用权力的堤防

 美国革命――一个半世纪的前期准备

 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修正

 尊重反对派

 美国司法复审权的确立

 林肯:“属于一切时代的人物”

 林肯的噩梦

 对罗斯福新政的几点回顾

 炉边谈话和群众集会

 回味美国大选

 选举的别样功能

 信念的传承

 爱默生从神学走向自立

 梭罗的账单

 守法与犯法

 一个奴隶主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布克尔·华盛顿的教育自救

 黑人赔偿运动的是是非非

 作为美国民族精神的实用主义

 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

 “托管”――私产公用背后的玄机

 《屠场》和美国食品安全法的通过

 从哈佛女校看美国的妇女解放

 觉醒之后

 李普曼议政,世界倾听

 《党派评论》的一波三折

 聚焦公共知识分子

 克里斯托和新保守主义

 沃勒斯坦诠释新左派

 亨廷顿vs福山

 价值中立的两难

 多元背后的共识

后记

《自由的刻度》

“美国文明三部曲”总序

序言:信念的传承

壹 殖民时期

 五月花公约(1620)

 约翰·温斯罗普

基督仁爱之典范(1630)

 罗杰·威廉斯

因良心治罪的血腥教条:十二条结论(1644)

 安德鲁·汉密尔顿

曾格诽谤案辩护词(1735)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致富之路(1758)

 约翰·亚当斯

论教会法规与封建法规(1765)

 托马斯·潘恩

论君主政体和世袭(1776)

贰 独立至内战

 第二次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177

 J·赫克托·圣约翰·克雷夫科尔

美利坚人(178

 弗吉尼亚议会

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1786)

 邦联议会

西北地域法令(178

 制宪会议

合众国宪法(1787)

 詹姆斯·麦迪逊

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1787)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91)

 乔治·华盛顿

告别辞(1796)

 托马斯·杰斐逊

总统就职演说(180

 约翰·马歇尔

马伯里诉麦迪逊(1803)

 詹姆斯·门罗

门罗主义(1823)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美国学者(1837)

 塞尼卡福尔斯女权大会

情感与决心宣言(1848)

 霍勒斯·曼

马萨诸塞州教育年度报告(1848)

 亨利·戴维·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1849)

 卡尔·舒尔茨

自由与平等权利(1859)

 亚伯拉罕·林肯

总统就职演说(1861)

 亚伯拉罕·林肯

解放奴隶公告(1863)

 亚伯拉罕·林肯

葛底斯堡演说(1863)

叁内战至今

 安德鲁·卡内基

论财富(1889)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1893)

 威廉·詹姆斯

实用主义(1907)

 西奥多·罗斯福

自然资源的保护(1907)

 赫伯特·胡佛

美国个人主义(1928)

 富兰克林·罗斯福

总统就职演说(1933)

 富兰克林·罗斯福

四大自由(1941)

 哈里·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1947)

 厄尔·沃伦

对布朗诉托皮卡教委案的判决理由(1954)

 约翰·肯尼迪

总统就职演说(1961)

 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1963)

 波特·斯图尔特

论出版自由(1974)

 罗纳德·里根

总统就职演说(1981)

 巴拉克·奥巴马

为了一个更完善的联邦(2008)

《自由的基因》

“美国文明三部曲”总序

修订版序 美国文明的基因

前言 自由主义的概念

第一章 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第一节 清教思想中的自由主义基因

 第二节 自由主义原则在美国的确立

 第三节 早期党争:自由主义的内部争端

第二章 内战:自由主义清理门户

 第四节 南方的理论困境

 第五节 菲茨休:美国自由主义传统中真正的异数

第三章 新政:自由主义由古典向现代的转折

 第六节 进步运动:修正的开始

 第七节 罗斯福新政:现代自由主义的开始

第四章 老左派和新左派:自由主义的继续左倾

 第八节 老左派的兴衰

 第九节新左派

 第十节 华勒斯坦诠释新左派

第五章 新保守主义的崛起:复归古典?

