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有弱点无缺点(精)》编著者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全集》煌煌二十四卷,囊括曾仕强教授全部管理著作
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
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馈赠、收藏首选珍品
1. 全集首度出版
《中国式管理全集》首次结集出版,精心修订,集中展示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系统理论与系列方法,内容之丰、规模之全、编撰之精,同类书无出其右者。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到中道管理,透彻领会修己安人的管理真谛,从容驾驭复杂局面;从易经管理的智慧到三国的奥秘,轻松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实质,豁然贯通应对变化的不二法门。
2. 典藏珍品
煌煌二十四卷,设计精美典雅,豪华圆脊精装,内文印刷采用品质最佳的80克纯质纸,实属阅读精品、收藏珍品。
3. 馈赠佳品
全球限量发行,倍赠收藏价值。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全集》乃不二之选!
《人性有弱点无缺点(精)》编著者曾仕强。
《人性有弱点无缺点(精)》是一本心灵励志书。人性的弱点本身不是问题,“人”是问题的关键,曾仕强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教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并不难。
人类有思想就会有弱点
人性的弱点,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也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并且没有改变的。
只要人有思想,就会触及这些弱点。没有思想的人,不会因应这些弱点,反而令人担心。
植物求生存,但由于它们不能活动的缘故,只能就固定的位置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植物的弱点相当单纯,就是不能活动,缺乏变换生存环境的能力。
动物求生存,具有活动的本能,可以变换生存的环境,却必须完全适应外界的种种变化,并没有能力来加以改造。动物的弱点在于不能创造,只能够适者生存。
人类就不是这样,我们能够活动,可以选择生存的环境。同时具有创造的能力,可以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更加合乎我们的需要。然而,人类的弱点在于具有选择的能力,却缺乏判断的素养;有创造的能力,却往往走错了方向,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愈来愈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无家可归的人、穷人、妓女、酗酒者、吸毒者、谋杀者、抢劫者,基本上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烟草、毒品、酒类、枪支、性病、癌症、高血压、艾滋病、家庭暴力、精神失常、性侵害,等等,又何尝不是人类求生存的选择、改造方向错误所带来的后遗症?
任何一个时代,人类都会为了求生存制造出许多器物,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改造。结果愈改造愈令人失去生存的信心。请问:这究竟代表人类文化的进步还是退化呢?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商业、社会各方面,我们自认为愈来愈进步,而整个人类却愈来愈不安、紧张,而且孤立无援,这是什么原因?
人性弱点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自古以来,从没有消失过。我们应该怎样妥为因应,岂不是兹事体大?
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具有思想。因为有思想,人类把地球改造成了今日的样子,创造出许多事物。也因为有思想,人类将宇宙破坏成今日的样子,种下了许多危机。
首先看矿物,原本各安其位。但是人类想尽办法,把它们探勘、挖掘、采集、冶炼,然后充分利用,制造出种种物品或者开发出许多用途。一方面物尽其用,使它们的功能得以好好发挥;一方面则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甚至濒临耗尽用完的厄运。矿物是自然形成的,但是种种变化、合成、用途,显然来自人类的思想。
其次看植物,热带植物生长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寒带植物繁衍于寒冷的地带,温带、高山和沼泽,也各有其特殊的植物点缀其间。人类爱动脑筋,发现移植、育种等方法,把热带植物移到寒带、沼泽植物弄到室内,大的变小、高的变矮、瘦的变肥,搞得植物自己都莫名其妙,到底哪些植物才是“原住民”?人类的思想,已经把植物界的自然秩序破坏了。
再看动物,原来也是划地为界各有各的生存地区,而且一物降一物,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人类把狂野的动物训练成温驯的动物,将野生的动物饲养为家畜。不但改变了动物的生存地区,从高山移到平地、从深海移到陆上,而且改变了动物的食物和习性,运用改良品种的技术,将动物搞得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至于人类自己,情况也大致相同。远古时期,地球只是一大块土地的时候,由于科技不发达,自然的关山阻隔产生很大的作用。黄、白、黑各色人种分别在不同的地区,各自创造自己的生存花样,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这种相安无事的情况到底被人类自己破坏了。动物,顾名思义,是会动的。既然会走动,而地球上纵然有高山也有大川,动物走来走去,难免会逾越原来的生存地区。越界的结果,如果能够适应,等于扩大自己族类的生存地区,继续繁衍下去。若是不能适应,就会退回原地或者死亡,等于自然的力量限制了自己族类的生存地区。人类就不是如此,凭着思想,不但要探险,对陌生地区很有兴趣,而且要适应新环境,不让环境的变化将自己难倒。在科技尚未发达的时候,人类善用自己的两条腿,已经东奔西跑,相当不安分了。路是人走出来的,越高山、渡大川,总是能走出一条路来。
