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互注的编排方式、晓畅易懂的叙述语言、新颖美观的版式设计,再现世界各国名人的故事,集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是学习和了解中国名人的理想读本。
主体文字多角度、全方位解构中国名人,兼辟名人档案、传世名言、后世评价等辅助栏目,功能全面,方便实用。
近600幅精美图片,包括名人像、著作书影、遗迹、历史文物照片、经典名画、雕刻品、经典场景等,信息量大,可观性强,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文字,充分拓宽读者视野,开辟想象空间。
版式设计、图文编排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并将此设计理念贯穿于制作的整个过程,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以读者的阅读为本位,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叙述的单一模式,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觉、多层次地阐释了140多位世界名人的故事。全书共分为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当代时期3个篇章,所选名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精彩扼要地讲述每位名人的传奇人生、功过是非。增设的名人档案、传世名言、后世评价等多个辅助栏目,力图多角度解读名人。同时,编者选配的近600幅内容涵盖面广的图片,文图对应,互为解释和补充,方便读者理解名人。精炼简洁的文字、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使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读书之旅,帮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崭新层面考察名人、感受名人、思考名人。
泰勒斯——“赚钱”的哲学家
泰勒斯出生于爱奥尼亚最繁盛的城市米利都。那是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的一个古希腊城邦,位居门德雷斯河口,地处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冲。
泰勒斯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早年的泰勒斯也是个商人,他按照传统习俗四处游学,到过不少东方国家。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他学习了观测日食、月食和量算海上船只距离的知识,理解了腓尼基人英赫·希敦斯基探讨万物组成的原始思想;在金字塔之国埃及,他知道了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涉足了数学和天文……
回到家乡后,泰勒斯创办了哲学学园,形成了爱奥尼亚一米利都学派。他立足从自然现象中寻找真理,摆脱宗教的束缚,否认神是世界的主宰。泰勒斯成为当时自发唯物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最早的科学启蒙者。他由此获得了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距离泰勒斯的故乡不远,美地亚国与两河流域下游的迦勒底人联合攻占了亚述的首都尼尼微,亚述的领土被两国瓜分。美地亚强占了大部分,准备继续向西扩张,但受到吕底亚王国的顽强抵抗。两国在哈吕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战,接连5年也未决胜负。
战争带来了巨大灾难,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横尸遍野,哀声载道。泰勒斯反对战争,扬言上天必将震怒,太阳神要降罪于人类,以自己的消逝作为警告。他应用迦勒底人发现的沙罗周期,预先推测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会有一次日全食。起初,没有人相信他。
到了那天下午,两军将士正在短兵相接,酣战不已。霎时间,太阳失去了光辉,百鸟归巢,群星闪烁,大地顿时一片漆黑。交战双方见此景象,惊恐万分,于是立即罢兵休战,从此铸剑为犁,和睦相处,后来两国还互通婚姻。
泰勒斯将埃及的地面几何演变成平面几何学,由此成为希腊几何学的先驱。他引入了命题证明的基本精神,标志着数学史上一次非比寻常的飞跃。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定理,也被广泛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据说,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在修成1000多年之后,还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测出它的高度。有不少人曾做过很多努力,但都没有成功。
一年春天,泰勒斯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智慧,就问他能否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有把握地说可以,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
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群众。泰勒斯站到胡夫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跑到胡夫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做了一个记号,然后就去丈量金字塔底离投影尖顶最近一点的距离。他心里默念了一下,便迅速地报出了胡夫金字塔高度的正确数值。埃及法老和祭司们对此都大为惊讶。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连初中生都熟悉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泰勒斯构筑的逻辑推演体系严密,说服力相当充分。因此,他自己就是令人深信不疑的保证。
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的格言,泰勒斯说:“水是最好的。”世界的根本在于生命处处、运动处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泰勒斯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颇具心得。他曾仔细阅读尼罗河每年潮汐涨落的记录,还亲自前往实地进行勘查。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尽以后,不但留下了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了无数纤细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便得出了“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
对泰勒斯来说,水才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原素。当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时,泰勒斯即刻予以纠正:地球就漂在水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泰勒斯总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连石头也同样如是。
为了证实自己,泰勒斯拿磁石和琥珀做实验,结果发现这两种物体对其他物体能够产生吸引力,他便认为它们内部有生命,只不过这生命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于是,泰勒斯得出结论:任何一块石头,看上去冰冷坚硬、毫无生气,却也有灵魂蕴涵其中。“万物有灵”的说法随即在当时流行起来。
直到公元前300年,斯多葛派的哲学家们还用泰勒斯的这个实验来证明世间万物因有生命而相互吸引的理论。
非常不幸的是,泰勒斯的著作全部失传,关于他的种种传说,都是根据相隔多年的转述而获知的。
如果前面的传说属实,那么镌刻在泰勒斯墓碑上的颂辞也是真的:“他是一位圣贤,又是一位天文学家,在日月星辰的王国里,他顶天立地、万古流芳。”
自然科学在发展的早期,还没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所以每一位数学家都是哲学家,就像每一位数学家也都是历法家一样。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首先要研究数学,因为只有数学才可帮助人们在混沌中找出秩序,并按照逻辑推理求得规律。
因此,泰勒斯无愧于“科学之祖”的称号,他也是公认的希腊哲学家的鼻祖。
P5-7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间通过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流露出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俗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文化,作者认为就是指军队整体的人文素质。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知识占据了巨大的篇幅。人文一词最早见之于《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诗书礼乐及其教化。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人”和“文”两重含义,即包含着“理想的人性”和“文化的教化”两方面的内涵。人文知识即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历史、文学、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知识等。人文知识博大精深,内涵深刻,饱含哲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人文知识,作为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十年来,人文知识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以思维冲浪般的兴奋和挑战,对全世界青年才俊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普遍关注功利的今天,大多数人只关注于英语、财会、电脑这些马上就能派得上用场的知识,而不大喜欢人文知识。殊不知,虽然人文知识并不马上显现作用,但它所潜藏的深刻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却是无尽的。
鉴此,为给当代青年呈现人类知识体系,尤其是中华知识体系的概貌,提供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的基本要素,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彩图版《人文知识读本》。
此套书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世界名人》、《中国名人》六册。它们大都以时间为顺序,分为若干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的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风格特色。增设的大事年表、相关链接、世界大事记、中国大事记、世界艺术事典、中国艺术事典、世界文学事典、中国文学事典等多个辅助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展,全面地解读人文知识。同时,编者为每本书精心选配的近600幅内容涵盖面广的图片,文图对应,互为解释与补充,方便读者理解作品。此套丛书以读者的阅读为本位,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觉、多层次地阐释人文知识,是当代青年培养人文素养的理想读本。
这只是我们的初步尝试,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将陆续推出相关读本,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炜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