 第十一节 美国政治的保守传统

 第十二节 当代保守主义

 第十三节 克里斯托诠释新保守主

尾声 美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困惑

后记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自由的阶梯》

治者与被治者的对弈

关于清教徒,学者的影响好像抵不上门肯的一句俏皮话。自从他说了“清教就是挥之不去的恐惧,唯恐有人在什么地方快活着”,大众心目中的清教徒就很难摆脱这个形象了。门肯这句话机智有余,准确不足,但暗合了20世纪初美国民众厌倦旧式道德规范的心理。其实清教徒也是正常的人,也一样喜怒哀乐于世上,不同的是信念,他们是一群笃信上帝并立志将上帝的话付诸行动的人。

约翰·温斯罗普(1588—1649),著名清教领袖,马萨诸塞首任总督。1630年,他率领七百余名英国清教徒乘坐十一艘木船,在大西洋三千英里的波涛中颠簸了两个多月后到达北美。他们创建了具有清教特色的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日后扩展为新英格兰地区。殖民地纲纪初定的二十年主要是在温斯罗普的引领下,其影响无人能比。一个好的开始可谓成功的一半,再联想到新英格兰方式对美国历史的意义,温斯罗普的重要性实在不可小觑,称他为美国文明的缔造者之一也不为过。

爱德蒙·S·摩根所著《清教的困境:约翰·温斯罗普传》是一本论述马萨诸塞殖民早期的经典之作。作者以这位总督大人为中心,围绕几个关键问题,既精炼又生动地重现了当年殖民地的初创过程。读者从中体悟到一个微弱的新政体是如何酝酿和具体落实的,依据的是什么原则,遭遇到什么困境,又是如何应对、调整和发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当然是权力的来源、结构和分配方式。

任何政体的创立必然包含着某种政治理念,清教徒要在马萨诸塞创建一个什么样的政体呢?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清教是英国国教内的一个派别,清教徒们要求进一步净化教会,废除存留的罗马天主教的教阶礼仪,将始于百年前的宗教改革进行到底。在伊丽莎白女王治下,新教在英国得以稳固。清教徒虽感觉不尽人意,尚能抱有希望。然而,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继即位后,局面对清教徒来说是每况愈下。教会和政府的腐败使他们忧心不已,眼前不时浮现《圣经》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教训,上帝毁灭罪孽之城是迟早的事,而他们这些虔敬的信徒却无力回天。

温斯洛普等部分清教徒对改造英国逐渐失去信心,1629年3月查理一世解散国会之举使他们下定决心离开这个烂摊子。他们自认为不是逃避责任,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将这次迁徙视为与上帝立了约的神圣使命:上帝将北美这个新迦南应许给他们,他们则负责建立一个真正的上帝在世间的王国——最圣洁的教会和政府,作为“山上的城”“世上的光”,供全世界仿效。

何为最圣洁的教会呢?宗教改革家们都认为,教会应该恢复到它创立之初的形态,一切行事应以《圣经》为基础。清教的精神导师加尔文将教会应追求的目标归为三条:宣讲上帝的话、听上帝的话、按照基督的教导施行圣礼。

当时英国清教的主要教派是长老会,为了对抗天主教和英国国教自上而下的权力,它形成了由基层小会到中会、大会、总会这样自下而上的逐级组织,具有民主代议性质。长老会对所有信徒开放,无严重劣迹者皆可入会,不必审批。

显然,长老会已是改革的产物,但仍不符合清教移民的标准,原因之一是保留了金字塔式的教会结构,二是混淆了重生者与未重生者。加尔文说过,“教会乃是众圣徒的团体”,所以清教移民要按照公理制来创建教会,针对长老制的两大弊端,实行地方教会自治和会员制。七八个志同道合的信徒自愿立约,便可组成教会,选立牧师,共行圣礼,过基督徒生活。各教会间彼此独立自主,关系平等,不存在上级教会。

P2-3

序言

东方出版社将我三本分别出版的关于美国文明的书,归为“美国文明三部曲”系列再版。初觉意外,再想倒也不无道理,它们互为补充,提供读者更多的观察角度。

《缔造美国文明的40篇经典文献》是本文献史,通过精选的40篇文献来反映美国文明的生成与发展,从《五月花公约》到奥巴马演讲,时间跨度388年。编写当时,国内已有多种中英文的美国文献集,这本是专为中国非专业读者设计的,为方便阅读,每篇附有两千字导读,提供背景知识。选材不求全而求系统与代表性,使之能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体现美国文明的演化过程,因其为真实纪录,故名《自由的刻度》。

《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试图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讲述美国史,也可以说是以美国的真实历史为例,来观察自由主义如何在一国实践中应时势而变迁。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自由主义又有哪些长短优劣。在实行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美国最为典型,自由主义是她唯一的主义、信念与制度,自由根植于美国文明的基因之中,因此称该书为《自由的基因》也未尝不可。