大自然看到人类不安分,恐怕人类会弄乱自然秩序。为了保护自然,大地开始分裂,希望以茫茫大海来隔绝人类的到处流窜。然而人类用思想发明了飞机和轮船,可以飞越高山跨越大海,征服高山,能够乘风破浪,征服海洋。人们一方面积极向外发展,到处展示自己的花样,说是宣扬文化;一方面又热衷于长他人威风,吹嘘自己在别处的所见所闻,把别人的花样带回来,说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大自然的力量逐渐丧失对人类的约束作用时,有心人开始尝试“以毒攻毒”的策略,企图以人类的思想来约束人类,因此提出若干意识形态,以规范自己的同志,形成堡垒分明的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对抗已经证明人类冲破了血统、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的限制,不再能够用单纯的血统、语言、宗教或生活习惯来证明彼此的不同,只好采取意识形态的标准,把世界勉强一分为二。
人类的思想,当然不是意识形态所能够限制的。资讯爆炸,又通过各种科技化媒体深入每个家庭。资讯交流结束了意识形态的抗争,也使人类再一次面对茫茫的前程不知如何是好。
意识形态好比上作文课时老师的命题,既然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题目,学生心目中已经有了某种标准,只要尽量符合这个标准,不要文不对题,及格应该是相当有把握的。意识形态被打倒之后,老师在黑板(白板)上面,写下两个大字:无题。学生就既摸不清标准,也弄不清楚怎样写才能切合无题。
市场上产品的标准如果由厂商制定,顾客只能配合厂商的意识形态,称为“生产导向”,这样对厂商十分有利。现在顾客不愿意配合厂商,要自己制定产品标准,叫作“市场导向”,这对厂商十分不利。因为厂商难下决心,而顾客需求不一,难以捉摸。
意识形态对同志的要求十分明确,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意识形态解除界线之后,谁是同志,谁又是敌人,几乎难以分辨。
人类为什么会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因为我们的思想过分集中在人性的弱点上面。
生物求生存,只是逐渐缓慢地演化,在适应中求变化。人类求生存,由于思想发达,要求快速进步,等于在变化中求适应。
植物怕死,却勇敢地面对死亡而毫不逃避。动物怕死,于是极力逃避死亡,但在挣扎无效、逃脱不掉的时候,也会悲哀地面对死亡。人类怕死,凭着思想设计出很多花样。光是清晨起床以后可以从事的活动,就包括深呼吸、柔软操、太极拳、按摩穴道、慢跑、快走、登山,等等,种类繁多难以枚举。至于求神拜佛,更是动植物难以想象的事情。
因为怕死,人类企图将责任推给别人,设法出卖朋友以嫁祸他人。因为怕死,人类研究各种药物延长寿命。
中国人怕死,于是经常服用补药。美国人怕死,于是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人民具有合法拥有枪支的权利。结果呢?中国人可能死于药物中毒,而美国人则会在一瞬间成为枪下的冤魂。俗语有云:愈怕死的人愈快死。是否如此?
动植物贪生,但它们要求得相当有限。人类贪生,却开发出很多难以实现的欲望。例如希望长生不老,希望返老还童。不幸遭遇死亡,又企求保存躯体以待复生,能够继续原来的生命。自己的五脏六腑出现问题,就设法移植别人的器官,并且不希望产生排斥的不良现象。甚至通过巫术,折减他人的寿命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动植物只是求生,人类却是贪生。
生存的条件,说起来不外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但是一般人总是先想到物质而后才想起精神,甚至为了物质可以委屈自己,即使精神受伤害也认为是一种应该的忍耐。同样依赖物质以维持生命,动物可能也会储蓄,却远不如人类那么贪得无厌。有东西吃还要求其精致美味,吃饱了还要求保持源源不断,唯恐无以为继。人类的贪婪,帮助媒体大幅发展,以致媒体反过来操纵人类的空间。就动植物而言,媒体再厉害,对它们也是无能为力,无计可施。
植物顾自己,只知道自己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取自己所需要的水分。动物顾自己之外,有时会照顾幼小的子女,比植物好像进步一些。人类顾自己,懂得戴上假面具,假公济私还不够,还要以私害公。原先人类还知道顾自己必须顾家庭,现在愈来愈弃家庭于不顾,仅仅顾自己。
动植物顾自己并没有发展到自私的地步。人类自私的表现,令人类自己也觉得十分气愤,却也无可奈何。利令智昏,为了贪利、争利,人类演变到子可以弑父、兄可以杀弟,最好的朋友也会翻脸不认人。媒体发达之后,将各种想象得到的贪财争利的伎俩,都描述得清楚仔细,令人觉得从媒体上获得学问好像十分困难,而从媒体学习一些不良伎俩、不正当行为,却似乎非常容易。
为了贪名,人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将礼、义、廉、耻的相关事宜都置之不顾。为了争取学业成绩的排名,从小就知道补习,向老师求情、送礼,讨好老师,考试作弊甚至恶意中伤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为了争取运动成绩排名,从四五岁开始就整天训练。参加比赛时,服用药物以增强体力,乃至威胁利诱竞赛对手,使其放水称臣,这些都是贪名的表现。
P3-P9
人性的弱点并非人性的缺点
人性与习惯并不相同
首先,让我们把人性和习惯区分开,分别认识得更清楚一些。人的行为习惯,并不能代表人性。
譬如大多数人都喜欢讨价还价,这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而非人性。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喜欢讨价还价这种形式了,也就用不着讨价还价了。
见面的形式,无论是握手、拥抱,还是亲吻,都只能算是行为习惯,与人性无关。比如人和人见面要不要向对方微笑?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马上喜欢上自己?到底是“请将”好呢,还是“激将”更有效?恐怕这些都不是人性的基本问题。
人类的行为习惯具有区域性特点。每个地区,由于风土人情的差异,会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彼此不同,各有特色。
一
那什么才是人性呢?
