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关于人生
人生是一场醒着的梦。
人生中很多问题都没正确答案,或不止一个答案。可中国的学校教育中,给学生灌输的观念却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是许多中国学生踏人社会后彷徨、迷茫、失败之根因之一。
中国词典关于人生的定义: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美国词典关于人生的定义:为梦想、兴趣而展开的表演。其实,定义问题反映的是价值观问题:反映出我们重生存,人家重生活;我们重经历,人家重梦想。人生是充满变量的生命体验。人生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但是应生存而不苟活,温饱而不满足,发展而不发疯——现在许多国人为了发展,其实是为了钱,不仅发疯而且发狂了。
人生分三种:自然人生(衣、食、性)、目的人生、文化人生。目的人生指有些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一生只为了一瞬(成功),甚至为了这一瞬而牺牲一生的快乐。
人生是侥幸落到我们手里的一件暂时的礼物,迟早还要交还,故智者会珍惜当下。
人生如登山,在山下向往的是山上的风景如何好,在山上向往的是山下的鸡鸣与炊烟。
人生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戏,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有人散步,有人坐在石边思考……
有时笑话人家,也被人家笑,人生多是在笑人及人笑中如此度过而已。
人生是在渴望、选择、放弃之间起伏的。
人生如“四大名著”:想成功,就要从《水浒》开始,“脱颖而出、打破常规”;第二阶段如《三国》,取得了些地盘(成就),也有了对手,需要斗智斗勇;第三阶段如《红楼》,要管理一个大家庭,要防骄逸;第四阶段如《西游记》,凡间无事可做,进入一个取经传道阶段。
人生的关键是把握进取的节奏,有节奏有旋律,才是妙。时时事事绷得紧,不仅奏不出名曲且易断弦。
长的是人生,短的是手指。
人总是要有点遗憾的,这是上帝的准则,因留下一个遗憾,人生或许会更美些。
人生是河流,生是它上游,死是它下游。
人生的可爱处就在于它的渺小处、矛盾处、迷惑处。如同我们欣赏小孩天真烂漫的自私,使人心花怒放,不以为恶。
人生如打牌,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可决定如何出牌。
人生不在于演几出戏,在哪个舞台上演,关键是有机会演时能尽力演出自己的精彩。如同打桥牌等叫分的牌,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手中的牌打得淋漓尽致,且知道何时该要、何时不该要牌。
人生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赖心灵能力:快乐是种心灵能力,幸福更是种心灵能力。
年轻人有青春作骄傲的资本,成年人只能不断以增加智慧和判断力来取胜。
衰老即停止了学习及领悟,如成年后仍不明是非、斤斤计较、学识贫乏、心胸狭窄。即使20岁也衰老了。
人生就是人在路上——每一天、每件事,就是人生。
人生重要的不是自己不犯错误,而是使自己不重复犯错误。
人最重要的,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在于善将自己的才能用到最高限度,如同打牌,不在于输赢,而在将手中每张牌出好。
人生在世唯一拥有的东西就是过程。
人生本来是住旅馆,没哪所房子是属于你的。
对人生而言,较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有个地方、有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不必有出息,不必有形象,可哭可诉,可暴露弱点,这是很大的放松与解放,以重拾勇气再次化装站在人生舞台上。
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简单的,羡慕别人、模仿别人而忽略自己的角色、感受、追求,是人最常见的毛病,最大的愚蠢,也是最大的不幸。
人生如大海,若没千竿深度,哪来百尺浪头?
人生如甘蔗,去掉老头、梢头,中间最好的一段还常有虫疤及烂点,但关键是其本身能给人带来甜味。
人生,做什么比怎么做更为重要。
人生只有两条路:对和错;人生只有两个结局:生和死:人间只有两个人:男和女。
人生本质乃痛苦的过程。故常人、庸人、俗人们常忽视或不懂人生痛苦的本质而妄求快乐,只能益发增加痛苦。
人生是一个既上不了天堂,又下不了地狱的漫长“炼狱”过程。
人生如摇篮,既动荡又平静。
人生只有制约,才有保护,人生凝聚才不至流失,如水成冰的启示。
人生有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人生一切痛苦,皆由此两大限引发。
初开车要低中速行驶,才能保证在中途的高速。人生亦如此,如青年高速即少年得志,但到中老年时就跑不动了——少年得志人生之大不幸也。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