《自由的阶梯》是本评述美国文明的集子,带有更多个人解读的成分。所选主题往往是美国在确立与实施自由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见招拆招,步步为营。称之为“阶梯”甚是形象,这过程既可以是逐级而上的阶梯,也不排除逐级而下的可能。

曾听闻,有中国的美国研究学者访美归来感觉沮丧,哀叹人家的研究无可企及。我倒不这么悲观,社会科学是有国界的,中美学者虽同在研究美国文明,但所处国家不同,面对的社会问题不同,各自的立场、研究目的、关注重点、服务对象,甚至研究方法也就不可能相同。美国学者可以选择在一个小镇蹲点,细细做田野考察,以小观大;或者在图书馆梳理档案,探究历史真相。我们没有这些条件,可能也没有这些关心。我们的工作可以比作隔空架桥,建构太平洋两岸理解与交流的桥梁。凭借与中国读者共享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社会关注和现实考量,我们用读者熟悉的文字来介绍美国文明要点,而这未必是美国学者之长。

再说,比较出真知,从外部观察的视角,我们说不定也能看到一些美国人身在庐山而看不到的真面目。当年托克维尔不就得益于他法国人的角度,对美国民主独具慧眼,视之为历史的方向?虽然他也看到了民主的弊病,但深信人类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不可抑制。他精辟地指出美国文明的本质:“17世纪初在美洲定居下来的移民,从他们在欧洲旧世界所反对的一切原则中析出民主原则,独自把它移植到新大陆的海岸上。在这里,民主原则得到自由成长,并在同民情的一并前进中和平地发展成为法律。”这一小段话里包含了很多关键词,值得细品。也因此,“美国人所占的最大便宜,在于他们是没有经历民主革命而建立民主制度的,以及他们是生下来就平等而不是后来才变成平等的。”天生自由的美国人对此习以为常,未必意识到。美国人创造的是典型的现代文明,一个英属殖民地能在独立一个半世纪后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必有其值得研究之处。

世界上存在过的文明形态,真可谓多种多样色彩缤纷,但可以说无一不是人类适应环境、谋求生存发展的结果。同为人类分支,我们都是历经曲折才走到今天,在这个关系日趋紧密的地球上,各文明间除了彼此了解对话、相互交流借鉴以共谋进步,还有更好的共存之道吗?

钱满素

2016/9/28

书评(媒体评论)

钱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

——刘瑜

作为一个非民族国家的大国,美国只是来自全世界的人、在一个自由理念之下的自愿聚合。钱满素老师以她对美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广泛丰富的经典阅读,精选了这本美国思想家在两百多年来对自由理念的表达。让我们理解,自由理念不是一个简单的浪漫理想,它付诸实践、伴随思想演进、经受历史风风雨雨的挑战;她让读者明白:这个理念何以能在拥有多类别种族、文化、思想和宗教的大社会中,依然具有超强凝聚力。

——林达

从美国建国前的《五月花公约》到2008年奥巴马《为了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演讲,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钱满素教授精心挑选了40篇重要文献,并作深刻解读。这些文献涵盖宗教、政治、哲学、经济等方方面面,确实构成了美国精神的“刻度”。

――雷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自由的阶梯》展示,美国的自由并非“开国之父”们的“创造”,而是从17世纪的清教徒到今天的美国民众共同耕耘的结果。钱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

——刘瑜

无论赞颂美国还是斥责美国,首先应当客观了解美国。新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钱满素,在哈佛大学专攻美国史,获得博士学位。本书对美国历史的介绍与分析客观、冷静、理性,深刻厚重却又娓娓道来,确是厚积薄发之作。

――雷颐

作者是一个认真的美国学研究者。她把自己广泛的美国阅读、独特视角的观察、学者的体会,和读者分享。我是这样的幸运读者中的一个。从她流畅的写作中,读者可以更深了解美国的不同方面和层面。

——林达

钱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

——刘瑜

这真是一本好书。“自由主义”这个学术概念,在各种叙述中经常充满歧义。作者深入浅出地结合美国历史线索,生动清晰地道明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在作者笔下,自由主义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的演进与生气勃勃的美国社会共生长,使得读者有机会对美国、以及自由主义,得到更深入了解的双重收获。

——林达

“论”与“史”的关系,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因为处理好二者关系,委实不易。《自由的基因》则以美国为例,将一种政治观念与其生成的社会环境结合考察,不仅展示了美国的社会与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如何互动的历史性过程,而且做出了史论结合的具有方法沦意义的贡献。

——雷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