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走在岸上的鱼/环保中国自然生态美文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国兴、吕双喜主编的《行走在岸上的鱼/环保中国自然生态美文馆》集中展现了小小说作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探讨具有普适性的自然生态思想问题。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才华,以及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深层理解,即使和从事别样体裁写作的同行比较,也不逊其后。阅读这些以美感丛生的语言质地表达出复杂含义的佳作,不由得让人产生深层思考。

内容推荐

马国兴、吕双喜主编的《行走在岸上的鱼/环保中国自然生态美文馆》集中展现了小小说作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探讨具有普适性的自然生态思想问题。

在急功近利地提升物质生存指标时,如果不铲除贪婪、掠夺和占有的毒瘤,社会生活必然滋生浮躁、罪恶和恐惧,人类自己的灵魂将在哪一片净土上栖息?显然,只有推行环境保护和修复心灵的工程,天地人才能和谐相处,世界才不至于畸形和扭曲。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生态的接口,自身的积极努力必会促使自然生态的提升,谁也不要看轻了自己。

目录

行走在岸上的鱼

水家乡

无鸟之城

秋茫

孤傲

骆驼追

水怪

绝壁上的青羊

两位驯鹰人

逃跑的鹰

羊吃羊的故事

藏狼的智慧

羚羊过山冈

春天已经来过

给你一个飞翔的理由

王者的悠闲

雪豹

一个人的古树名木

神奇的自来水

怀念猪

羊的行为艺术

天塘山的咒语

老獾那双眼

兽王之殇

猴山传奇

海雕斗恶狼

雪山上空的生死搏斗

赞达

村子

一只羊

买鸟的结局

老人与麻雀

炫车

爷爷树

村上的狼

重磅新闻

孤独

母猴吉咪

疯狂的豆芽

洗衣

放鸦

金丝猴之死

诱狼

痴心戈尔

我是桑塞

身后的狼

撵山狗

看门狗

赛虎

水牛王

送水

长青林

吃草的狼

挥汗的村主任

老人与树

魂断故乡

复苏的母性

跳羚达塔

试读章节

行走在岸上的鱼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进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红鲤,折磨着红鲤,糟蹋着红鲤。红鲤身上满布啮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们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条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二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画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

荷花淀里便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翩然飞舞,享鱼水之欢。

白鲢就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

红鲤就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支又一支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交欢。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条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钓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人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后,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

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可悲的是白鲢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就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

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开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一群行走着的鱼。

P001-003

序言

在当下的文学大家族里,一些具有良好文学潜质的小小说作家,在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后,不仅在掌握小小说文体的艺术规律上愈加稔熟,能在字数限定、结构特征和审美态势上整体把握到位,而且在创作上有意识地思考,即在选择题材、塑造人物和表现形式上,也彰显出个性化的自觉追求。

比如,小小说作家在自然生态题材领域的探索,就为这个新兴文体的良性生长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作家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公民,不能丧失人类良知和社会使命感。同理,作家首先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的儿女,不能丧失生态良知和自然使命感。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危及整个自然、整个人类之存在的时期,众多的小小说作家,以自己艺术化的作品,直面不断恶化的生态现实,反思人类陈旧的思想观念,赢得了读者的尊重与喜爱。

《环保中国。自然生态美文馆》丛书,集中展现了小小说作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探讨具有普适性的自然生态思想问题。

蔡楠的《行走在岸上的鱼》,传导多层面的文化信息,以诡异的题旨、唯美的笔调、梦幻一般的结构、强烈的批判意味,不动声色地解构现代文明在提升人们生存质量的同时,囿于人类无节制的欲望,正在把难以负重的大自然,一步步挤压得窘迫无奈,连鱼儿也出水逃逸。在作者眼里,什么都是可以变异的。所谓文明也是一柄双刃剑。人既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征服自然的硕果,当然也可以滋生为一种贪婪无度,来吞噬掉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

申平的《绝壁上的青羊》,注重象征手法的使用和宏大主题的有效表达。作者写一个农民为给儿子治病,不惜铤而走险到绝壁上去猎杀青羊。青羊本身就非常弱小,被人类和猛兽逼上绝壁;而农民同样作为弱势群体,因为看不起病而被逼上绝壁打猎。这两个弱势代表在绝壁上相遇,最后农民发现青羊怀孕而不忍心杀害它。农民最后挂在绝壁上,远远挚去就像是一只青羊。这种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品的主题本身,形成了一种非常形象而强大的冲击力。

非鱼的《荒》,结构奇崛,题旨宏大,语言叙述张弛有致。作者把政治、社会、人生、环境等重要元素糅合在一起,反诘着振聋发聩的古老命题。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几近令人崩溃,无处可遁。在不到两千字的篇幅里,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开社会生活的截面,以清晰可鉴的年轮印痕,折射出人类进化史的缩影,也是小小说“微言大义”在主题指向上的鲜明体现。

安石榴的《大鱼》,立意高远,结构精当,叙述从容,留白余响。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大自然的原始形态能否和谐相处,一直是一组被反复拷问的矛盾。人应该靠自律和品行的升华,才能为这个世界乃至自身带来福音。不仅仅是“打死也不说”,而且是“打死也不做”。作品的叙述不疾不徐,流淌诗意,故事情节虽呈跳跃性,表述起来却十分工稳内敛,环境、人物、气氛与题旨恰如其分地糅合在一起。

袁省梅的《槐抱柳》,以诗意的语言、不断变换的视角,描写了一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老人。作者笔下倾注了全部温情,把忧心和倔强、淳朴和狡黠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地展现了生活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典型性。这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照的理想主义思绪在鼓荡,成为一种诉求。人如此,树如此,一个村庄如此,一个民族巍然亦是如此。于是老人与树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寓意、一种象征。

此外,孙春平的《老人与狼》、陈毓的《假若树能走开》、刘建超的《流泪的水》、刘国芳的《但闻人语响》、夏阳的《好大一棵树》、曾平的《村子》、何晓的《一个人的古树名木》,等等,这些代表性作家和优秀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才华,以及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深层理解,即使和从事别样体裁写作的同行比较,也不逊其后。

阅读这些以美感丛生的语言质地表达出复杂含义的佳作,不由得让人产生深层思考:

人类自鸿蒙初开,一路走来,整天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作为自己骄傲的旗帜,而今数千年过去,人类社会似乎是愈加趋于高度文明了,可扪心自问,由于携带着人性的丑恶和私欲,我们在栽种绿树鲜花之时,还注入了多少蒺藜的种子使我们自吞苦果?

农药使田野的鸟儿濒临绝迹,污染的江河不再清澈,一个巴掌大的山塬桃林,竟能成为方圆百里的风景名胜。在几乎是钢筋水泥构成的环境里,人类还能为孩子们谱写鲜活的童话吗?

在急功近利地提升物质生存指标时,如果不铲除贪婪、掠夺和占有的毒瘤,社会生活必然滋生浮躁、罪恶和恐惧,人类自己的灵魂将在哪一片净土上栖息?

显然,只有推行环境保护和修复心灵的工程,天、地、人才能和谐相处。世界才不至于畸形和扭曲。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生态的接口,自身的积极努力必会促使自然生态的提升,谁也不要看轻了自己。

是为序。

杨晓敏

201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