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历史回音,哪怕是匆忙间只听得一缕余音,也如同触摸了历史的体温,可以让心灵接受一次洗礼,让心境渐趋平和,让自己从此更深刻更睿智更谦逊更有所敬畏。李伟明的《向古人借智慧(历史的回音)》汇总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涵盖了古人宝贵的智慧,倾注了智者真诚的教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向古人借智慧(历史的回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伟明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谛听历史回音,哪怕是匆忙间只听得一缕余音,也如同触摸了历史的体温,可以让心灵接受一次洗礼,让心境渐趋平和,让自己从此更深刻更睿智更谦逊更有所敬畏。李伟明的《向古人借智慧(历史的回音)》汇总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涵盖了古人宝贵的智慧,倾注了智者真诚的教诲。 内容推荐 李伟明的《向古人借智慧(历史的回音)》是一部读史随笔。作品选取中国历史上那些对当代人还有深刻借鉴意义的人和事,结合现实,从做人、做事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阐释,旨在为当今上班一族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全书拟收录105篇文章,每篇文章篇幅相近,而且特别注重古今结合,比较适合白领读者在业余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君王们的得与失 天子不与白衣同 两个刘秀 刘项争雄看“人才” 汉元帝的“和稀泥” “作秀”谁堪比王莽 “三道全才”汉灵帝 隋文帝的不图虚名 从隋文帝之死看制度建设 文风浮华也成罪 李渊自秽与匪盗行规 李世民的镜子 李世民的处境(经济版) 结论别下得太早 “贞观之治”相信“阳光” 唐宣宗这样“追星” 唐德宗访农家 朱元璋的“铁牌效应” 闲话明英宗的不“英” 康熙的另一种“仁慈” 且看雍正树“榜样” 宋襄公之“仁”与打狗之争 石勒的自知之明 人一旦失去追求 突如其来的“好政策” 宋文帝留下的教训 梁武帝与唐太宗的“爱心”比较 梁元帝:你的输不怪书 周世宗的缺憾 第二章 宰相们的是与非 由“宰相失座”想到的 宋臻的清醒 钟绍京的“昙花一现” “伴食宰相”不算差 杨国忠原来是“冰山” 狄仁杰的塑像 李林甫的升官术 崔祐甫的“任人唯亲”论 李泌说我们是制造命运的人 王安石遇上了“歪嘴和尚” 李鸿章吃了宠物狗 人性没有“标准答案” 周勃感叹“狱吏之贵” 刘晔的巧诈 贾充的“后顾之忧” 王述的“不为虚让” 桓温的“遗臭万年”之志 举贤达能岂有私谢 当官是件危险的事 东汉“三公”的尴尬 另一种“用人不当” 诸葛亮反对“大赦” 明白自己的职守 第三章 朝野人上的智与愚 好个“刘郎今又来” 李白的理想 人格的裂变 东方朔的“自我批评” 洪承畴的“壮烈” 戈登的“傻劲” 扬雄的生前死后 坦诚如斯人 黄宪凭啥受推崇 伯仁这样的朋友 范哗是这样上钩的 范缜的风骨 “四毛”之类 瞧这人贪的 邹衍不辩“白马非马” 错误进行到底 读懂“谦退”不容易 有感于樊准劝学 隐士之心 司马子如“办案” 玩的就是形式 自曝污点 谁是输家 虞公如此不识相 富贵不认亲爹 遥思瑞云楼 柳州那座祠 第四章 历史长河的道与理 堪怜王谢堂前燕 飞来“横福”不可靠 表扬有时也坏事 假话总是更中听 不关音乐的事 当不得“乌鸦嘴” 买官的两种形式 “斜封官”与“传奉官” 有容乃大 从“头”护法 孙悟空的籍贯和刘太后的宗族 由“资格证”扯到林冲的“投名状” 当心“吹”出祸事来 执法的标准 有才没才看口才 惠加奸宄,害及良善 断了他的念头 用人的标准 缺少的不是人才是发现 原来是一丘之貉 如此“水涨船高” 种树的道理 从“起居注”看监督 浮夸也是有传统的 “圈子”的力量 和衷共济事乃成 试读章节 李世民的处境(经济版) 大隋集团总公司的部门经理李渊,有个年轻能干的儿子叫李世民。那时,大隋公司的第二任老板杨广忙于用公款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而且丝毫不尊重公司董事会的意见,实施盲目扩张政策,在收购高丽公司的过程中惨遭投资失败,致使公司效益严重下滑。