首戋贪生怕死是人性。因为不论种族、肤色、语言、文字、居住环境或者交通设施有多大的不同,只要想到死,好像大家都会感到相当害怕。当然,有时候某些人面对死亡会视死如归,但那属于舍生取义,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非人人、时时都能做得到。
我们一般情况下把人类共同的性质当作人性。人性虽然是相近的.但是每个人因各自不同的人性所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以致产生的行为习惯也各有不同,有些甚至相去甚远。
人性的弱点说起来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人都要求生存。人人都要求生存,所以大家的弱点也都相近。只不过求生存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各自的习惯相去甚远。而求生存这个弱点逐渐衍生为怕死、贪生,最后变成了只顾自己。
顾自己顾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自私。如果说求生存是人性的第一层弱点,那么自私便已经进入了人性的第二层弱点。自私的表现,以贪利、贪名为代表,贪利、贪名的结果,最后都会归结到贪图享受上面来。
贪图享受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追求个人的快乐。于是求快乐成为人性的第三层弱点,这层弱点以刺激、争夺和征占为重点,导致各种明争暗斗的花样,令人苦恼不堪。
人性的弱点并不全是人性的缺点,因为求生存、自私和求快乐,基本都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所有的企图心,实际都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只要保持合理,求生存、自私和求快乐,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好处。
适应人性的弱点,若是策略正确,弱点都会变成优点。所以,策略的选择和应用非常重要。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主张不要存心加以利用,以免造成害人的后果,也害了自己。同时主张不要完全防备别人运用我们的弱点,以免丧失机会,永远建立不了所需要的各种关系。
研究人性的弱点,主要在于明辨适应的策略,使弱点运用和被运用到合理的程度,以求化弱点为优势,助己助人。
人性是先天性的,彼此相近;习惯是后天性的,各不相同。
自古以来,一切都在变,唯有人性没有变。人们拿不变的人性,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于是采取不同的策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因而形成有差异的习惯。
习惯从适应人性的弱点而来,又用以满足人性的弱点。
弱点可以变成优点,也可能成为缺点。好习惯使弱点变成优点,坏习惯使弱点成为缺点。
采用何种策略,养成什么习惯,都是“人”的问题。人性的弱点从根本上来说不是问题。
对人性的弱点,要适应、运用,不可控制、利用。这样对人有利,对自已.也.有好处。
人性和习惯不同,前者是天生的,属于先天性,而且整个人类的人性大抵相近;后者属后天性,是逐渐养成的,几乎人人都不太相同。
大家关心人性的弱点,希望通过对人性的掌握,实现对自己有利的企图,达成预期的目标,并且提高其效益。这种是人性中求生存的表现,但是如何掌握人性的弱点,怎样控制人性的弱点,采取什么方式来评估人性的弱点。则由于各人的习惯不同而有差异。
求生存是人性,用来求生存的方法是习惯。有人好吃懒做,也有人勤奋积极,是习惯不同,并不是人性互异。所以说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实在是一种错误说法。好逸恶劳应该属于人的习惯,有人如此,有人则习于劳作,近乎工作狂。
自古以来,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没有变。我们常说人性变了,其实改变的是习惯,并不是人性。
习惯从哪里来?人性既然不变,为了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满足人性的需要。这些不同的策略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成为习惯。习惯由何而生?由各人不同的策略而产生,所以人人不同。
例如人性要求生存,几乎凡人皆如此,没有不同。但是各人求生存的策略差异很大。有人以隐藏实力来求生存,认为含蓄是一种涵养。有所保留是谦虚,不要锋芒毕露,以免引起他人不悦,而对自己的生存构成压力。有人则到处作秀以求生存,认为表现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以攻为守对自己比较有利。采取隐藏策略的人逐渐培养出十分忍耐的习惯,能隐人所不能隐,藏人所不能藏。而采取作秀策略的人也逐渐养成招招出击的习惯,虚张声势,到处拜托大家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再加上隐藏和作秀的方式彼此不同,因而变化出很多花样,构成五花八门的生存之道。所谓“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可见,习惯不同,使得人群与社会不但多元化,而且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