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雪芹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内容推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目录 上册 校注说明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风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风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风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风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凝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风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下册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风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风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天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徵姽嫱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 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 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 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八十七回 感秋声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一百一回 大观园月夜警幽魂 散花寺神签占异兆 第一百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稷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第一百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第一百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馀痛触前情 第一百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一百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灾患 第一百七回 散馀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第一百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一百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一百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一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一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姑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第一百十三回 忏宿冤风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第一百十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枢故乡全孝道 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一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警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红楼梦序 红楼梦序 红楼梦引言 试读章节 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纳闷,又不好细问。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遂起身,解怀整衣。袭人过来给他系裤带时,刚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冷粘湿的一片,吓的忙退回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年也渐省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了一半,不觉把个粉脸羞的飞红,遂不好再问。仍旧理好衣裳,随至贾母处来,胡乱吃过晚饭,过这边来。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与宝玉换上。 宝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也含着羞悄悄的笑问道:“你为什么……”说到这里,把眼又往四下里瞧了瞧,才又问道:“那是那里流出来的?”宝玉只管红着脸,不言语。袭人却只瞅着他笑。迟了一会,宝玉才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说到云雨私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这话暂且不提。 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竞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原来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也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的,知有此一门远族,余者也皆不知。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乡村中住了。王成亦相继身故,有子小名狗儿,娶妻刘氏,生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自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弟两个无人照管,狗儿遂将岳母刘老老接来,一处过活。 这刘老老,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养活,岂不愿意呢?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躁,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里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老老看不过,便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儿,那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呢?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蹋也没用!” 狗儿听了道:“你老只会在炕头上坐着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去不成?”刘老老说道:“谁叫你去打劫呢?也到底大家想个方法儿才好。不然,那银子钱会自己跑到咱们家里来不成?”狗儿冷笑道:“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就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刘老老道:“这倒也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才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爽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见他们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又爱斋僧布施。如今王府虽升了官儿,只怕二姑太太还认的咱们。你为什么不走动走动?或者他还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刘氏接口道:“你老说的好!你我这样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进去告诉。没的白打嘴现世的!” 谁知狗儿利名心重,听如此说,心下便有些活动。又听他妻子这番话,便笑道:“老老既这么说,况且当日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为什么不你老人家明日就去走一遭,先试试风头儿去?”刘老老道:“嗳哟!可是说的了,‘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狗儿道:“不妨,我教给你个法儿。你竟带了小板儿,先去找陪房周大爷,要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大爷先时和我父亲交过一桩事,我们本极好的。”刘老老道:“我也知道。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你又是个男人,这么个嘴眼,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碰。果然有好处,大家也有益。”当晚计议已定。 次日,天未明时,刘老老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了几句话。五六岁的孩子,听见带了他进城逛去,欢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老老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老老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老老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会,便问:“是那里来的?”刘老老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理他。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那墙畸角儿等着,一会子,他们家里就有人出来。”内中有个年老的,说道:“何苦误他的事呢。”