在公司日子越来越难过的情况下,跳槽、反水的员工层出不穷。 面对这种形势,年轻的李世民转动了他那非凡的经营头脑,决定利用老爸手上的那点本钱干一番大事业。当然,李渊是个谨小慎微的人,面对市场风险,未必肯把这点本钱抛出来。当时,李渊和同事裴寂关系特别好,常常通宵达旦地喝酒、侃大山。李世民为了让裴寂劝说父亲同意投资,拿出了自己的几百万私房钱,叫人陪裴寂赌博,慢慢地把这些钱输给了裴寂。裴寂见老同事的这个后辈出手这么大方,心里高兴,经常和他玩,感情就越来越深。水到渠成之后,李世民图穷匕现,提要求了。裴寂心想,如果老李家的公司做成了。自己或许可以弄个副总什么的干干,于是满口答应劝说李渊。在他们的努力下,李渊想想也是,万一成功了,自己当个绝对权威的一把手岂不比做个部门经理爽多了7于是决定放手赌一把。 当时,李渊的资金并不是特别雄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在加大积累的同时,还向少数民族突厥公司贷款,有效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此后,李世民带着一帮伙计,走南闯北,不断开拓市场。在他的努力下,大隋公司终于宣告破产,李渊正儿八经地成为大唐集团董事长,李世民兄弟几个则顺理成章成为董事,其中的大哥李建成虽然市场业绩平平,却占到了出生早的优势,被立为公司法定继承人。本来,李渊刚开始投资时,因为经营思路都是出自李世民,便对他说:“如果事业成功,就应该立你做继承人。”李世民不想坏了行规,当然表示谦让。后来,李家的事业越做越大,李渊还有几次想立李世民做接班人,但都被他推辞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了。李建成虽然作为接班人已经写进了集团的章程,可他知道自己能力一般,业绩平平,而且好色懒惰,在员工当中的威信比不上老二。李世民的弟弟老三李元吉也是董事,因为老是犯些小错误,不受董事长喜欢。于是,才能突出的老二成为老大、老三的公敌。 李渊晚年,因为功成名就,成了一方大老板,宠幸的二奶三奶之类就很多了。李建成、李元吉知道这些二奶三奶们得罪不起,于是用心逢迎巴结她们。李世民是个凭本事吃饭的人,当然不愿做这样的事,平时不和她们打成一片,每次出差回来也从不给她们带纪念品什么的。结果,这些二奶三奶们也和李建成、李元吉站在同一战线上,大家一起诋毁李世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听得多了,李渊对已是集团高管的裴寂说:“这孩子长期掌管公司经营部门,被手下的营销人员教坏了,已经不是我当年那个儿子了。”再发展下去,李世民的处境变成了这个样子:每当集团要开辟新市场或经营、财务有困难时,李渊总是指定李世民负责;而一旦问题解决了,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就又重了一层。 李建成、李元吉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还试图拉拢李世民手下那几个最得力的高级员工尉迟恭、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拉拢不成,便向董事长诬陷他们,将他们下放到基层,使李世民越来越势单力薄。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那些铁杆哥们知道,李世民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奋力一博,获得董事长地位;要么坐以待毙,等待即将到来的下岗失业。于是,在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一干人的合谋下,李世民决定在最近召开的董事会上发难,揭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对集团公司犯下的种种大错,迫使他们下台。由于事情来得太突然,李渊措手不及,控制不了局面,为了防止集团出现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只好同意李世民下了两个兄弟的班(包括户口)。