因向刘老老道:“周大爷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们奶奶儿倒在家呢。你打这边绕到后街门上找就是了。” 刘老老谢了,遂领着板儿绕至后门上。只见门上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玩耍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刘老老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在家么?”那孩子翻眼瞅着道:“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周大娘有几个呢,不知是那一个行当儿上的?”刘老老道:“他是太太的陪房。”那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了我来。”引着刘老老进了后院,到一个院子墙边,指道:“这就是他家。”又叫道:“周大妈,有个老奶奶找你呢。” 周瑞家的在内忙迎出来,问:“是那位?”刘老老迎上来笑问道:“好啊?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老老,你好?你说么,这几年不见,我就忘了。请家里坐。”刘老老一面走,一面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 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道:“板儿长了这么大了么?”又问些别后闲话。又问刘老老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老老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就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狗儿他父亲之力。今见刘老老如此,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便笑道:“老老,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却都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了时带着小爷们出门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竟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儿去。但只一件,你还不知道呢,我们这里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理事,都是琏二奶奶当家。你打量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儿,大舅老爷的女孩儿,小名儿叫凤哥的。” P54-57 序言 一、《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多少年来,对陶冶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操和培养人们的审美品格,均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然而,《红楼梦》的版本比较复杂,以哪个本子作为阅读、鉴赏和研究的对象,却十分重要。依据的版本不同,结论也就不同;依据的版本错了,立论的根据也就错了。因此,选择可靠的本子作为阅读和研究对象,是每一位《红楼梦》爱好者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所谓脂抄本,皆1927年以后出现的,它割裂《红楼梦》的艺术整体,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对立起来,且文字错讹低俗,令人不能卒读。近几年红学界的研究表明:“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而程本方为《红楼梦》真本。”程本,即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及翌年之修订本,简称程甲本和程乙本,它们均以120回完整的艺术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本书即以程乙本系统整理,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部可靠而称心的本子。 二、本书以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之亚东本为工作底本,校以程甲本,订正其中个别误字,决不以脂伪本为参照系。亚东本原为胡适所藏之乾隆壬子(公元1792年)程伟元第二次排印本,亦即程乙本,汪原放整理标点,第一次铅印行世。这个本子尽管个别地方有汪原放改动痕迹或间有误排,但基本上保持了程乙本的面貌。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程伟元、高鹗于是书前加之《红楼梦引言》曰:“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比如贾元春和贾宝玉的年龄差,程甲本交代王夫人生了元春之后,“不想次年,又生下一位公子。”这样元春只比宝玉大一岁,与十八回写其“虽为姊弟,有如母子”不合,而程乙本改为“不想隔了十几年”就妥当了。再如第十三回有关史湘云出场的交代,程甲本作:“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吏鼎的夫人来了,史湘云、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正房……”有人说“这里不该有史湘云,即使有,也决不会放在王夫人之前。”其实,这种纰缪主要是木活字这一印刷方式造成的,如将“史”误排为“吏”即是一例。程乙本改为“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这就很恰当了。程乙本是在程甲本印行之次年,实际上只隔了约七十天的时间,“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这些地方均是“改订”的结果。胡适1927年11月14日为亚东本写的《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中说:“现在印出的程乙本就是那‘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的本子,可以说是高鹗、程伟元合刻的定本。”“使大家知道高鹗整理前八十回与改订后四十回的最后定本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我们应该感谢他的。”(《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第157页)。程甲本是《红楼梦》第一次印本,程乙本是“改订”本,亦即程高“合刻的定本”,读者自可放心使用。 三、汪原放对程乙本的整理流布,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也有一些不该改动而改动的地方。类似这些地方,此次整理均做了相应的处理,以恢复程乙本的原貌。如第一回“意欲闻世传奇”,亚东本作“意欲问世传奇”,此处或许排误,这有同回及一百二十回之“闻世传奇”可证。第三回“眉尖若感”,“感”亚东本作“蹙”,此处出以校记。第十五回“仙辆”误排为“仙轮”,改正后加注。第五十回“会作诗的起发”,亚东本改“起发”为“起法”,改正后加注。第五十四回“沤子”(润肤香蜜)亚东本误作“瓯子”,改正后加注。第八十四回“张心”亚东本改为“操心”,改正后加注。再如第九十五回元妃死时“存年四十三岁”,亚东本改作“存年三十一岁”,改正后加注。繁体、异体、通假等字,均按出版社的要求予以改订。但有些异体字或不同书写方式,为尊重底本并方便阅读起见,“丫环”与“丫鬟”,统一作“丫鬟”;“遭塌”“糟踏”“糟弔”“糟塌”,统一作“糟蹋”。其他出凡与现代汉语相同或相通者,均不予改动。如“顽”不改为“玩”,“钟”不改为“盅”,“唬”不改为“吓”,“捱”不改为“挨”,“耽”不改为“担”,“从新”不改为“重新”,“何从”不改为“何尝”,“合”不改为“和”,“帐”不改为“账”,“一回”不改为“一会”,“工课”不改为“功课”,“利害”不改为“厉害”,“原故”不改为“缘故”,“伏侍”不改为“服侍”,“打谅”不改为“打量”,“登时”不改为“顿时”,“庄家”不改为“庄稼”等等。以上文字有混用的,为尊重底本亦不做统一处理。“嗳哟”不改为“哎哟”,“那”“他”亦不派生出“哪”“她”。有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问或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另外,汪原放整理时为疏通语意,以括号形式加进的一些连贯性语句,这是程乙本所没有的,此次整理均予删除,谅不致影响阅读。 四、《红楼梦》的新式标点,自汪原放始,后来《红楼梦》标点,皆在汪原放标点的基础上,有所沿袭和改进。也由于是第一次标点,其中难免没有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错误至今仍在延续。此次整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均予以纠正。比如第八回,写薛宝钗小恙梨香院,宝玉前去看望,一进门,薛姨妈一把拉住了他,抱人怀中,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难为你想着”在这里是北方口头习惯用语,意思很明确。这种感情用语几乎是一种固定句式,小说中常见。然而,自亚东本以来将这句都标点成“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将“想着”与“来”联成一个词组,意思不仅重叠,也不符合当时说话习惯。再如第十四回,随贾琏去苏州的昭儿回来了,凤姐急命唤来问话,昭儿道:“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这里“好叫”也是北方口头习惯用语,二字不能分开,分开就不成话了。但从亚东本开始,都将这句话标点成:“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这话不好理解,既然“好”,还有什么必要“瞧瞧”呢?这与“瞧瞧奶奶家里可好?”之问话是不同的。所以这种标点法是错误的。其他凡亚东本标点不当之处,皆酌情予以改正。另外亚东本的分段,虽有其明晰处,但似乎过细,整理时亦作了适当的调整。 五、本书注释,详简互见,前面已有详注,后面再出现相同词语,不作重复注释。注释中参阅汲取前贤时彦已有成果,为避免烦琐,不一一注明,谨致谢忱。亚东本原附有胡适《重印乾隆壬子(1792)本红楼梦序》《红楼梦考证》(改定稿),陈独秀《红楼梦新叙》,汪原放《校读后记》《标点符号说明》,以及程伟元《红楼梦序》、高鹗《红楼梦序》、小泉、兰墅《红楼梦引言》。今为了帮助人们了解《红楼梦》版本的演变及程高的整理过程,特保留程伟元与高鹗二序及引言以弁其首,绣像与回图补配。本书1-60回为曲沐整理,61-120回为欧阳健整理。如能使广大读者都喜欢这部书,我们将感到莫大欣慰。 曲沐识 1996年6月15日于贵州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