会后,李渊知道自己负有领导责任,况且这份事业李世民本来就居功至伟,便干脆主动提出退居二线,担任名誉董事长,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年富力壮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确是个优秀的经营者。当上董事长之前,他就带着一帮人屡创佳绩,陆续将市场上颇有一席之地的刘武周、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公司兼并。更不得了的是,当上董事长后,不可一世的突厥公司也被李世民拿下了(该公司仗着当年曾经贷款支援李渊,逢年过节要李渊送礼,而且态度非常无礼,李渊对此实在是伤脑筋但又没办法)。名誉董事长李渊从报纸头条看到这条消息后,高兴得在凌烟阁连夜宴请李世民并召开联欢晚会,父子俩一个亲自弹琴,一个亲自伴舞,好不开心。李渊还动情地说:“我的确没看错这个孩子啊!” 后世常有人拿那次董事会的事来诟病李世民。其实,了解李世民当初的处境的话,就没必要责怪人家了。一个能力这么突出的人,不上去的话竟然在公司将失去立足之地,这是何等残酷的事!不甘坐以待毙的李世民,除了“上去”,别无选择,否则,他当初就不该长个那么好使…… P29-31 序言 谛听历史回音 一个人能够产生良好记忆的时光,充其量也就是那么几十年。亲历过的事情,如果情节曲折,意义重大,往往印象深刻,经过多长的时间也不容易忘却,所谓“历久弥新”。但不管一个人如何的阅历丰富、记性超人,亲历的事情总是有限;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只了解自己这一代人的事,前面一代代人的经历,对我们同样重要。 我们凭什么知道先人的事?而且,凭什么知道得那么多、那么具体?因为,人类作为“7)-物之灵长”,发明了文字这种神奇的符号,让几千年的记忆世代相传,绵延不绝。这些文字,垒起了一座宏伟的大厦,我们管它叫历史。 空闲时,我们不妨走近这座巍峨大厦,谛听那些雄浑沧桑的文字发出的美妙回音。 在这些萦绕不绝的回音中,你可以听到“一把手”的得与失—— 在封建专制社会,能称得上“一把手”的,全国也就一个,就是那些坐在皇(王)位上的人,不管他是所谓的“明君”,还是“昏君”。那一个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老大”们,进入历史大厦之后,权力的魔棒终于失效,同样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后人的指指点点。 在这些萦绕不绝的回音中,你可以听到“二把手”的是与非—— 专制体制下的宰相们,相当于“二把手”,他们的角色,有几分尴尬,因此更需要几分智慧。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并没有完全化为烟云,留下的灰烬,有不少成分将化为苍茫大地的肥料。 在这些萦绕不绝的回音中,你可以听到朝野人士的智与愚—— 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身份未必达到至高,甚至很基层,却在历史上留下几处不浅的印记,不管是让人鼓掌,还是令人发指。 在这些萦绕不绝的回音中,你可以听到历史长河的道与理—— 历史不会开玩笑。对着历史这面“老镜子”,你既能照到过去的立体像,还能看到今天甚至明天的光影。 在这些萦绕不绝的回音中,你可以听到很多,很多…… 所以,谛听历史回音,对忙碌的现代人,不管你是从政的,经商的,做学问的,还是别的什么职业的,都应当成为一种必要。你可以不会网游,不会微信,不会搓麻,不会K歌,但不应该对过去一无所知。 谛听历史回音,哪怕是匆忙间只听得一缕余音,也如同触摸了历史的体温,可以让心灵接受一次洗礼,让心境渐趋平和,让自己从此更深刻更睿智更谦逊更有所敬畏。也许,你一直为现实中的些许得失而困惑而纠结,比如奖金比别人少了千儿八百,晋职比别人慢了三步两拍,但现在你明白了,自己这点得失,放在时间的长河,连一滴水都算不上,何足道哉?风物长宜放眼量,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才是根本! 你一定得相信,常常谛听历史的回音,可以使我们回归到人的本真,做一个朴实的人,沉静的人,超脱的人,悠雅的人,不矜不伐的人——不管你现在是个什么人。 李伟明 2013年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